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安佐領域展開蔡家蓁狄鶯小七唐治平現況男星山豬身亡陳俊甫動物園住友化學裁員發票中獎號碼
  • 搜尋:

    兒科醫 結果共574筆

  • 嬰幼兒可吃冰消暑?醫:2歲後再嘗試 可先從這些食物開始

    雖然有熱帶性低氣壓發展為輕度颱風,台灣各地天氣仍多晴朗高溫,天氣熱食欲不振,只想吃涼爽消暑食物,如果能來支冰棒就更過癮了!嬰幼兒能不能吃冰?兒科醫師建議,1歲以後可以喝冰鮮奶,2歲後再嘗試冰棒、冰淇淋,至於4個月後開始吃副食品的小小孩,則可逐步嘗試西瓜和綠豆湯等消暑食物。
    2022/08/11 12:10
  • 大人小孩皆須注意!美研究:新冠確診者帶狀疱疹風險增

    知名作家蔡詩萍自曝確診新冠肺炎後深受帶狀疱疹所苦,台中5歲確診兒也沒逃過帶狀疱疹摧殘!快篩陽性居家治療用藥後才退燒,雙眼竟出現紅腫和疱疹。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提醒,確診使免疫下降,無論大人小孩都不能忽略,一旦出現疱疹趕快治療、用藥,才可加速痊癒。
    2022/08/01 16:16
  • 確診後併發帶狀皰疹比例升 醫曝「這原因」恐失去視力

    確診後不少患者出現長新冠,像是疲倦、喘、關節痛、胸痛等,不過也曾有小兒科醫生分享病患確診後出現帶狀皰疹,國內重症科醫生黃軒也提醒,自從新冠開始流行後,全球帶狀疱疹病毒的病例也增加,也不只是老人、免疫低下的患者才會出現,連「原本健康的兒童和大人」也因為感染新冠,同時併發帶狀皰疹。
    2022/07/06 10:02
  • 快篩陽「非新冠」 女童全身紅疹「染EB病毒」

    快篩陽性不一定確診,這事發生在小女童身上,媽媽給他做了2次快篩都陽性,但到醫院PCR卻三次都陰性,經過抽血診斷是EB病毒。對此,羅一鈞說,這種情況也可能是其他冠狀病毒、呼吸道感染,因病毒量高會讓快篩呈現偽陽性。兒科醫師說,EB病毒症狀像感冒,感染途徑是唾液飛沫傳染,沒有特效藥,但通常能自己痊癒,至於媽媽一度差點餵食女兒吃清冠一號,對此中醫師認為因不至於加重病情,但可能會有出謝腹瀉的反應。
    2022/06/29 19:16
  • 男生也要打HPV疫苗!醫教3關鍵助預防 黃金接種期曝

    近年全球越來越多國家推動HPV疫苗男女共同接種計畫,不僅能幫助預防HPV相關疾病風險,台灣兒科醫學會也發出聲明稿呼籲,希望家長帶子女依醫囑接種HPV疫苗,特別是在9-14歲的黃金接種期,於未發生性行為前接種,可以讓孩子有較佳的保護力,幫助避免口咽癌及頭頸癌、子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菜花等對健康的威脅。
    2022/06/25 20:25
  • 北市設4兒童接種站!醫質疑:不給診所打、反讓家長跑很遠

    北市今天(25日)在四間國小設立兒童疫苗接種站,傳出是因為兒童莫德納存量不夠,才都讓接種站來施打,沒下放給診所。有小兒科醫師認為,這樣讓民眾跑大老遠打疫苗,沒有必要。另外,得關注的疫苗還有可以對抗猴痘的第三代天花疫苗,疾管署表示正在洽購,不考慮大量接種,而是照顧患者的醫護、實驗室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優先施打。
    2022/06/25 14:24
  • 李秉穎稱「陳時中沒重症是萬幸」 莊人祥緩頰:可能是開玩笑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2日快篩陽確診,預計20日可解隔出關,不過至今仍未出席疫情記者會,而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表示,由於陳時中屬於高風險族群,「沒有變成重症就很萬幸了」。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部長目前身體很好,「李醫師可能是開玩笑」。
    2022/06/23 17:30
  • MIS-C來勢洶洶 與川崎氏症相似 醫師呼籲有症狀及早就醫

