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8
  • Sep
  • 2017

我們這個世代──苦熬擺脫「爛草莓」標籤,願壓抑和卸責不再重演

作者 換日線

2017/09/18 09:34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作者/《換日線》陳怡伶/讀者投書:雙魚座 AB 型,生日 2 月 29 日四年一次,四重的極端性人格,浪漫又務實。喜歡認識新朋友交換不同的眼界與想法,喜歡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把文化衝突當作生活驚喜,嘖嘖稱奇,因此愛好旅遊,已遊歷34國。劇場工作者。著有《跟著 Sunny 睡沙發》一書,已發表數場分享會,持續進行中。)

記得 2014 年太陽花學運時,我曾經在某天下班後,特地到現場看看,當時沒有什麼預設立場,只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現場滿滿的大學生,20 歲上下,與我相差十歲──對我來說應該是另一個世代了──他們不屬於我的世代。

但看著他們理性地靜坐,有組織地維持秩序、整理環境,看他們現場侃侃而談的論述能力,或是默默以自己所學的專業,無償為彼此盡一份心力......那時,深深覺得我實在低估大學生了,其實他們懂事。

平常忙於工作,下班只想在家休息的我,只能在網路上看看大家從現場直接傳送出來的資訊。

然後我心裡忍不住想著:「孩子,現場就交給你們了,我們這些正在努力賺錢打拚的世代,只能作為你們的後援部隊──需要雨衣、需要糧食、需要睡袋,需要什麼要花錢的物資,都讓我們來處理吧。」

「我們抽不了身,但願意作為你們的後盾。」

●「沒希望的台灣」?事實不是這樣

隔了3年之後的此刻,因緣際會之下,我陸續接受了3個訪問:網路媒體、報紙、大學課程,訪者分別是大四實習生、剛出社會的菜鳥新鮮人和即將升大四正在做畢業專題的學生──他們正是所謂的「太陽花世代」。

這三次訪問,讓我感觸良多:從他們的訪談提問與應對中,大概能夠知道他們腦子裡在想什麼──畢竟我也曾經歷過那個迷惘、惶恐的年紀。

於是我鼓勵他們:千萬不要被這個社會、主流媒體和主流價值觀給騙了──整個環境彷彿都在告訴你「台灣爛透了、沒希望、沒未來」,事實上「不完全」、或者「完全不」是這樣──

真要說的話,不是只有台灣年輕人「沒希望沒未來」,事實是歷經金融海嘯後,全球貧富、世代、階級差異不但沒有消減,反而加劇,世界多數的國家都在經歷這樣的考驗;同時間,台灣也還是有好多人,正默默地嘗試改變這個國家──雖然個別力量很小,但總有一天會集體發酵。

 

這才驚覺,原來我竟也到了那個「可以給人指引方向」的年紀。

●不「草莓」的七年級──苦熬十年,逐漸成就「我們的世代」

我們這個曾被泛稱為「草莓族」的「七年級前段班」世代,如今已經到了 30 幾歲的年紀──我們之中許多已是職場的老鳥,理論上也應該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回想在社會上打滾的這些年裡,被老闆、或上一輩的「老鳥」們騙了多少次?被主流媒體、被社會汙衊了多少次?成長過程中承受了多少壓力,被權威的父母和師長硬性或柔性洗腦了多久?

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熬到了現在,不少人出社會十年,學會一身技能,看透這些騙局,終於抬頭挺胸地成就了我們這個世代──最近常看到在各產業嶄露頭角的人,常常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然後失言的、亂搞的、逃稅的、洗錢的、彼此惡鬥不休的,卻往往是上個、上上個世代的那些人。

我們這個世代,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活在「長輩說一不准說二,但我內心其實 OOXX」、「想要發揮自己的創意去做點什麼,結果被老鳥潑冷水」的情況之下──所以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一直以來就是賣命地一直做、一直做,相信上個世代的人時間到了會給我們機會、會給我們舞台,放心地讓我們去試,去挫折去經驗。

結果令人遺憾的是,上一世代、上上一世代甚至更年長的世代,卻多半只想把榮耀留給自己、把舞台留給自己,不願意給我們去嘗試去學習──他們至今仍常認為「這些爛草莓」還沒有準備好,但事實上很可能是他們接受不了新想法、他們自己對人不信任、他們沒肩膀去承擔可能的風險。

而這群人若繼續故步自封,不跟上這急速變化的時代,持續用十年前的方法做事,最後失去舞台,也只是剛好而已──但台灣變得更好、更與時俱進的契機,卻也很可能在同時間喪失了。

●當下個世代的後盾──願我們這個世代,不再重蹈覆輒

太多的歷史、國際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健全的社會,每個世代有它該做的事、該交接的項目,世世代代承接起來,才能促進創新、維持活力與彈性,對社會整體來說,都是好事。

就好像,我總會由衷地告訴大學生或社會新鮮人:

能出去看看就去,想做什麼就去吧!妳/你還年輕,多方嘗試沒有關係。千萬不要被社會給騙了,甚至也不要被爸媽限制住了──如果他們斬釘截鐵般地說著妳/你不行,你不可能,你還要等。

 

不要做一個跟大家都一樣的人,要記得勇敢地做自己,你才會發光發熱。

我也想對我這個世代的朋友們說幾句話:

如果我們都曾經走過那個被看衰、被標籤、被壓抑的年代,如果我們覺得被戀棧光榮與權位的上一代給欺騙,如果我們認為他們不夠有擔當、不夠有膽識──那麼,我們就不要成為那樣的人,不要再重蹈覆輒。

現在的社會,若慢慢地由我們突破重重限制,承接下來,那麼我們要做下一世代的後盾,盡力地幫助他們、讓出舞台與空間,一起改善國家、改善文化、改善制度。

以我們每天接觸的媒體來說吧!有時候常想,台灣人其實不是沒有媒體專業,記者更不全是網路鄉民批評的「腦殘」、「不專業」,只不過現在所有主流媒體的老闆和管理高層,有哪個人屬於我們的世代?

我們常批評如今主流媒體眼中只有錢跟意識形態,缺乏對新聞專業的尊重。但我們這個世代還不夠有錢,到目前為止似乎也還沒有辦法,彼此串聯資源共同成立一個「主流媒體」(這裡主要指電視和報紙),如果有,我相信這個「主流媒體」一定會跟目前充斥廉價內容、意識形態的現狀有所不同。

其實上網就可以看到,我們這個世代有好多新聞媒體人,正在發揮他們的專業,努力實現他們的夢想──只不過因為「沒有錢」,只能先在網路上做,影響力無法觸及大資本的電視台或報業媒體。

我們這個世代,其實很有創意、很有能力,甚至還維持著年輕時的熱情,只不過在長期壓抑下,現在只能靠著創意、靠著相對少的資本和資源,想方設法突破重圍,走出自己的道路與一片天。

衷心期許我們這個世代,不要讓如今遭受的壓抑在未來重演──十年後,希望我們還能繼續做下個世代的後盾,陪著他們跌倒再站起來,並且盡力承擔過程中一切的風險與責任。

《關聯閱讀》

一個只有努力還不夠的時代:給徐重仁總裁的一封信

 

「資深,已無法掩蓋你的不專業」──台灣企業的世代斷層危機

加入LINE來跟小編聊聊天☛ http://goo.gl/bv7Trw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9/18 10:44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