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6
  • Jun
  • 2015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除了心疼,我們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作者 羽茜

2015/06/16 09:49


▲圖/達志影像

(作者/羽茜

一個年輕母親在和丈夫爭吵後,酒醉將三個月大的孩子丟進龍潭大池,清醒後表示後悔,但孩子已經命危。而在這條新聞前大約一個月,有一個嬰兒被人裝在購物袋裡放在車輪後方,在大雨中幾乎被淹死,所幸有路人經過發現救回。國外也有類似報導,韓國一名年輕女性因為經濟困窘又未婚懷孕,生下孩子後將她掐死再用包裹寄回老家。幾年前也有父親因為情緒失控而酒後將女兒丟進滾燙的熱水鍋,導致女兒死亡,也有父母因為自己的迷信,而將孩子推給神棍,任其受到傷害、虐待、死亡。

這麼多不適任的父母,甚至是用「不適任」來形容都太過溫和的父母,其實並不會因為被媒體曝光而減少,我有時候想,這個社會的教育出了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重視形式而非內容,情緒和品德教育也比不上精英教育受到重視,怎麼可能在學校教育的階段,幫助這些孩子將來長大,成為有責任心的父母?

除了教育的大方向令人憂心以外,媒體報導那些炫富、有錢,講求幾歲前要賺進人生第一桶金才是成功的價值觀,也比起過去更加無孔不入,也讓人擔心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當他/她表示想要孩子,會不會只是因為「其他人都有孩子」,而不是真的理解「父母」所代表的責任與義務(網路上這樣的人也很多,很多人說自己只是時候到了,甚至只是因為不想被親戚譏諷「生不出孩子」就決定要生孩子,而沒有深思過生孩子這件事情,在生下後嫌麻煩就丟給父母)。

做好父母並不容易,但愛和責任感是最基本的,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在這三方面都不夠強調真誠和責任的情況下,可以想像將來不適任的父母可能越來越多,會有更多生在這樣的家庭,遭遇讓人心疼的孩子。

光是在媒體前驚呼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一點也幫不上他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或者是「虎毒不食子」這種說法我覺得已經過時,我們應該要認知的是,「不是的父母」可能到處都是,就算沒有到犯罪、暴力、虐待的程度,因為對身為父母這件事情毫無自覺,有孩子後依然我行我素,對孩子冷漠、冷暴力、精神虐待、或者丟在祖父母或保母家就不聞不問的父母,她們的孩子需要社會共同的關注。

很多錯誤的行為,確實是要由個人負起責任,但不適任的父母這件事情卻不行,如果我們覺得受害的孩童是別人家的事,那些不幸生在這種家庭,從父母那邊受到的錯誤待遇的孩子,他們長大後也很有可能成為加害人,傷害更多的人。

身為旁人我們到底能做什麼,我想,可能就是不管自己有沒有孩子,在身邊有缺乏關注、飢餓、開始出現偏差行為的孩子時,不要對他們冷漠或急於隔離,而是多關心她們,就算自己不想要生小孩成為父母,也可以當一個好阿姨、好的伯父或伯母、好的老師或熱心的鄰居,哪怕只是一點關心,也可能是那些不受父母關愛的孩子的救贖。

這樣的想法是在看過日本作家中脇初枝的《你是好孩子》的短篇小說集後產生的,裡面每一篇故事都是在講欠缺關愛、被虐待、父母無力成為典範反而成為夢魘的孩子,而他們的人生要不從此走上歧路,都是因為生活中還有一個關心她們的人,可能是老師、鄰居、親戚,在成為母親之後,我對該怎麼面對越來越多傷害孩子的社會新聞,還有越來越多不適任的父母的這件事實感到迷惘,但這本書裡描述的那個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人,就是平凡如你我的人讓我覺得,或許,我們除了驚呼「天下怎麼有這種父母」,指責這些父母「根本不配為人父母」以外,還有一些真的能為無辜的孩子做的事。

關心他們吧,對生活中遇到的孩子露出微笑,關心他們有什麼感受,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是只有父母,如果他們的父母不關心他們,還有其他人會給予關懷和支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羽茜

  •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編輯、英日文譯者,熱愛寫作,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著有散文集《成為母親之後》/時報出版。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