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食腦蟲嘉義小吃地震統一發票中獎號碼統一超物質張學雷分手房仲蜜臀
  • 搜尋:

    兒科醫 結果共574筆

  • 大浪來了要抓緊!醫示警「1族群」防備:這一波很難躲過

    本土疫情嚴峻,已經連續8日破千,今(22)日更新增3766例確診,小兒科醫師張博揚也示警「專責病房已漸漸額滿」,接下來醫療量能的排擠效應將浮現,喊話未打滿2劑的成人準備好血氧機,直言「這一波可能很難躲過」。
    2022/04/22 15:41
  • 指揮中心拍板「確診童送醫原則」 6症狀可自行就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因應國內出現首例確診COVID-19兒童死亡個案,昨(20)日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召開會議,訂定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
    2022/04/21 14:13
  • 全天收治確診急重症幼童 桃園3大醫院設夜間窗口

    本土疫情升溫,桃園市今(20)日新增387例確診個案,對於近期家長關心的幼兒急重症情形,市府規劃24小時醫療需求,桃園將分為3大區域,由長庚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等3家醫院,擔任夜間專科兒科醫院窗口,提供確診幼童於非上班時間的醫療協助。
    2022/04/20 16:35
  • 搶救6天「敗血症、腦幹腦炎」 中和2歲童病逝

    新北中和家長指控延誤就醫,導致重症的兩歲男童週二不治。指揮中心表示,目前研判就是新冠病毒引發敗血症和腦幹腦炎是主要死因,而男童曾發現抽搐症狀,兒科醫生就提醒這是轉重症的表現,另外,Omicron在幾個國家研究有發現,抽搐發生率高!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更指,亞洲似乎比較容易發生「猛爆性腦炎」。
    2022/04/19 18:36
  • 兒童打莫德納引反彈 醫嘆「很熟悉」:打不到才是好疫苗

    衛福部食藥署於17日通過了莫德納半劑量「兒童疫苗」用於6至11歲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然而,不少家長卻對此感到反彈,尤其是美國12歲以下兒童僅核准BNT一種疫苗,質疑接種後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對此,小兒科醫師張博揚則感嘆「有沒有很熟悉?」,並指出歷史一再重演,因為家長們會認為「買不到、打不到的疫苗才是好疫苗」,其他的大家都不要。
    2022/04/19 09:15
  • 不只新冠!2歲童重症疑合併感染 院方投抗病毒藥治療

    2歲重症男童,住院第五天,病況持續引發關注!除了雙和醫院全力救治,台大兒科醫師,也到醫院會診,經過判斷,懷疑男童除了新冠病毒,也有合併其他病毒感染,目前已經採檢,正在等待報告出爐,另外,抗病毒藥物雖然在臨床上有疑慮,但考量男童病況嚴重,已經和家長達成共識,投藥治療!
    2022/04/18 13:18
  • 兒童染Omicron 爆「這恐怖症狀」!台現首例醫示警

    台灣近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兒童重症病例,新北市一名2歲男童確診後出現發燒、抽搐到昏迷,後續送醫插管治療,昨(17)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請台大醫院兒科醫師一起會診,大家都很努力救治。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昨發文指出,「抽搐」恐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家長們特別注意。
    2022/04/18 08:13
  • O毒使幼兒出現「這症狀」機率增3倍 日醫憂對腦部影響

    國內疫情升溫,隨著本土感染人數持續上升,許多人也開始擔心幼童的染疫風險。近日有日本醫師指出,自從Omicron變異株盛行,兒童染疫後出現熱痙攣的症狀有增加的趨勢,根據日本小兒科學會提供的數據,1至4歲確診幼童熱痙攣的發生率,甚至是Delta變異株流行時的3倍。這也讓日本小兒科醫生擔憂染疫對腦部帶來的影響。
    2022/04/13 14:51
  • 狂喊肚子痛!醫驚肚內藏「整坨甜甜圈」 4危險前兆注意

    國內近期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疾管署急診就醫監測資料,每一週逾10多萬人腹瀉就醫,對此就有兒科醫師警告,這些患者當中很可能藏了一個相當危險的疾病「腸套疊」,並點出4個前兆,提醒民眾務必多加留意。
    2022/03/30 10:38
  • 鼻塞、噴嚏打不停!換季大過敏 醫曝3關鍵

