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季芹狄鶯癌症惡化大媽張瀞云余天小中風腎臟老化旅遊警示孫鵬銀行
  • 搜尋:

    氣候 結果共5,942筆

  • 2波東北季風來襲!這天有感降溫 一圖看懂天氣變化

    明(13日)至週二(14日)清晨,中部以北、東部地區氣溫有機會來到18-19度,其他地區20-21度。氣象署指出,未來一週主要受兩波東北季風影響、週五轉乾涼日夜溫差大。週五(17日)迎來更涼的東北季風,天氣轉乾涼,到了週日稍微回溫。
    2023/11/12 19:20
  • 聯合國:欲達氣候目標 2050年全球石油須減產7成

    聯合國與研究人員表示,全球在2030年的化石燃料產量,會是巴黎氣候協定盼達成氣候目標所容許的2倍以上。若想達成氣候目標,全球石油產量到2050年底時須減少69%。
    2023/11/09 16:37
  • 10月再創高溫 今年成全球12萬5000年來最熱

    歐洲氣候監控機構8日表示,上個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月。
    2023/11/09 14:09
  • 日本城市大量熊出沒 攻擊傷亡人數創新高

    日本的「熊出沒」消息時有所聞,但今年特別多,攻擊事件頻傳,傷亡人數創有統計以來最多。專家認為,極端氣候嚴重影響「橡實」生長,失去主食的熊紛紛下山覓食,因此不論鄉村、城市都目擊到熊的身影。另外,學者也表示,人與野生動物的「界線模糊化」,讓熊有機會學習人類行為,懂得分辨環境安全,也是導致野熊頻繁進出人類區域的一大關鍵。
    2023/11/09 10:44
  • 希臘橄欖樹遭盜砍!看準「液體黃金」價高圖利

    氣候變遷對農漁業的衝擊已無所不在。全球橄欖油價格飛漲下,希臘出現橄欖樹大盜,瞄準果實多的大樹下手,讓已經面臨氣候變遷、高生產成本危機的農民處境更艱難。當地生產商警告,竊賊對樹木造成的損害,有些可能要4-5年才會恢復,可能嚴重影響供需平衡。而在比利時的一個漁村,漁民會騎馬入海,靠馬的力量拖漁網捕蝦,不過近年來受到海水暖化影響,當地漁民表示,蝦群數量正在減少。
    2023/11/08 19:56
  • 今年十月熱爆 !週五入秋最冷空氣襲 下週一探16度

    今年是暖冬幾乎已成定局!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表示,分析10月氣溫狀況,實際氣溫比起氣候平均值高1~2度,不過民眾仍要留意天氣近期還是會出現變化,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週五這波東北季風最低溫出現時間在11月13日,北部沿海恐僅有16度。
    2023/11/08 15:22
  • 今天開搶!Trip.com雙11泰國「機票半價」 高檔住宿只要11元

    雙11購物節也忘了搶購旅遊商品!泰國日前宣布開放台灣遊客入境免簽證Trip.com,加上11至12月為泰國的涼季,氣候相對涼爽,海況也最佳,是去泰國旅遊最舒服的季節,Trip.com今年雙十一主打泰國旅遊,將從今(8)日起連續4天推出優惠,包括曼谷飯店每晚只要11元、泰國普吉島的傳統文化表演西蒙人妖秀票券買一送一,還有超多優惠碼最高可以5千。
    2023/11/08 11:18
  • 美產量減「橙汁」飆天價 台農民:柳丁中盤價罕衝二位數

    受到極端氣候及疫病雙重打擊,美國佛羅里達州,產量比2年前減少5成以上,就連全球最大柳橙生產國「巴西」,也因為蟲害侵襲,產量縮減,無法補足市場所需,美國濃縮柳橙汁期貨價格,更刷新過往紀錄,至於,台灣每年冬季正好是柳丁產季,雲林古坑農民表示,國內受到國際價格波動,10月中盤開盤價,每台斤也突破二位數。
    2023/11/07 22:44
  • 大陸東北斷崖式降溫 黑龍江發紅色暴雪預警

