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傷勢Pilot分手交友對象燙髮櫻花妹髮型蘇一峰2024燙髮班機
  • 搜尋:

    林旼叡  結果共2,885筆

  • 台灣還會大停電嗎?電廠改建若不順 雙北大缺電

    台電供電「備轉容量率」,這幾天再受挑戰,學者認為,台電目前的計算方式有虛胖,因為我們白天發電佔比,超過10%來自太陽能,當天氣一有變化,又沒有完善的儲電設備,至少未來其他電廠起來前,台灣都藏限電危機,尤其北部,現在台電要拚「協和燃油電廠」轉型成燃氣,倘若不順,2025年,北部電力缺口達470萬瓩。
    2022/07/07 13:07
  • 美國慶波折多 機場混亂、遊行爆槍案

    今年美國7/4國慶一波三折,先是航空人力短缺,造成航班取消、機場混亂,接著芝加哥的國慶遊行還爆發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6人死亡,30多人受傷。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余文琦今(5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7/4是美國246歲國慶,國慶遊行是城鎮白天慶祝方式,煙火則是夜晚聚集盛會。因為疫情多州前2年都取消了煙火活動,今年也有城鎮因為供應鏈中斷,供給不足被迫繼續暫停煙火。再來還發生更令人感嘆的事件,在芝加哥Highland Park的國慶遊行發生槍擊案,已經造成6人死亡,雖然警方抓到了嫌犯,但槍殺發生後,附近城鎮也取消煙火活動,美國人對於槍枝問題已經不知道能怎麼辦了。」
    2022/07/05 16:05
  • 香港注定褪色?移民潮加速 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恐不保

    香港剛過七一主權移交25周年,近年來變化極大,根據港府數據顯示,外移人口數不斷攀升,但從大陸移入香港的人口數,也在創新高,外界對於曾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未來會因為地緣政治發生什麼變化持不同態度。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說明,「過去香港之所以有現在僅次於紐約跟倫敦商業或金融中心的位子,是因為過去20年大陸的『改革開放』,讓全世界很多的企業想和大陸有連結的過程裡,選擇了香港,但過去的香港,有一個『公開的法律系』和『友善的商業環境』,近年隨著全球化退位、中美對峙、疫情爆發和通貨膨脹,『區域分化』在所難免,同時,東南亞、東協或印度正在崛起中,所以對跨國企業而言,正渴望有一個可以跨越城市之間差異或克服區域分化的新城市出現。」
    2022/07/05 16:03
  • 疫情趨緩國際恢復實體會議 陸高層密集出訪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30號訪問香港,是2020年1月出訪緬甸後,首次離開中國境內。現在大陸部分的高層官員也開始密集出國訪問。TVBS大陸中心記者陳韻雯今(5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習近平在疫情爆發2年半後,首度離境大陸去到香港,這是個明顯的標誌意義,可以看到不只習近平出境了,幾位高層官員也陸續展開外訪工作。首先是副主席王岐山參加菲律賓新任總統就職典禮,接著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訪問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辛巴威和莫三比克4國。楊潔篪跟巴基斯坦總理會面時談及陸巴鐵桿情誼,還有共建陸巴經濟走廊以鞏固一帶一路外交戰略。另外是外交部長王毅主攻東南亞國家,直到7/14一共會去緬甸、印尼、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多國拜訪,並且出席G20外長會議。可以注意兩項要點,一是短期之內就有王岐山和王毅接連拜訪菲律賓,可見大陸對中菲關係重視,二是緬甸政變後,大陸外長首次進行訪問,還會簽署雙方諒解備忘錄,也就是說陸方可能間接承認了緬甸軍政府政權。」
    2022/07/05 15:35
  • 你敢給負評嗎? 美食外送員嗆「知道你家在哪」

    美食外送平台上,您給過外送員負評嗎?有些平台對「負評過高」的,會有懲罰甚至停權機制,結果現在反而變少數惡質外送員的恐嚇原因嗎?有外送員會在自我介紹欄位寫,你可以給我負評,我知道你家在哪,或是我可以幫你加料,一般人看到根本不敢給。
    2022/07/04 19:05
  • 錢進來就出去 鮮乳品牌變貴!好市多神物也漲

    花錢又得更精打細算,美式賣場很多人都會帶上一串的科克蘭衛生紙,又漲價了,現在一大串24包要$389,以前大家買是因為1年前同樣一串只要$299,短短一年貴了90元,另外,家裡常有一罐的「鮮奶」,味全林鳳營傳出,7月中,旗下乳製品牌一瓶會貴2到4元。
    2022/07/04 13:22
  • 你站哪派?買「3C產品不會用」 店員該幫還不幫?

