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旅遊警示孫安佐SWAG寵物店老闆輕生歐菈立院8+9張元植罕癌寵物店老闆屋主手搖飲
  • 搜尋:

    兒科醫 結果共577筆

  • 巴掌仙子的守護者! 許瓊心醫界服務逾40年

    早產兒比起一般足月產的嬰兒,更來得嬌嫩、柔弱,照顧上也得付出更大心力。新生兒科醫師許瓊心,在馬偕服務超過40年,救援過無數個命懸一線的早產兒,即便高齡70歲已經退休,但仍在醫院守護著他們,用盡心神、體力與時間陪伴每個巴掌仙子與他們的家屬。
    2020/10/30 10:41
  • 幫我!嬰打疫苗抽搐「險昏厥」 警開道送醫

    新北市一名九個月大的女嬰,20日早上,到小兒科診所施打第一劑流感疫苗,當下沒有過敏、排斥症狀。一直到當天晚上11點多,竟突然發高燒、抽搐、意識不清。第一時間,父母緊急開車前往醫院,但擔心來不及,才繞到派出所、請員警幫忙開道,過程只花8分鐘,就將孩子送醫。不過兒科醫師也說了,女嬰退燒後、檢查一切正常,很可能是熱痙攣惹得禍。
    2020/10/22 18:16
  • 類流感急診升溫、兒科占床率100% 台灣疫情蠢動中?

    天氣愈來愈涼,環境有利病毒存活,因此許多專家都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爆發第二波高峰期。國內有兒科醫師擔心,現在醫院內出現了兒科占床率100%的現象,代表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增加,顯示民眾防疫強度不如以往;另外一個指標,則是類流感急診人次逐漸升溫,由於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傳染途徑相同,醫師也警告可能代表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蠢蠢欲動。
    2020/10/12 20:24
  • 幼兒「6致命物」桌巾、糖漿都入列 醫:恐釀一生後遺症

    幼童好奇心旺盛,在家中釀成憾事的消息時有所聞,而意外往往發生在難以提防的日常。兒科醫師表示,因「誤食」而送醫的個案中,有部分會留下一輩子的後遺症;她警告,家長要注意「6項常見物」,最好別讓幼兒輕易接觸。
    2020/09/22 16:48
  • 10歲童「小鳥僅0.5公分」母求救!醫:食物害的

    高雄一名10歲男童進入青春期,卻被媽媽發現「小鳥」只有0.5公分,比起同齡男孩的3公分短小許多,小兒科醫師一度建議「拉一拉就會變長」,卻一直沒有效果,經尿液檢查後發現,男童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皆過高,BMI值也超標屬重度肥胖,研判是男性荷爾蒙過低造成。
    2020/09/03 16:09
  • 兒科變糖尿專家! 黃瑽寧遭冒名代言「三降茶」

    一頁式廣告猖獗,就連名醫也受害!最近網路上不少「三降茶」廣告,宣稱可治療糖尿病,還盜用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和他的父親醫師黃富源照片代言。黃瑽寧特地召開記者會澄清,說自己並沒有代言三降茶,已向警察單位備案、向衛生單位檢舉,希望民眾不要再受騙上當。
    2020/07/30 13:06
  • 炎夏玩水消暑!兒科醫揭「快溺水7大徵兆」:父母別分心

    近日全台高溫炎熱,各地消暑景點都吸引不少遊客,其中也有父母帶小孩前往玩水,不過近日溺水事故頻傳,光是19日就傳出6起溺水案件,共造成4死悲劇,兒科醫師徐嘉賢也提醒,父母需要隨時注意孩子情況,若出現7大徵兆就要小心小孩可能快溺水了。
    2020/07/21 22:26
  • 女童頭痛趴書桌暴斃!父母抱屍求救 醫急救狂喊:活過來