    成人確診後併發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簡稱MIS,而發生在兒童身上則稱為MIS-C,同時MIS-C跟另一種兒童心臟疾病「川崎氏症」的症狀雷同,近期在台灣MIS-C案例持續攀升,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而要如何分辨MIS-C和川崎氏症,才不會造成混淆?今(23)日邀請到小兒科醫師林應然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MIS-C』和『川崎氏症』一般人很難分辨,不過『川崎氏症』通常診斷會更嚴格,『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條件就比較寬鬆,正常都是要醫師診斷,一旦有問題發生,就趕緊看醫生,這兩種病都有藥物能治療,且效果還不錯,尤其越早期治療越會完全恢復。」
    2022/06/23 15:44
  • 2歲確診童「34度3天」一度疑敗血症 母:沒指引

    兒童發燒有照護指引,但如果體溫低到剩34度又該怎麼做?2歲的陳小妹確診後發燒,退燒後居然持續34度三天,兒科醫師也和媽媽說可能是敗血症,讓媽媽擔心的自己確診發燒,都不敢吃退燒藥。原來,兒童低溫很可能是因為藥物或是感染造成的,若伴隨出現不自覺顫抖、活動下降等7大警訊並且超過12小時,就要盡速就醫。
    2022/06/20 19:14
  • 童莫德納疫苗通過EUA! 6個月至5歲童可打2劑

    食藥署今天(17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6個月到5歲兒童,是否施打莫德納兒童疫苗,晚間通過EUA,小小孩可以接種2劑,每劑0.25毫升,中間得間隔28天,小兒科醫師也樂見其成,也提醒家長,施打前可以給醫師先評估,而食藥署也說,經過臨床試驗,不比成人或青少年差,而家長擔心的副作用,大多也是輕微、暫時性,目前沒有心肌炎或死亡案例。
    2022/06/17 23:38
  • 兒童頻傳神經學重症 台大醫揭「致命關鍵」急又猛:難救

    國內目前兒童染疫狀況中,已累計39名重症、17人死亡,其中引發腦炎的有17例。而日前還爆發首起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病例,造成眾多家長恐慌。對此,台大小兒科醫師李秉穎也出面解釋,並強調「新冠腦炎」才是真正的致命殺手。
    2022/06/07 18:03
  • 台灣首例「MIS-C」 10歲男童高燒、腹瀉送ICU

    台灣出現首例「兒童多系統性發炎症候群」,是一名10歲男童確診康復後一個月,出現高燒、腹瀉,血壓不穩送醫後住加護病房,診斷是「MIS-C」,醫師說通常兒童確診康復後4到6週,如果發燒找不到病因,出現2個身體系統被侵犯,家長就得注意,指揮中心特別找兒科醫師解釋,強調這狀況,要注意但不用緊張,打1劑疫苗能下降97%發生機率。
    2022/06/06 19:21
  • 陸續有人「二次確診」?說好的無敵星星呢 醫師剖析

    新冠病毒可能二次確診嗎?有民眾分享自己4月PCR陽性,當時無症狀,隔離期滿出關,結果5月中,喉嚨痛、咳嗽,一快篩,陽性!這樣的狀況陸續有其他民眾碰到,而且常常第二次感染,會比第一次嚴重,小兒科醫師解釋,重新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同一個變異株機率不大,但若是不同亞型變病毒株,就有可能。
    2022/06/04 20:23
  • 爸媽注意! 小兒科醫師教這招避「二次新冠感染」

    感染後到底會不會「二次感染」,有部分家長,就碰到家中小朋友,明明月初染疫沒什麼症狀,月底又再快篩陽,還比較嚴重!小兒科醫師提醒,現在快篩陽=確診,很難確保第一次的陽性就是新冠病毒的Omicron變種病毒,或可能是不同病毒株感染,建議康復者被單、枕頭都要洗,尤其牙刷!換新的。
    2022/06/03 18:24
  • 醫曝兒童染疫「4大特殊症狀」 警訊徵兆一次看懂

    有兒科醫師觀察各國兒童染疫症狀,發現哮吼症、神經學症狀、心肌炎明顯增加,且部分年齡層連症狀都有細微差異,染疫6週內也須提防「多系統炎症症候群」,相關警訊徵兆一次看。
    2022/06/02 18:07
  • 小孩學校打疫苗全家確診!醫酸大型接種站:根本病毒培養皿

    為了加速兒童疫苗施打,中央自昨(1)日起在六都開設5至11歲的兒童BNT疫苗大型接種站,然而不僅遭到台北市長柯文哲開酸「很白痴的命令」,小兒科醫師張博揚也直言,許多兒童在學校打完疫苗2天後就確診,更何況是大型接種站,吐槽「根本是病毒培養皿」。
    2022/06/02 10:59
  • 蕭彤雯揭「長新冠」比例!兒科醫示警:這波要注意青少年