    進入11月大陸終於有冬天的感覺了,大陸東北部、內蒙古6號開始出現「斷崖式降溫」,多地氣溫驟降16度;大陸的中央氣象局預告,這波降溫導致的特大暴雪,可能會突破歷史同期極值。黑龍江發布今年首個暴雪紅色預警,在佳木斯市還有一個體育館,疑似是積雪太重,屋頂坍塌導致3死一傷。
    2023/11/07 19:56
  • 勃根地葡萄迎豐收 暖化未來品種改良尋出路

    法國勃根地,除了以葡萄酒聞名,同時也是松露的主要產地,遊客來到這裡品嘗美酒搭配松露,並且學習松露的採集過程。而今年釀酒葡萄的收成也已全面展開,預計將迎來大豐收!不過隨著暖化日益嚴峻,也不得不透過改變種植方式以及改良新品種,來守住勃根地葡萄酒的地位。
    2023/11/07 19:55
  • 擊破器狂敲百年名畫 英環團抗議激進化

    氣候變遷,全球有感,年底將在杜拜舉行的氣候變遷大會,教宗方濟各也將首次出席,不過,大會登場前,英國環團再出招,大鬧英國國家美術館,拿著擊破器狂敲百年名畫,2名抗議人士當場被逮。
    2023/11/07 14:58
  • 愛吃白飯!1狀況恐罹「巨大肝癌」 營養師警告:5種米別買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2023/11/06 11:03
  • 京津冀霧霾籠罩!研究:工業排放減.反促升溫

    中國大陸北京、天津等地,近日霧霾再現,部分地區能見度不到50公尺,當局祭出最高級別的空汙警告。空氣汙染每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不過最新一項研究卻指出,改善空氣品質,反而可能加劇地球升溫。而在歐洲,包括英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家,都遭風暴強襲,導致交通大停擺,傳出至少七人死亡。
    2023/11/03 19:58
  • 台灣攜手歐銀 支持伊斯坦堡綠色城市計畫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1日與伊斯坦堡市政府共同舉行伊斯坦堡「綠色城市行動計畫」啟動典禮。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代表合作計畫贊助國台灣出席,強調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台灣與國際夥伴攜手推動綠色城市及永續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2023/11/02 17:01
  • 爆柯文哲政見會座上賓「前科累累」 洪申翰:要為不法背書?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1日)公布氣候政策,提到台電用一度新台幣9元的價格購買綠電。對此,立法院民進黨團書記長洪申翰批評,一度電9元是前總統馬英九政府的價格,目前一度綠電的收購價約4元左右;他再披露,柯文哲記者會邀呂學海擔任座上賓,但呂曾有侵占政府補助、積欠薪資經歷,甚至被認為有詐騙高額學費的嫌疑。
    2023/11/01 20:50
  • 以巴外還要忙總統大選 拜登恐「沒空去COP28氣候峰會」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預定於11月30日到12月12日在杜拜舉行,不過根據2名美國官員和另1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有極高可能不會參加這場世界領導人聚會,主因是拜登近期過於繁忙,除了以巴衝突引發的中東局勢外,明年1月也將迎來競選總統連任的關鍵時刻,種種事物都讓拜登忙到抽不了身。
    2023/11/01 10:39
  • 東洋稻米風糜北美 日本立志編「米飯大辭海」

    您今天的午、晚餐吃些什麼呢?香甜可口、粒粒分明的日本米近來風靡北美洲。原因在於氣候造成美國農作欠收,以及日圓匯率持續低點,好吃的日本米價格親民,衝高了消費需求;日本米商把握機會,推出不用洗的「無洗米」,攻佔北美市場。而日本農業研究機構則計劃編製「米飯大辭海」,讓日本幾百款稻米的食用感受,能夠被精確地形容。
    2023/10/31 20:00
  • 英倫敦街頭「慢速遊行」亂交通 62名氣候運動人士被捕

