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唐治平母親60元貼圖陳曉唐治平孫鵬高雄火車站狄鶯淨身出戶陳建州
  • 搜尋:

    兒科 結果共929筆

  • 桃園+180 多區多家藥局診所、綜合運動館泳池現足跡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17)日桃園市有180例本土確診個案,桃園市衛生局也陸續公布相關足跡,其中中壢威尼斯影城、凱悅KTV中壢店等娛樂場所都有足跡,另外幼兒健康保藥局、安保親子藥局、康慈藥局、長清藥局、立康藥局、澔德耳鼻喉科診所、葉欽池小兒科診所等藥局和診所都有多處的足跡。
    2022/04/17 16:44
  • 全台逾2千學生確診 兒科權威示警「8染疫症狀」勿輕忽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進校園,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累計18個縣市,311所學校停課,從去(2021)年4月20日至昨(13)日為止,共有2254名學生確診,其中大專校院達1026人、高中290人、國中201人、國小540人、幼兒園197人。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在社區感染下,兒童染疫的數字仍會繼續攀升,提醒家長未成年孩童感染Omicron有8種常見症狀,必須多加注意。
    2022/04/14 11:31
  • O毒使幼兒出現「這症狀」機率增3倍 日醫憂對腦部影響

    國內疫情升溫,隨著本土感染人數持續上升,許多人也開始擔心幼童的染疫風險。近日有日本醫師指出,自從Omicron變異株盛行,兒童染疫後出現熱痙攣的症狀有增加的趨勢,根據日本小兒科學會提供的數據,1至4歲確診幼童熱痙攣的發生率,甚至是Delta變異株流行時的3倍。這也讓日本小兒科醫生擔憂染疫對腦部帶來的影響。
    2022/04/13 14:51
  • 本土確診升溫!香港臨床發現Omicron攻擊兒童中樞神經系統 醫警告這件事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多點連環爆,本土新增個案數近一周以來持續攀升,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指出BA.2死亡率比流感多七倍,觀察發現病毒對兒童神經系統及上呼吸道都會有攻擊力,臺大醫院小兒科教授江伯倫認為小朋友如果普通感冒,流感或是腸病毒甚至說Omicron,也有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2022/04/08 22:56
  • 狂喊肚子痛!醫驚肚內藏「整坨甜甜圈」 4危險前兆注意

    國內近期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疾管署急診就醫監測資料,每一週逾10多萬人腹瀉就醫,對此就有兒科醫師警告,這些患者當中很可能藏了一個相當危險的疾病「腸套疊」,並點出4個前兆,提醒民眾務必多加留意。
    2022/03/30 10:38
  •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高於日韓! 健保考慮加碼照護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台灣孩子生得少,出生28天內的死亡率卻高於日韓,研究發現,新生兒科會診可降低死亡率,醫學會呼籲修改健保給付,改善新生兒照護,健保署同意朝此方向努力。
    2022/03/27 20:49
  • 嚇壞!6歲童吃止吐藥「眼歪嘴斜」現幻覺 急診醫曝原因

    吃藥竟吃出幻覺!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案例,提到曾經有位6歲女童,因為出現眼歪嘴斜、行為失控等狀況,被著急的家長帶到醫院,事後經過問診才得知,女童是服用了過多的止吐藥「Primperan」,才會出現異常行為,而醫師也特別提醒,這種情況其實不算少見,呼籲大家在吃藥前一定要看清楚劑量。
    2022/03/27 18:18
  • 鼻塞、噴嚏打不停!換季大過敏 醫曝3關鍵

    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正是過敏好發季節,讓不少家長很煩惱,兒科醫師歐淑娟指出,過敏對孩童的影響不僅止於不適感,調查顯示,過敏會造成孩子在學習、睡眠、人際交往三個層面退步,如想抵抗過敏,建議家長可從孩子的飲食、正常作息和好菌攝取三大關鍵處下手。
    2022/03/18 11:03
  • 新生兒臀部嚴重紅腫!母控不勤換尿布 護理之家喊冤

    台南有1名新手媽媽帶著新生寶寶入住產後護理之家,她怒控寶寶原本臀部只是有小紅疹,入住9天後,卻嚴重尿布疹,皮膚整個紅腫脫皮,現在,只要便便或洗屁屁都會大哭,她質疑是護理之家不勤於換尿布導致;但護理之家出示紀錄澄清,說完全依照小兒科醫師的指示用藥照顧,也曾1天換28次的尿布,絕無疏於照護。
    2022/03/17 18:18
  • 17歲少女愛愛後「那裡」爆血破裂 下腹劇痛急就醫

