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覺宗宏醫師猝逝SWAG寵物店老闆輕生台灣夏天張元植文頌男旅遊警示田園生活霸凌曾國城
  • 搜尋:

    兒科醫 結果共577筆

  • AZ副作用太猛不敢打?台大蒼藍鴿:輝瑞、莫德納更強烈

    YouTuber台大醫院兒科醫師「蒼藍鴿」日前和另名YouTuber「愛莉莎莎」因「肝膽排石法」一戰成名。而近日醫護人員因疫情陸續接種疫苗,蒼藍鴿在施打後便在個人頻道分享心得,喊話「能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更對害怕AZ副作用而不敢打疫苗的觀眾表示,「莫德納、輝瑞疫苗的mRNA副作用會更大」。
    2021/06/03 13:11
  • 運動完!男捷運站廁所「洗刷刷」恐飛沫噴濺 民眾急通報

    台北捷運大湖公園站,24日早上竟出現一名男子,光著上身,在廁所內刷牙洗臉。第一時間民眾發現,馬上通報站務人員,上前勸導。因為現在防疫時期,只要進入捷運站,就要戴上口罩,男子疑似是剛晨運完,才會就近盥洗。但小兒科醫師也說了,這樣的行為,很可能會造成細菌病毒殘留,長達1天時間。
    2021/05/24 19:11
  • 雙北升3級第9天!病毒進入社區 5項防護做到築高牆

    全國進入疫情三級警戒第四天,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病毒進到社區之後,已經沒有回頭路,尤其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很難恢復以往生活」,小兒科醫師林應然也說雖然政府下令減少群聚,降低了風險,但民眾要習慣恐怕要一個月,也就是5月28日要解除恐怕有難度,病毒已經進到社區,大家做好防堵,自身防護做好外打疫苗也成了關鍵。
    2021/05/23 16:11
  • 雙北三級警戒首上班日!搭車怕怕的 醫師:碰口鼻眼前消毒

    雙北三級警戒第一天,許多人上班、上課,難免會搭大眾運輸工具!有民眾搭公車,除了戴口罩,也使用面罩,搭車過程,為了不摔倒,總是會觸碰扶手、拉環或者欄杆,小兒科醫師說,三級警戒自我防護一樣沒變,由於,皮膚會有阻擋病菌的防護,不過嘴巴、眼睛、鼻子沒有,所以在觸碰前,雙手最好消毒,回家也盡快換衣服洗澡。
    2021/05/17 15:09
  • 護理師笑很閒沒「半個人」 凌晨病患送來驚:只剩上半身

    每種行業都有各自的行規或禁忌,比如諧音為「旺來」的鳳梨,對於醫護、警消人員來說就是大忌,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多數人都抱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不敢鐵齒。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就分享,過去曾經有護理師不信邪,笑說「學姊跟我說今天會很忙,你看都沒人,半個人都沒有」,沒想到幾小時之後,救護車竟然真的送來「半個人」。
    2021/05/10 13:52
  • 又是折疊桌夾童悲劇!兒科醫痛心提醒3點:幾分鐘恐奪命

    台中一名3歲男童昨(3)日在家中玩耍時,不慎遭到「折疊桌」重重夾住胸部,其雙親發現後嚇壞報案,但男童已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後仍不幸身亡。對此,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痛心喊話,若家中有折疊桌,家長們有「3大事項」務必特別注意,避免再發生類似悲劇。
    2021/05/04 12:43
  • 只為省50元!「假榮民」狂看病遭抓包反嗆:惡意漲價

    台灣近日出現「鮭魚之亂」,壽司業者推出諧音促銷活動,使全台破百民眾改名鮭魚,引來不少批評貪小便宜的聲浪。兒科醫師陳木榮也對此有感而發,他回憶診所開業時,有名「假榮民」冒用榮民身分省下50元費用,三不五時就到診所報到,豈料真實身分曝光後還大發雷霆嗆「惡意漲價!」
    2021/03/23 14:34
  • 愛莉莎莎最重恐遭罰5百萬 「頻道退訂閱數」驚曝光

    網紅愛莉莎莎去年11月拍攝喝橄欖油「排膽結石」影片遭網紅醫師、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後,在過年期間反擊,遭醫界、網友批評,最後下架2部相關影片並致歉。網紅四叉貓(劉宇)今(17)日統計出愛莉莎莎YouTube退訂數,諷刺表示,「沒事兒沒事兒!」
    2021/02/17 18:53
  • 別讓孩子看《鬼滅》? 小兒科醫籲:可能造成傷害

