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3
  • Nov
  • 2015

「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台灣少子化的文化因素

作者 羽茜

2015/11/23 14:19

AP_06060207269-1

▲(圖: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作者/羽茜

這個禮拜,我的心思還在巴黎恐攻事件上打轉,只是在搜尋相關資料時,發現法國最常被台灣拿來討論的議題,是他們對少子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原來在三十年前,法國曾經是少子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然而在高額的生育補助、完善的托嬰服務、女性職業保障,以及對單親媽媽一視同仁的社會文化下,法國的生育率已經提升到2%,至少就數字看來,已經是歐洲國家第二。

近幾年台灣政府也努力解決少子化問題,除了有生育補助、育兒津貼,還有育嬰假等措施,只是台灣的少子化還有其他原因,就是鼓勵犧牲個人幸福的職場文化,以及將生養孩子和婚姻綁在一起的主流價值,要真正改善少子化現象,還是要對這些讓人不敢生小孩的文化因素有所認識。

廣告總是表現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型態,就以最近某銀行業的廣告來說,從事理財顧問的女主角總是上班也忙、下班也忙、連男主角求婚的時刻也沒放下和客戶的電話,廣告中強調「好員工」總是以工作至上,其實就是現在台灣的主流文化。

工作優先、家庭與個人幸福次之,即使生病也要靠人蔘、雞精、提神飲料等保健食品來支撐,二十四小時不能放下工作責任,這就是台灣企業對勞工的期待和要求。

在這種壓力下,很難想像一個有抱負的員工怎麼敢因為生養小孩而暫離職場,或者是一個媽媽怎麼敢在重返職場後,因為小孩的事情而準時下班(尤其其他同事都在加班之時),職場鼓勵的不是兼顧工作與家庭、不是同時保有事業成就和生活品質,而是工作永遠第一,其它次之。

這是我們和強調生活品質的法國很不同的地方,在這種職場文化不變的情況下,即使政府也祭出高額津貼,只要是對事業有一定的抱負理想、期待地位薪水隨資歷增長的女性,想到生小孩可能會對工作產生的影響,可能還是會因此卻步。

而除了職場文化以外,另外一個對生育率造成影響的文化價值,就是把生養小孩和結婚綁在一起。

台灣社會普遍保守,認為只有結婚而且是異性戀的家庭才適合生養子女,無形中排除許多單身未婚者成為父母的機會。台灣的少子化與女性的晚婚或不婚約莫同時,這也是男女朝向平等的自然發展,因為女性有同樣的教育、工作權,對於是否結婚就有更高的自主性,在意識到台灣的家庭多半傳統,還是會將主要的家庭照顧工作都交付到「妻子」與「媳婦」身上時,女性很自然地會對婚姻制度產生懷疑跟抗拒。

 

單身、不婚,或者是同居,並不代表不想成為父母,或者是不適任的父母,婚姻是一項制度,而不是幸福家庭的保證。許多不適任父母也都是出自普通的異性戀家庭,和把單親爸爸、單親媽媽視為尋常的法國相比,台灣的社會文化不夠開放,對於甚麼樣的家庭適合生養子女有著既定的刻板印象,對於跳脫這個框架之外的人,總是難以放下歧視和偏見。

在討論法國為何能解決少子化問題,而台灣的少子化問題似乎無法有效解決時,除了津貼,可能更難以計量的是文化究竟對個人選擇產生多強大的影響。受到職場文化,和「要生小孩,就要先結婚」的主流價值所限制,很多人因此放棄成為父母的嚮往。

只要提到文化,個人總有無力回天之感,但追根究柢,社會文化也是眾多個人思考和習慣的聚合。從自己開始,努力跳脫「要成功,就要犧牲個人幸福」的想法,追尋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還有不帶歧視地去看待身邊的單親父母,認同個人有選擇是否結婚的權利和自由,我想這是要改變文化時,我們個人可以做的。

比起什麼都不做只是嘆息社會文化的壓迫,從自己開始努力,還是更有積極意義啊。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羽茜

  •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編輯、英日文譯者,熱愛寫作,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著有散文集《成為母親之後》/時報出版。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