    近日一名17歲少女因肚子痛前往兒科掛急診,她主述自己下腹疼痛,護理人員經詢問後得知,該名少女在腹痛前1小時曾有過性行為,在一連串檢查後,醫師確定她是「黃體破裂併腹腔積血」症狀,嚴重的話恐影響生命跡象。
    2022/03/17 14:31
  • 幼童塞「綠豆」進鼻孔清1小鮮血狂流 醫驚呼:還快發芽

    爸媽當心!孩子在成長期間免不了對周遭事物感到好奇,通常將東西拿起後第一個舉動不是往嘴巴裡頭塞,就是塞進鼻孔裡。而知名兒科醫生楊為傑在臉書透露,過去曾發生一名孩子在鼻腔裡塞了「綠豆」的慘況,最驚人的是綠豆還快要發芽了,整整清除一個多小時,流了一堆血。
    2022/03/16 05:30
  • 吃蛋就有症狀!童反覆吐2週 醫揭主因:不是腸胃炎作怪

    腸胃炎的症狀難耐,不過有時出現嘔吐的現象卻未必是腸胃炎在作怪。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陳映庄分享先前的看診經歷,透露1位小男孩因反覆嘔吐2週,在多次看診後被診斷為腸胃炎,儘管吃藥後症狀出現緩解,但數天後又會再產生嘔吐的症狀,而在仔細了解後,才發現男孩是因為「食物過敏」才導致嘔吐。
    2022/03/12 10:33
  • 家長惡夢!親子廁所「這按鈕」太邪惡 兒狂喊:我要按囉

    考量到育兒家長族群,現今許多公共場所都設置有親子廁所,方便帶小孩出門的家長如廁,只是內部一處「邪惡按鈕」卻時常讓父母尖叫連連,簡直成為惡夢一般的存在,如今連小兒科名醫都差點中招,驚險過程曝光後,引起大批家長共鳴,直呼「是每個父母心中的痛!」
    2022/02/28 14:50
  • 香港10日內3名嬰幼兒染疫死亡 專家憂病毒再變異

    香港10日內有3名5歲以下嬰幼兒感染COVID-19後死亡,兒科專家表示,現時無從稽考是甚麼原因引致多名染疫嬰幼兒死亡,患者出現急性腦炎,最擔心是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再變異。
    2022/02/22 15:07
  • 爸媽注意!冬天不出門易缺鈣 3大NG小孩恐「成長冬眠」

    一位媽媽在寒假結束後,發現孩子比同班同學成長慢,焦急詢問醫師原因,才發現長假累積的晚睡、不出門、不運動、不喝鮮奶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成長進入「冬眠期」,落後同齡孩子。卓越皮膚科兒科聯合診所院長、前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醫師說明,國外研究曾證實,受冬季陽光照射少、運動量減少等原因,兒童成長存在「春夏快、秋冬慢」的季節性。
    2022/02/22 05:04
  • 有片/孩童罹患「這疾病」多數無症狀不注意! 小心罹癌風險

    學童體重過重,家長真的要特別提高警覺了,尤其現在學童因為升學壓力,不愛運動,偏愛吃甜食,有部分學童,升學壓力整天都待在室內,體重直線上升,BMI值高達31.5,每天睡眠約8到10小時左右,卻經常喊累,經醫師檢查診斷出罹患「脂肪肝」,小兒科醫師提醒兒童若出現肝病,通常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
    2022/02/16 23:23
  • 快檢查眼睛!2疾病「手電筒就能揪」 這情況恐摘掉眼球

    兒童的視力問題除了近視以外,眼部疾病的威脅也不能忽視!小兒科醫師陳映庄指出,有2種眼睛疾病,在家就可以用手電筒檢查,分別是「視網膜母細胞瘤」與「真假性斜視」,前者好發於5歲以下孩童,及早發現治癒率達9成,但若延誤就醫,最慘恐要摘除整顆眼球。
    2022/02/16 21:05
  • 遭蒼藍鴿當面嗆爆! 愛莉莎莎吐心聲「超級不想面對」

