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9
  • Jan
  • 2017

獨自旅行是一件很疲憊的事,但卻能夠讓心裡變得遼闊─環歐15座城市的獨白

作者 換日線

2017/01/09 10:33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作者/《換日線》李政諭/讀者投書 :畢業後毅然下了決定前往歐洲當交換生,並在獨自旅行期間將足跡留在 21 座不同的歐洲城市,寫下專屬於自己這個年紀的流浪記,不僅只喜愛不同城市的文化風情、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珍惜每一次在路上與自我對話的機會,成為一篇篇與人分享的故事。)

隻身在國外是種"You know that you' re staying here, but nobody knows ."的感受。

 

過去,總覺得孤身站在街頭的人看起來有些無助,進去店家也頗為尷尬,但這段時間學著異地自處,在漢堡時開始注意到,自己站在路上不再是件奇怪的事,也開始意識到旅行變得較為自在了些,在中歐的這一個多月我走了 7 個國家,15 座城市。

在柏林,去了著名的國會大廈參加 tour,聽國會大廈的歷史、議會流程、投票方式等說明,當導遊提到德國議會進行相對平靜時,舉了台灣的立法院作為反例,引來一陣哄堂大笑,一方面很高興難得在國外聽別人提到台灣,一方面倒也是有些尷尬。

●旅行讓我更認識自己

早就被提醒過青旅可能會遇到些麻煩的室友,也好奇過當自己真正遇到時會有何反應,還記得那晚 11 點 40 左右房間就已經熄燈,可是阿拉伯裔的男子卻在房內持續講電話,而且音量絲毫沒有降低的意思,在幾個我近乎睡著又被驚醒的時刻,我告訴他:「嘿,兄弟,所有人都在睡覺,你介意出去講電話嗎?」我才意識到自己是「沉不住氣」的那種類型。

在漢堡我第一次遇到沒有網路可用的青旅,當時不僅沒有辦法連絡他人,也沒有辦法查些行前資訊,我得先問其他人能用網路的其他地方,再試著起身解決問題,這問題不大,但遭遇問題後能一步步解決的感覺很是不賴。

布魯塞爾的青旅門口,是一個貼著禁止進入的車庫,推開門後連續上了兩層樓,我必須開著手電筒才能看清楚踩穩階梯,老實說一路上我滿腹懷疑,所幸最後民宿環境也不至於太糟,但青旅附近大多為阿拉伯裔或非洲裔的住民,我心想好像讓人感到不那麼放心的同時,也才驚覺這樣的想法竟然帶有近似種族歧視的眼光,坦白說對於自身有這樣的想法感到又驚訝又困惑。

●獨自吃飯讓邂逅更顯獨特

在科隆,自己走進餐廳點豬腳來吃,喝完啤酒出來後看看時間,進出只花半小時,儘管菜色是美味的,但自己吃總是乏味了些;在慕尼黑,與認識不到幾個小時的朋友共進晚餐,那是個難以言喻的時刻,並不只是因為一公升的慕尼黑啤酒帶來的微醺而已。

有天中午走到累了,坐在台階邊吃三明治邊丟吐司餵鴿子,仔細觀察其中有隻腳受重傷的鴿子,看清牠的腳像是腫瘤般腫大時我嚇了一跳,想想牠根本不太能跟其他鴿子爭食,今天能遇到彼此便想盡力給牠一頓溫飽,於是我無論是刻意丟到牠面前,或者是假動作引開其他鴿子,讓牠在其他鴿子攻擊或搶食下多吃到一些。到最後大家聽到信號都飛走了,牠留了下來,這股心情很難形容,但我想那刻我們是有所交流的。

獨自旅行將近 20 天以後,才又有人陪我吃頓飯,是一位因為工作而停留科隆的老伯,老伯有著德語腔調,但依然很有自信地用英語侃侃而談,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事實上他的英文我聽得懂的部分並不多,但當下老伯給我的感覺是,或許他跟大多數人一樣,想找到願意聆聽自己想法的人,而我試著在那個當下做好聆聽者的角色。

●獨自旅行讓我更能感同身受

獨自旅行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實際走過後才會曉得。在羅馬,認識了一位韓國朋友,已經旅行 4 個多月的他,總共有半年的行程要走,他告訴我之後要去南美洲,只為了拍到心目中那些絕佳風景的照片,我告訴他我很佩服也很羨慕他,自旅行是不容易的,能擁有熱情與目標是讓步伐能繼續下去的一大原因。

