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7
  • Aug
  • 2017

快筆記!夏日4步驟 成為節能好模範

作者 談談

2017/08/17 11:5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台灣在今年夏天高溫屢破紀錄,用電量飆高,你可能會聽到以下的論述:有人會告訴你,面對用電吃緊,我們只能選擇與核電或燃煤電廠做鄰居、不然就是回歸不能用電的原始人生活。難道真是如此嗎?台灣真的會缺電嗎?

 

 

每到夏季下午一點到三點之間,全台灣總用電量飆高,這段時間被稱為「尖峰用電」。以2016年為例,該年用電量最高點落在該年7月28日,當天尖峰用電量高峰達到3619.9萬瓩,備轉容量率剩3.38%。

但是該年尖峰用電量超過3550萬瓩的天數,實際只有7月6、27、28、29日、8月4、10日共6天,也就是說,真正導致缺電風險升高的天數,在2016年全年中,只有這6天的下午幾個小時,而非全年度長時間的用電吃緊。

所以,如何增加台灣面對這幾天下午數小時的尖峰管理能力,才是真正因應用電吃緊的關鍵。

資料來源:台電官網 今日用電資訊

 

夏季尖峰時期因用電量高,許多發電成本較為昂貴的電廠也會加入發電,因此發電成本是平常發電成本的數倍(在尖峰時期,最貴的燃油等火力發電廠也必須加入供電,一度電成本高達 10 元)。

因此,花錢投資建造一座新電廠,就只是為了解決每年夏日下午幾個小時的用電量,是運作效益很低的方式。

仰賴大型電廠發電會面臨風險較高的問題。天氣熱時,許多大電廠,如火力電廠,會因發電效率差,臨時有狀況而損失許多電量。

例如2015年7/1,台塑麥寮廠區汽電共生、民營和平電廠以及台電協和電廠共3個機組發生鍋爐破管,導致供電能力突減少約150至170萬瓩,備轉容量率降至2.46%並導致供電吃緊,台中火力電廠在2016年5月底也因高溫破管、2016年與2017年和平電廠也多次因天氣熱發生電廠破管、供電能力突然減少等狀況。

而核電廠同樣會有因為高溫而需降載的可能:台灣核電廠依據環保法規規範,若電廠放流口水溫超過 42 °C、且與放流口500公尺表面海水溫差超過 4°C,則必須進行降載。

資料來源:核能管制處

台灣的核電機組老舊,皆已運轉近40年,近年更因為核安問題或原先設計問題,導致提前歲修後仍停機、或未達除役年限及被迫停機等狀況:

核一除燃料池滿的設計問題外,核一1號機在2014年12/28歲修期間,發現燃料把手鬆脫的核安事故,至今仍未加入運轉;

核二同樣有燃料池滿問題,但目前是以增設格架方式增加空間擺放用過燃料棒;核二2號機則在今年5/16上午,剛歲修完畢運轉併聯35分後,發生發電機組燒毀的核安事故;

核三2號機在今年4/26大修期間,發生控制棒導管內部組件撞擊變形的核安事故。

因台灣過往有15%左右的發電量倚賴核能,在發生意外後,使得近年電廠歲修排程吃緊。在台電的電源開發計畫中,新的天然氣與超臨界機組過幾年會補上,但是積極管理用電需求仍是必要前瞻的做法。

 

台灣整體用電量有一半以上來自工業部門,住宅與商業部門各佔兩成左右,但是若單看夏季下午尖峰時間增加出來的用電量,其中有35%來自工業部門用電,65%來自住商部門用電,顯示在尖峰期間,反而是住商部門的用電貢獻量較大。

會有這樣的現象,主因是天氣炎熱,下午住商部門的空調使用增加,也造成台灣整體用電量飆升;而工業用電主要用在生產線與機組的運轉,較不會因天氣炎熱出現用電需求的波動。

資料來源:台電

 

 

因此,要有效抑制尖峰,必須從工業、住宅、商業部門三方面下手。台灣工業部門的整體用電量高,所以除了移轉工業部門在尖峰時間的用電量外,更應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才是治本之道;而針對住商部門,則必須抑制在尖峰用電時期的用電量。只要能讓台灣夏季下午的用電量趨緩,就能降低用電吃緊的風險。

住宅與服務業才是造成尖峰用電的主因,各地地方政府應該針對這兩大族群制定對症下藥的尖峰管理措施;對於工業用電,也必須有更完整的盤點與規範,才能有效加強各部門在尖峰時期的能源管理與調度能力:

住商部門

台電去年底推出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用電較高的住宅與服務業可申請,申請後每日尖峰與離峰時間的用電價格將會不同,以此鼓勵民眾在離峰時間用電。如此有益於住商部門監測用電量並改變用電行為的時間電價機制與智慧電表裝設。

工業部門

各地政府應積極盤點在地還有哪些廠商可加入「需量競價」措施,擴大需量競價的規模,提高誘因尋找更多用戶參與  中央與縣市政府協助強化規範產業能源大用戶節電目標(節電1%的落實度),並強化該措施對抑制尖峰用電的成效。

我們可以謹記這4步驟「關掉待機」、「避開尖峰」、「調高冷氣」、「防止外洩」,透過這四項不影響基本生活舒適的行動,一起減少用電浪費。

關掉待機

依工研院統計,平均每戶每年電器待機總時數為 53,771.8 小時,每戶每年待機電力耗損為 554.92 度,其中以數位機上盒的待機電力最高,平均每小時耗電效率為6瓦左右。換算下來,每戶每年光是待機電力的電費,就要高達1500元左右。因此每日出門前,切斷家中待機電力,包括冷氣、電視、錄放影機、床頭音響、微波爐、電鍋等電源,減少尖峰電量,也能有效節省電費。

避開尖峰

在不影響基本生活品質前提下,避開尖峰、轉移使用高耗能家電的時間,譬如在中午12點至15點避免使用洗衣機;若使用快煮壺,可在中午前煮好水後,放進保溫壺保溫,就可避免下午尖峰時煮水;尖峰時間也要記得關閉不必要照明,並讓非操作中的電腦進入休眠或睡眠模式。

調高冷氣

冷氣在26-28度是對人體最健康的溫度,且每升高一度,約可減少6%用電量;除此之外,室內外過大溫差也容易造成頭暈、胸悶等症狀。因此建議在下午尖峰時刻,將冷氣溫度調高到27至28度,在不會中暑、不影響健康的情況下減少空調用電。

防止外洩

大家走在騎樓時,是否常常看到有店家敞開門、讓冷氣不斷外洩?其實這會造成冷氣馬達不斷運轉,是非常耗能的行為。目前台灣已有「服務業全面實施冷氣不外洩」規範,若遇冷氣外洩店家,可視情況告知店家改善,若情形嚴重,主管單位也能進行開罰。

 

 

了解更多環保資訊,就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8/17 14:4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談談

  • 談她的愛、他的心;談我的友誼、妳的唯一。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