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食品工廠法拍寶林中毒案生命的麥田狄鶯老化台中預購大愛劇南屯地震
  • 搜尋:

    醫療團 結果共771筆

  • 春節返鄉注意!8旬翁塞車憋尿「險丟命」 醫授4招防泌尿道感染

    一位80多歲的男性長者,在連續假期期間,與家人踏上東部之旅。然而,由於擔心沿途難以找到廁所,他選擇不喝水,並在塞車的路上憋尿。當他抵達急診時,體溫已經飆升近40度,經過一系列檢查,醫師確診他患有嚴重的泌尿道感染,甚至已經發展成敗血性休克。為了挽救他的生命,醫療團隊將他緊急轉入加護病房,經過近1個月的治療,這名長者終於康復並返回家中。
    2024/02/07 14:18
  • 榮總人救回榮總人!尾牙昏倒醫「能說話了」 院長欣慰曝病況

    台北榮民總醫院1名骨科住院醫師1月27日在忘年會表演後突然倒下,緊急裝葉克膜搶救。台北榮總今天表示,這名住院醫師狀況已恢復穩定,預計這2天就可以轉到一般病房。
    2024/02/06 18:47
  • 翁「腹主動脈瘤破裂」肚腫如懷胎9月 全身血流一半、瀕死3次

    78歲的徐先生去年9月從外院送至林口長庚急診,呈現休克狀態、沒有意識,經診斷是腹主動脈瘤破裂,必須緊急開刀處置,手術過程中因出血量非常大,情況數度危急,瀕死3次,經醫療團隊與死神拔河,最終患者成功存活下來,去年11月底安然順利出院;醫師指出,腹主動脈瘤就像身體內的隱形殺手,幾乎毫無症狀,發生率約2至7%,一旦破裂死亡率大增,往往預後非常差,包含老煙槍、高血壓、高血脂、男性、年紀大於65歲、心血管疾病等都屬於高風險族群。
    2024/02/01 10:54
  • 先天聽損曙光!基因治療助男童 第一次聽見

    基因治療再突破,不只能治療棘手的鐮形細胞疾病,現在也幫助數名先天性失聰的兒童,重獲聽力,包括美國、中國大陸都有成功的案例出現。其中一名男童,在醫療團隊把正常的聽損基因注射進內耳後,從完全失聰,到現在聽覺已恢復到能聽見人講話、汽車經過。團隊表示,雖然目前僅能治療150多個聽損基因中的一個,但顯示出這種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有望為更多失聰者,開啟新希望。
    2024/01/30 19:59
  • 行動診所入偏鄉! 「到宅診療」全方位照顧

    身體不好,要去醫院看醫生,但偏偏當人老了,行動不便的問題就會浮現,尤其全台有許多的偏鄉地區,包括了阿里山的高山上,又或是臨海的人口稀少區,常常就會面臨醫療不便的問題,為了能讓醫療更貼近,許多的醫療團隊,乾脆帶著器材,直接到宅診療,而這樣的診療方式,不僅是看病而已,還能以更全面的方式,照顧需要的人。
    2024/01/28 21:23
  • 每日10童無麻醉截肢 NGO批美.以加重傷亡

    宣稱要降低攻擊力道的以色列軍隊,1月9日同時對加薩中部與約旦河西岸難民營,展開強烈空襲。在加薩中部一晚就造成至少57人死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訪以色列,儘管要求以軍降低加薩平民傷亡,但仍然堅稱以色列是合法開戰,沒有種族滅絕。兒童慈善組織痛批美國沒有信守人道承諾,巴勒斯坦兒童罹難超過9千人,每天至少10個孩子要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接受截肢,痛苦難以想像。加薩全境醫療量能只剩不到4分之1,國際醫療團隊又因空襲撤出,彌補的辦法是在邊境城市拉法,設立野戰醫院。
    2024/01/10 19:53
  • 柯叔元自爆沒方向感 「開車挨罵」卻讚李維維:滿可愛的

    東森戲劇台醫療生活劇《生命捕手》最新劇情王識賢與Ella陳嘉樺各自率領醫療團隊到偏鄉義診,期間臨危受命前往山區拯救受傷的登山客。此外,劇中總是針鋒相對吵不停的柯叔元與李維維,也因為開車共赴義診地區,有了單獨相處的機會,從一開始為導航路線互嗆,到最後一起坐在後車廂看夕陽,角色關係出現微妙變化。戲外兩人大方自曝都算是路痴,開車不但依賴導航,甚至會跟導航對話,因此這場開車抬槓吵架戲演起來特別自然。
    2024/01/06 15:33
  • 石川元旦7.6強震 黃金72小時過.搶救難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元旦7.6強震,目前已過了救援黃金72小時,搜救隊仍不放棄希望,更多的醫療團隊也陸續抵達災區,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救助。不過,當地多處道路隆起、斷裂,嚴重影響物資派送。石川的千年景點「輪島早市」因大火一片焦黑,有如遭遇空襲,殘破不堪。另外,冷鋒來臨,災區降雨、降溫,日本氣象廳呼籲,避難民眾應留意保溫;救災、復原作業也要當心土石流。
    2024/01/04 19:51
  • 施明德傳「肝癌復發、一度命危」 北榮院長:病情有進步

