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4
  • Sep
  • 2015

老人為什麼失智?用關心迎接921國際失智症日

作者 羽茜

2015/09/14 10:45

02E23194

▲圖/達志影像

 

(作者/羽茜

曾有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一個見聞,說他在公車上遇見一個坐過站的老先生,因為司機堅持要他到下一站後才能下車,於是對司機破口大罵,司機沒有回話,直到老先生下車離去。

朋友的留言多半是──「司機脾氣也太好」、「不是我們不尊重老人,是有些老人真的很不可愛!」而第一時間我也覺得「啊,真是不可愛的老人」,但接下來我又想,他會不會是有失智症呢?

因為工作而接觸到一些關於失智症的訊息,我才知道失智症對人的影響卻不僅只於健忘,很多老人脾氣變的固執、暴躁、容易發脾氣,甚至是動輒懷疑有人要害他,覺得其他人都對他不好,這都可能是失智症影響到腦部功能的結果。

失智症會導致人的腦部退化,掌管情緒和邏輯思考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於是有些年輕時脾氣溫和的人,到老了反而容易大動肝火,疑神疑鬼,對家人和朋友來說都變成難相處的人了。

這麼說並不是要為所有脾氣不好的老人說話,也不是說可以因為生理疾病而放下對人的基本尊重,只是我在想,從朋友們的留言回應看來,這個社會對老人有很多負面的刻板印象,覺得老人如果不好相處,被討厭或被子女捨棄都是活該,但是對於很多真正發生在老人身上的事情,像是失智症對腦部功能的影響、還有身體機能的退化、因為年老而對自己缺乏信心導致性格改變等等,都缺乏相關的知識。

當我們對某一群人不夠了解,就做不到包容或體諒了,無論對老人、小孩,或者是身心障礙者都是如此。

老人因為重聽,講話時不自覺拉大嗓門,會被說是「歐巴桑講話就是很吵」;因為子女都長大離家,心情孤獨所以總是見到面就說個不停,會被形容成囉嗦又愛念;因為身體機能退化所以很多事情需要幫忙,有些老人會因此缺乏自信、懷疑自己存在價值,因而產生憂鬱症,或者相反的,出現過度的控制欲,搬出長輩的架子以換取旁人的尊重,就會被形容成難相處、不可愛、甚至是惹人厭等。

總之,人的心理狀態和生理健康其實息息相關,對於身體機能退化、出現各種老年疾病的老人來說,他的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身體變化的影響,很多時候老人在群體中顯得格格不入,並不全然是因為他本身的個性不好,而是因為身體健康出了問題,連帶的心理狀態也無法維持平衡,無法表現出樂觀、自信、隨和的一面。

公車上讓大家覺得「很不可愛」的老人,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身心問題?台灣社會即將邁入高齡化,每一百人當中就有十四位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而這樣的老化程度,也會讓我們每天接觸到更多可能的失智症患者,我們對於老年人所面臨的身心衝擊,以及如何幫助他們調適、過著更快樂的社會生活,需要有更多的認識和關心!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羽茜

  •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編輯、英日文譯者,熱愛寫作,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著有散文集《成為母親之後》/時報出版。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