    日本動畫《鬼滅之刃》深受大小朋友喜愛,但考量到畫面有血腥暴力鏡頭,家長對於「是否適合孩子看」感到疑惑,對此美國小兒科醫師「Peddy」表示,她不會讓孩子看這部動畫,原因是過早接觸暴力血腥的內容可能給孩子帶來2個極端的影響,她也提到此片在美國屬於限制級,要17歲以上才能觀看,引發熱議。
    2021/02/17 13:22
  • 愛莉莎莎苦求「別罵我爸媽」 陳沂暖心:讓自己變強

    百萬網紅愛莉莎莎聲稱喝下「橄欖油混和液」能排出體內膽結石,卻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指誤導觀眾,即便愛莉莎莎道歉仍止不住網友怒火,不僅起底她的高學歷背景還牽連其家人,對此愛莉莎莎哀求「拜託不要攻擊我的爸爸媽媽」,請求網友刪文。網紅陳沂今(17)日凌晨發文鼓勵「不需要在意那些批評的聲音」,只有讓自己變強才能守護一切。
    2021/02/17 10:42
  • 別攻擊我爸媽!愛莉莎莎「家世被起底」 哀求網刪文

    網紅愛莉莎莎聲稱喝下「橄欖油混和液」能排出體內膽結石,卻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直指她在誤導民眾引發雙方隔空交火。近期,愛莉莎莎被網友起底家世背景,使她家人受到牽連,為此她也發文哀求「大家要怎麼攻擊我沒有關係,但拜託不要攻擊我的爸爸媽媽」,請求眾人將網路上有關她父母的內容刪除。
    2021/02/16 16:33
  • 網紅愛莉莎莎向醫界宣戰 被打臉:拜託別再凹!

    28歲網紅「愛莉莎莎」擁有大批粉絲,發言也經常引起爭議。她曾聲稱喝下「橄欖油混和液」能排出體內膽結石,卻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直指她是在誤導民眾。對此愛莉莎莎昨(12)日拍片回嗆,「醫生說的話不見得是真理」、「未來詆毀名譽不排除提告」,再度掀起風波。
    2021/02/13 21:08
  • 女嬰服藥後「肚大如氣球」 醫揭真相:未滿6個月別吃

    藥千萬不能亂吃!一名不到2個月大的女嬰,因為感冒不適服藥,之後開始出現排便次數減少、腹脹等情形,就醫時肚子已經大到像氣球一樣,後來發現是服用的藥物中,有成分讓腸胃蠕動變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也提醒「6個月以下嬰兒,不太需要吃感冒藥。」
    2021/01/28 13:07
  • 童染腸病毒狂冒疹! 癒後「指甲分2層」真相曝

    全台近期腸病毒病例逐漸攀升,一名男童就因此感染並誘發「手足口病」,造成雙手佈滿皮疹和水泡,甚至痊癒後還出現「指甲剝離」的症狀,讓人看了相當心疼。兒科醫師歐淑娟提醒,預防病毒最好的方法還是戴口罩、勤洗手,而上述是屬於腸病毒的後遺症,待指甲重新生長後就會復原,家長不必過度擔憂。
    2021/01/15 22:20
  • 內臟破、全身傷 幼女受虐死 全韓公憤

    南韓一名16個月大的女童,去年疑似遭養父母凌虐致死,時隔兩個月,南韓媒體追真相,發現女童在被領養後,就長期遭受虐待,幼稚園老師、鄰居和小兒科醫生都曾經報警,但三次卻都不了了之,警方聽信養父母的片面之詞,讓真相被掩蓋,沒能阻止憾事發生。內幕一件件被爆出,引發南韓全民公憤,超過23萬人上青瓦台連署,要求以「殺人罪」嚴懲這對養父母;還有20萬人請願,要求開除當初偵辦員警,認為他們失職輕辦,是間接殺害鄭仁的幫兇。最近南韓網路上也發起「鄭仁啊,對不起」運動,從政治圈到韓流明星都積極響應,希望能呼籲社會重視虐童議題。
    2021/01/06 20:04
  • 孩童習慣做「這動作」出現傷口、發高燒 恐染「超級細菌」

    如果孩子手指甲長了膿皰,一定要提高警覺,就有家長以為是蚊子咬的,沒想到經過醫師看了之後發現是細菌感染,而最常見的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小兒科醫師提醒在兒童身上任何細菌可能聚集地方,都是感染源頭!
    2021/01/04 23:03
  • 長輩愛餵孫神秘「紅嬰水」 醫曝6症狀嚴重恐致命