    82歲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驚傳肝癌復發,住進加護病房,病情惡化一度命危,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30)天在臉書發文表示,施明德因使用葉克膜,出現血小板過低狀況,急需輸血,希望符合捐血資格的民衆能伸出援手,幫助施明德度過難關。《TVBS新聞網》詢問北榮院長陳威明,他表示「主席目前血小板數量是ok的,病情也有進步,醫療團隊會全力協助。」
    2023/12/31 13:22
  • 與愛同行點亮生命!臺大醫院謝「器捐者」辦感恩音樂會

    「器官捐贈」近年來是國內熱門議題之一,更是將「愛」延續下去的遺留人間的方式之一,今(16)日上午9時許,張榮發基金會舉辦「與愛同行」器官捐贈感恩紀念音樂會,邀請捐贈者家屬、受贈者與家屬及移植醫療團隊共同出席器官捐贈感恩紀念音樂會,緬懷器官捐贈者及感謝家屬的無私奉獻。
    2023/12/16 16:43
  • 「最後出國」大巨蛋開球 王貞治:盼台拿世界冠軍

    亞錦賽再過兩天就要開打,也代表大巨蛋要正式迎來國際級比賽,歷史性的一刻,棒協邀請了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而他今天下午抵達台灣了。其實出發前,他的醫療團隊不建議他搭機出國,因為曾罹患胃癌又高齡83歲,但王貞治堅持答應,要把最後一次出國獻給台灣。
    2023/12/01 19:37
  • 男大量血便休克入院 竟是淋巴癌「惡瘤入侵腸道」

    一名男性因血便入院,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明顯胃潰瘍,切片報告為瀰漫性大B淋巴瘤(DLBCL),且因大量血便而休克,緊急輸血,因血壓極低用升壓劑讓血管收縮維持血壓,找出腸道出血點異常困難;且因情況緊急,由放射科、麻醉科、腸胃科、一般外科及血液科20位醫師組成醫療團隊,先暫停升壓劑,以血管栓塞止住出血點,結果發現腸道至少還有六處已明顯受到淋巴瘤的浸潤。
    2023/10/28 13:53
  • 當心!醫療團隊花一年調查「這族群」癌症死亡率大增

    醫療研究團隊,花了一年時間,十萬多筆資料比對,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雖然罹患癌症機率低,但死亡率就非常的高,其中乳癌跟子宮頸癌的死亡率,比一般人多出了兩倍以上,醫師分析除了是這族群發現癌症的時間比較晚之外,沒有利用篩檢資源,也成了死亡率上升的關鍵。
    2023/10/25 23:13
  • 馬偕醫療團將赴聖文森、斐濟送愛 不只義診還要臨床教學

    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精神,馬偕紀念醫院10月底將派2個醫療團分頭前往聖文森、斐濟,除醫療義診與臨床教學,更實踐「給魚竿」理念,提升當地醫療知識及技能。
    2023/10/25 21:37
  • NBA/灰熊有夠衰!「水行俠」膝傷未癒將動刀 新賽季提前報銷

    NBA新賽季將於台灣時間本週三(25日)開打,但對於新興強權灰熊來說,卻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少主莫蘭特(Ja Morant)因上季亮槍事件而被聯盟禁賽25場比賽外,當家中鋒「水行俠」亞當斯(Steven Adams)也因右膝傷勢未癒,故在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進行修復手術,新賽季確定提前報銷。
    2023/10/23 08:15
  • 緬甸「龜背少年」來台求醫 矯正脊椎側彎長高12公分

    緬甸一名「龜背少年」脊椎嚴重側彎,外型駝背有如揹著龜殼,而且已經壓迫到心肺,危及性命,台灣醫療團隊協助下成功矯正,因為能抬頭挺胸,身高養高了12公分。困難的治療過程,除了醫療技術還有熱心企業贊助,讓跨國送暖成為「玉山論壇」佳話。
    2023/10/12 19:00
  • 手機自拍結合AI運算 就能獲得30種健康數據

