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深藍壓力周杰倫離婚新北市美國胰臟癌死亡率龍天翔Hooters統一獅店面
  • 搜尋:

    專題報導 結果共464筆

  • 【走一條不同的路】走一條不同路 台1線成台灣生命線

    全台灣第一條公路,也是第一條貫穿南北的路,就是省道台一線,這條路從民初就開始修建,從一線道的軟泥路到現在的40米寬的交通要道,可是經過好幾十年的修建、拓寬,才有如今的景象。因為台一線的便利,讓早期的工廠、商店都選擇落腳在台一線周邊,後來高速公路興建完成,產業的聚落也還是依賴台一線。從今天起,TVBS和天下雜誌合作推出【走一條不同的路】專題報導,帶您用不同角度,認識這條台灣的生命線。
    2011/07/18 19:29
  • 【教育敲警鐘】14歲醫科班!菁英補習 教育界搖頭

    教改推動10多年之後,補習風潮反而越吹越盛,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全國首創,針對國中生所開設的醫科班,補習班業者鎖定全國考試排序前1%的國二學生,幾乎都是班上前一、二名,把他們集合起來上課,從國三就開始上高中課程,強調進度超前,為未來醫科做準備;問題是連高中都還沒唸,13、14歲的少年已經早熟到清楚知道自己的志向,或者根本是聽命於家長的安排呢?【教育敲警鐘】專題報導,今天就要從家長的角度提出反思,替自己孩子的職場生涯做決定,究竟是好是壞?「國中醫科班」的現象,讓專家語重心長地說家長放手吧,只以學業的菁英教育做目標,很可能限縮小孩其他天份。
    2011/06/28 19:33
  • 【教育敲警鐘】錯1題差1學校! 基測簡易反而扭曲學習

    6、7月正逢台灣考季,也是許多學生經過多年埋首書本,準備「一試高下」證明能力的時候,不過回頭看看10多年來的台灣教育一改再改,想減輕學生的壓力,似乎適得其反,反而延伸出更多問題。TVBS推出【教育敲警鐘】系列專題報導,深入探討台灣的教育問題,今天首先要直指問題核心「升學主義」,學生始終被「考上好學校」這個目標壓得喘不過氣,教改之後,考試仍舊是升學最重要的依據,而題目變得簡單,錯個1題差1、2分,差的就是一個學校,逼的學生反覆練習的是解題跟反應,發掘能力與興趣這個教育的主要目的,反而被扭曲了。
    2011/06/27 19:29
  • 【失衡的台灣】家庭所得差75倍! 貧富差距急速擴大

    根據經建會統計,民國99年國人的平均月薪達到4萬4453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不過對於許多民眾來說,卻覺得這個數據高於自己的薪水。政府自認政績優,但為何民眾無感?台灣發展「失衡」恐怕就是主因。TVBS「失衡的台灣」專題報導,就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台灣各種失衡,今天第一集先從企業角度來探討,光是一家公司就有明顯的高低薪水落差,實際上拉開差距原因,不外乎是企業加薪,儘管加薪比例相同,不過底薪高,加的「金額」就多,而底薪低,加薪的「金額」就少,間接拉開差距,尤其有些企業還會利用加薪方式留住高階人才;根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最窮與最富有的5%家庭,平均總所得相隔12年就從32倍,拉開到近75倍。
    2011/06/13 19:36
  • 【綠色新加坡】新加坡土地變大! 拿垃圾填海造島

    地狹人稠的新加坡,每天製造多達7200公噸的垃圾量,該往哪倒,成了頭痛問題,新加坡想出把垃圾拿來填海造陸,在外海慢慢填出一個「垃圾島」,10幾年來,已經讓新加坡國土面積增加了110公頃,垃圾島經過綠化,又多了休閒場所,來看今天「綠色新加坡」的專題報導。
    2011/06/07 22:44
  • 【食至如歸】茶香隱身日式老宅 體現慢活哲學

    在今天的食至如歸專題報導中,我們要來看一間很有日式風味的老房子,優雅的女主人,本身就是留日的背景,卻利用這個傳統的老氛圍來推廣茶藝的慢活哲學,上門用餐或喝茶,就像到日本作客一樣。
    2011/06/01 19:38
  • 味美情濃!私房菜藏巷弄 如至友人居業者?