    若經常出現莫名頭痛,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千萬不可輕忽!小兒科醫師陳木榮透露,曾有一名11歲女童有慣性頭痛的症狀,家長本以為沒什麼大礙,誰知女童在某次頭痛後,居然直接在家裡斷氣身亡,送到醫院急救時已出現屍斑,連血液都已凝結,前後搶救60分鐘仍回天乏術。後來經法醫檢查後才確認,女童罹患罹患「先天性動靜脈畸形」,死因為「出血性中風」。
    2020/07/13 09:07
  • 坐月子進行親子共讀 有助提升寶寶記憶能力

    小兒科醫師林士惟表示,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能聽見外面世界的聲音。他鼓勵父母在坐月子時就開始親子共讀,除能提升寶寶的專注、辨別與記憶能力,更增進親子關係。
    2020/06/23 15:37
  • 夏天封閉車廂內溫度多高?醫師警告:待半小時就能致命

    新北市1對夫妻不慎把車鑰匙鎖進後車廂,導致1歲大的女兒被反鎖車內,幸好員警及時提供警棍支援,小孩被救出後沒有大礙。對此,兒科醫師吳昌騰提6點提醒,「永遠不能把孩子獨自放在車內!」
    2020/06/18 16:49
  • 「小明故事」再槓陳時中 陳佩琪:理性討論

    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昨晚又在臉書評論「小明的故事」,說她只是以兒科醫師的良知,提出一點建議,再度槓上衛福部長陳時中,而面對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批評他不適格當市長夫人,陳佩琪大方曬恩愛,引用了鐵達尼號的劇情,說他和柯文哲會永遠在一起。
    2020/06/04 12:05
  • 新生兒頭歪頸斜 醫師:把握1歲前黃金復健期

    嘉義縣一名新生嬰兒,頭一直歪著往左看,直到媽媽近日帶孩子求醫,小兒科醫師表示,寶寶是「先天肌肉性斜頸症」,把握1歲前黃金復健期,大約有8、9成會恢復正常。
    2020/05/20 17:55
  • 阿根廷隔離防疫兩月後 兒童青少年可外出散步

    阿根廷隔離防疫將近兩個月,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居家隔離的15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本週末獲准由父母陪同外出散步一小時,小兒科醫生擔憂隔離會影響孩童身心健康。
    2020/05/18 14:39
  • 全民防新冠肺炎! 剛好連「這三種病」一起不見

    因為新冠肺炎全民公衛常識抬頭,也因為這樣,國衛院發現連登革熱的疫情也被控制住,小兒科醫師也觀察到,由於小朋友確實戴口罩勤洗手,腸病毒和流感的病例和去年同期相比,少了一半以上。
    2020/04/30 23:09
  • 嬰兒出生16小時確診 醫:新冠恐有「母體傳播」可能

    新冠肺炎病毒詭譎多變,許多症狀及傳染途徑都不斷在醫師研究下被更新。兒科醫師吳昌騰分享祕魯嬰兒出生16小時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提醒懷孕的準媽媽們要小心防護;當地醫護人員認為,剖腹過程感染機率低,因此懷疑很大可能嬰兒在子宮內已受感染,新冠肺炎恐有母體傳播可能。
    2020/04/22 11:47
  • 口罩變面具!嬰兒「臉小難戴」 呼吸恐不暢

    現在大眾運輸都要戴口罩,北捷甚至連一歲以下嬰幼兒,也要強制規定,不過有家長反應,一歲一下幼兒根本無法戴口罩,戴上去會變成面具,整個遮住臉。小兒科醫師表示,其實三歲以下幼兒不太需要戴口罩,太小的嬰幼兒如果強制戴口罩,恐怕會引起呼吸不順的問題。
    2020/04/10 19:13
  • 2740名國軍戴口罩睡覺? 林應然:頭腳錯開睡就好

