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中獎號碼二伯國小大規模倒閉全黨殺一人今日秀泰影城余天女星直腸癌宜蘭縣山豬敗血性休克動物園
  • 搜尋:

    CDC 結果共595筆

  • 輝瑞僅排第2!美CDC曝疫苗效力數據「它」93%奪冠

    各式新冠疫苗陸續投入國內接種行列,不過民眾對於哪種較具保護力仍有疑問,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研究指出,儘管莫德納、輝瑞及嬌生疫苗皆提供實質性保護,但3者當中「莫德納」對治療住院確診者最為有效。
    2021/09/18 11:16
  • 911倖存者罹癌率激增!增幅逾1000% 皮膚癌最常見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公布一項報告,911恐怖攻擊的倖存者和急救人員出現健康方面的問題,而這竟與他們當時曝露在爆炸地有關。由於這些人暴露於有害環境中,吸入空氣中的有毒微粒,導致生病或死亡,當時在場的人罹患癌症機率也增加,已經從2013年的1870位罹癌者,增加到2020年的20612位,增幅超過1000%。
    2021/09/13 15:22
  • 美CDC估75%學童將染疫 拜登擬強制打疫苗

    美國疫情升溫,拜登預計在台灣時間10日清晨5點,要端出最新的防疫策略,預料拜登有可能宣布強制疫苗接種。因為美國開學季後,孩童染疫人數暴增,美國CDC公布報告,超過75%的學童可能在開學3個月內染疫,再加上流感旺季即將到來,醫界憂心,醫療體系可能承受不住。
    2021/09/09 22:21
  • 美統計:突破性感染機率1萬3千分之1 慢性病患最危險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具高傳染力的Delta變種病毒肆虐,各國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發布的報告顯示,雖然已經完整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染疫風險較未接種疫苗的人低,不過仍有少數「突破性感染」案例,尤其老人與慢性病患者,有較高的重症機率。
    2021/09/09 12:02
  • 開學後「不戴罩」!美研究:3個月內75%學童染疫

    Delta病毒肆虐全球,由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出資的實驗室發布一項研究,指出在沒有實行防疫措施的情形下,最壞狀況約有75%的學童在開學後3個月內確診新冠肺炎,就算有配戴口罩以及進行篩檢,也會有22%的人染疫。
    2021/09/08 19:13
  • 美研究:未接種青少年確診住院機率 比打過疫苗高出10倍 

    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週五(3)最新調查顯示,今年6月到8月中旬,由於Delta變種病毒在國內迅速擴散,兒童及青少年染疫後的住院率飆升,其中尚未接種疫苗的青少年住院率,更是比已完成接種的同齡層高出10倍,重症率則並未增加。
    2021/09/05 18:06
  • 半年報廢逾「1500萬劑」新冠疫苗!美CDC:還很低

    縱然全球許多國家都已經進入新冠疫苗施打階段,仍然有部分國家在鬧疫苗荒,不過現在卻傳出美國在半年內,就廢棄超過1500萬劑的新冠疫苗,比起預期中的數字還要高出非常多。「有這麼多疫苗廢棄真的是悲劇」,英國華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全球公衛法助理教授西卡拉拉(Sharifah Sekalala)警示,她認為全球疫苗嚴重分配不均,指出大部分非洲國家的疫苗覆蓋率仍不到5%。
    2021/09/02 08:31
  • 青少打BNT疫苗易「頭暈、昏厥」 醫憂校園「集體暈針」

    BNT即將抵台,首批分配給12到17歲的青少年,在校園造冊施打,不過,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參考美國CDC統計,青少年打完BNT,最常出現頭暈、昏厥、頭痛、失去意識和盜汗,其中暈針有高達六成都是女性,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表示,集體暈針確實是一大問題,專家小組建議安排在通風良好地點,避免看別人打,降低暈針發生。
    2021/09/01 19:41
  • 美CDC研究:染疫患者罹心肌炎風險大增16倍

