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6
  • Nov
  • 2014

靠第一印象,決定票投誰家?

作者 Dr.J

2014/11/26 12:45

(作者/Dr.J)

五歲,就能判斷誰當選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有一個實驗蠻有趣的,短短一頁的文章中描述了實驗的過程,而且還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研究人員找來一群小朋友,讓他們玩一個模擬船隻航行的電腦遊戲,由特洛伊市(Troy)出發到以色佳(Ithaca),當小孩子投入遊戲的情境並完成遊戲後,研究人員給小孩子們看兩張照片(如下圖),這兩張照片是競選國會議員的兩位候選人的臉孔,問題是請小朋友們想像:「如果你要從特洛伊市搭船到以色佳,你會選誰當你的船長呢?」[註1]
 

◎圖片來源: Predicting Elections: Child’s Play
 
右邊照片中的人物在選舉中以71%的投票率勝出,兒童偏愛的候選人就是這一位,即便此研究再找成人來進行選擇,結果也差不多。換言之,五歲小孩子與成年人在評斷誰適合當領導人這件事情,能力其實差不多。
 
這類型的實驗蠻多的,但這個實驗卻特別有趣,從這一個實驗的結果發現,人類從小就開始學習如何從外觀上的線索開始評價他人,而且只要五歲就可以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換個角度來看,也感覺有點悲哀,因為不必知道這兩個人的實際政見如何,也許心中就已經有了判斷。所以,想要在政壇中勝出,你必須看起來就像是「那副樣子」[註2]。
 
強大的臉孔效應

人們常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尤其是「臉孔效應」,但真的是重要嗎?在選舉上是否也有相同的現象呢?在國外針對這個議題有很多研究,可以將之定位為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005年,普林斯頓大學Alexander Todorov教授等研究人員做了一個有關於臉部長相與選舉結果的實驗。該實驗蒐集了95場參議員選舉與600場眾議員選舉中,蒐集了當選者及最高票落選者的黑白大頭照。接著要求受測人員快速瀏覽候選人的照片,據此評斷候選人的能力。結果似乎驗證了臉孔效應是非常強大,因為被認為有能力的候選人,72%贏了參議員的選舉,67%贏得了眾議員的選舉。

 
(照片選擇之範例)
◎圖片來源:引自 Inferences of Competence from Faces Predict Election Outcomes[註3]
 
這類型的研究相當多,大多數的實驗結果都告訴了我們,受測者只要看了照片,選出來的人與實際選舉結果有高度相關性。只是這樣子的結果是否可以推導出人們光看外表就可以決定要投誰,或者是外表會影響一個人的決定?
 
有關於這一點,個人持部分不同的論點,像是台灣藍、綠政黨屬性頗為明顯,臉孔效應不太會影響有既定政黨顏色的選民。會受到臉孔效應影響的選民,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假設,應該將之侷限於沒有特殊政黨偏好的「中間選民」[註4]。

你有在思考嗎?

很多人誤以為自己是有思考的意識動物,會願意花時間比較雙方政見,但實際上卻只是在上廁所的同時,因為太無聊了,才拿起選舉公報中當事人的政見來看一下,或者是晚上看政論節目或上臉書時,直接參考自己支持的名嘴對於當事人提出政見的評論、批評,作為自己的意見。大多數的人不願意,或者是說懶得將候選人的政見進行獨立分析與比較。
 
這也算是正常的,大腦要運作的事情非常多,所以偏向於尋找最有效率,耗能最低的方式來發現與解決問題。如果能利用遺傳下來的大腦程式進行直覺判斷,或由從小學習到的臉孔分析就能選出好的候選人的能力,那當然是最不費力的方式。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學術實驗,研究分析後發現影響我們投票的關鍵因素,居然還是潛意識中對於第一印象的判斷。最不幸的一件事情,即使你知道了這一點,懶惰的天性還是無法讓你不想仔細分析當事人所提出的政見。
 
就像是我在臉書上只要貼有關於台北市長政見的比較分析與自己的看法時,點讚的數目很難超過100,甚至於大多只有50、60個讚,網友好像超級不喜歡看這種貼文。但如果是貼在晚餐很便宜的照片,點讚率常常就會超過200。(如下圖)


 
最後,還是要建議一些折衷方案,讓各位嘗試回歸到政見上的比較分析,才是國家之福。個人有幾個簡單的步驟,可以大幅度改善各位以直覺決定要選誰的方式,相關步驟參考如下:
 
1.首先,請各位找出你有興趣的政見兩項,例如住宅政策、稅務政策。
2.到候選人的官網,將兩人提出的政策內容,蒐集並逐條製作成EXCEL。
3.將政見實質相同的內容刪除。
4.將政見內容不同的部分,尋找有無相關評論,蒐集相關評論後,參酌自己的觀察點,分析孰優孰劣。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候選人的服務處,尋求更完整的資料。
5.評分(1-10分),並寫下所給分數的理由。

透過這樣子的流程,看看是否最後加總列出的分數,與你原本想要投的候選人一樣還是不一樣;如果不一樣的話,若仍願意改投給非第一印象的候選人,恭喜您,已經逐漸取回自己大腦的控制權。



[註1] Predicting Elections: Child’s Play, http://www.uvm.edu/~pdodds/teaching/courses/2009-08UVM-300/docs/others/2009/antonakis2009a.pdf。

[註2]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第250-251頁。

[註3] Inferences of Competence from Faces Predict Election Outcomes
https://psych.princeton.edu/psychology/research/todorov/pdf/Todorov_Science2005.pdf

[註4] 同樣的論點可參考Leonard Mlodinow,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第194頁。

-----------------------------------------------------------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digireply@tvbs.com.tw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Dr.J

  • 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主修法律經濟學,中央大學等兼任助理教授,迄今出版29本法律、資訊與財經類書籍,在自己的部落格「山林中荒廢的法律小屋」,也有大約1,600餘篇文章的分享,希望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來看待這個世界。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