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 Apr
- 2017
▲圖片來源/《藍色大海的傳說》劇照
(作者/ DANA )
踏入職場之後,開始看見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
例如:
時常在臉書上放閃,大聲告訴全世界有多愛對方的人,關係好像都不會很長久。
嗯?
在臉書上塑造愛妻形象的男人,處處騷擾客戶,與多人擁有不倫關係,程度到被爆上新聞。
嗯?
在臉書上常常提到另外一半多愛自己的人,到處跟已婚人士約會。
嗯?
臉書上常發表自己的撩妹實力的人,私底下竟用下三濫手段吃女生豆腐。
嗯?
臉書上常常發表自己對員工多好的人,私底下被離職的員工說自己到處被老闆剝削被陰。
嗯?
臉書上,滿滿地,到處都是「意圖」。
不管這個意圖是好是壞,是無私還是自私,是令人舒服還是令人不舒服,沒有例外。
因為,FB發文這是一個「主動行為」,而非被動的「反應」。當然這個意圖帶給人的感受,根據受體的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但最主要的影響,我想還是發文者的意圖是否強烈,加上他平常帶給人的感覺吧。
我們潛意識中,都會被某項工具遺留功能所影響,尤其是「會被別人看到的」。我們多多少少就會依循那工具的遺留功能而變得不像平常的自己。例如面對相機(會留下來被很多人看到)、面對麥克風(別人會聽到)、面對人群(我正在被別人看),而能通過這些東西的試驗的人們,能夠面對這些東西仍然無畏無懼的人,其實都站到舞台上去了。
看到越多FB經營這樣的人,我越是疑惑著:
想要告訴全世界我們有多相愛,這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呢?難道多相愛,不能讓彼此知道就好了嗎?讓身邊能夠見到你們相處的人知道就好了?然後特地拍接吻照放上FB。
想要告訴全世界我很愛家人,這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呢?為什麼不能家人自己感受就好,一定要PO個照片跟可能根本沒有在用fb的媽媽說:今天送媽媽的母親節禮物,看到媽媽開心的表情也好開心。想要告訴全世界自己哪邊受傷了,哪邊不舒服,然後上傳一張自拍照,這是什麼呢?批判這個批判那個,然後只有自己本身不能被批判,這是什麼呢?
滿滿的意圖。
但重點並非這意圖帶給我個人什麼感覺,那並不重要,因為沒有人需要為我的感覺負責,我也不需要為他人的人生承擔責任。讓我意識到另外一個更恐怖的點是,看越多,越發現越積極「經營」FB、「發表」個人意見的人,越是滿滿的弱點,被暴露在各種地方。光是幾則發文,就能知道這個人的慾望與恐懼與看待世界的方式,懂控制人的手法的人,這些資訊可謂非常寶貴且有用。諷刺的是,不以公眾目光此盈利的人就越是如此。
更是去檢視自己每次私人fb發這樣的文,到底是藏有什麼意圖,過去的我會發的文,現在看在我自己的眼裡,都是滿滿地、跟那些表面一套、私下一套的人的意圖一樣。
我不過是「想要別人覺得我是這樣的人」,即使自己認為只是「心情抒發」但抒發過程中修修補補心裡想著的還是「這誰誰誰會看到」、「這樣講好像不妥」、「這樣形象不好」…最後修出來的,就只是滿滿的意圖,而只是用「心情抒發」的方式包裝,而跟原本真正的心情大相徑庭了。名為「分享生活」、名為「分享想法」但,真是如此?還是我們自以為是如此?
是真的可以用Facebook,這個產品、平台來「告訴」別人,我是誰嗎?還是,完全是反效果?我私底下做的事情,真的是我天真的想著「沒有人會知道」就真的如此嗎?或是天真的想著,我的這個「產品」經營得這麼成功,不會有人知道我的意圖的?
我忘記「我是怎樣的人,其實大家早就感覺到了,不是大家有按讚、留言就代表認同你所形塑的自己。那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然後我過去所在做的,不過就是到散播自己的缺乏、自大以及無知罷了。
而發現擁有這樣意圖的自己,非常地、非常地愚蠢。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人氣點閱榜
她真心奉勸女人這9種朋友別深交:背後講壞話、勢利眼、重男輕女...
2017/06/20 12:53一定要有這9種感覺,這才叫做愛情!
2017/09/25 12:43清大高材生面試遭打槍8次,第9次他才知道…
2017/08/24 10:43想要讓男人愛妳,先從了解男人開始。
2017/05/04 18:02吃地瓜減重卻變胖?營養師:這樣吃才能降低熱量
2018/06/04 10:47生理期特別累?其實妳缺少這些營養!
2018/01/17 14:23外食族必備「麵攤熱量表」,當心爆卡小吃!
2017/12/26 10:49出差實用!5句海外協商談判英文讓你懂得Give And Take
2018/03/06 14:50【偏執型人格】既自卑又自大,既熱愛又猜疑 !
2016/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