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7
  • Jan
  • 2018

別畏懼它,孤獨是活著的最好證據!

作者 悅知文化

2018/01/17 10:36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Unsplash

人生對我來說是一場遊戲,那麼,我是誰呢?從哪裡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回答,「我是誰?」的答案必須自己尋找。

 

 

為了了解自己究竟是誰,就必須擺脫刻板觀念,只專注在「我」身上。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必須經歷沒有盡頭的孤獨,甚至到了痛苦的地步。如果過了很長的時間,還是無法了解自己,就必須尋求心理學家的幫忙了。

 

雖然心理學家沒有辦法明確地告訴我們是誰,但至少可以在自我了解的過程中,給予一些幫助。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主體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如果我們可以透徹地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了解自己的喜惡,也可以知道什麼事物對我們來說是有價值的?什麼對我們來說放棄也沒有關係?藉由不斷對自己拋出「我是誰?」的疑問,就可以勾勒出自己的人生藍圖,讓人生方向更明確。

 

由此可知,認識自己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可惜願意花時間審視自己的人並不多,為什麼大家害怕正視自己?為什麼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與內心對話呢?

 

 

記得我初到都市念大學,剛從火車站走出來時,眼前一片茫然,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火車站前約有20多個電話亭,每一個都有人在使用。

 

我也想打電話給誰,但我卻連一個可以跟他說「我抵達了」的人都沒有,因為我在這個城市不認識任何一個人。

 

對我來說,這裡只是一片冷風襲來的茫茫大草原,不管怎麼抓緊衣領,寒風依然刺骨。

 

那時,20歲浮躁的青春因為莫大的孤獨和寂寞顫抖著。沒有一個人會呼喊我的名字,也沒有一個我可以呼喊他名字的人。

 

在這廣闊、寒冷的大草原裡,每個人都抓緊自己的衣領、縮著肩膀,朝自己的方向前進。而我獨自一人,孤獨感湧進內心,排山倒海而來。

 

 

「沒關係,不要憂慮,真的沒關係。」不管我如何安慰自己,還是覺得難受。孤獨根本不算什麼?才不!它刺骨地讓人沒有辦法忽略,更急迫地思念起親友。

 

圍著厚厚的毛織圍巾,我坐上通往學校的公車,一個人找尋落腳的地方,獨自吃飯。我一個人規劃未來,然而再一個人做決定。周遭有許多活躍的人,只有我像孤島般生活著。

 

 

陌生的地方、初次見面的朋友,以及從未體驗的大學生活都令我感到吃力。就算如此,卻還不至於讓人活不下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這種孤單其實是可以承受的,甚至覺得因為沒有人能幫忙,我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過著想要的生活,也許這也是一種阿Q精神吧!

 

 

一個人的時候,雖然孤單卻很自由。這樣的生活沒有任何負擔,沒有人會要求我吃什麼,也沒有人會左右我東西該放哪裡,即使我躺成大字型呼呼大睡,也不會有人抱怨。

 

有時,想到沉浸在這樣的自由之中,我還是會會心一笑。漸漸習慣了獨立自主,心境也跟著寬闊起來。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產生許多想法,對其他人也會有新的看法。在這段期間,我了解到孤獨是一股力量,可以培養自己成為成熟的人。

 

此外,孤獨其實能帶來很多幫助,當孤獨與難受達到了某一個境界,反而會爆發為一股奇妙的能量,它會支撐我們在孤獨中繼續活下去,進而發現,孤獨並不如想像中難熬。

 

它能幫助我們創造屬於自己的想法、創意以及生命力。當我們觀察自己時,孤獨感越強烈,所帶給我們的能量也就越強大。無法承受孤獨的人,往往會詢問克服孤獨的方法。

 

然而,孤獨不是用來克服或是去除的,因為孤獨是人的本質。孤獨是活著的最好證據,一旦失去靈魂,就不會因為孤獨而感到不安了。

 

多數人總把孤獨當成病,避之唯恐不及,就像認為癌症是恐怖的東西一般,但我認識的一位醫生卻不這麼想。長久以來,一直接受抗癌治療的他,某天突然發現癌細胞正在生長的事實。他接受了切除手術,也認為已經將癌細胞完全清除了。

 

但幾年之後,癌細胞又轉往身體其他部位。所有人都覺得他將不久於人世,但從他接受第一次手術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年,這位醫生依然健在。秘訣是什麼呢?

 

癌症並非一定要去除的,有時更像和我們一起生活的同伴。癌細胞在體內生長就如同自然的法則。雖然是不速之客,但無法否認它存在的事實,應該要想辦法與它們共存。

 

從這位醫生的話,我們不妨重新思考關於孤獨這件事,並承認孤獨是要與之共存的同伴。孤獨會將我們擊垮,還是讓我們變得更成熟,決定權都在自己的手裡。

 

(作者/黃相旻: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首爾延世大學心理學教授,是韓國第一位引進表情諮商法的心理學家。摒棄艱澀難懂的專業用語,以通俗的大眾語言來解釋及分析心理學論述。他的研究從心理學跨足至社會、文化、經濟、日常生活等領域,有心理學界福爾摩斯的美譽。)

 

>>本文出自《獨立練習,發現人生未竟的風景》一書

更新時間:2018/01/17 10:36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悅知文化

悅知文化 (Delight Press) 隸屬於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1月。出版主題涵蓋:心理勵志、藝術設計、生活風格、商業管理、文學小說五大領域,提供讀者全方位關於工作及生活的閱讀選擇。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