    買3C產品如果有「軟體」不會用,會去問店員嗎?知名教授這幾天在網路上,分享自己買BOSE音響,藍芽播放出問題問櫃上店員,被「冷回應」,讓她覺得,這售後服務不OK,一篇文章,引發兩派網友論戰,年輕人覺得,店員沒錯,長一輩的認為,多服務點,印象好,也加分。
    2022/07/03 20:17
  • 桃機「出境排隊景象回來了」 暑假到出境比入境人多

    算一算,大家應該至少2年多3年,沒出國旅遊吧!自從入境政策改3+4,出國玩的比例多15%!甚至暑假剛開始,7/1我們的出境人數,出現疫情以來,首次比入境多,單周出境達3萬1千多人,只是,現在3+4一個禮拜只能入境2萬5千人,怕國人出得去回不來,指揮中心研擬上調單周入境人數。
    2022/07/03 13:23
  • 西南風擾!南台灣下雨到周三 最新天氣報你知

    周日南部依舊是持續有雨天氣,海岸邊水上行程雖然很可惜,但還是建議避免及調整,台南彌陀、屏東鵝鑾鼻皆有測得4米浪高,另出遊建議先避免山區,連日大雨土石含水量高,行經山路注意落石。
    2022/07/03 11:10
  • 深港一體?習近平訪港當日返深圳下榻

    習近平6/30下午訪香港,晚間回到深圳過夜,7/1又再赴港參加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就職典禮,特殊的行程安排引起討論,有人分析,恐怕是為了親自體現「港深一體化」發展理念。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為慶祝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習近平時隔5年後,再次與夫人彭麗媛在七一前夕搭高鐵訪港。習近平在高鐵站內發表了約3分鐘談話,重申一國兩制是可以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的好制度。同一天行程還包括接見香港主要官員與商界人士,晚上回到深圳過夜,7/1再前往香港參與主權移交25周年的慶祝活動。」
    2022/07/01 16:51
  • 北約新戰略概念 視大陸為「系統性挑戰」

    北約峰會公布新戰略概念,首次寫進大陸對北約帶來的威脅。TVBS華府特派員倪嘉徽今(3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說明「北約馬德里峰會採納新北約戰略概念,這將是未來十年北約的指導文件,首次寫進大陸對北約帶來系統性挑戰。文件寫到,大陸明說的野心和脅迫政策,挑戰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北約會合作負責處理大陸對歐洲大西洋安全帶來的『系統性挑戰』,對於和大陸進行建設性的接觸維持開放態度。文件還提到,大陸試圖控制關鍵科技產業、基礎建設、戰略原料和供應鏈,以經濟影響力造成戰略依賴進而強化全球影響力,致力於顛覆包括太空、網路和海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北約會捍衛共同價值以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包括自由航行。」
    2022/06/30 16:29
  • 聯電、鴻海攜手搶市 台IC「晶片」可市佔全球50%

    7月開始工業電價一口氣漲15%,會不會衝擊我們「半導產業」?聯電副董宣明智說,竹科各廠討論過,漲幅還算能吸收,但一次幅度這麼大最好還是避免,有些企業會吃不消,也希望「穩定供電」!畢竟,我們目前是全球「晶片」製造大國,他預估,未來我們能靠「智慧電動車」,把IC晶片佔比,從全球2成4,拉到5成。
    2022/06/29 19:34
  • 工業用電猛漲15% 徐旭東:我們政府本事很大

    經濟部長王美花出席活動被問到,周一公布的工業電價一口氣長15%,引發商界反彈,是不是一次調太猛太多,她說,有在國外設廠都知道台灣電價數一數二低,而且若不調,台電年底將陷入「財務危機」,而今天正好是亞泥股東會,徐旭東暗酸,本來大家以為漲8%已經很多,但政府本事很大,漲了15%。
    2022/06/29 13:12
  • 午後「雷神」打卡台北101 鄭明典:避雷網好、無害

    這兩三天,到了下午,很多地方都雷聲隆隆,下起午後雷陣雨,因為太平洋高壓東退,使得台灣這幾天下午「熱對流發展」更旺盛!大雨讓雲林道路出現天坑、屏東短短幾小時雨量累計破160毫米,台北內湖颳風下雨就像颱風,信義區閃電雷鳴不斷,前一天台北101更被雷神光顧,一道閃電就打在上面。
    2022/06/25 18:25
  • 「猴痘」傳播率跟各新冠病毒株比較!致死率最高10%

    現在國人若染上「猴痘」,入境得隔離21天!那真有可能像新冠病毒一樣嗎?醫生說,傳播途徑少了「飛」,但長時間「接觸」還是有可能,因此像照護的醫療人員都得注意,若以R0值來比,猴痘大概是2,跟新冠病毒的武漢株差不多,目前從歐美回來要比較注意,尤其歐洲,佔猴痘確診數的8成。
    2022/06/25 13:48
  • 男解隔後「假牙劇痛」! 免疫低下釀感染 險腦炎

