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消防員業務7-ELEVEN股票李青青身亡張學雷裕隆房仲群創花蓮
  • 搜尋:

    副教授 結果共956筆

  • 美次卿取消「經濟對話」 李大中:蔡應務實對國人說明

    美國務院次卿柯拉克今天訪台,但是原定舉辦的「台美高階經濟對話」取消,行程重點僅在參加已故前總統李登輝的追思禮拜,其他活動行程也遭臨時改動。對此,淡大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這個狀況與蔡政府之前宣傳,開放美豬可獲得的效益大相逕庭,顯示其內部工作可能出了問題,也突顯其「務虛不務實」的本質;李大中強調,總統蔡英文應記取這次教訓,並誠懇的對國人說明,如此才是較負責任的表現。
    2020/09/17 18:28
  • 美次卿來台助燃川普選情?學者:美要藉台換取與陸利益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今(17日)旋風訪台,創下國務院官員訪台最高層級。對此,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在《新聞大白話》分析「柯拉克的位置相當於我國常務次長的位置,事實上,川普上任時,他的位置曾空缺兩年半,就有學者指出『柯拉克位置不大,來台灣也無法實質制定相關協議』,不過,縱使此行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對台灣來說也是件大事,不管是談美豬或BTA都好,我認為府方跟美方私底下應該有一些默契正在緊鑼密鼓的互動,目前正值十月川普的選情告急,川普勢必要打經濟牌,『倒不是台灣特別重要,而是台灣與中國是綁在一起的,川普要藉由幫助台灣,去踩中國痛腳,換取中國的貿易利益』,隨著美國大選時間逼近、力道會更加強,大家一定會看到台美官員互訪的情況頻繁發生」。
    2020/09/17 17:36
  • 陳時中2022參選雙北?俞振華:綠營派系平衡是關鍵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年以來一直是最受關注的政治明星,現在有很大的呼聲拱他參選2022年的台北市長或新北市長,就民調來看,他也具有代表綠營對決藍營檯面人物的實力。然而,距離2022時間尚遠,最大變數恐怕是他的政治光環能否持續下去?對此,政大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採訪,表示陳時中的光環未來或許沒辦法像防疫初期那麼高,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已具備全國知名度,之後不管放哪個選區作戰都是一位強將;但要注意的是,民進黨無論推誰都能拿基本盤,更重要的考量恐怕還是內部派系平衡,以及對中間選民的吸引力。
    2020/09/08 18:39
  • 美選十月驚奇「川金會」能成?學者:不敢說絕對不可能

    美國大選將近,全球都在關注「十月驚奇」是否再次上演?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川金會」會不會是關鍵呢?對此,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張少文今(3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北韓雙方對於川金會的『主觀意願』各不同,金正恩先前承認五年來經濟政策錯誤,所以目的是希望能夠恢復經濟;而川普主要就是希望接下來的總統大選能夠成功連任。至於10月到底能不能見到面?不敢說絕對不可能,必須要看美國如何處理制裁北韓的問題,如果能夠稍微讓步,讓北韓覺得美國有一點點善意,雙方各退一步,或許能夠成功會面,但若堅持要等北韓廢核後再討論解除制裁或是獎勵的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會破局。」而北韓到底有沒有可能廢核呢?他個人認為,「不太可能,因為目前核武是他們很重要的『保命符』,除非把北韓納入『核武俱樂部』,按照規定來處理,不然北韓不太可能願意交出所有核武原料讓美國保管。」另外,金正恩的健康問題沸沸揚揚,他的勢力還穩固嗎?張少文表示,「關於金正恩死亡的消息,應該是可以否認,但若是有健康問題,或是不堪勞累,進而將權力分散給其他重要幹部來處理的話,是很有可能的,但如果是要把權力下放給妹妹金與正的話,可能還需要考慮一下,因為『人要有身分才能處理事情』,金與正現在的位階還不是很高,若越級指導上層的話,在行政上可能會有些問題。」
    2020/09/03 18:03
  • 免花錢買營養品! 學者:5食物富含纖維、維生素B群

    纖維除了存在於蔬菜水果之外,其實全穀雜糧也非常的多,這是大部分的朋友忽略的地方。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蕭乃文推薦5種高纖食物,每日輕鬆吃足纖維。
    2020/09/03 16:07
  • 美豬換到BTA?台大學者:八字還沒一撇