    坊間流傳「紅嬰水」可治嬰兒百病、消胎毒,是不少長輩寵孫的祕方,但此偏方也在不少家庭中引起爭議。對此,兒科醫師王韋力指出,紅嬰水其實就是葡萄糖水,餵食嬰兒恐會引起多種症狀,嚴重的話甚至會身亡,因此也呼籲家長,若嬰兒有任何不適還是到醫院就診較妥當。
    2021/01/02 20:02
  • 電梯「貼塑膠膜」病毒活更久!醫曝此物品上殘留時間最長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為做好防疫國人無不堅守防疫規定,不過有許多公寓大樓、百貨公司為方便消毒,將電梯按鈕上加貼了一層塑膠膜,兒科醫師徐嘉賢對此舉提出疑慮,他表示病毒在「平滑表面」會存活更久,同時也更新病毒在各種材質上可能的存活時間,供民眾參考。
    2020/12/30 07:59
  • 爸媽快看!鎘米餅「2包就超標」 餐具、吸管也要注意

    近期爆發的「鎘米餅事件」讓家長人心惶惶,對此兒科醫師歐淑娟指出,以嚴格標準來說,10公斤的孩童若是一次食用2包鎘米餅,一下就會超標。不過她也提醒,舉凡生活用水,色彩鮮豔的餐具、吸管都有可能遭到鎘汙染,更不用說如影隨形的二手菸,因此家長該做的是學習看懂標示、避免危害,也要多替孩子選擇「原型食物」取代「加工食品」。
    2020/12/19 23:00
  • 嬤堅持「嬰兒感冒要吃藥」 醫揭恐怖副作用:肚子險爆炸

    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時常透過臉書與網友分享經手過的病例,藉此提醒家長們,孩子若有不適該如何處理。日前他就分享,有一個阿嬤帶著僅2個月大的寶寶來看病,堅持要他開感冒藥給孫女,讓他想起過去曾有一個案例,就是因為長輩要醫生開藥給嬰兒吃,險些讓寶寶的肚子「爆炸」,最後還插了鼻胃管,苦的還是孩子!
    2020/12/17 23:25
  • 嬤餵2歲孫「爽嗑生魚片」 醫曝狂嘔慘況:2族群別吃

    生魚片配上嗆辣的芥末,是日式料理的經典菜色,深受台灣人喜愛,但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吃!小兒科醫師透露,日前有一家人帶著將滿2歲的小孩來看病,在現場吐得一塌糊塗,詢問後才知道是阿嬤放任孩子「狂吃生魚片」,他也分享2大地雷族群千萬不要吃。
    2020/12/09 13:21
  • 小孩長輩咳到吐 「阻絕RSV病毒」4時刻先洗手

    近來不少兒科醫師都在臉書上分享,門診中遇到不少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案例。而疾病管制署最新疫情監測資料也顯示,近來RSV病毒通報件數有明顯上升,提醒0到6歲幼兒家長多加注意,防疫不可鬆懈!
    2020/11/24 23:33
  • 養父母豪贈3千萬嫁妝 親子卻鬧翻養女10年不聯絡

    台南市某知名望族,夫妻倆儘管已育有子女,多年前仍收養許姓女子當養女,而且對她疼愛有加,甚至在她出嫁時,還贈送3000萬元的嫁妝,不料這段親子感情,卻因為在2009年一場爭吵生變,雙方因此長達10多年都沒連絡,這讓養父母十分心寒,向法院聲請終止收養關係。
    2020/11/19 20:03
  • 別輕忽! 急診醫po文「肺炎鏈球菌」感染喪命

    今年不少人搶打流感疫苗,但學齡前兒童的接種率卻比去年差!疾管署除了加強施打方便性,指揮中心記者會也特別請來網紅兒科醫師,呼籲家長帶小朋友去接種!兒科醫師也提醒,接種不只能降低流感重症發生機率,也能降低得流感後,抵抗力下降,造成續發性細菌感染的風險。
    2020/11/09 20:45
  • 肥胖可能是天生! 醫揭3因素「產胖寶寶」機率更高

    近年來,全世界肥胖人口逐年上升,究竟是因為內科醫師對肥胖成人處理不當,或是因為小兒科醫師未做好衛教,造就小胖子太多,以致於長大後成為胖子?專家對此議題多有探討,目前甚至將研究目標更往前推進到胎兒在母親的子宮時期,以了解是否出生前就能預測其變成「胖娃娃」的命運。
    2020/10/30 23:0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