    一個清明連假讓許多民眾需要自主健康管理,國軍也有有2740位官兵曾去過11個國家級警報熱點,國防部嚴格要求入營強制戴口罩進行健康管理,「連睡覺時都戴口罩」。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睡覺時戴口罩很難過,建議官兵可以一頭向前,一頭向後,以一種你的頭是我腳的位置,我的頭是你腳的位置,腳跟頭是間隔的,如此每個人的頭跟頭就可以間隔1.5公尺。
    2020/04/10 18:45
  • 口罩變面具!嬰兒「臉小難戴」 呼吸恐不暢

    現在大眾運輸都要戴口罩,北捷甚至連一歲以下嬰幼兒,也要強制規定,不過有家長反應,一歲一下幼兒根本無法戴口罩,戴上去會變成面具,整個遮住臉。小兒科醫師表示,其實三歲以下幼兒不太需要戴口罩,太小的嬰幼兒如果強制戴口罩,恐怕會引起呼吸不順的問題。
    2020/04/10 13:19
  • 網紅喝母奶惹議「假裝道歉」 網更怒:嘻皮笑臉

    YouTuber小玉、笑笑近日拍攝「喝母奶」影片,不但邊喝邊作嘔,作勢吐掉,批評像「豆漿臭掉」、「吉娃娃的味道」,大嗆超級難喝,還製成珍珠奶茶,遭兒科醫師及網友砲轟。小玉昨(9日)在Instagram更新3段限時動態,疑似要對汙辱母乳一事道歉,卻連續三次都只說到「我想在這邊說一聲對…」影片就被卡掉,再度點燃網友怒火。
    2020/04/10 09:50
  • 網紅喝母奶稱「有狗味」 兒科醫怒轟喊抵制

    24歲Youtuber小玉常拍攝一些驚奇開箱、實驗性題材的影片,個人頻道擁有148萬超高訂閱人數,不過他的言行卻屢屢引發爭議,近日小玉喝母奶做成的珍珠奶茶,全程以輕蔑、譏笑的口吻來評論味道,遭兒科醫師及網友砲轟。
    2020/04/09 16:16
  • 連假後看診增3成! 發燒病患湧高雄急診

    清明連假民眾紛紛出門旅遊,小港醫院急診室這兩天也相繼收治,各十多位去過墾丁等景點,或接觸旅遊後親友出現不適,掛急診的案例,還有些人劈頭就要求做肺炎篩檢,兒科醫師透露看診人數增加三成,但其實比去年同期減少。
    2020/04/07 13:03
  • 婆婆嗆沒去掃墓是不孝 醫曝「滅族風險」教4說法反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面對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有些重視傳統習俗的長輩認為,「沒去掃墓就是不孝」。對此,小兒科醫師、柚子醫生陳木榮今(25日)分享看法,直言防疫期間,「千萬不要掃墓掃到全家族的人都直接下去陪祖先。」
    2020/03/25 22:16
  • 確診新冠留後遺症 醫曝:想痊癒只能換肺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相關研究顯示,如果感染恐導致永久後遺症「肺部纖維化」。台大兒科醫師吳其穎近日表示,雖然僅3到5%患者會出現此後遺症,不過萬一出現,唯一的根治方式只有「換肺」,呼籲民眾一定不能輕視此病症。
    2020/03/21 12:55
  • 境外移入成「第二戰場」 醫曝機場檢疫難防堵病毒5因素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數今(19日)達108例,近日多數為境外移入,今起限制非本國籍人入境,所有入境者須居家檢疫,交通部估今約有8千人入境,機場檢疫將面臨極大壓力。急診兒科醫師吳昌騰引用學術期刊指出有5大因素造成機場入境篩查很難阻止新冠病毒傳播。
    2020/03/19 15:22
  • 醫療費百萬!確診孕婦拔葉克膜亡…醫師:生在台灣真幸福

    台灣擁有優良的醫療水準以及完善的健保制度,恰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已累積83396起確診、2859起死亡,急診兒科醫師吳昌騰分享中國大陸發生的真實事件,他提到一名確診孕婦裝上葉克膜搶救,總共花了近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6萬元),最後還是決定放棄治療,吳昌騰不禁感嘆,「我們生活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2020/02/28 12: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