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私立高中職黑夜奇俠性事孫鵬偷拍NVIDIA六合停車場潮境公園 雞塊鴻海
  • 搜尋:

    添加物 結果共446筆

  • 未依規定查驗登記 小蘇打粉下架數月

    料理、烘焙、清潔除臭,用途超多的小蘇打粉,悄悄下架好幾個月,市面上幾乎買不到了,甚至還被誤傳驗出不明物質,其實小蘇打粉也就是碳酸氫鈉,屬於食品添加物,分成小包裝販售,必須經過查驗,獲得許可字號,就怕被混摻不明物質,衛福部已經發函給部分未依規定登記查驗的業者,要求下架停售。
    2013/11/14 19:52
  • 水果軟糖是葷的 「吉利丁」自動物提煉

    為了迎合消費者口味,很多食物現在都會添加動物明膠,例如在巧克力球上添加「洋干膠」,可以讓表面更光滑,還有很多水果軟糖也會添加「吉利丁」讓口感Q軟、綿密、有彈性,但其實這2樣添加物是從動物的皮或骨頭熬煮提煉而來,但很多食品業者根本在包裝上沒有標示出來,如果吃全素的民眾沒查清楚,一碰就破戒了。
    2013/11/14 18:07
  • 即摘即食! 「無毒」蔬菜業績倍增攻百貨

    食安風暴越滾越大,加工或是有其他添加物的食品陸續都被查出問題,這讓「無毒有機」類別的商品買氣反而熱起來,像用LED種植蔬菜的業者,這2個月開始大舉佈局百貨櫃點,要價250元的蔬菜,一天可賣100盒,整體業績倍增,其他百貨也趁勢開「天然」專區,親自搜羅有機貨。
    2013/11/13 21:32
  • Buffet百元有找! 簡約蔬食吃到飽夯

    可以一次吃喜歡的東西吃到飽,是吃Buffet的最大樂趣,但現在食安問題嚴重,隨便一個食物吃下肚都可能吃進化學添加物,因此最近許多標榜天然有機的吃到飽餐廳強調食材絕對新鮮自然,而在高雄還有生機業者推出百元吃到飽,價格便宜就能吃到,讓許多人趨之若鶩,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顧到了身體健康。
    2013/11/13 19:28
  • 鍋物「名不符實」 TVBS拆解美味秘方

    其實不只是蟹肉棒沒有蟹肉,很多大家常吃的火鍋料,也大多「名不符實」,TVBS買來市面上常見的火鍋料,請營養師分析外包裝標示跟內容物,發現蝦餃內餡居然是用魚漿跟豬肉做的,只有加蝦萃取物,看不見蝦肉,而蛋餃雖然標榜有加蛋,卻有兩種「黃色色素」,營養師就懷疑,外皮應該是黃色的澱粉皮,蛋恐怕是只有象徵性的加一點點,愛吃火鍋料的民眾,吃下肚的只有添加物。
    2013/11/11 20:30
  • 卡比索冰品加「銅葉綠素鈉」 南僑回收

    又有老牌食品捲入食安風暴中,南僑的「大膳抹茶蕎麥麵」,被查出添加銅葉綠素鈉,已經下架,不只麵,南僑子公司「皇家可口」生產的冰淇淋,三個系列,包括卡比索抹茶3款、福爾摩沙山葵冰淇淋和義式哈密瓜冰淇淋3款,也添加了銅葉綠素鈉,按照法規,銅葉綠素鈉雖然可以添加在調味乳裡,在冰淇淋的製程裡,銅葉綠素鈉的添加物,得先放在調味乳中,再做成冰淇淋,才算合法使用,南僑強調冰品合法,但避免民眾疑慮,自行下架。
    2013/11/09 15:33
  • D-DAY破功! 衛福部「改口」不認跳票

    衛福部長邱文達,兩個星期前日宣示「油安行動」啟動,把今天11月8日訂為「假油絕跡日D-DAY」,還保證從今天起,市面上所有油品原料及添加物,都與標示符合,不過這個「D-DAY」不但要跳票了,到底哪一天,民眾買油用油不用擔心害怕?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只說,已經盡力了。
    2013/11/08 13:36
  • 通稱葉綠素? 12/1起「正名」標清楚

    「銅葉綠素」不能加進油品中,但「銅葉綠素鈉」是水溶性添加物,能合法加進調味乳、果凍和無酒精飲料裡,但衛福部說,以前「葉綠素」屬於添加物的「通用名稱」,廠商就算加「銅葉綠素鈉」,外包裝可以只寫「葉綠素」,但因為一個是天然色素,一個是人工色素,沒寫清楚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因此衛福部新規定,12月1日之後生產的產品,如果加的是「銅葉綠素鈉」,就要寫全名,不能只寫「葉綠素」,否則就是「標示不實」,有廠商已經印好新標籤,除了改成「銅葉綠素鈉」,後面還括弧6種配方通通寫出來。
    2013/11/08 12:37
  • 劣質肉瞬間升級 肉品加工是常態

