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6
  • Sep
  • 2016

機器人來襲有多嚴重?法人:「5年內工作機會減少6%」

作者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2016/09/26 08:00
▲圖片來源/路透社提供

研究機構Forrester報告說,有6%的現有工作職位,都將被機器人取代。「到了2021年,破壞式浪潮將會開始。那些由人工智慧、認知技術而成的應用,會開始人類的工作,尤其在運輸、物流、顧客服務等領域。」

也就是說,一些執行低階勞力的工作,之後就會被機器人取代。

 

看來電視台也是這樣。

今天看到版子上有幾位前輩在談論這個東西:GliaStudio。這個玩意兒,叫做「人工智慧影音自動產製平台」,但其實它的功能一點也不玄虛。讓我用大白話說一下,就是「剪接機器人」。它已經獲得文化部「105年文創之星創意加值競賽」的第二名。

這個東西有什麼厲害之處呢?影片在此,看看就知道

講了這個特別的東西,是因為這個玩意兒再這樣用力發展下去,可能會改變傳產電視的製程與人力配置。

傳產電視裡有很多職業都跟「剪接」有關。所以,通常大家都得會一點剪接,當然剪的好與剪的爛,天差地遠。

真正直接與「剪接」有關的職位,包括剪接師,後製師,攝影師(新聞部的攝影師通常帶剪接);然後還有助導(Assisstant Director,簡稱AD),有時候執行製作,新聞部的助理編輯也會幫忙剪接,還有其他各種各樣族繁不及備載。但基本上,後者的提到的「剪接作業」都是屬於一些較簡單基礎的,也就是業內俗稱的「卡接」即可的那種。

開發商示範的人工智慧剪接影片,剛好就很適合用在重大新聞的處理方式,像是新聞台的Breaking news(突發新聞),NS/BS(主播稿影片),Sound bite(受訪者訪問)等等格式,還有錄製節目時需要的roll 帶(背景影片)。過去這些都要人工處理,現在已經可以打幾個字,下幾個指令,就有機器人代勞,還幫忙比對找畫面。

若你在電視圈待個三年五年,看過上面那隻示範影片之後,就會明白,「剪接機器人」若開發的更完整更優化,將在未來,在某種程度上取代最基層的剪接勞務:像是roll帶,NS/BS,都可以由機器人代勞。至於「活人僱員」最多就是在輸出檔案(吐檔)時候做個QC(品管),因為機器人找來的畫面,有時候不見得百分之百能用。

與其討論「機器人將會取代掉多少電視圈的職位」,不如思考一下,機器人如果認真做剪接的話,真的會比活人剪的好嗎?我的想法是,重點在美學,以及思想。當然,有一天若是機器人「深度學習」學得夠深夠多,終究也是會把人類的一切通通學走的。

但「美學」與「思想」,畢竟是人類先弄出來的。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一點也不認為機器人剪接做出來的東西,會剪的比活人剪接師剪的好。它們現階段或許可以幫著應付大規模自動量產內容(像是內容農場或即時新聞短稿)的市場需求,但還有一段很長的進階期。

 

那麼,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這個問題吧:「機器人將會取代掉多少電視圈的職位」?其實答案在我們自己身上。機器人,其實應該只是為我們代勞的手腳。但問題是,如果我們的執業日常所做的,都只是一些隨時可被機器人取代的東西,且無法展現出「人性」的內在價值,那麼,被機器人取代也是剛好而已。

哈德遜傳奇的薩利機長,在關鍵一刻,用人性的經驗法則與判斷,戰勝了模擬飛行器的參數。因為這畢竟是一個由「人」組成的世界,而在很多時刻,最終關鍵其實是出於「人性」。美學也是,不能沒有「人性」的因素。

當然,我知道在里約奧運期間,已經有好幾家媒體出動了機器人寫稿機。華文圈應該很快也有(或是已經有了)這樣的厲害工具。「那一天」貌似已經出現了。但我想,現在距離「那一天」的到來前,理論上,我們還有很多搶救飯碗的時間。而故事的教訓是,如果我們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沒有產業提升,技術提升,機器人來搶飯碗,也是遲早的事,是吧。

>>來信投稿、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9/26 10:3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轉過行的電視圈人。 以前名片上印過一種很酷的職稱「數位策展人」。現在職稱比較沒那麼酷但考驗比較殘酷XDDD MA Documentary, Brunel Univ.,UK. 取得Social Media Market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專業文憑。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