    網紅「愛莉莎莎」曾經拍片聲稱瀉鹽會讓膽管變大,喝橄欖油混和液能排出體內膽結石等,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兩人隔空交火,一度引起外界關注。近來網紅博恩所屬的「薩泰爾娛樂」舉辦《炎上》節目,邀請愛莉莎莎與蒼藍鴿正面對決,而愛莉莎莎也透露自己心聲。
    2022/02/14 20:26
  • 藥水沒喝完冰起來?醫示警3大誤區「冷藏恐影響藥效」

    每次感冒到醫院看診後,都要遵照醫囑用藥,而有時候藥水還沒吃完就痊癒了,那麼剩餘的藥水該如何處理呢?不少人都會選擇將藥水放進冰箱保存,留著下次再服用,或是直接倒進馬桶、水槽等。對此,小兒科醫師陳映庄在臉書粉專「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上發文,破解相關迷思,並教民眾妥善處理不同類型的藥物的正確方法。
    2022/02/14 15:56
  • 藥沒用完怎保存?醫指2重點:別亂冰!恐變質降藥效

    感冒、生病就醫檢查,遵照醫囑用藥,是改善健康的根本之道,不過日常難免也會有藥物沒用完的時候,不少民眾會選擇放進冰箱保存、留到下次再用、或是倒進馬桶、水槽等方式處理。不過這些方法,其實都有細節需要注意,否則不僅不利健康,也可能造成環境、海洋汙染。禾馨醫療兒科專科醫師陳映庄在社群上分享,解說藥物該如何保存及妥善處理,一起來了解!
    2022/02/07 17:39
  • 染疫幼童爆增「小心3大重症因子」 醫曝護兒保衛戰解方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其中已有不少幼童染疫,已讓不少爸爸媽媽都很擔憂,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指出,Omicron在兒童的確診數和住院數中比例是大幅上升,且相較於Delta也更容易傳染給兒童,重症危險因子包括肥胖、糖尿病、氣喘,早產兒、新生兒及小嬰兒症狀也需要特別留意,但國內還沒有核可未滿12歲兒童的疫苗,家長可以採取繭縛策略,由會接觸兒童而能打疫苗的人都完整接種疫苗,進而保護兒童。
    2022/01/29 11:04
  • 桃園龜山群倫、八德長頸鹿安親班 停課14天

    桃園疫情延燒,教育局今天公布龜山區群倫補習班、八德區長頸鹿安親班即日起停課14天。而染疫足跡也擴及新竹、苗栗,就有確診者曾到寶山鄉採橘子、逛內灣老街以及去竹北居酒屋用餐。另外也有一名桃園確診者,因為回苗栗娘家探親,這個月去苑裡郵局ATM、小太陽小兒科診所,以及安和診所。
    2022/01/27 13:20
  • 快訊/北市圓山女廚師、仲介哥足跡曝 餐廳、皇池溫泉、全聯在列

    台北市圓山飯店女廚師跟從事仲介的哥哥陸續確診,母親也染疫,副市長黃珊珊指出,這對兄妹很有警覺,立刻通知公司。現在足跡疫調也出爐。從1月16日起到22日止,確診者足跡包括,圓山大飯店、大安區的Kitchen66廚房、麥當勞、社子的全聯、還有小兒科診所、皇池溫泉御膳館。另外,也公布外縣市確診者到過台北市的足跡,包括捷運台北車站B1連通道,還有中山北路的食品店、NET民權一店等等。
    2022/01/23 16:00
  • 疫後孩請假老師態度大轉變 爸媽曝心聲:咳嗽也在家

    近日本土疫情升溫,又加上新增個案有許多都是未滿10歲的孩童,包含桃園、新竹多間國中小學也紛紛停課,引起不少家長擔憂。現在還出現老師頻宣導,只要家中寶貝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請假在家靜養。而知名小兒科醫生陳木榮則說,疫情前後老師態度實在差很大。
    2022/01/20 12:48
  • 生死交關180秒!醫驚見「這東西」滑進產道 嬰險缺氧喪命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仍有不少突發狀況,得靠醫師即刻救援,萬芳醫院就有一名產婦,凌晨破水待產,但在分娩過程中,臍帶突然從寶寶的頭旁邊滑到產道內,發生「臍帶脫垂」,緊急將胎兒分娩後交由兒科急救,才保住一命,醫師指出,臍帶脫垂不常見但相當危險,如超過3分鐘,就可能導致胎兒缺氧,甚至死亡。
    2022/01/18 11: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