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K歌文夏美食包養民眾黨洪魁斈女體盛端午節海龍蛙兵 健康數據
  • 搜尋:

    排放量 結果共340筆

  • 快訊/減排碳!新車油耗平均值未達標 明年將罰

    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環保署點名車商要盡「車廠責任」,新車必須符合不同排氣數的油耗標準,初步規劃未來實施第一年,新車油耗平均值要達每公升15公里,並逐年提高,預計2025年要達到20公里,如果沒有達標,將依「溫管法」,每公噸超額排碳依罰1500元,最快明年實施。
    2017/04/05 09:09
  • 檢舉達人! 嘉義1人年檢舉78輛烏賊車

    二行程機車,碳氫化合物排放量,是四行程機車的18倍,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因此各縣市環保局都有補助檢舉獎金,而嘉義有名檢舉達人,去年一整年就檢舉了78輛,拿走2萬多元的檢舉獎金。
    2017/04/01 11:34
  • 中油擬轉移關廠空污量  環署:不同意

    台灣中油公司欲爭取將五輕關廠後減少的空汙排放量,轉至新擴建廠使用。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今天表示,環保署立場是傾向不同意抵換。
    2017/03/27 14:55
  • 湛藍天北京開兩會 霧霾毫無肆虐機會

    北京兩會正在舉行,北京的天空也如期出現兩會藍,大陸總理李克強今年的工作報告就包括了治霾這一項,他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的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要再降3%,回顧過去一年的霧霾天,儘管空污指數仍然比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指標還要高出50倍,但是大陸環保部統計,這已經比3年前的PM2.5污染程度降低了3成。
    2017/03/10 19:58
  • 研究:2050年恐有5分之4海域受暖化影響

    科學家今天表示,若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升高,2050年前全球5分之4海域將受全球暖化影響,威脅10億人口做為主要糧食來源的魚類。
    2017/03/08 09:56
  • 冬天閉窗開冷氣! 高屏六成日子PM2.5超標

    由於全國最龐大的重工業與石化業,都集中在高雄,這工廠排放大量廢氣,讓高雄及鄰近的屏東,成了全國七大空氣品質管制區中,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一年當中,有220天,也就是六成的日子,一級致癌物PM2.5都超標,居民抗議,連冬天都得緊閉門窗開冷氣;偏偏空污總量管制,許可量竟然是實際排放量的2倍,更讓居民忍不住怒吼!
    2016/12/27 16:51
  • 直擊美軍運油補給線 易受埋伏危險重重

    氣候變遷是刻不容緩要解決的問題,雖然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但美軍消耗的燃油量卻非常可觀,在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中,男星阿諾史瓦辛格跟著伊拉克的運油車隊,深入了解運油的危險、以及美軍正在開發的清淨能源發電法,名模吉賽兒則是回到家鄉巴西,透過鏡頭帶大家了解,牛隻養殖業是怎麼造成大片雨林消失不見。
    2016/12/16 21:39
  • 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 環團要求停止

    「民間監督大林蒲鳳鼻頭遷村聯盟」今天到高雄市政府前廣場上演行動劇,要求停止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否則污染許可量雖然下修,但申報排放量卻增加,高屏空污可能倍增。
    2016/11/17 11:40
  • 最新PM2.5排放統計 營建業佔榜首

    根據環保署最新盤點細懸浮微粒(PM2.5)排放量,年排放量為7萬7182公噸,較上次盤點增加3327公噸,成長約4.5%。其中排放大戶仍為營建及道路揚塵,其次則為車輛排放。
    2016/11/09 11:02
  • 超過4千人附議! 網友提汽燃費隨油徵收

    汽車燃料使用費,現在用引擎排放量收費,最近超過4000名網友,在政策點子平台提案連署,汽燃費改成隨油徵收,如果附議人數超過五千人,交通部要給出答覆,但贊成法案的立委透露,現在交通部的意願不大,因為未來中長期規劃,要併入能源稅討論。
    2016/11/01 17:52
  • 紀錄片《洪水來臨前》:討好選民沒人敢徵碳稅