在喝了啤酒跟兩杯長島冰茶後,我剛認識的日本朋友說要去廁所,之後一段時間都沒有回來,去找他前我心想會不會有醉倒的可能,打開廁所門發現他倒在洗手台前時,我表現的沒有想像中的驚訝,我想自己是個情緒反應不大的人。

 

在紅燈區走踏時,看見一名男子對著櫥窗女郎說"Fantastic!",也看到櫥窗女郎邊整理內衣邊相視而笑,我大概錯失了些什麼,想要有良好的互動,不妨先給些甜頭,不僅可以讓過程更加協調,相信也可以讓結果更為圓融。

在威尼斯,一些原因導致我必須先跟民宿主人道歉,學到了道歉不分語言,重要的是有沒有傳達到心坎裡。

並非沒有能力揮霍,提升自己的舒適程度,只是每個決定的當下都是一種個性、一種選擇,尤其當你了解自己是個會選擇盡可能節儉的人。有幾次趕路或是為了果腹,可能就站在路邊,或是坐在花圃的臺階,吃著從超市買來的雞腿或麵包,當時蓬頭垢面又滿臉鬍渣的我,不知道從旁人眼光看來我是不是在流浪,也可能就像個流浪漢一樣,至少在這樣的當下,我似乎真能多少體會。當然,相比實際狀況的他們,這體會實在太過簡單,但哪怕是這麼一點點的感受,都提醒著我未來要拿出更多同理心去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別忘記曾有過這麼一丁點的感同身受。

●旅行會累會孤獨,但也學會珍惜

在歐洲所接觸到的服務業給我的感覺跟在台灣其實不太相同,基本上他們不太常笑,也有所謂的小費文化,給我的感覺更接近一種主客之間的平等關係,更是一種以自身專業為傲的感覺。我很懷念在台灣的人情味,台灣的感覺比較接近一種以客為尊,以服務優先,事實上我很難過這麼好的環境下養出的奧客文化,讓人很擔憂我們得來不易的服務和親切感。

當你實際體會當過背包客並且長途旅行,你就能明白,旅行途中絕對是會累的,不是睡一覺醒來就能恢復的疲憊,而是會想有個安定舒適的地方好好休息的心態,你要找到的是一種平穩的步伐,還有適度的熱情以及好奇心,就是一種節奏,決定你如何繼續走下去。這節奏對我而言,是我到達每座新城市時不會再有興奮感,是對所有人事抱持謙卑,是蔣勳在《孤獨六講》裡寫到的,一種對於孤獨很飽滿、很圓滿的狀態。

旅程尾聲,連日的熬夜跟低溫加重了我的感冒,在德國德列斯登,中午要出門自理午餐時,突然聽到旁邊有人問我是不是覺得很冷,是位伊朗男生找我攀談,因為他看我從頭包到尾所以好奇,我們聊了一段路。

最後道別時,我告訴他我很高興認識他,雖然我們都還沒自我介紹,但想想旅程結束的同時應該會少了很多認識新朋友的機會,而如果未來還能持續保有開放的心態,我想我的旅程就不會結束,也許有天我也能在路上自然地跟別人搭話,就像「旅程最後一天」伊朗男生帶給我的故事一樣。

每當擁有的即將失去時,會讓留下來的彌足珍貴,也會更用心體會一些。脫離了旅人的身分,我不確定需要多久,但肯定的是,有那麼一天我會懷念這趟旅程帶給我的故事。

是的,我回到了熟悉的家鄉,難以鉅細靡遺的說出這趟旅程究竟改變了些什麼,或者帶來了什麼事,但我明白這時的心態比起以往都更加遼闊許多,等我老了我可能不會再有體力搭夜車、睡機場、只吃麵包果腹,但正因為還年輕,這是屬於自己最大的本錢。相信你的選擇讓你成為了更有見識的人,當你回到了屬於你的舒適圈,你會發現要讓日子每天都過得有意義、有目標,是需要努力的,記得在未來繼續開創屬於你的冒險旅程。

Earn this!讓一切值得!

《關聯閱讀》

 

>>為什麼我喜歡獨自旅行?

>>珍惜「片刻旅伴」們的友善,一個人旅行並不孤單

>>不為臉書炫耀、不為標榜自己──旅行,真希望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來信投稿talktalk@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talktalk@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7/01/09 11:1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