    美國今天公布的新研究顯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讓罹患心肌炎風險大增16倍,提供支持接種疫苗的有力論據。
    2021/09/01 15:41
  • 家長注意!學生集體接種BNT 張上淳:研究統計「易暈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才宣布,BNT疫苗來台後,首先造冊優先給12到17歲的青少年施打;對此,台大醫院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提醒,根據美國CDC統計,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最常出現的5個不良反應為頭暈、昏厥、頭痛、失去意識跟盜汗。接種後頭暈、昏厥,可能是暈針的狀況。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集體施打疫苗時確實比較容易出現暈針的狀況。
    2021/09/01 15:14
  • 美CDC專家小組同意 BNT接種擴大至16歲以上

    美國疾管中心的「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周一投票贊成,讓16歲或以上人士接種BNT疫苗,希望增加民眾對疫苗的信心。
    2021/08/31 14:23
  • 疫苗打不打?染疫vs.副作用的風險 王宏恩:疫苗保護力高於副作用

    美國FDA在5月11日批准「12-15歲」的青少年,在緊急授權的情況下可以施打BNT疫苗,而台灣近期也宣布「12-17歲」的青少年可以優先注射。對此,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今(3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美國CDC根據臨床實驗資料分析出,12-15歲的青少年在注射後有副作用的比例比16歲以上低,而心肌炎也都是發生在16歲以上的年輕男性,所以決策出『12-15歲』青少年是相對安全的。」 另外,王宏恩也提到「目前美國仍有六成家長反對孩童施打疫苗,六成家長支持戴口罩,但大多數家長還在觀望中,有不少家長錯估疫情嚴重性,所以在開學後察覺染疫風險增加,進而同意孩童施打疫苗,因為是否注射疫苗都有相對風險,但相比之下,疫苗保護力還是高於副作用。」
    2021/08/31 14:20
  • 美國師淪毒王1傳26人 學生父當眾脫衣褲挺戴口罩

    美國Delta疫情持續擴散,加州有小學爆發Delta變種群聚,源頭就是沒打疫苗確診的老師,後來美國CDC公布調查報告,發現包括學生在內,共有26人被他傳染,這件事也凸顯學校做好防疫工作、戴口罩的重要性,美國德州一名父親為了力挺戴口罩,在家長會上脫衣褲,引發討論。
    2021/08/29 14:29
  • 矛盾!水域活動已解禁 觀光局「防疫指引」卻未經CDC核准

    8/24起指揮中心開放浮潛、自潛等水域活動,周末的新北龍洞灣湧入大批玩水民眾,但其實交通部觀光局負責擬定的「風景區防疫指引措施」,指揮中心尚未核准,形成先放行、指引卻沒過的不同調狀況。
    2021/08/28 18:58
  • 嬌生單劑型加強針 實驗數據:抗體提升九倍

    美國嬌生根據早期臨床實驗中期數據,表示他們的單劑疫苗,如果追加第二劑,抗體將提高9倍;不過還需要等待完整報告出爐,提供CDC判斷嬌生加強劑的安全與必要性。目前雖然國際間對於加強劑的施打未達共識,但因為先前美國CDC曾公布疫苗對Delta病毒的保護力有下降,政府宣布已完整接種輝瑞和莫德納美國民眾,需要再打一針,因此各家藥廠也陸續提交加強劑的正式授權申請。不過仍有許多民眾對於接種疫苗有疑慮,在紐約州宣布教職人員全面疫苗強制令後,大批民眾上街抗議;紐約政府與民間單位,希望透過漫畫來宣導施打的必要性,提高家長與孩童接種疫苗的信心。
    2021/08/26 19:53
  • Delta病毒真難纏!美CDC:疫苗效力91%降為66%

    各國封城防疫,似乎沒完沒了。澳洲雪梨封城2個月,單日確診還是有919例。紐西蘭四級警戒再延長3天,越南胡志明市則是全民禁足。不過以色列施打第3劑後發現,染疫率明顯下降,美國CDC也證實,Delta病毒,的確會讓疫苗效力下降25%。
    2021/08/25 22:04
  • 美洛杉磯突破性感染占1/4 未打疫苗後果更嚴重