    擔任聯合國氣候變遷和平大使的好萊塢明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透過全新紀錄片,告訴你氣候變遷的真實案例,不過重要的是現在我們該怎麼做呢?有人提議,開徵「碳排放稅」,使用者付費,也許能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帶您搶先看,TVBS與國家地理頻道獨家合作,《洪水來臨前》。
    2016/10/28 23:32
  • FOCUS/警鐘又新敲 大氣CO2平均濃度破400p

    因為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 ,地球暖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便宜又有效的方法,把二氧化碳轉換成燃料,現在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真的在實驗室中找到了轉換的方法,把二氧化碳轉換成乙醇,而且還是意外發現的,研究人員自己也又驚又喜! 乙醇是現在世界上被使用最廣泛的生化燃料,包括美國和中國大陸,都在努力少用石化燃料改用乙醇,如果能夠把實驗室中的新發現,提升到工業用的規模,不但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能解決再生能源不穩定的問題, 這項新研究出現的時機也非常讓人振奮,因為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公佈了一份調查結果,2015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首次達到400PPM的高門檻,而且之後好幾個世代,這樣的高濃度也完全降不下來,地球暖化的問題嚴重性又再一次加劇。
    2016/10/25 19:35
  • 採鐵礦加重碳排放量 台灣用再生鋼蓋屋

    地球有將近60%的碳排放來自工業能源消耗,每年開採超過15億公噸的鐵礦和80億噸的煤礦,更加重碳排放量。不過現在台灣主要建築,開始採用回收再冶煉的再生鋼,除了更環保同時也能對抗地震的威脅。
    2016/10/24 22:39
  • 環保袋不環保? 多次使用才能減少碳排

    為了愛護地球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人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或塑膠袋,反而讓多次使用的餐具和環保袋大受歡迎,但環保袋卻可能沒有你所想像的這麼環保?根據英國環境局研究,市面上看到的各種塑膠袋、環保袋材質,從製造到最後被回收或焚化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發現最低的竟然是一次性塑膠袋,棉製的環保袋要用131次才能抵銷碳排,不過沒有最環保的材質,只有重複使用從源頭開始減少垃圾才是真正的環保。
    2016/10/19 20:05
  • 水力發電不環保 每年排放10億噸碳

    全球水壩碳排放量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象,過去我們以為水力發電是比較環保的發電方式,但最新的研究顯示全球的水庫和水壩加起來每年會排放10億噸的碳,比整個加拿大全年的碳排放量還要多。
    2016/10/11 23:08
  • 抗氣候變遷 研究:關鍵在快捷交通系統

    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各地大型城市擴張速度,比快捷交通系統建設步調還快,使得汙染與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並讓通勤者受到更多舟車勞頓之苦。
    2016/10/11 17:44
  • 巴黎協議過生效門檻 全球減碳已成必須

    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見證下,歐洲議會議員以611票贊成,38票反對,批准巴黎協定。也就是說這次各國減少碳排放量,是要玩真的。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最近剛完成紀錄片「洪水來臨前」,告訴大家「再不行動就來不及了」。
    2016/10/05 22:41
  • FOCUS/不只拚奧運 巴西「酒精汽油」第一名!