    蔡政府急開美豬牛大門,自信滿滿與美國有機會簽署BTA,但美方至今不鬆口,外界問「究竟我們換到了什麼」。對此,台大國企專任副教授盧信昌在《新聞大白話》表示「川普總統多次在國際場合宣示『要以最快速度與英國簽署FT』,美英兩國談了三年還沒簽成,台灣開放含瘦肉精豬肉進來後,我們的經濟部認為『很快就可以簽署相關協定』,但事實是『八字還沒一撇』,甚至也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2020/09/01 18:02
  • 川普將再次上演「十月驚奇」?!學者:搖擺三州是關鍵

    美選將近,美國總統川普在關鍵搖擺州的民調約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4%至7%,這次有沒有可能重演「十月驚奇」逆轉勝呢?對此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7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線上訪問表示,「目前民調輸,並不是真的輸,川普只要把關鍵搖擺三州(賓州 、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的民調追回,的確很有可能再次上演逆轉勝,現在關鍵時刻,必須要持續關注川普會不會使出招數。」而川普日前表示,若中國大陸武力犯台,「北京知道我將做什麼。」邱師儀認為,「若中國大陸侵略台灣,基本上,美國一定會在中間扮演一個穩定的角色,川普會用某種形式出手協防,但很難說會做到什麼地步。」他也提醒,「台美關係好,並不代表台灣可以一直往中國大陸的底線壓,蔡英文總統目前還算冷靜、理性,但台灣仍需謹慎看待、沙盤推演,以免有時看似在給我們糖吃,但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盡量『以靜制動』。」
    2020/08/27 17:54
  • 掌高雄市新聞局長 董建宏:為故鄉打拚是光榮的事

    即將出任高雄市新聞局長,擔任市府化妝師的董建宏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都市計畫博士,擔任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本身是高雄人,他說,能夠回故鄉打拚,為故鄉做些改變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2020/08/21 21:26
  • 民主黨修黨綱表態反中 李大中:未必是拜登施政方針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通過2020年版黨綱,在涉及兩岸的部分重申承諾履行《台灣關係法》,並刪除原有的「一個中國」字眼,與川普比拚「反中」的意味濃厚。對此,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認為這份黨綱洋洋灑灑90多頁,但是提到亞太的內容僅有1.5頁,且黨綱一般來說只是宣示性質,未必符合黨籍候選人拜登本人的想法,重點還是看他之後推出的政見如何表述。
    2020/08/21 18:10
  • 政治考量高於專業?葉金川:指揮中心如同『聖旨』

    指揮中心啟動政風調查彰化縣衛生局,連日來紛擾不斷,陳時中的動作遭外界質疑「政治考量高於專業」。對此,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在《新聞大白話》表示「根本不該從政治思考,這件事關係著台灣衛生與人民,講實話第一波時『哪個人不是順時中的?』現在面對第二波疫情,彰化透過精準篩檢,驗出陽性個案,不該當成借鏡嗎?蔡政府打著『防疫要能做好,必須靠中央地方一條心』,葉彥伯今天也哽咽表示『希望能繼續跟陳時中協力對抗疫情』,我比較不了解醫界的階層,但為何要用政風查處,難道不怕會產生寒蟬效應嗎?陳時中『應該先溝通,不該先政風』」。邱師儀也感嘆「民進黨選舉全贏了,但『社會變得好像不能有不同的聲音,哪怕是一點聲音,網路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出征,哪有一個民主社會是不能監督的」。
    2020/08/21 17:32
  • 人權委員會對人民開罰?廖元豪直言「太危險了」

    國家人權委員會8月1日風光揭牌後,蔡總統及綠營人士不斷以「人權鬥士」的美名,強調陳菊曾為台灣民主自由、人權奮鬥的歷史,但觀察人權委員會新制訂的運作規則,不但可以查私人,若不配合一路就是罰罰罰,難道不怕還沒保障到人權,就先侵害人權嗎?對此,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廖元豪在《新聞大白話》表示「監察院的權限是「同意、彈劾、糾舉及審計」,這四權是針對政府機關,但調查私人,憲法並沒給這種權限,這種設計很危險,不但違憲也侵犯人權」。
    2020/08/18 18:00
  • 綠補選贏了2022就勝券在握?學者這麼說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以67萬票當選,補選的結果雖不令人意外,但這場補選藍、綠、白三黨相爭下,也投射出三黨在高雄的勢力消長,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投書媒體直指「只要『大環境』沒有改變,兩年後民進黨在高雄的政治版圖不易改變」。對此,《新聞大白話》今(17日)即時連線林子立,他表示「大環境是指在國際上『美中對抗的態勢會不會改變』、區域上『解放軍在南海、台海會不會持續帶來壓力』、國內的政治經濟雖然相對穩定,但『蘇震清風波對民進黨的打擊很大』,所以接下來,民進黨只要再爆發貪腐事件,就會成為『新貪腐政黨』,對2022將很不利」。
    2020/08/17 18:00
  • 賀錦麗搭檔能為民主黨加分?黃介正:關鍵還是在拜登表現!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搶先對手,宣佈由女性參議員賀錦麗擔任副手,由於賀錦麗是非裔與印度裔混血,格外引人矚目,不少人認為這個選擇幫拜登加了許多分。對此,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認為加分與否有兩個面向。首先,看川普是否繼續操作「族裔牌」,如果照上次大選的玩法,可能會有些許變數;其次,賀錦麗的形象風采似乎蓋過拜登本人,所以關鍵還是在於拜登不要再有失言表現,否則支持度可能被川普拉近。
    2020/08/13 18:35
  • 馬英九稱「美軍不會來」 黃奎博:前總統了解的比你我還多