    一位確診後康復的張先生,戴了10年的假牙突然劇烈疼痛,忍了5天看牙醫,醫師說在晚點來可能會變成腦炎,原來,確診後可能因為免疫力低下,讓器官遭受細菌感染,不只是口腔,醫師也點出可能會有鼻竇炎、肺炎、泡疹、蕁麻疹等等的狀況,確診後2到4周內,都要特別留意。
    2022/06/23 19:45
  • MIS-C來勢洶洶 與川崎氏症相似 醫師呼籲有症狀及早就醫

    成人確診後併發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簡稱MIS,而發生在兒童身上則稱為MIS-C,同時MIS-C跟另一種兒童心臟疾病「川崎氏症」的症狀雷同,近期在台灣MIS-C案例持續攀升,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而要如何分辨MIS-C和川崎氏症,才不會造成混淆?今(23)日邀請到小兒科醫師林應然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MIS-C』和『川崎氏症』一般人很難分辨,不過『川崎氏症』通常診斷會更嚴格,『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條件就比較寬鬆,正常都是要醫師診斷,一旦有問題發生,就趕緊看醫生,這兩種病都有藥物能治療,且效果還不錯,尤其越早期治療越會完全恢復。」
    2022/06/23 15:44
  • 4歲女童滿腿瘀傷! 醫師懷疑「家暴」竟是這「症狀」

    4歲的小女童怎麼會滿腿都是瘀傷?有家長分享,自己的孩子忽然有好多瘀青,本來以為是在學校受傷,但慢慢的連小腿都腫起來,原來這叫「過敏性紫斑症」,好發於3至15歲的孩子,比較常見是感冒或任何病毒感染之後,醫生說,醫學上還沒找到原因,有類似症狀,趕快看醫生,拖久,會傷腎。
    2022/06/21 19:14
  • BA.4/BA.5進國門之前 專家們:你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

    國內這波爆發的Omicron疫情主要是BA.1/BA.2,而歐美正流行的BA.4/BA.5,專家們擔心,傳播力更強、患者症狀更明顯!從數據上來看,醫師認為,對「高齡、慢性病」者威脅比較大,但對一般健康民眾影響應該還好,可是有一大關鍵,得打滿3劑疫苗,如果打滿,何美鄉說,連國門都不用特別擋。
    2022/06/21 13:51
  • 止咳藥水「存量少」管制賣 藥局:到貨剩1/10

    近期有藥局反應,止咳藥水貨量越來越少,跟廠商叫貨,過去都是來整箱,但現在只剩1/10,送貨只來6到10瓶,研判因為疫情高峰後,不少人有新冠後遺症,咳不停就到藥局買藥水,但為了控制貨量,藥局也自主管制,只賣給有處方箋的病患。
    2022/06/18 20:47
  • 風力發電靠這艘!「台船ESG」強健財務 拚綠能翻身

    這禮拜的ESG單元帶您到高雄看「台船」,台船這種傳產製造業,要轉型減碳相當不容易!加上過去的財務體質並沒有很好,要花大錢做環保難度也很高,不過他們找到方向看見商機!打造了全台第一艘「綠能風力發電船」,台灣要走向綠電時代,未來全要靠這艘船領航。
    2022/06/17 19:29
  • 確診後醫生說「你肺很髒」 X光圖及影響帶你看

    很多確診者就算康復後都持續咳嗽,還咳超過2個禮拜!胸腔科醫師建議,有咳出黃痰、綠痰,很可能是支氣管發炎,或鼻竇炎,倘若沒痰,咳超過2個禮拜,很可能是其他狀況,最好還是看醫生,才能診斷是「長新冠」或其他病症,就有民眾,確診期間沒咳嗽,反而康復後,愈咳愈兇。
    2022/06/17 19:05
  • 台積電一度跌破500! 升息「錢存銀行」利息多多少?

    升息次日,台股一早開低走低,大盤指數午盤仍然跌200多點,護國神山台積電早盤一度摜破500元大關,探一年半低點!分析師表示,因為,美股4大指數也上演大逃殺,台股自然很難躲過外資「提款」,其中像那斯達克跌453點、道瓊更是從2021年來首次跌破3萬,逼近熊市。
    2022/06/17 13:56
  • 央行升息「半碼」 房貸1千5百萬月多付$871

    央行周四傍晚宣布,因應美國FED一口氣升息3碼,我國決定升息「半碼」因應,但存款利率升1碼,這樣不同步的狀況並不常見,上次是在2008年,當時跟現在都有一樣狀況,全球通膨壓力大,他們擔心,一口氣升1碼,對很多衝擊大的服務業來說,貸款利率更吃重,以及民眾房貸壓力也很大。
    2022/06/16 18:57
  • 「全球不到10例」22歲女孩 確診引發「脾臟血栓」

    台灣到底有MIS-A案例嗎?台大醫師李建璋表示,果以美國CDC定出的指引來回溯計算,台灣一定有MIS-A患者!這2天就有一名22歲女孩,她二度確診住院,第二次很嚴重,引發了全球不超過10例的「脾臟血栓」,一度有失明風險,由於她還有「發燒」、「發炎」狀況,因此也懷疑是不是MIS-A。
    2022/06/16 17:3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