    到餐廳消費,感覺就像在家裡吃飯,「食至如歸」私房菜專題報導,要介紹一位很有個人特色的餐廳老闆,他人稱歐陽五哥,因為喜歡吃而無師自通,菜色和烹飪哲學自成一格,開業7年多,招待客人就像朋友,上完菜後,喜歡坐下來一起喝酒聊天,而且他的餐廳,就隱藏在住宅區的1樓民宅之中。
    2011/06/01 15:19
  • 【食至如歸】味美情濃!私房菜藏巷弄 如至友人居

    到餐廳消費,感覺就像在家裡吃飯,接下來的「食至如歸」私房菜專題報導,要介紹一位很有個人特色的餐廳老闆,他人稱歐陽五哥,因為喜歡吃而無師自通,菜色和烹飪哲學自成一格,開業7年多,招待客人就像朋友,上完菜後,喜歡坐下來一起喝酒聊天,而且他的餐廳,就隱藏在住宅區的1樓民宅之中。
    2011/05/31 19:31
  • 311強震滿2個月 福島核災全紀錄

    311東北強震,為日本帶來的不只是一場天搖地動,還有海嘯破壞之後,引發的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危機,讓核子專家認為這次輻射外洩對全球的影響,恐怕大於美國三哩島核災,到現在數百位福島壯士都還守在核電廠,盡力維持冷卻系統的運作。地震發生到今天滿2個月,Discovery頻道特別製作專題報導,當中訪問地震到當時正在核電廠的人員,一同回顧這場撼動全球的福島核災。
    2011/05/11 22:31
  • 綠總統「顛覆」內戰 蔡主攻蘇力守

    民進黨總統初選,下星期展開民調決戰,這次老將新兵對決,形象溫和的蔡英文,反常主動出擊,綽號「衝衝衝」的蘇貞昌,攻勢卻意外保守,短短一個多月的衝刺,兩邊選定那些戰場攻防交鋒?請看TVBS專題報導,解析這場綠軍內戰。
    2011/04/22 19:51
  • 【競爭力追根源】「好認真!」陸生態度 台生深受刺激

    兩岸大學院校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雙方都有越來越多學生到對岸求學,「競爭力追根源」系列報導,今天要從在台灣的大陸學生來做觀察,大陸生除了多學多問,把握學習時間外,是否還刺激了台灣大學校園的學習氣氛?不同的生長環境和學習態度,大陸學生的積極,給台灣學生是直接的競爭壓力,講到大陸學生,台灣學生一定說他們好認真,固然把經過挑選來台的大陸生跟台灣生相比不盡公平,但還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面向,來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2011/04/11 19:33
  • 【國會論劍】國親不合! 橘拚立委要藍「識大體」

    4年前的立委選舉,國民黨和親民黨合作,搶下國會7成席次。但今年底的立委選戰,國親兩黨卻是各自展開提名作業,兩黨完全沒有交集,親民黨更打算遍地烽火,和國民黨正面對決,希望搶下3席區域立委。親民黨坦言,是國民黨的態度,讓他們決定走自己的路,只是被說成「攪局」,親民黨反擊「橘軍不是天生就該識大體」,來看看今天的國會論劍專題報導。
    2011/03/26 19:43
  • 【國會論劍】學優則仕 東吳政治5教授選立委

    接下來日子,不只2012總統大選受關注!第八屆立委選舉,有意角逐的參選人檯面下早已卡位起跑;TVBS推出國會論劍單元,挖掘這次立委選戰中特別的人物以及觀點,製作專題報導!許多學者實踐理想從政,政壇有不少例子,但如果同時有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系所的教授,都尋求參與同一場國會大選,這很特殊吧。下屆立委選戰,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就有2個人準備或已經表態要進軍國會,有藍有綠,學者背景因為思緒清晰,口條論述比一般人專業,堪稱明星級戰將!
    2011/03/22 19:37
  • 【中美牌時代】麵粉袋大內褲! 美援時代台灣縮影

