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郭晉安女偶像瓦斯火槍女星猝死3G網路夜店資深女星身亡哥倫比亞震央林嘉凌
  • 搜尋:

    科學家 結果共2,619筆

  • Omicron居然有「感冒病毒」序列 躲免疫更強傳染

    目前Omicron變種已經在全球約40個國家和地區現蹤,現在有科學家發現Omicron出現普通感冒的病毒序列,這是其他新冠病毒不曾出現過的狀況,恐怕讓Omicron更容易傳播,世衛組織說要再大約一周的時間,才能更清楚了解魔王變種細節。
    2021/12/04 20:32
  • Omicron現蹤40國 世衛籲別恐慌

    COVID-19變異株Omicron在全球約40個國家和地區現蹤。世衛首席科學家今天表示,民眾別對Omicron出現感到恐慌,並說現在斷言必須重製疫苗還太早。
    2021/12/04 10:06
  • 有片/Omicron恐已入美國社區! 南非研究:再感染機率高

    美國Omicron病例快速增加,本土四個州,加上夏威夷,都通報出現新變種,其中2例沒有非洲旅遊史,病毒可能已經進入社區。令人擔心的是,一名確診者還到過紐約,參加五萬人參與的展覽。美國因此宣布,強制口罩令,將延長到明年三月中。另外南非科學家也警告,Omicron有躲避抗體的特性,感染痊癒的人,有可能二到三次重覆感染。
    2021/12/03 22:23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 具自我繁殖.修復能力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問世,被稱為「Xenobot」爪蟾異種機器人,不但能自我繁殖,還有修復能力,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全球關注!這是由美國佛蒙特大學、塔夫茨大學和哈佛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科學家共同研發,抽取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的幹細胞為主體,放在培養皿中,發現它們會成群結隊,形成一個肉眼能看見的小型個體,然後在水中移動,繼續堆積其他的幹細胞,來生成其他個體,這種特殊的繁殖方式讓人大開眼界,而且它們只要破裂或受傷,也能在短時間自己修復,盼望未來在人體再生醫學上能有重大貢獻。
    2021/12/02 20:01
  • 全球暖化影響?北極熊沒海豹可吃 為獵捕馴鹿追到海裡

    日前北極圈的挪威屬斯瓦巴(Svalbard)群島中出現驚人一幕!只見一隻飢餓的北極熊苦苦追捕著一隻馴鹿,馴鹿不放棄跑到海中想要逃離北極熊的獵捕,然而北極熊卻不死心,一路追到海裡,最後將馴鹿淹死並拖到岸上享用大餐。這戲劇性的一幕令科學家震驚,他們推測隨著地球暖化、冰山漸融,北極熊的飲食習慣或許已經出現改變。
    2021/12/02 18:17
  • 用非洲爪蟾幹細胞 全球首台「活體機器人」

    多數人對於機器人的想像,恐怕侷限於金屬外觀。不過現在美國科學家,研究出最新的機器人,竟然是使用非洲爪蟾的幹細胞,再透過AI技術製造的活體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可以自體複製、並繁衍後代,也為機器人科技寫下新的紀錄。
    2021/12/02 15:01
  • Omicron來勢洶洶!重症、死亡率有待觀察 各國該怎麼防?

    Omicron變種病毒株的出現讓全球再次陷入緊張氛圍,目前該病毒的重症率及死亡率仍有待觀察。而雖然許多科學家警告該病毒株具有大量突變、傳染性更強,但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徐建青表示「此病毒株難成氣候,應該不會造成大流行。」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9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根據大陸學者分析,此病毒很可能是由愛滋病毒與新冠病毒突變而成,不過變異株棘狀蛋白突變數量大並不代表傳播力強,因此香港大學學者認為,各國仍能透過『邊境管制』及『保護免疫力較低的族群』來預防Omicron持續擴散。」 另外,大陸國家統計局將於30日發布11月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相關單位十分擔心數據是否會不如預期。陳韻雯說明「PMI為重要經濟參考數據,根據諮詢機構預測,在『疫情衝擊』、『境內需求低迷』、『全球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下,大陸經濟放緩壓力恐怕會持續增加。」陳韻雯補充「『何時鬆綁邊境』成為經濟復甦一大關鍵,專家認為,陸方目前受惠於疫情控制良好,出口表現亮眼,但全球復甦後,恐怕也會連帶影響大陸出口,北京政府應透過政策宏觀調控、穩固經濟。」
    2021/11/29 15:10
  • 主動通報Omicron反遭禁飛 南非:優異科學應受讚揚非懲罰