    國內疫情嚴峻,許多人都因此染疫,而康復後「長新冠」的影響也陸續在研究中被證實,前主播蕭彤雯昨(1)日就在臉書發文表示「真的真的真的不要小看Omicron!」透露身邊的友人受到長新冠影響的比例不少,而且症狀都相當惱人。
    2022/06/02 08:47
  • 家長緊張!小孩燒完「體溫突低於36度」 醫2原因解答

    國內疫情不斷延燒,在病毒無情的肆虐下,兒童染疫的比例大幅增加,除了孩子高燒讓家長憂心忡忡,近日也有不少家長緊張求問「孩子量到體溫35度怎麼辦?」,對此兒科醫師陳木榮也分析2種情況及應對方式,喊話各位爸媽不必太過擔心。
    2022/05/29 18:43
  • 疫情高原期童染疫日增 醫估:18歲以下恐320人死亡

    國內本土疫情目前處於高原期,除了每日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外,兒童感染人數、中重症人數甚至死亡數字也不斷增加。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詹聖霖以美國兒童確診數據推算,國內18歲以下兒童這波染疫死亡人數可能會有320人到840人。
    2022/05/28 15:07
  • 不退燒=增強免疫力?兒科醫斥「瘋了」授4發燒照護指引

    本土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學生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國小以下學童染疫數突破7萬例,目前累計6例死亡個案。許多媽媽在社團中以「過來人」的立場,灌輸像是不要退燒就能提升免疫力的錯誤資訊,小兒科醫師王韋力直呼:「真是瘋了」,會這樣建議充其量是她自己小孩沒事,不代表適用於所有人,提醒家長須注意孩子發燒時會有的4大現象。
    2022/05/26 08:47
  • 家長狂問!兒童確診併發腦炎個案多 醫曝「這疫苗」沒用

    疫情肆虐,尚未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兒童染疫數量接踵而來,讓家長相當憂心,且至今已累積4例重症兒童併發腦炎,家長們也焦急尋求幫助。對此,小兒科醫師就特地澄清,許多人詢問的「B型腦膜炎球菌疫苗」,「不能」預防新冠腦炎,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2022/05/25 10:39
  • 有效治新冠?這款藥掀搶購潮 兒科醫急喊:別跟孩子搶藥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日前分享,確診者使用化痰藥NAC有望減少40%死亡率,且售價相當便宜,造成這款化痰藥在藥局引發搶購潮。眼見化痰藥面臨缺貨危機,小兒科醫師楊為傑連忙在臉書發聲,拜託大家「不要跟小孩子搶藥」,並解釋那並非神藥,呼籲大家如果要買,可購買其他劑型或藥品。
    2022/05/19 11:50
  • 基隆2歲童確診亡!父淚崩還原那夜「兒抽搐多次等不到醫師」

    基隆一名2歲確診男童本月13日高燒至42.4度,經地方聯繫5家醫院均無床位,最後轉至台北榮總急救仍宣告不治。今(18)日男童父親和前立委謝國樑直播還原事發經過,他痛心表示當時幾乎都是在等待救治,「孩子已抽搐還等嘸兒科醫師!」他也特別強調兒子沒有慢性病,盼將錯誤的事情更正。
    2022/05/18 18:25
  • 孩童高燒先別慌!小兒醫授退燒5招:塞劑用錯會有風險

    本土疫情狂燒,許多家長會幫小孩準備退燒塞劑備用,就怕孩子不小心染疫造成身體不適,但退燒塞劑到底該怎麼使用?哪個時機點用最好?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表示,退燒塞劑建議39度以上使用且須間隔4至6小時左右,若使用錯誤小孩可能會有風險!
    2022/05/17 13:41
  • 本土疫情升溫 確診有黑數?抗病毒口服藥物應盡早使用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16)日本土確診數高達61697人,而指揮中心近期也開放65歲以上長者,只要快篩陽性就能領取抗病毒的口服藥物,並從今(16)日起開放特定對象施打第四劑。小兒科醫師林應然今(1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抗病毒的口服藥物目前仍卡在PCR診斷出來才能使用,導致口服藥物常常被延遲使用,但抗病毒的口服藥物是『越早使用越有效果』,所以應該考慮『早期診斷早期服藥』。」
    2022/05/16 15: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