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好市多星座玫瑰的故事含羞草日記親子樂園CoWoS封裝廠街友戀愛運陳屍5G網路台積電
  • 搜尋:

    研究所 結果共1,695筆

  • 巴西疫情大流行 政府遭控阻礙疫苗接種進度

    巴西布坦坦研究所所長柯瓦斯今天在國會疫情真相調查委員會聽證會表示,若非與衛生部簽訂合約的障礙,巴西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接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國家。
    2021/05/28 09:29
  • 5月中帶隊赴全大運 台體大日籍教練確診

    台中市內今天(27號)新增10例本土案例,其中一名23歲台體大日籍教練確診,他5月中曾帶隊到台南參加全大運,疫調後只知道4月中他去過西門町旅遊,目前感染源不明;另外還有一名台大外文研究所的女學生也確診,15號到新北市和男性友人外公聚餐,外公隔天確診,她連帶染疫;其中還有一名69歲女家管,全家從萬華逃難到台中躲疫情,結果自己也染疫。
    2021/05/27 20:45
  • 國藥疫苗發布三期試驗 兩款保護力均超七成

    大陸國藥集團旗下兩款,分別在北京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滅活疫苗,26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試驗時間是去年中到12月底,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巴林進行,共4萬多人參與,受試者全部18歲以上,平均年齡約36歲;結果顯示,國藥兩款疫苗保護力分別為78.1%和72.8%。而近期大陸廣州接連通報本土疫情,當地市民打疫苗的意願強烈,接種點天天爆滿。
    2021/05/27 19:56
  • 拜登命90天內追出新冠源頭!不排除實驗室外洩

    新冠肺炎在全球奪走近350萬條人命,本週華爾街日報揭露,美國有情報顯示,早在中國大陸通報第一例新冠肺炎的一個月前,也就是2019年11月,武漢病毒研究所已有3名研究人員出現類新冠症狀;拜登政府在各界壓力下,下令情報單位加強調查,90天內回報,且不排除病毒從實驗室外洩的可能性。
    2021/05/27 19:46
  • 拜登下令查疫源 情報單位90天內需回報

    新冠肺炎病毒源頭,和武漢病毒研究所有關嗎?這個星期美國從消息在媒體曝光,到衛生部長在世界衛生大會要求更進一步調查,然後是美國總統拜登聲明指出,美國情報對於病毒是實驗室意外還是自然發生沒有確切結論,要求情報機構加強調查力道,90天內提交報告,共和黨議員建議,如果病毒源自於武漢實驗室,美國得有所作為。
    2021/05/27 08:35
  • 巴西批准血清人體試驗 治療新冠肺炎防重症

    巴西國家衛生監測局(ANVISA)今天批准聖保羅州衛生廳旗下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n)研發用於治療武漢肺炎的血清進行人體臨床試驗,驗證血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1/05/26 10:39
  • WHA討論疫情防範 歐盟籲世衛研究疫源所有假設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中國疫情溯源調查報告未能化解國際疑慮,歐洲聯盟今天在世界衛生大會討論疫情防範項目時要求WHO繼續研究所有假設,並需定期向會員國說明。
    2021/05/26 08:56
  • 新冠起源引熱議 白宮盼世衛進行二階段調查

    華爾街日報週一刊登中國大陸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2019月11月就診的報導,白宮表示無法確認這項消息,但呼籲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第二階段調查。
    2021/05/25 12:28
  • 盼疫情二階段調查更透明 白宮:北京需提供直接訊息

    美國媒體根據美國情報資料指出,在新冠肺炎爆發前,大陸武漢病毒研究所就有人員生病住院,但報告還是不知道這些人員的病因,白宮發言人薩琪表示,沒有管道可以證實或否認相關消息,強調需要大陸提供直接數據、訊息,才能有更透明的第二階段國際調查。
    2021/05/25 08:24
  • 病毒起源「校正回歸」? WSJ:實驗室外洩可能高

    世衛組織三月份曾發布「新冠病毒起源調查報告」,當中指出,病毒最有可能是蝙蝠傳給動物宿主,再傳給人類,間接否認是從實驗室外洩。不過美國華爾街日報再度爆料,「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三位研究員,在2019年11月下旬同時重病就醫,推測病毒從實驗室外洩的可能性很高。
    2021/05/24 22:01
  • 新冠疫源再惹議 美媒爆武漢實驗室人員疫情公開前曾就醫

    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引述先前未公開的美國情資報告報導,3名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曾在2019年11月求醫,時間點在中國公告COVID-19疫情的1、2個月前。
    2021/05/24 10:29
  • 快訊/新冠病毒起源? WSJ:2019年11月有病例

    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2019年11月,有3名大陸「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出現新冠肺炎症狀,並且曾到醫院就醫。懷疑這就是新冠病毒從武漢實驗室外洩的證據!對於這篇報導的指控,大陸方面回應,目前正與世衛組織合作,調查病毒起源,對於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不予置評。
    2021/05/24 09:39
  • 抗疫中藥「清冠一號」爆紅! 治輕症、還可清熱排濕

    疫情升溫後,由台灣中醫團隊與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清冠一號」再度爆紅,清冠一號究竟是什麼?真的有效嗎?讓中西醫師黃獻銘、林志玲御用中醫師陳峙嘉帶你來了解一下。
    2021/05/24 05:10
  • 吃核桃、蔓越莓提升免疫力!醫曝防癌不可不知8大食物

    提升免疫力是防癌的重要關鍵!營養師彭逸珊在臉書上表示,根據美國權威癌症研究所指出,許多蔬果都具有降低癌症風險的效果。以下推薦8種天然食物,一起提升免疫力!
    2021/05/22 16:07
  • 日本重症再創新高 九成病毒由變種取代