    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正是過敏好發季節,讓不少家長很煩惱,兒科醫師歐淑娟指出,過敏對孩童的影響不僅止於不適感,調查顯示,過敏會造成孩子在學習、睡眠、人際交往三個層面退步,如想抵抗過敏,建議家長可從孩子的飲食、正常作息和好菌攝取三大關鍵處下手。
    2022/03/18 11:03
  • 新生兒臀部嚴重紅腫!母控不勤換尿布 護理之家喊冤

    台南有1名新手媽媽帶著新生寶寶入住產後護理之家,她怒控寶寶原本臀部只是有小紅疹,入住9天後,卻嚴重尿布疹,皮膚整個紅腫脫皮,現在,只要便便或洗屁屁都會大哭,她質疑是護理之家不勤於換尿布導致;但護理之家出示紀錄澄清,說完全依照小兒科醫師的指示用藥照顧,也曾1天換28次的尿布,絕無疏於照護。
    2022/03/17 18:18
  • 幼童塞「綠豆」進鼻孔清1小鮮血狂流 醫驚呼:還快發芽

    爸媽當心!孩子在成長期間免不了對周遭事物感到好奇,通常將東西拿起後第一個舉動不是往嘴巴裡頭塞,就是塞進鼻孔裡。而知名兒科醫生楊為傑在臉書透露,過去曾發生一名孩子在鼻腔裡塞了「綠豆」的慘況,最驚人的是綠豆還快要發芽了,整整清除一個多小時,流了一堆血。
    2022/03/16 05:30
  • 吃蛋就有症狀!童反覆吐2週 醫揭主因:不是腸胃炎作怪

    腸胃炎的症狀難耐,不過有時出現嘔吐的現象卻未必是腸胃炎在作怪。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陳映庄分享先前的看診經歷,透露1位小男孩因反覆嘔吐2週,在多次看診後被診斷為腸胃炎,儘管吃藥後症狀出現緩解,但數天後又會再產生嘔吐的症狀,而在仔細了解後,才發現男孩是因為「食物過敏」才導致嘔吐。
    2022/03/12 10:33
  • 有片/孩童罹患「這疾病」多數無症狀不注意! 小心罹癌風險

    學童體重過重,家長真的要特別提高警覺了,尤其現在學童因為升學壓力,不愛運動,偏愛吃甜食,有部分學童,升學壓力整天都待在室內,體重直線上升,BMI值高達31.5,每天睡眠約8到10小時左右,卻經常喊累,經醫師檢查診斷出罹患「脂肪肝」,小兒科醫師提醒兒童若出現肝病,通常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
    2022/02/16 23:23
  • 快檢查眼睛!2疾病「手電筒就能揪」 這情況恐摘掉眼球

    兒童的視力問題除了近視以外,眼部疾病的威脅也不能忽視!小兒科醫師陳映庄指出,有2種眼睛疾病,在家就可以用手電筒檢查,分別是「視網膜母細胞瘤」與「真假性斜視」,前者好發於5歲以下孩童,及早發現治癒率達9成,但若延誤就醫,最慘恐要摘除整顆眼球。
    2022/02/16 21:05
  • 遭蒼藍鴿當面嗆爆! 愛莉莎莎吐心聲「超級不想面對」

    網紅「愛莉莎莎」曾經拍片聲稱瀉鹽會讓膽管變大,喝橄欖油混和液能排出體內膽結石等,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兩人隔空交火,一度引起外界關注。近來網紅博恩所屬的「薩泰爾娛樂」舉辦《炎上》節目,邀請愛莉莎莎與蒼藍鴿正面對決,而愛莉莎莎也透露自己心聲。
    2022/02/14 20:26
  • 藥水沒喝完冰起來?醫示警3大誤區「冷藏恐影響藥效」