    自拍不單單只能放上社群網路等待好友按讚,現在還能成為醫生判斷健康狀況的依據。加拿大醫療團隊就能透過30秒的影片,掌握患者包括血壓等等30種健康數據。除了手機先進的拍照功能,背後更是靠AI運算。類似的人工智慧還有雲端運算,將推動未來醫療科技,讓醫療診察更方便快速。
    2023/10/09 13:54
  • 2023新北影響力人物-關愛兒少的照護者 黃璟隆:照顧好弱勢,才有能力照顧好整個社會

    2020年開幕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服務在地居民,讓新北市民不用再跨縣市就醫,同時提升地方公共衛生。其中的重要功臣-黃璟隆院長,以將近40年的豐富從醫經驗帶領土城醫院醫療團隊,其小兒科出身的背景和他對兒少保護所做出的貢獻,更是厥功甚偉。
    2023/10/03 11:18
  • 杭州亞運/港柔道女將比賽當天遭DQ 千字控:遺憾比疤更深

    杭州亞運香港柔道女將徐淑琪周日(24日)未出戰女子52公斤級16強賽事,讓南韓隊選手鄭叡璘直接晉級。她昨(28日)在IG發出千字長文解釋,自己搭機飛到杭州,照常準備比賽,卻在比賽當日早上才收到港協暨奧委會通知,以傷患為由取消她的比賽資格:「我花盡力氣的向亞運會舞台前進,你卻不費吹灰之力地取消我比賽的資格」,更直言自己心裡的遺憾可能將比膝蓋手術的傷疤更深。
    2023/09/29 15:11
  • 「被放棄的心臟」沒人要!三總移植重大突破 替中年男換心成功

    三總醫療團隊南下嘉義帶「會跳的心」回台北成功移植,不僅是台灣首例、更是亞洲第2例。作為這次120分鐘護駕任務的醫師回憶說,與過去完成逾百次取心經驗相比,這次最有餘裕。
    2023/09/26 23:40
  • 斷食善終!?各界看法不同 臺大醫師揭露「不能說的秘密」

    人的生命就是一個周期生老病死,對任何人來說都一樣,其實有更多人面臨家人來到生命末期,要如何善終!這對許多家庭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事情,關鍵在於病人生命末期,有可能出現厭食現象,也不代表病人不想進食,而是病人的身體狀況,讓他沒有食慾,醫療團隊應適當調整病人,攝取營養目標,遇到是否插鼻胃管等重大醫療決策時,可詢問病人當下的意見或病人清醒時,曾清楚表達的意見,站在病人角度,或許可做出最好的決定!
    2023/09/25 23:02
  • 「整隊只有我活下來!」小隊長連日痛哭 醫院暫停會客:他需要時間

    屏東明揚工廠22日發生爆炸釀百人傷亡慘劇,當中還包括4名消防員不幸殉職,在災難中受傷昏迷的屏東第二分隊小隊長陳文川,醒來後崩潰哭喊「整個小隊只有我活下來!」昨(24)日副總賴清德前往探視,陳文川痛哭的聲音大到連病房外都聽見,為此,屏東基督教醫院醫療團隊決定即日起暫停病房會客,盼讓小隊長身心能得到充分休息。
    2023/09/25 08:17
  • 男「懷孕36年」取出4公斤死胎 醫驚:已有頭髮生殖器

    印度一名男子巴加特(Sanju Bhagat),自小腹部便異常凸出,且隨著年齡增長,肚子也越來越大,經常遭街坊鄰居嘲笑是「懷孕的男人」。直到他36歲那年,因肚子大到難以呼吸、嚴重影響生活,才終於鼓起勇氣前往醫院檢查,意外發現肚子裡竟有一個死胎,且已發育出頭髮、四肢,令醫療團隊相當震驚。
    2023/09/22 16:55
  • 娃兒從下面滑出!南投勇母車上產女 尪一路狂飆衝醫院

    南投縣陳姓孕婦18日凌晨突宮縮破水,丈夫連忙載她驅車直奔醫院,沒想到原本10多分鐘的車程,「女兒等不及了」竟直接在車上分娩,所幸到院後醫療團隊全員出動,檢查結果母女均安;婦產科醫師提醒,孕媽咪務必每天紀錄宮縮情形,若真的「來不及」,則要特別注意掉落、清潔、呼吸及保溫等問題,以利儘速讓醫療團隊接手照顧。
    2023/09/20 12:15
  • 目睹父母慘死…高雄2幼子不傳訊 靠醫療團隊詢問證詞

    高雄羅姓夫婦遭殺害,影響2名未成年孩子情緒。社會局今天表示,檢方決定不以傳訊方式製作筆錄,改社會局安排專業醫療團隊協助詢問,並做證詞可信度與創傷等鑑定鞏固證詞。
    2023/09/18 21: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