    前總統馬英九近日演講表示,如果中共攻台,一定會想辦法在短時間內拿下,美軍可能沒辦法過來馳援,所以「首戰即是終戰」。對此,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認為馬英九至少當過三軍統帥,掌握的資訊絕對比一般人多,所以其觀點有一定可信度;退一步說,既然談軍事戰略,做最壞的打算也有必要,不可諱言,如果兩岸開打,台灣所受到的傷害一定不會小。
    2020/08/11 18:18
  • 黎智英遭逮港敲新聞自由喪鐘?!學者:美國出手制裁最有效

    香港警方昨(10)日上午出動大批警力,以「港區國安法」中「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串謀欺詐」等罪嫌,先後逮捕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與其2個兒子,以及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等7人,並對壹傳媒辦公室進行全面搜索,直至今日黎智英及其餘3名壹傳媒被拘高層仍被扣押中,今日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視訊連線到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他表示,港版國安法通過後一國兩制已成歷史名詞,從黎智英被強行逮捕來看,香港已不是民主且有新聞自由的國家,昨天正式敲響了香港新聞自由的喪鐘,雖然未來還是會有外媒駐地,但記者的心態一定會做調整,會變成像在中國大陸的駐地記者不敢提天安門一樣,而對於中國大陸同時逮捕了那些反送中人士,他認為,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抗議是希望在中美對抗之下,西方勢力可以去制裁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有許多高官及其家屬都在美國的情況下,美國出手去制裁中國大陸將會很有效。
    2020/08/11 17:52
  • 薪資年增1.41%就業市場「春燕歸」?學者:未來狀況不樂觀

    1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召開第三季審議會討論明年是否調漲薪資,疫情當前,基本工資還有可能漲嗎?對此,身為審議委員會一員的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今(11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線上訪問表示「雖然整體經濟情勢不好,但國內相關單位對於今年整年成長率預測基本上還是正值,經濟成長率雖然會稍微下修,但還是會維持超過1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消費者物價指數部分,雖然上半年為負成長,但如果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本上也是正成長;核心物價指數在今年一到七月為正成長,若加上去年下半年,幅度甚至會超過1個百分點。因此,以這些指標來看,若不調基本工資,勞工會無法接受,但若有所調整,雇主一定會反對,所以應該會調,只是無法達到過去的3%至5%,大概會落在1%至1.5%,這樣對企業成本影響相對有限,勞雇雙方雖然不滿意,但應該仍勉強能接受。」另外,六月薪資年增1.41%,是否代表就業市場「春燕歸」?辛炳隆認為「四、五月時台灣疫情已控制住,內需服務業基本上有回溫,加上『報復性消費』,確實讓許多服務業者生意上有收入,但未來是否會持續成長,仍持保留態度,主要因為全球經濟局勢並無好轉,台灣為出口導向的國家,外銷對象又主要是美國及中國,這兩個國家還沒度過最壞情勢,台灣的出口市場仍疲軟,再加上持續地邊境管制,國際觀光客無法來台,飯店或餐廳等觀光產業依舊沒有改善,而許多專家稱下半年疫情會復發,若國內疫情再次爆發,人員管制、社交距離等限制會再度出現,最近回溫的內需服務業可能又會被打趴。」並稱「國內外的情勢會讓台灣就業市場沒辦法樂觀。」
    2020/08/11 17:45
  • 快訊/5年73論文造假「排世界第2」 教部:取樣太少

    全國私立學校產業工會,公布各國期刊論文造假統計,在2012到2016年,台灣期刊論文造假篇數高達73件,在全球排名第2,第一名則是大陸有276篇,對此教育部回應,私人資料庫並非全面取樣,涉及造假的論文中,有2位副教授就占了63篇,用2人行為論斷台灣是抄襲大國並不恰當。
    2020/08/01 09:42
  • 台股飆新高適合進場嗎?專家多持保留態度!