    日本4月底進入緊急狀態後,感染狀況絲毫沒有好轉,12號的全國重症累積至1189例,創下過去最高;近一週的全國變異 病毒確診超過5400例,是單週新增最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公開最新分析結果,指出全日本90%以上的新冠病毒都已 經由傳染性極強的「N501Y」變異株取代。而一般擔憂疫苗對突變病毒無效,橫濱市立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百人血清檢驗, 證實9成以上的輝瑞疫苗接種者,體內能夠產生有效抗體,表示目前疫苗暫時足以應付常見變種病毒。
    2021/05/14 13:31
  • 大陸疫苗原料延遲進口 恐影響巴西接種計畫

    巴西聖保羅州衛生廳旗下的布坦坦研究所所長柯瓦斯今天表示,如果中國政府不釋出生產武漢肺炎疫苗CoronaVac的進口原物料,巴西的免疫接種計畫可能從6月份起受到影響。
    2021/05/11 11:13
  • 疫情全球經濟重挫惟軍事支出逆勢成長2.6% 世界動盪前兆?!

    疫情讓全球經濟衰退,百業蕭條,唯獨國防產業一枝獨秀,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指出,疫情下全球軍事支出竟然逆勢成長2.6%,專家表示,這跟區域衝突動盪升溫有關,而美中兩強在亞太地區的競爭,更是主要原因。
    2021/05/05 23:30
  • 昔日音樂校花樂當「多力媽媽」 孫湘涵拚生育坐三望四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為了慶祝母親節,舉辦「美力媽媽」徵選活動,其中獲選多力媽媽的孫湘涵,就學期間就是校園風雲人物,還上過電視節目,曾被評選為「音樂系正妹」、「PTT表特版正妹」和「台師大研究所校花」,現在不只成為人妻,還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孫湘涵說能被孩子圍繞是很甜蜜的角色,甚至透露想拚第4胎,要是生一對雙胞胎更好。
    2021/05/04 17:36
  • 老闆呢?印度疫苗生產商CEO全家躲英國:我不想面對

    印度當前新增病例和病歿人數幾乎每日都刷新紀錄,光是昨(2)日通報新增確診數就達39萬2千多起,卻傳出當地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II)CEO波納瓦拉(Adar Poonawalla)日前已與妻小離開印度前往英國,引發各界撻伐。
    2021/05/03 18:10
  • 8男7女洞穴隔離40天 無手機時鐘體驗原始生活

    法國「人類適應研究所」,斥資120萬歐元、折合4千萬台幣,進行一場名為「深度時間」的隔離實驗,八男七女、一共15名成員,在一處洞穴待上40天,沒有手機、沒有網路也沒有時鐘,要實驗人類失去時間概念後,在生存環境產生劇烈變動時,如何應對挑戰。沒想到體驗完清苦的洞穴生活,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受試者想繼續留下來。
    2021/04/30 15:18
  • 全美第28個活建築 設置太陽能板、發泡馬桶

    活建築挑戰賽是由非營利組織,國際生活未來研究所,在2006年創建的一項國際可持續建築認證計劃,考察過程長達一年,獲獎的建築有幾項挑戰目標,包括建築每年產生的能源,必須滿足建築本身一年的使用,只能使用從屋頂收集的水,滿足所有用水需求等等,美國至今已經有28棟建築獲得認證,最新的一棟,位於美國亞特蘭大的喬治亞理工學院,來看他們的活建築是如何辦到的。
    2021/04/29 15:30
  • 快訊/欠罰款扣「畢業證書」 前學生會長槓東華

    前東華大學「學生會長」,目前是台大研究生的「許冠澤」,因為質疑東華訂定的機車罰款不合理,拒絕繳清罰款,一度遭學校扣住畢業證書,無法註冊研究所,因此和東華大學打行政官司。大法官解釋,大學訂定有關取得學位的資格條件,應該要跟「維持學術品質」、「健全學生人格發展」有適切關連。教育部近期也發函各大專校院,要求全面檢視相關校規。
    2021/04/27 10:54
  • 陸國安局逮間諜 疑外洩電磁砲機密

    大陸央視報導破獲多起間諜案,更罕見曝光國安人員逮捕軍事間諜的畫面,一名任職於代號713研究所的陸籍軍工專家,坦承以3000到5000美元的代價,多次向國外情報機構交付機密資料,而且與解放軍研發的「新概念定向能」武器密切相關。
    2021/04/23 23:06
  • 「冬季初春」西部頻震 中研院:跟陸地儲水變化有關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近日研究發現,台灣西部陸地季節儲水量變化與冬季初春地震發生頻率有關聯,這是由於陸地儲水量減少、有利逆斷層活動。
    2021/04/22 22:34
  • 台2050年能達碳中和? 葉欣誠:須革命性改變

    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是「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呼籲人們付出實際行動表達對地球的關懷。而針對世界地球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各國國家領袖已密集進行氣候戰略部署,近期歐盟、美、韓、日等131個國家已紛紛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今(2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大多民眾了解現在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但多數的人都是以『環保角度』看待此事,較不清楚的是,其實大部分環境議題皆是起源於經濟活動,以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才能找到問題根源。」 另外,台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2015年實施上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已提修正草案,將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其中,2050年較基準年(2005年)減碳50%目標未變,但加入「以淨零排放為努力願景」。葉欣誠指出「氣候緊急狀態是全球議題,若要達到2050年碳中和,經濟活動須有「革命性」改變;再加上美國總統拜登邀請40國領袖參與氣候峰會,台灣須面對的壓力及國際趨勢都是無可避免的。」
    2021/04/22 15: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