    美國CDC報告,洛杉磯近期染疫4萬多人中,1/4已完整施打疫苗。但相較之下,未打疫苗而染疫住院的機會是已接種者的29倍,擴大疫苗覆蓋仍是最重要的防疫方式。
    2021/08/25 10:55
  • 疫苗對抗Delta效力降至66% 恐與隨時間減弱有關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公布一份最新研究發現,對上具高傳染力的Delta變異株,疫苗效力由原先91%降至66%。但報告提醒,數字下降也可能與疫苗效力會隨時間減弱有關。
    2021/08/25 09:00
  • 高端將開打! CDC公告「罕見不良反應」顏面麻痺、眼壓高

    高端疫苗下週一就要開打了,而日前指揮中心也公告有2例,疑似打接種高端後產生罕見不良反應的受試者,一例是顏面神經麻痺,另一名則是眼壓偏高,專家認為,個案數少,是否因為疫苗而引起,還有待釐清。另外指揮中心也在網路上公告高端疫苗指引,提醒接種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
    2021/08/21 14:50
  • 對抗Delta變種! 美國9月20日開打追加劑

    疫苗的保護力能持續多久?對Delta變種有沒有效?一直是多方討論的議題,美國政府終於宣布,從下個月20日開始,已經接種完輝瑞、莫德納,而且第二劑打完超過8個月的民眾,都可以施打追加劑;單劑施打嬌生的民眾,則要等到更多數據出爐後才會宣布。做出決策的關鍵原因,是美國CDC掌握的數據顯示,輝瑞和莫德納疫苗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減弱。但WHO卻持反對意見,認為很多窮國連一劑都很難打,富有國家還要開打第三劑,只會加深疫苗分配不均。
    2021/08/19 20:00
  • 孕婦安心了!美疾管中心:疫苗不會增加流產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表示,一項新分析顯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不會增加流產風險,孕婦應該接種疫苗。
    2021/08/12 07:55
  • 美CDC:莫德納等3款疫苗 好處仍大於副作用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發表最新報告指出,美國核准的3款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對成人的好處都大於嚴重副作用風險,且嚴重副作用仍然相當罕見。
    2021/08/11 13:07
  • 快訊/疫情升溫 美CDC升四國疫情警戒至最高級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因為疫情升溫,美國疾管局9日將法國、以色列、泰國、冰島,列入新冠肺炎疫情警戒最高的第四級,除了這四個國家,另外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屬玻里尼西亞」以及位於加勒比海的荷蘭海外屬地「阿魯巴」、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也同樣列入四級警戒,呼籲民眾不要到這些地方旅遊。
    2021/08/10 07:55
  • 防氣溶膠效應引疫情反彈 醫:室內通風很重要

    疫情降至二級警戒,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可恢復活動,餐飲內用限制也鬆綁。目前疫苗施打覆蓋率尚待提升的情況,再加上美國CDC今年將氣溶膠列為傳染途徑,許多民眾擔憂鬆綁措施,會增加群聚風險,可能使疫情再次升溫。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要避免密閉空間氣溶膠傳染,「只要注意房間的通風性」,民眾不須過度恐慌。至於疫苗施打引發過敏頻傳,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好奇,接種疫苗後出現哪些過敏反應,可判斷自己不適合接種該疫苗。林氏璧解釋,接種現場最需觀察的是有無出現「過敏性休克」的症狀,建議疫苗施打後,最好在原地觀察至少15分鐘,確認有無過敏症狀再離開。
    2021/08/08 16:37
  • 美國驅逐房客禁令延!1140萬人免掃地出門

    美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因為擔心大量民眾失業繳不出房租,被逐出家門,除了造成社會問題,更會釀成傳染風險,因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了驅逐房客禁令,從去年3月開始實施,到今年7月31日結束。可是美國疫情有捲土重來之勢,很多人至今還是沒有工作,眼看不少房東在禁令一結束就發出驅逐令,這些房客該何去何從?美國國會階梯上有眾議員率領群眾打地鋪抗爭,僵持五天後,終於CDC宣布驅逐禁令可延長,將持續60天,範圍能涵蓋90%以上的美國人口,讓不少房客,鬆了一口氣。
    2021/08/04 19:5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