    日本爆發食品標示不實的食安風暴,不肖業者把牛豬混合的合成肉,拿來當和牛使用,或是拿注射過牛脂的人工霜降肉,來當牛排販售,其實合成肉和人工霜降肉,都是肉品加工常見的方式,本身並沒有違法,只是人工添加物當中,包含容易引發過敏的物質,餐廳業者標示不實,除了涉嫌欺騙消費者,還可能讓消費者的健康出問題。
    2013/11/07 21:53
  • 苯甲酸、硼砂、Q粉 麵製品添加物多

    五木拉麵被踢爆菠菜麵條沒菠菜,其實很多有顏色的麵條,也是摻進色素讓賣相更好,另外業者為了能讓麵條久放,還會添加苯甲酸當防腐劑,或拿化學原料純鹼增加Q度,因此只要吃到久煮不爛的麵,或者保存期限可以很久的麵,民眾都得小心。
    2013/11/07 21:47
  • 小心!火鍋料含「磷」 恐致血管鈣化

    冬天吃火鍋,暖暖身體,但專家學者警告,很多火鍋料,像是加工肉品、速食麵等等,為了增加口感,或是延長保存期限,都會在製作過程中,添加食品添加物「磷」,有可能成為另類「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害,恐怕會造成血管鈣化,加重慢性腎臟病。
    2013/11/07 19:48
  • 豆腐也不純了? 小心隱藏添加物

    許多人愛吃豆腐,因為豆腐清爽不油膩、有鈣質又少熱量,但您知道嗎,市面上販售的豆腐不一定健康,由於豆腐富含蛋白質,必須在7度以下低溫冷藏,但傳統市場常見的板豆腐,如果能長時間室溫擺放不變質,小心,有可能添加防腐劑,另外不少人愛吃的百頁豆腐,內含物有鹽有糖,有些還添加辛香料和調味劑,吃多了,也要小心高熱量或高鈉上身,製作天然豆腐的業者表示,最純粹的豆腐,就該只有水、黃豆和鹽鹵,多餘的添加劑,都不該出現在豆腐成分裡。
    2013/11/05 21:56
  • 大型農場成汙染源 農藥排泄物放水流

    美國以農牧見長,不論是養牛還是養雞、養豬,都有大型農場,集中飼養管理,業者為了追求獲利,會在飼料裡加入抗生素、生長激素和磷等添加物,然而隨著農場排出大量的汙水和排泄物,也為當地河川帶來了嚴重汙染,根據估計,全美這些大型農場,一年的汙水排放量高達13億噸,是人類汙水的100倍之多。
    2013/10/31 21:56
  • 燒仙草增口感!「鹼粉」省時 吃多傷腸胃

    天氣轉涼,吃燒仙草暖胃,市面上買到的濃稠口感,有些其實是加「鹼粉」來的,事實上,標準程序仙草乾熬煮後,經過3、4個小時,煮出來的仙草像湯一樣水水的,必須加太白粉,才會有濃稠口感,但過程費時,也因此坊間不少業者,用「鹼粉」也就是碳酸鈉替代,雖然是食用添加物,但終究屬於強鹼,長期食用會傷腸胃;然而不只燒仙草,包括乾魷魚、百頁,都靠「鹼粉」發泡,可以省下一半時間,但口感打折,使用過多還會殘留「鹼味」。
    2013/10/31 12:49
  • 「甜蜜的毒藥」 代糖易致神經病變

    「代糖」又稱為「阿斯巴甜」,是一種極受爭議的人工添加物,它比蔗糖甜200倍,卻沒有熱量,成了標榜「低卡低熱量」食品,最愛用的添加物,但根據調查,美國從1983年代糖上市以來,罹患腦部惡性腫瘤的人愈來愈多,現在已經發現,有92種症狀和代糖有關,包括頭痛、記憶力衰退、神經性病變,甚至是腦癌,有專家甚至說,吃下代糖比吃下毒藥還可怕。
    2013/10/30 22:20
  • 〈獨家〉天然的最好! 中埔絲瓜美容品賣800萬,業者?

    毒物風暴席捲,天然的爆紅!絲瓜的大本營嘉義縣中埔鄉,有91個絲瓜農班,絲瓜值不了多少錢,中埔農會把絲瓜開發成美容產品,多達13種,標榜純天然無化學添加物或是防腐劑,果然大受歡迎,今年短短10個月,絲瓜美容品創下800多萬元的營業額。農會不僅會高於市價向農民收購絲瓜,每賣出一種產品,還會回饋農民3.5到4元的回饋金,像是絲瓜水或者是絲瓜洗面乳,一年都賣出1萬多瓶,一種就能讓農民們拿到大約4萬元的回饋金,成了中埔鄉的綠色奇蹟!
    2013/10/30 12:00
  • 鮮奶≠牛乳 有無鮮乳標章先認明

