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5
  • Feb
  • 2018

美國時代新女性的抉擇─事業、愛情、親情三得意,往往只出現在童話裡

作者 換日線

2018/02/05 12:27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片來源/PEXELS

(作者/《換日線》Dr.Phoebe/小牙醫的觀察站:大學畢業於UCLA分子生物系,研究所畢業於NYU牙醫系,曾走跳於紐約和洛杉磯,目前在舊金山執業的小牙醫師。熱愛牙醫的工作,尤其傾聽病患訴說千奇百怪的真實故事。同時熱愛到處旅行,因而愛上寫作,成為兼職旅遊作家。 )

 

 

幾年前,CNN 刊登過一篇報導,標題為《延遲懷孕的巨大謊言,引起女性朋友們的廣泛討論。

 

其內容大意是由於醫學進步,超過「適產」年齡的女性,透過凍卵和人工受孕等方式懷孕成為可能。但由於許多女性對上述方式的「成功機率」認識不清甚至受到誤導,認為「懷孕的事將來可以交給醫生、但眼前的事業工作不能等」。

 

因此許多女性紛紛在20幾歲的時候來「拼事業」,年過40後再來「拼懷孕」,卻也為此飽受苦頭。

 

而現實上,職場就是這麼的不公平,那些職場上升遷最快的不是男人,就是沒有小孩的女人。

 

更嚴重的事情是:當醫學的進步、未伴隨著觀念的解放,甚至某種程度上還會加劇這個情況──「既然妳(女性)有權利選擇『延後懷孕』,那麼『提早』結婚生子也是妳自己的選擇,為此『犧牲』妳的事業競爭理所當然。」

 

 

一點不誇張,美國職場中即使明文禁止歧視婦女,還是一直存有這樣的聲音。

 

於是身為女人,從小我們就接收到「年輕就是該拼一番事業,等到事業有成,有經濟基礎再結婚生子」的價值觀──反正科技這麼發達,以後再來想生孩子的事情也不遲。

 

而新聞媒體也總愛報導好萊塢的「童話故事」:比如荷莉貝瑞46歲生了第二胎、瑪麗亞凱莉在42歲生了雙胞胎⋯⋯她們事業、愛情、親情三得意,彷彿這才是21世紀女性所追求的完美結局。

 

瑪麗亞凱莉 42 歲時生了雙胞胎,事業、愛情、親情三得意,被視為女性的「完美結局」。圖/Featureflash Photo Agency@Shutterstock

 

●但女性的真實人生,不是童話故事

 

身為「新女性」,我們常被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假象蒙蔽,好像身為女人的最理想狀況,就一定要當個「超人媽媽」──愛情、親情、事業缺一不可。

 

 

但回到真實人生中,撇掉那些有數不盡的資產請保母、請佣人、請司機、請家教的「明星級媽媽」不說,大部分的女人,往往必須要捨掉「全拿」的可能性。

 

而在這抉擇的過程中,放棄事業的被說成「沒野心」、「沒自我」的家庭主婦;放棄家庭的被說「無肝無肺」、「沒血沒淚」的女強人。

 

甚至連政府和大環境的配套措施,往往也在扯妳後腿──比如就算生了小孩也回不去之前的工作,或是若回鍋要有被降職的打算,又或者是托嬰系統昂貴到比妳的薪水還高等等。

 

C是我在紐約非常友好的同事兼姐妹淘,她樂觀爽朗的個性深受病人喜愛,也是診所內業績頗佳的醫師。

 

在她懷孕四個月的時候告知老闆,說快生的時候準備請無薪的產假,但之後還是打算回歸職場(順帶一提,這家診所任何醫療福利都沒有,全得C自己掏腰包)。

 

 

老闆和老闆娘想了一下,最後卻用一個「莫須有」的名義,直接炒C的魷魚──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C懷孕坐月子其間必須找人頂替,影響診所生意,倒不如直接請別人比較快。

 

我在分享這個故事的時候,所有人第一個反應都是:「這(在美國)是犯法的!」我也知道老闆、老闆娘這樣無疑是「歧視C的懷孕身份」。

 

問題是站在C的角度來說,她不敢舉報老闆。因為她擔心法律訴訟曠日費時,並不能保證結果,但只要風聲一傳出去,在牙醫這小小圈子裡,她會「很難混」。

 

於是大腹便便的她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等生下女兒之後,再默默重新回到職場,繼續打拼。

 

●職場環境不友善,「晚生族」大增──但人工受孕成功率並不如想像樂觀

 

C絕不是唯一的例子。美國目前的職場環境,普遍來說還是對待孕的媽媽們極不友善,更別提生下孩子之後的方案。根據2016年的報導指出,目前全美只有6%的公司,提供有薪的產假

 

換言之,在美國96%的公司,「產假」根本等於「無薪假」。我另一個女老闆甚至在助理生完孩子後的一個禮拜,就要求她回去上班,令人傻眼。

 

難怪無數「正在拼事業」的女人真的不敢生小孩──因為一生,就要有放掉工作的打算。

 

因此,不令人意外的,根據美國小兒科期刊報導,美國女性30歲以上懷第一胎的年齡,正在逐年攀升──從2000年到 2014年,便從24%上升至30%; 40歲到44歲懷第一胎者亦上升了2% 。

 

試著另外一個角度想:「現實如此,那麼就先全心拼事業,再來生小孩吧!」但這是否真的就是最明智的抉擇?卻也真的不一定。

 