    還記得印著「中美合作,淨重20公斤」字樣,被戲稱是中美牌的麵粉袋大內褲嗎?這是許多三四年級生,共同的回憶,美國的奶粉、麵粉袋,美國的搖滾樂,美國的棒球,美國的打字機,美國大兵,共同交織出,美援時代的具體影像,這份台美之間特殊的情感連結,反映出什麼樣的年代?來看蕭子新、楊育昇「中美牌時代」專題報導。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回顧台灣和美國共同走過的歲月。」 台美互動經驗中,美援農產品,始終是記憶的重點,麵粉袋裁開,縫成的大內褲,上頭中美合作的字樣,絕對是走過美援時代,台灣人共同的童年經驗。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這是我覺得,最有趣的東西了,很多人都這麼說,最有趣的是,現在看起來雖然很好像,卻展現了當時的創意。」記者:「我想我祖父、祖母,應該都穿過。」 透過教會系統,美援食物深入到,台灣各個角落,美國麵粉與奶粉。」讓不少家庭得以果腹,也是學童最主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美國對台灣的農產協助,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其一透過農復會協助,農業生產技術的移轉,再來是因為,外銷美國農產品到台灣,根據480公法,無論國際小麥市場,行情如何變化,台灣需運用美國貸款,來進行購買,大量過剩的美國小麥,和其他農牧產品,就此被運到台灣。 美國麵粉帶動了,台灣的西點麵包業,開始出現了西式麵包廠,美援食品不止影響了,台灣人的飲食習慣,甚至改變了,某些台灣人的宗教信仰,由於援助食品,是經由教會系統發放,有些台灣人,為了領取美援食物,走進教會,當時參與物資發放系統的,基督教或天主教,還被戲稱為麵粉教。大豐麵粉公司董事長何澄祥:「所以就跟美國提出來,請求美國,援助我們台灣的項目呢,把麵粉改成小麥,那麼一方面,可以扶植這些麵粉工廠,能夠生產,能夠發展,二方面呢,如果拿小麥,到台灣來磨製的話,他會有附產品,麩皮出來,那這些麩皮呢,就可以做為我們畜牧業的飼料使用,仍然這麼多年來,仍然可以保持,很好的一個來往跟合作,是我們覺得能夠有這樣的結果,都是從當年美國政府,拿麵粉來援助台灣的一個起源,才能夠發展到,現在這樣的狀況。」 台美軍事協防,關係建立前,美國於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起,就引用480公法,提供台灣援助,美援以贈與專款基金,或對台貸款等方式,透過軍經援助,支撐台灣,降低台海風險,1954年,台美雙方軍事協防關係建立之後,美國依協防條約,有系統的提供大量美援,用以執行軍事合作,促使台灣經濟成長,最終目標,在達成台灣自立,美國扶持台灣,意在有效協防反共。 甚至配合生產提供,美國需求的低價商品,作為美國解決,剩餘農產品的出口市場,總計,從1949年到1963年底,美國提供了36億美援,其中22億是軍援,其餘款項用於對台貸款,農工、教育,社會醫療等不同項目,援助關係也使美國,成為台灣最大外資來源國,與進出口貿易對象。前外交部長錢復:「我們的外匯沒有,是靠美援,那個Grant援助,讓我們能夠外匯不致於短缺,我們的預算不能平衡,是美援幫我們,把收與支平衡,所以說如果,沒有1950年到1965年,那個15年的美國經濟援助,大概平均,每年1億美金左右,15年15億美金,今天提15億美金,沒有人看得起,那個時候是,好大好大的數目,我們是靠那一個,才能夠自立自強站起來。」
    2011/03/05 21:51
  • 【抗漲全攻略】小麥貴就自己種? 台灣條件難符合

    國際原物料漲不停,但我們的大宗物資卻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小麥全得靠進口,另外玉米、大豆,甚至連台灣過去盛產的蔗糖,現在也都主要靠進口貨,政府為了要抗漲,想出辦法,希望讓台灣的農民多種植這些農作物來降低原料成本,但實際執行起來,以糖來說,過去的甘蔗田,現在很多都和農民訂契約改種其他作物,無法說改種就改種;至於其他重要的糧產,也面臨成本過高、天候因素不適合,以及誘因夠不夠等困難,能不能靠著農業政策的調整對抗漲價潮?來看今天的【抗漲全攻略】專題報導。
    2011/02/25 19:31
  • 【抗漲全攻略】通膨巨獸來襲 抗漲全攻略保荷包

    通膨巨獸全球風起雲湧,台灣也感受到,一波波漲價浪襲擊民生物資,小市民的生活壓力漸增,像是國產麵粉去年3月,一包不用500,現在已經要超過600元,糕點早餐業者就說,麵粉漲價了,他們也要調漲售價,不過卻有知名麵包店說了真相,麵包店老闆說,其實進口日本麵粉,2、3年來價錢穩定,是國產麵粉在波動,可是現在也還沒漲到先前的高點,糖跟麵粉都不是漲價的原因,真正價格吃緊的,反而是乾果類;從今天起,一系列【抗漲全攻略】的專題報導,帶觀眾來了解,物價上漲的背後真相,以及如何保住荷包。
    2011/02/23 19:36
  • 【破案一線間】「性侵殺人」遭槍斃 掌紋比對洗冤

    空軍司令總部在15年前,發生女童遭性侵後殺害案件,當時經過軍方體系揪出兇手,是剩下3個月役期的上兵江國慶,並且判處死刑。雖然86年經過翻案再審,但軍檢維持判決,同年火速槍決。事情到了民國100年,在不久前出現戲劇性轉折,兇手另有其人,並且落網坦承犯案,江國慶被槍決伏法變成一場致命的錯誤,罪名沉冤得雪,家屬心情雖然有著欣慰,但是心中的傷痛還是不可承受之重。案子經過怎樣的轉折才讓江國慶洗刷罪名?一個空軍上兵之死,暴露什麼樣的軍中黑幕?來看我們「洗冤錄」專題報導。
    2011/02/12 09:59
  • 登BIO人物傳 阿妹故事全球23國播出