    鮮奶和牛乳,民眾聽起來會覺得是一樣的東西,但其實在成份上,兩者的定義大大不同,鮮奶的主原料來源是乳牛,百分之百都是冷卻過後的生乳,但牛乳沒有明確定義,只要能添加其他成分的,就會被統稱為牛乳。但市面上多數牛乳,包裝和鮮奶看不出區別,雖然有標示出添加物,但生乳的成分卻沒有明確標示,因此民眾購買前,最好依照自己的需求,把成分看仔細。
    2013/10/29 21:13
  • 食管法漏洞 香料、調味劑標示籠統

    台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有一些自相矛盾、荒謬的漏洞,讓部分不肖業者有機會取巧,例如拿起超市或賣場裡的餅乾、糖果或餅料,你仔細看過背後的食品標示嗎?標示上寫著調味劑或香料,你是否曾經想過那是什麼東西?這些統稱做香料或調味劑的東西,通通合法,但它們卻可能是業者鑽法律漏洞,賺取暴利的管道。
    2013/10/28 22:55
  • 〈獨家〉天然的最好! 中埔絲瓜美容品賣800萬

    毒物風暴席捲,天然的爆紅!絲瓜的大本營嘉義縣中埔鄉,有91個絲瓜農班,絲瓜值不了多少錢,中埔農會把絲瓜開發成美容產品,多達13種,標榜純天然無化學添加物或是防腐劑,果然大受歡迎,今年短短10個月,絲瓜美容品創下800多萬元的營業額。農會不僅會高於市價向農民收購絲瓜,每賣出一種產品,還會回饋農民3.5到4元的回饋金,像是絲瓜水或者是絲瓜洗面乳,一年都賣出1萬多瓶,一種就能讓農民們拿到大約4萬元的回饋金,成了中埔鄉的綠色奇蹟!
    2013/10/28 18:35
  • 檢驗油品暴增 民間檢驗公司忙翻

    近期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讓民間檢驗公司的電話接不完,民眾和業者紛紛拿自己用的油去檢驗,深怕吃了添加物的虧,另外有機飲食店同樣因此生意變好,特別是進口的油品,民眾詢問度超高,不過飲食專家建議,除了避免吃進有毒物質,最好也少吃所謂的五白食品,像是精製過的鹽、白砂糖、白米飯、白麵粉和味精,因為吃多對人體負擔大,避免過度攝取才能更健康。
    2013/10/24 21:48
  • 連惠心代言保健品 摻「禁藥」全面下架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女兒連惠心,替「菁茵荋」代言保健食品,其中一款「威力纖」,上週被爆出違法摻有禁藥,台北市衛生局抽驗結果出爐,證實內含不法添加物,是一款還在美國臨床實驗的藥品,吃了會引發腹瀉,全案目前移送檢調偵辦,製造者最高得面對10年徒刑,加千萬罰金,但菁茵荋現在強調只是採購,不清楚成分,生產者是另一家云丰生技!
    2013/10/24 12:13
  • 包裝果汁不「純」 食藥署祭「重罰」防堵

    繼食用油爆出造假,現在食安連環爆的狀況下,有學者指出,下一個未爆彈,恐怕就是「果汁」,因為不少市售包裝果汁,原汁含量低就算了,還加了一堆食品添加物,來增添風味,食藥署除了要祭出重罰,也要重新規範標示新制,要求包裝果汁,含量低於10%以下,就要清楚標示,否則最高開罰300萬,而且一旦查到添加未核准的添加物,還可以罰款1500萬。
    2013/10/23 21:25
  • 「造假食品」多! 營養師:恐吃進添加物

    「假食品」連環爆,不只食用油造假,現在衛福部也點名,素食摻葷、果汁沒果汁、蜂蜜不純,甚至牛肉乾驗出豬肉成份,以及米粉裏頭沒有米,這些都成了國內5大「造假食品」,其中素食加工品,以及果汁問題最嚴重,營養師認為,吃不到新鮮成份,恐怕吃進去的都是化學添加物居多。
    2013/10/22 22:17
  • 食物添加劑太多 逾人體負荷3倍!

    食品添加物就像是食物化妝品,讓食物保持鮮美,但是你每天吃進肚子裡的添加物,早就超過你身體能負荷的3倍以上!就連大家平時以為能辨別食物新鮮的常識,也都可能被推翻!
    2013/10/21 23:46
  • 天冷愛吃鴨血、關東煮 小心假貨多

    天氣漸漸變涼,許多民眾喜歡吃熱呼呼的關東煮,或者吃麻辣鍋裡的鴨血暖暖胃,不過專家指出,台灣的鴨子數量並不多,要供應出這麼多的鴨血,其實得靠混充豬血才做得出來,混充豬血倒是其次,最怕的就是業者為了延長保存期限,添加甲醛或福馬林,另外常見的關東煮或火鍋料,業者為了降低成本,不用純正的魚漿,而是添加合法添加物,來做出消費者習慣的爽脆口感。
    2013/10/18 21: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