    里約奧運本週五起跑,全球焦點都在巴西,雖然之前頻頻出現交通運輸規劃不佳、場館進度落後,以及選手村漏水等「落漆」的情況,但隨著各國媒體湧進里約,也讓人發現巴西領先全球的技術,那就是乾淨替代能源「酒精汽油」的開發。巴西是產甘蔗大國,他們利用甘蔗提煉酒精成為燃料,並強力研發酒精動力汽車,不僅成為國家經濟支柱,更能環保,大大減少碳排放量。
    2016/08/02 20:09
  • FOCUS/紐約流行什麼?「慢花」重點:在地更有心

    近年來為了對抗快餐文化興起了「慢食」運動,對抗過快的生活步調則有「慢活」運動,如今在紐約則興起了「慢花」(Slow Flowers)來對抗進口花,因為目前在美國當地販售的花卉有80%都是國外進口,而這個「慢花」,就是在呼籲民眾購買當地花農種植、當季盛開的花卉,而當季的花卉除了品質沒話說對環境也很有益,因為不需要在溫室裡種植,加上省去運送花卉的車程能夠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尤其現在民眾的消費心理,不只是購買商品還想知道背後的故事,而「慢花」就在倡導多多了解你所買下的花的價值,是誰種的、在哪裡種甚至還能直接跟花農交流做朋友。
    2016/06/01 21:24
  • FOCUS/巴黎承諾告別廢棄、噪音 啟「定期無車日」

    還記得去年9月巴黎著名景點香榭麗舍大道,曾經舉辦無車日引發廣大回響嗎?昨天(8日)也就是週日,當地政府再次推出相同的活動,不一樣的是這回進階成定期,也就是說未來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香榭麗舍大道都會封街成為行人專用區。當地政府官員表示,這是因為從去年的經驗顯示,無車日當天整個城市的廢氣排放量整整減少了2到4成,事實上為了打擊空汙、對抗暖化,近年來很多大城市都吹起了無車風潮。
    2016/05/09 20:49
  • 酷熱台灣電價又降 環團憂排碳量暴增

    4月份電價調降引起環保團體抨擊,認為電價太低,使用者根本不會主動節省能源,將會導致台灣排放量暴增,環保推體強調,台灣為了讓電價維持低水準,使用了非常高比例的火力發電,但這樣只會讓台灣環境成本增加,應該盡快引進再生能源,雖然因為再生能源目前成本比較高,可能導致電價上漲,但是對環境比較好,而且電價高一點,也能促使消費者主動省電,一舉兩得。
    2016/04/22 21:48
  • 「空中」特斯拉 陸第一架新能源機起飛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的資料顯示,航空業燃油的碳排放量佔全球人為碳排放總量的2%,迎向綠色航空",大陸首創「新能源」運動型飛機,簡單來說,就是靠電池當動力,就像航空版的「特斯拉」,主要用在休閒觀光或者駕駛培訓,4顆鋰電池重量72公斤,充電2小時可以飛航45分鐘,飛行高度1000多尺,時速最大120公里,現在還投入量產,每一架折合台幣大約5百萬。
    2016/04/16 20:22
  • 時代力量考察火力電廠 巧!pm2.5又紫爆

    時代力量黨團考察台中火力發電廠,剛好在同一天台中海線pm2.5再次紫爆,在立委和隨行環團的要求下發電廠即時降載減低排放量,但包括機組更新都得等到民國115年後,時代力量黨團認為這根本緩不濟急,要求台電未來能針對pm2.5做出即時反應。
    2016/03/03 13:28
  • 30年首見7月雪 探長白山極端氣候

    大陸的「碳排放量」已經超越美國,現在也吃到苦頭,這個冬天不僅有惡名昭彰的霧霾,受到聖嬰現象影響,大陸南方下暴雨北方下暴雪,其中吉林的長白山天池,在本該融冰的夏季下起了7月雪,最重要的旅遊檔期十一期間,更是大雪封山遊客上不了天池。當地的氣象觀測員直說異常現象前所未見。
    2016/01/02 19:17
  • 巴黎峰會歷史協議 升溫限制在2度C內

    巴黎氣候峰會落幕,宣佈同意將全球升溫幅度限制在2度C,並且從2020年起,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能夠達成共識各國代表都相當開心,但許多環保人士卻抨擊這其實是一場騙局並沒有實際幫助,而且限制化石燃料等關鍵議題都沒有具體的解決辦法。
    2015/12/13 11:3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