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30
  • Nov
  • 2015

再這時代,別說在見

作者 張約翰

2015/11/30 11:20

2015113002

▲圖/應徵履歷錯字、火星文多,有人把肯德基寫成卡德雞。(TVBS資料畫面)

 

(作者/張約翰

當不能自己讓我不能自已的那一天,我知道,總有一天會有人說在見TT

很多朋友非常難以忍受再、在不分,有的人會躁鬱症發作,至少會(╯-_-)╯~╩╩ 。殘酷的是,語言是數人頭的,用得多的一邊獲勝,敗者再怎麼強調自己的正當性,頂多也不過是未來語言學系課本上的又一則冷知識,在日常語境中你連分辯都沒有對象;就像的、得、地,現在有多少人能正確分辨?

網路、電腦、WWW、手機、智慧型行動載具,不同的工具帶給語言新的成分。文字與意義的構連不斷打破重組,有時充滿創意趣味,有時只反映懶惰將就。

1982年,網路還在拓荒時期,第一個顏文字由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史考特.法爾曼(Scott Fahlman)張貼在該校電子布告欄上,那是一張左轉90度的笑臉「:-)」,這個顏文字甚至成為內建符號,在Word裡面鍵入,你會得到「」。

1990年代末,日本人栗田穣崇發展出在行動電話上讓你不必扭傷脖子就可以看的繪文字,文字、標點符號、ASCII字元、繪文字,就此組成一個新的語言世界,讓字元脫離各自語言的抽象意義脈絡與文法,重新按照具象的規則,組合成模擬肉身姿態表情的符號。

2010年代,智慧型手機輸入法直接內建表情符號,於是我們乾脆省略了字元,直接用圖像為表情符號;2015年,表情符號「」成為牛津字典年度風雲字,標示著新的詞彙庫取得地位。

21世紀出現的火星文也曾經是個議題。我不是說考試用火星文出題,那已經是很末期的事了;而是許多論壇丶電子布告欄直接封殺火星文。當時一片風聲鶴唳,連顏文字都被視為廣義的火星文一併殺錯不放過。但其實在英語世界,ru丶4u、lol這些火星文,一直用到今天。砍人頭也敵不過千千萬萬個火星人,於是除了注音文幾乎陣亡外,諧音、併字都活了下來,再加上字幕組與簡體中文網路世界的影響,於是我們有了尛、醬/降、杯具、趕腳、神馬、草泥馬。

語言是與時俱進的,所以我們不會說文言文,連明、清小說的語體文我們都不會。而新的工具帶來新的語言,或者說,讓語言得到新的生命。不管是顏文字,還是火星文,都創造新的、有趣或具有某種內在邏輯的規則。

然而錯誤有時也會固定下來成為語言的一部分,端看我們對這個錯誤的忍受程度。同樣是新工具帶來的結果,再在不分沒有那麼美麗:它是一個因為輸入法懶得選字,最後被智慧選字固定下來,就懶得再改的錯誤。於是它們再也無法分辨,在網路上成為令人抓狂的現象。它不象形、不諧音,它的出現沒有創造新的意義或是趣味,只有混淆,純粹是懶得修改明知故犯的錯誤。

 

只不過,既然我們已經忍受了不能自己,總有一天,我們真的只好互相說在見。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張約翰

  • 原本是新聞工作者,現在是高等遊民,資深阿宅,高中、大學都沒畢業卻在大學教課的傳播博士生。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