    每次感冒到醫院看診後,都要遵照醫囑用藥,而有時候藥水還沒吃完就痊癒了,那麼剩餘的藥水該如何處理呢?不少人都會選擇將藥水放進冰箱保存,留著下次再服用,或是直接倒進馬桶、水槽等。對此,小兒科醫師陳映庄在臉書粉專「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上發文,破解相關迷思,並教民眾妥善處理不同類型的藥物的正確方法。
    2022/02/14 15:56
  • 藥沒用完怎保存?醫指2重點:別亂冰!恐變質降藥效

    感冒、生病就醫檢查,遵照醫囑用藥,是改善健康的根本之道,不過日常難免也會有藥物沒用完的時候,不少民眾會選擇放進冰箱保存、留到下次再用、或是倒進馬桶、水槽等方式處理。不過這些方法,其實都有細節需要注意,否則不僅不利健康,也可能造成環境、海洋汙染。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陳映庄在社群上分享,解說藥物該如何保存及妥善處理,一起來了解!
    2022/02/07 17:39
  • 疫後孩請假老師態度大轉變 爸媽曝心聲:咳嗽也在家

    近日本土疫情升溫,又加上新增個案有許多都是未滿10歲的孩童,包含桃園、新竹多間國中小學也紛紛停課,引起不少家長擔憂。現在還出現老師頻宣導,只要家中寶貝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請假在家靜養。而知名小兒科醫生陳木榮則說,疫情前後老師態度實在差很大。
    2022/01/20 12:48
  • 莫德納「第3劑好難搶」醫納悶原因 下秒揭關鍵數據

    本土疫情延燒,為了提升自身抵抗力,全民也瘋搶第3劑,各處的預約都十分踴躍。不過自疫苗追加劑開打後,不少人皆搶打莫德納,導致預約瞬間爆滿。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表示相當納悶大眾瘋搶莫德納的用意,並分享自己雙親在接種BNT追加劑後抗體的變化。
    2022/01/17 10:54
  • 阿富汗醫生逃難潮 無國界醫師一人扛大局

    塔利班全面掌權後,獨裁、殘暴的執政,使阿富汗生活水平嚴重倒退,超過百萬名孩童嚴重營養不良。聯合國最新呼籲,要替阿富汗籌款共50億美元,避免當地居民陷入人道災難。而阿富汗也發生醫師逃難潮,只能仰賴無國界醫師;一名68歲的日籍兒科醫師,扛起一間醫療院所的兒童主治責任,面對每日接不完的孩童病患,雖然心力交瘁,但醫師表示,只要醫師團有需要,她絕對會再次整裝出發,幫助更多孩子脫離苦痛。
    2022/01/12 19:55
  • Omicron易染孩童呼吸道 名醫揭病徵:2狀況要注意

    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增加,最新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報告顯示,截至12月30日的一週內,已超過32萬5千多例兒童新冠確診,達到有史以來報告的最高病例數。
    2022/01/09 21:30
  • 台灣首起新冠+流感案例!醫籲春節危機:一定要打疫苗

    以色列出現全球首起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案例,台灣日前自哈薩克返國的亞錦賽代表團,其中一名確診選手也同時染上新冠Omicorn病毒和A型流感,成為台灣首例,對此小兒科醫師陳木榮也示警表示,流感也是很兇狠的一個疾病,「拜託大家記得一定要打流感疫苗」。
    2022/01/03 16:54
  • 接種3劑疫苗心得曝!醫公開抗體數據 揭對抗魔王株關鍵

    新冠病毒至今已肆虐全球逾兩年的時間,而近日來勢洶洶的Omicron變異株,也讓各國再創確診新高,讓人不敢輕忽其傳染力,除了做好自身防疫外,疫苗的接種規劃也在持續進行,以幫助民眾增強抵抗力。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就於臉書分享自己接種第三劑疫苗的感想,並透露施打數月的抗體變化。
    2022/01/02 13:48
  • 腹痛狂拉幾個月! 20多歲男照大腸鏡:已癌症末期

    身體有異狀別輕忽!一名20多歲男子近來時常腹瀉、下腹痛和食慾下降,有便意卻大不出來,後來被轉診至大醫院檢查,才發現竟罹患大腸癌末期,十分震驚。對此有兒科醫師點出,大腸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但可以透過7大特徵觀察,初期發現5年存活率高達90%。
    2021/12/28 21:0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