根據南加州不孕症中心的數字指出,在醫學(如人工受孕)不介入的情況下,女人在30歲以下的自然成功懷孕機率為 28.5% ,31到34歲為21.5% ,35到37歲為16.3%,38到40歲為 9.1%,40到45歲為2%。

 

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卵子的品質隨著女性的年齡下降,此外,女人的年紀越大,懷孕時身體上所要承受的風險也越高。

 

當然,醫學進步給予熟女生子的幫助確實不小,但絕不可能等於「完全的保障」。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最新數字顯示, 11%的15到44歲的女性被檢測出有不孕症的相關問題。其中29%的病人往往都能透過醫學順利懷孕,但只有24%的病人能夠順利地將孩子生下來

 

(以年齡來更精密的分析這些數據,則發現35歲以下的成功率為32.8% 、35到37歲的成功率為31.8%、38到 40歲為28.7%、41到 42歲為 25.6%、 43到44歲為21.2%,高於44歲則是13.6%──成功機率同樣隨著年齡遞減)

 

──也就是說,平均有76%無法順利自然受孕的女性,依然無法藉由醫學順利懷孕,又或者是即便花了大錢求助於醫學機構,卻得飽受求子不順的痛苦。

 

好萊塢明星們那看似幸福快樂的「高齡生子」故事,仍屬於統計數字中的極少數──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成功的案例。

 

且在那些光鮮亮麗故事的背後,又有多少位女性因為受孕失敗而陷入情緒低潮,卻在白天時仍必須擦乾眼淚,強顏歡笑地回到職場上打拼,把辛酸一個勁的往肚子裡吞?

 

圖/Shutterstock(非當事人)

 

●矽谷「天龍國女強人」的真實故事

 

認識小娜是去年的事情。小娜和老公在矽谷灣區買了一棟房子(在北加州的人都知道,這在超高房價的「矽谷天龍國」,就象徵著"you made it!")。

 

小娜在科技業公司當主管,老公則在醫院當人事經理。兩人可說是「頂客族」,白天各自打拼工作,回到家時種種有機蔬果(他們種出來的佛手瓜是我吃過最清甜的品種),看似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但小娜卻告訴我,她為了生小孩,受盡各種煎熬。

 

小娜在做試管嬰兒IVF的過程,整天吃著賀爾蒙、打著賀爾蒙,在身體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還是硬著頭皮將僅有的兩個胚胎植入,最後卻因為不穩定而導致流產。

 

小娜說身體上的痛苦還不是最難熬的,最艱辛的是情緒上的折磨──因著賀爾蒙的關係情緒常受影響,更隨著檢查結果搖擺不定,自己卻無能為力。

 

「我回頭看才發現,我花上年輕的歲月努力拼工作,到頭來卻因為長期工作的壓力,賠上了擁有家庭的夢想⋯⋯」小娜說這句話的時候哭了出來,我在旁邊聽了,也是一陣鼻酸。

 

吉賽兒是我先生在洛杉磯診所的同事,一位年過40的小兒腦神經內科醫師。事業有成的她,和身在東岸的建築師的老公過著遠距離夫妻生活,假日時互相探望,長假時到處旅行享受生活。

 

吉賽兒每年替診所賺進的營業額是80萬美金起跳(約2,400萬新台幣)。

 

但她在最近忽然發現自己想生孩子,才驚覺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於是卯起來看不孕症專科⋯⋯,故事的結局是吉賽兒為了和老公能夠「積極作人」,決定狠下心揮別高收入的診所,搬到東岸把事業「砍掉重鍊」,一面努力共組家庭。

 

●現實挑戰下的選擇,只有妳自己能決定

 

根據美國的調查顯示,40到44歲沒有小孩/有小孩的人口比例,在1976年是1/10,而到我們這一代,則攀升至1/5,其中選擇「不要有小孩」、和「努力懷孕卻毫無結果」的比例,各占一半。

 

關於「女性當自強」,我們往往聽到的「口號」不外乎要努力工作、充實自己、不要被家庭觀念束縛⋯⋯等等。

 

這些我都同意。我在這裡,也絕不是要鼓勵那些還沒準備好的女性,去隨便抓個人結婚生子,只為了和妳的生理時鐘賽跑。

 

但是,在面對「家庭 VS.工作」決定的時候,身為女性,在不論美國或其他任何對準媽媽們的照顧仍不夠友善的環境下,我希望妳能夠有更充足正確的資訊,做更完善的準備。

 

很少人會告訴妳,做人工受孕每天被針扎有多痛苦,因為流產而導致的低潮期有多麼難受,或者高齡產婦要面對的風險,有不容易──無論在美國還是台灣,對於這樣纖細敏感的議題,似乎都還只存在於姐妹們的耳語裡。

 

或許事業、愛情、親情三得意可遇不可求,我看到身邊眾多姐妹做出不同抉擇後,大部分的人生也總還是「三缺了一」。但是當我看到她們為著自己的選擇努力踏實的活著,才了解到──

 

真正的勇敢有時候不一定是「勇闖未知」,有時候反而是明知道這條道路上充滿荊棘,卻仍願意為自己下的決定,一步步地堅定走下去。

 

關聯閱讀

 

直擊韓國傳銷大會現場──職業婦女VS.家庭主婦,日韓女性的抉擇與壓力

 

生完孩子,然後呢──誰才是「全民托嬰社會」,日本還是台灣?

更新時間:2018/02/05 12:27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