    歌壇天后張惠妹,從2千年開始就登上國際媒體,成為第一個登上包括CNN、TIME雜誌,跟Discovery的台灣明星,從台東原住民部落到五燈獎五度五關、成灣台灣本土天后,再唱到國際舞台。2011年一開始,張惠妹再度受國際媒體青睞,BIO人物傳記頻道,製作阿妹1個小時的專題報導,這個頻道在全球23國家播放,收視人口高達6千7百萬人,阿妹也是登上BIO人物傳記的第一位台灣藝人!
    2011/01/31 19:13
  • 【當掌聲響起】接演李小龍角色 周杰倫青蜂俠旋風

    周杰倫好萊塢處女秀青蜂俠掀起旋風,他接受TVBS的專訪,透露當初爭取這個角色,只是因為前一個版本是李小龍飾演,覺得不能把加藤拱手讓給亞洲其他明星,英文不好的他,拍攝過程難免卡卡的,不過在男主角塞斯護航下也順利過關,現在還可望接演續集,帶您來看下面的專題報導。
    2011/01/30 00:36
  • 【舊異域,新人生】〈獨家〉「台灣來的義肢」! 孤軍在異域展新生

    相信不少五六年級生對這部片都還有印象,90年代國片「異域」,描述一群國軍死守泰北伺機反共復國,卻因歷史弄人,成了亞細亞孤兒。TVBS從今天起推出【舊異域,新人生】的專題報導,要為您呈現這群孤軍的後代,在異鄉努力扎根的故事。透過TVBS的鏡頭,第一集先帶您看到泰北孤軍的第二代,無奈之下幫泰國打仗,用鮮血換居留權,很多人卻因此肢體傷殘,歷經多年,舊義肢早已殘破不堪,為幫助他們,台灣派出醫療隊遠赴泰北,替他們換新腳。
    2010/12/20 19:52
  • 少女偶像蛻變金鐘影后 奮鬥演藝路

    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兩度入圍,楊丞琳的演技終於受到評審高度肯定,脫穎而出。在演藝界已經10年的楊丞琳,是以女子偶像團體「4 in love」出道,歌路與形象都相當侷限,不過在單飛之後,她多元發展,總算發光發熱,從主持、演戲一直到個人專輯,都有不錯的成績,她的歌更成為KTV時常點播的熱門曲目。此外,她還從電視螢幕演到電影院的大銀幕,不斷在演藝生涯中尋求突破,透過專題報導,帶您深入了解這位年僅26歲,卻已經完成了許多人夢想的藝人,楊丞琳。
    2010/11/21 16:31
  • 【瑞典驚嘆號】瑞典「玩」創意! 巨蛋纜車、極光飯店

    「瑞典,驚嘆號」專題報導,今天我們要帶您看看,瑞典人如何利用創意來推展觀光,瑞典巨蛋體育館,是全球最大的球形建築,他們在圓形巨蛋上方,蓋了全球獨一無二的巨蛋纜車,另外還有一家極光飯店,提供相當特殊的光療服務,因為北歐冬天,黑夜非常長,必須作作光療,才不會有憂鬱症。
    2010/10/22 22:53
  • 日曬雨淋又怕胖 主持外景甘苦參半

    旅遊外景節目邊工作邊玩樂令許多人稱羨,不過下了鏡頭,背後看不見的辛苦和危險,卻很少人知道,食尚玩家主持人莎莎和攝影團隊,就在印度遭受到槍擊,2位攝影師被流彈打中,震驚國際,也讓外景節目在異地錄影的安全,受到矚目,外景節目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透過TVBS新聞的專題報導帶你略窺一二。
    2010/09/24 20:14
  • 「愛哭的獅子」 庹宗康當老闆很無辜

    庹宗康投資副業經營夜店有成,年營收衝破上億元,成績亮眼,榮登演藝圈夜店王子的稱號,從取悅觀眾而表演的藝人跨行當起有數十位員工的夜店老闆,面對商場的困難,庹宗康是如何克服和突破,以下是我們的專題報導。
    2010/09/17 16:35
  • 【藍領抬頭風潮】金融海嘯效應 白領紛紛轉藍領

    美國景氣雖然出現回彈跡象,但失業率還是居高不下,很多白領工作人員,在失業多時之後,決定不坐辦公桌了,由白領轉藍領,有技術在身,被資遺的機會還小一點,這使得許多原先乏人問津的技術學校,突然蓬勃了起來,請看記者范琪斐來自紐約的專題報導。
    2010/09/08 22:2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