    英國出現新一波針對國內石油及天然氣政策的示威行動,警方今天在倫敦逮捕62名氣候行動主義者,因為他們以「慢速遊行」的方式擾亂交通。
    2023/10/31 10:22
  • 「高雄K-Park童樂會」! 機器人主題公園化身親子活動派對

    利用入秋後,南部白天氣候不再那麼炎熱,高雄市府的"高雄K-Park童樂會"秋季親子活動,28日也在鳳山的機器人主題公園登場,除了有兒童劇的表演,帶動唱,氣球派對,還有各種闖關活動,也讓不少家長,特地帶著孩子一起外出同樂。
    2023/10/30 10:45
  • 極端氣候!今年1~10月僅16個颱風 72年來第三少

    儘管今年睽違多年有颱風又有颱風登陸台灣,但颱風季已經要結束,統計今年1月至10月只有`16個颱風生成,是有統計以來第三少的紀錄,比長期平均值22.5個還要少。
    2023/10/30 10:31
  • 週末變天!雨彈侵襲全台濕涼 明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今(27)日東北季風增强,華南雲雨區逐漸東移,北部、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降雨,明(28)日仍受到東北季風及華南水氣影響,各地普遍有短暫陣雨的機會,直到下週一(30)開始水氣減少,降雨範圍縮減,溫度也會略微回升。
    2023/10/27 20:11
  • 提醒你初雪將至 北海道「雪蟲」爆增10倍讓人好困擾

    對於居住亞熱帶的我們,親眼見證和體驗下雪是不少人心願,但在日本北海道地區,每逢鄰近雪季前夕,當地總會出現一種特殊景象,大量被稱為「雪蟲」的生物,會以像降雪的方式出現在各地,讓當地居民和觀光客非常困擾。近來更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經常出現氣溫升降、讓北海道雪蟲現象爆增10倍以上,走路稍有不注意,大批蟲子就會直接朝向臉上來。
    2023/10/26 12:41
  • 熱浪襲擊南極! 海冰面積比2010年前減少260萬平方公里

    全球溫度今年從6月以來,屢創下高溫紀錄,而過去談氣候變遷都聚焦在北極冰層融解,不過從2020年以來,南極的海冰融解速度持續再加快,原本是全球最冷的地方,不過在2020年,溫度也在急速上升,甚至在南極半島夏季,也出現穿短袖短褲的景象。
    2023/10/24 22:51
  • 全球旱!峇里島水壩乾涸 亞馬遜千年石刻重見天日

    今年全球各地極端災情頻傳,知名度假勝地印尼峇里島,在19日宣布進入為期14天的緊急狀態。由於聖嬰現象,再加上氣候變遷,讓當地陷入長期乾旱,部分地區已經長達五個月沒有降雨,不只水壩逐漸乾涸,水稻種植也岌岌可危;農民表示必須改種其他耐旱作物,才能維持生計。南半球巴西,同樣飽受乾旱肆虐,亞馬遜流域水位降至歷史新低,導致古代石刻浮出水面。玻利維亞則正面臨嚴重空汙,最大城聖塔克魯茲市宣布停課。至於印度,隨著冬季空汙期即將報到,首都新德里的空氣品質已經降至「極差」等級,威脅居民的健康。
    2023/10/24 19:53
  • 大陸大閘蟹迎三年來豐收 節後價格跌成平價美食

    今年大陸的大閘蟹因為產地氣候穩定,產量提升,以陽澄湖來說,每畝產量增加30%,加上現在大陸各地都能養殖大閘蟹,市場競爭下,在中秋假期結束後,大閘蟹價格大跌,普通大小在市場裡,開出人民幣15元能買2隻。
    2023/10/20 19:5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