    台股近期在台積電的帶頭下飄至歷史新高,可說是已站穩1.2萬點,甚至有人看好這場牛市能持續到明年,那麼現在是不是一般散戶進場的好時機呢?對此,台灣ETF學院創辦人李柏鋒在《新聞大白話》節目中分析,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原因是「跟風進場」的人通常沒有經過理性思考,所以常常連自己怎麼賺、怎麼賠的都不知道,所以關鍵不是時機的問題,應該是自我狀態的問題。 文大財金系副教授駱武昌舉「擦鞋童理論」為例,表示當過去不玩股票的擦鞋童都跳進股市了,代表外界資金已經盡出,未來很難持續牛市,而目前台股的現象需要以此為警惕;資深證券分析師林成蔭則持保留態度,認為現在股市的確面臨一些問題,但要進場套利也不是沒有機會,只是要注意投資類股的趨勢。
    2020/07/31 17:55
  • 「佔中三子」戴耀廷遭港大解聘 反制港版國安.多國響應

    就在港區國安法頒布後的氛圍下,曾經帶頭發起2014年「佔領中環」行動的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港大校委會撤銷了他的教職。戴耀廷透過個人臉書回應,認為這樣的結果,標誌著香港學術自由終結。針對港區國安法的實施,許多國家反制中國猶如骨牌效應,紐西蘭是五眼聯盟成員中,第四個宣布暫緩香港引渡協議。接著,歐盟27個成員國也發出共同聲明,未來鎮壓專用的武器也將限制出口香港。
    2020/07/29 20:02
  • 快訊/佔中副教授戴耀廷 遭香港大學解僱

    香港大學校委會今天(7/28)開會通過,解僱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他因為參與佔中活動,被封為佔中三子之一,對於遭港大解僱,戴耀廷回應,這是由大學以外的勢力介入。
    2020/07/28 21:28
  • 統籌稅款分配爭議多?學者建議:訂立標準公式解決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造勢場合,端出他已核定與高雄有關的4000億預算案,讓其他五都首長紛紛抱怨統籌分配款不公平,呼籲修「財劃法」的聲音又重回檯面。對此,台北大學公行系副教授侯漢君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公平與否的標準在於各縣市是否願意接受,否則就會流於中央的主觀判斷。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地方協調出一個「公式」,以後就依照此標準分配稅款,這樣才能降低中央主導的程度,進而讓多數人服氣!
    2020/07/27 18:31
  • 免驚!中美終須一戰?李大中:皆維持「鬥而不破」策略

    美中互相關閉一個領事館,可說是中美關係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外交衝突,外界分析「中美開戰」機會恐變大。對此,淡大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在《新聞大白話》表示「美中軍事白熱化,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美中競合大局』,而現在雖然看起來是『合作不斷縮小、競爭不斷加大』,但目前兩大國還是建立在『鬥而不破』的底線上,雙方看起來似乎是劍拔弩張,但還是努力在避免衝突」。另外,傳出8月將恢復美中貿易協議第二階段的會談,李大中分析「第二階段有沒有可能往前推進,目前的變數還是很多,一切恐要等美國大選過後才有明朗化的跡象」。
    2020/07/27 18:00
  • 美台建交是可能選項?譚偉恩:短期內條件難達成!

    美國與中國大陸近日相互關閉對方的駐地領事館,讓彼此的關係再度惡化,甚至有人揣測,美中關係再也回不去。那麼,華府有可能與北京斷交,並轉而與台灣建交嗎?對此,中興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譚偉恩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認為有兩個條件因素,使得這個情況難以達成。首先,「中華民國憲法」在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我們是不可能以「台灣」的名義建交;第二,美國現在與台灣的互動,是在其「台灣關係法」的架構下運作,所以美國若要改變與台灣的互動模式,內部還要有相當的調整,這些在短期內皆難以實現。
    2020/07/24 18:31
  • 快訊/泛民初選 中聯辦點名戴耀廷涉違國安法

    香港泛民主派11與12日兩天,針對立法會選舉舉辦初選,對此,香港中聯辦昨晚發表聲明譴責,並表態支持港府「深入調查、依法查處」。中聯辦並點名,香港大學副教授戴耀廷,已經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第22條。
    2020/07/14 10:40
  • 香港民主派初選投票超預期 成9月選舉風向標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第一天投票結束,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表示,今天有逾22萬人進行電子投票,已超過原定兩天17萬人的目標。他預期9月立法會選舉時,會有更多人支持民主派。
    2020/07/12 09:3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