    南非日前主動通報新型變異株Omicron,但卻隨即遭多國以危及經濟與觀光之虞祭出旅遊禁令,南非政府對此則大感不平,週六(27日)透過聲明表示,其國內科學家以優異科學發現變異株並主動通報,應受到各國讚揚而非遭受懲罰。
    2021/11/28 10:24
  • Omicron受害者+1!WTO部長會議停4年再延期

    Omicron來勢洶洶,自25日南非科學家對外示警後,多個國家火速對風險地區實施旅遊限制,世界貿易組織(WTO)週五(26)也傳出將延後下週二(30)在日內瓦召開的部長級會議,成為首個受到Omicron影響的外交要事。
    2021/11/27 12:08
  • COVID-19新變異株引發恐慌 歐股長黑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出現新變異株,科學家表示傳染性可能較Delta變異株更大、對疫苗抗藥性也更強,也許對全球經濟將帶來嚴重衝擊,歐洲股市今天重挫。
    2021/11/27 10:11
  • 更強新冠變種現身!英暫拒非洲六國航班入境

    新冠Delta變異株已經讓全球叫苦連天,但現在科學家又發現比這更強的新變種,命名為B.1.1.529,而且不能確定現有疫苗是否有辦法抵抗。現在英國搶先宣布,將禁止出現新變種病毒的六個非洲國家航班入境。
    2021/11/26 16:08
  • 新變種Nu病毒入侵中東、香港、非洲 英國急擋6國班機

    南非當地科學家週四(25)透露,國內已監測到數起新冠變種病毒「B.1.1.529」染疫個案,雖然目前仍在評估潛在的危險程度,但已經要求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在週五(26)召開會議。科學家指出,B.1.1.529病毒株的變異相當驚人,棘蛋白的突變,比令人聞風喪膽的Delta變異株多了兩倍,不僅傳染力更強,恐怕也將影響現有疫苗的保護力。
    2021/11/26 15:45
  • 新變異株「Nu」來勢洶洶!專家2點分析:疫苗恐難防

    南非科學家近日發現新型變種病毒「B.1.1.529」,有可能命名為「Nu」,其中棘蛋白的突變比先前大魔王Delta多出兩倍,傳染力相當驚人,在香港已出現首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此病毒傳播迅速,也極有可能產生「免疫逃脫」,之後的發展還須進行更密切的追蹤。
    2021/11/26 13:55
  • 鯊魚遭同類圍攻腹部破大洞 宛如「喪屍鯊」強游20分鐘

    鯊魚是頂尖的海洋掠食者,牠們會獵捕其他魚類,然而當自己成為被獵食者,這樣同類相殘的景象卻十分罕見。西班牙外海就驚見一隻鯊魚遭同類圍剿,腹部被咬破一個大洞,彷彿一頭「喪屍」在海裡頑強游泳,這幕景象令科學家震驚,牠最後堅強撐住20分鐘才死亡。
    2021/11/26 12:52
  • 南非偵測到新變種病毒 本月單日確診暴增10倍

    南非科學家今天說,他們偵測到一種有大量突變的COVID-19新變異株,這是導致本月初以來單日確診病例增加10倍的原因。
    2021/11/26 12:44
  • 新變異株攜極高突變 波札那首現蹤、香港也有病例

    科學家警告,一種新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異株攜帶極高數量突變,可逃避人體防禦系統,可能將掀起更多波疫情。新變異株在波札那首度驗出,南非出現6例、香港1例。
    2021/11/25 16:15
  • 澳洲大堡礁珊瑚產卵大爆發 科學家讚嘆生機蓬勃

    澳洲大堡礁,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遺產,不過這幾年因為海水溫上升,加速珊瑚白化,一度傳出可能被聯合國降級為「瀕危」等級。不過這幾天有科學家發現,大堡礁珊瑚產卵的美麗景象,他們樂觀表示,在疫情中經過1年多的休養生息,大堡礁的珊瑚生機,正逐漸恢復中。
    2021/11/25 13:56
  • 進入大腦偷記憶!李善均化身天才博士 獨家揭密:演貓最難

    OTT平台強打燒腦題材,李善均在影集《Dr.Brain》,飾演冷漠無情科學家,透過高科技研究進入死者大腦,挖掘家人意外的神秘真相。李善均接受獨家專訪透露,在劇中模擬貓咪爬樹格鬥場面,讓他最難忘。
    2021/11/20 12:43
  • 曾挺新冠肺炎恐源實驗室 病毒學家現認源出自然

    引發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起源爭論不休。一名研究病毒起源的權威科學家在還原最初幾週的疫情態勢後,認為病毒更可能是從染疫動物傳給人類,而非實驗室產物。
    2021/11/19 14:10
  • 「地球之肺」岌岌可危 ABC新聞直擊雨林火災

    號稱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在人類不斷砍伐、焚林長達半世紀後,雨林的排碳量已經高於吸碳量,意味著逼近臨界點,科學家擔心一旦過了臨界點,雨林反而會助長氣候變遷。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記者,跟著環保人士前進亞馬遜雨林,直擊當地農民燒掉森林來開闢農田,農民生計和保護雨林兩者難以兼顧,導致雨林火災不斷發生。
    2021/11/19 11:23
  • 未來的肉不是肉!3D列印人造肉夯 連和牛都複製

    目前市場上的人造肉大多用於牛絞肉料理,包括漢堡及香腸等等,不過以色列有家新創公司現在首度推出整塊植物性人造肉,用3D列印技術模仿「側腹牛排」製成,目前已經從以色列賣到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另外日本大阪大學有科學家也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複製出「和牛」。
    2021/11/17 19:41
  • 科學歸科學!何大一籲政府積極投資國內生技 別讓政治介入

    華裔美籍科學家何大一去年起研究新冠病毒,他近期接受TVBS大師講堂專訪。他認為台灣應該開放國門、走向逐步接封,他也呼籲政府應該多投資國內生技產業,展現更多決心,但切忌讓政治介入干擾!
    2021/11/17 17:53
  • 何大一大師/高端保護力不及mRNA!何大一:未來路不好走

    國產高端疫苗至今仍難獲得國際認可,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更宣布,若高端族群有出國需求可混打AZ、BNT或莫德納,遭質疑是否白打,而美籍台裔科學家何大一也相當訝異,高端在沒有第三期臨床數據下能取得緊急授權,直言高端的路並不好走。
    2021/11/17 11:09
  • 鼓勵年長者混打!何大一:高端、AZ接種者應追加BNT/莫德納

    研發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華裔美籍科學家何大一,去年起投入研究新冠病毒,他近期接受TVBS大師講堂專訪。對於台灣的接種現況,他認為打高端和AZ疫苗的民眾,應該再追加接種:例如BNT或莫德納的mRNA疫苗,更指出數據都顯示混打無虞!
    2021/11/16 19:28
  • 英擴大追加劑接種計畫 疾呼40-49歲成人施打

    英國科學家同意擴大疫苗接種計畫,開放所有40-49歲的健康成人,在接種完第2劑的6個月後施打第3劑。英國首相強生15日警告英國人引以為鑑,敦促民眾施打追加劑,嚴防冬季新一波疫情。
    2021/11/16 12:3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