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唐治平國稅局女兒遭霸凌餐廳倒閉姚嘉妮林祖輝高大成民調陳曉60元孫鵬
  • 搜尋:

    兒科 結果共929筆

  • 快篩試劑怪怪的!人妻驚「沒棉花棒」醫一看笑瘋:太衝動

    國內疫情嚴峻,近一週已破12萬例本土確診,各地也引爆「快篩之亂」一劑難求。對此小兒科醫師柳雱邁分享,近日碰到一名人妻私訊求問,說自己買到的家用快篩試劑怪怪的,居然沒有「採檢棉棒」,結果照片曝光後廣大網友全笑翻。
    2022/05/05 09:53
  • 本土連日破萬醫見「這景象」 不捨喊話:別再獵巫確診者

    本土確診數激增,光是3日單日就超過2萬人染疫。而最近出現一個狀況,不少確診者頻頻向身邊的人道歉。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則公開喊話,請不要對確診者獵巫,沒有人願意染疫。
    2022/05/04 10:56
  • 出門都像賭博…醫3考量「挺打兒童疫苗」:願接種莫德納

    兒童疫苗今(2)日開打,首波開放6至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但不少家長仍對其副作用存有疑慮。對此,台灣兒科醫學會發布聲明,表態支持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精神科醫師王桓奇也在臉書提出3點考量,坦言「疫情期間出門就像在賭博」,表示自己願意讓女兒打莫德納疫苗,「就算不小心中獎,也希望她的症狀輕一點」。
    2022/05/02 15:07
  • 兒童疫苗打不打? 兒科醫學會提3副作用:反應比成人輕

    國內疫情不斷升溫,陳時中更預估五月中旬會來到疫情高峰,而未接種疫苗的族群面對疫情更是首當其衝,指揮中心日前終於拍板6到11歲的幼童可以接種兩劑莫德納疫苗,部分縣市也已經在今(2)日展開接種,台灣兒科醫學會發出聲明,除了支持6到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外,也對於疫苗注射後的副作用分析發生率,另外也針對兒童染疫,也提出「6+6」項指引建議。
    2022/05/02 11:08
  • 該給孩子打疫苗?兒科醫「3考量」轉念:未知是最大恐懼

    6至11歲的兒童明(2)日可開始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日前也宣布兒童劑型的BNT疫苗最快5月中旬到貨,只是對於是否該給小孩施打疫苗,不少家長仍舉棋不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坦言,自己也還在猶豫,但基於3點考量,目前是偏向讓孩子接種疫苗,「會不會在接種前一刻突然改變心意?說真的,我不知道,『未知』就是最大的恐懼,面對孩子健康的選擇,怎麼可能不擔心、不害怕?」
    2022/05/01 16:56
  • 6歲童爆特殊症狀!送急診PCR確診 醫籲:快打疫苗

    國內疫情升溫,家長關心的兒童疫苗將於5月2日上路,開放6到11歲兒童施打,對此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杜戎玨也指出,這幾天兒科急診湧入許多病患,甚至有2名小孩出現特殊狀況,包含熱痙攣、脫水到抽不出血等,急呼籲大眾讓小朋友趕緊接種疫苗。
    2022/04/30 16:36
  • 殺出BNT、莫德納現「抽單潮」 醫:這款打完保護力僅12%

    指揮中心先前拍板,確定國內6到11歲兒童可以從5月2日起施打半劑莫德納疫苗,不過陳時中昨日透露,台灣已經和BNT簽訂採購合約,最快在五月中有望迎來第一批兒童劑型的BNT疫苗,不少家長開始猶豫,到底要不要讓小朋友打,要打莫德納還是BNT?對此林口長庚兒科醫生吳昌騰表示,BNT在美國已經施打八百多萬劑次的兒童,安全性可以,至於莫德納雖然可能打了發燒比例比較高,但是吳昌騰表示,「我自己認為保護效果應該比較好」。
    2022/04/30 09:55
  • 兩難!5至11歲孩子打不打新冠疫苗? 兒科主任分析給你聽

    5至11歲下禮拜一開打莫德納疫苗,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打,國外數據看,平均1千名幼童染疫,大概1位需要住院,看起來重症比不高,因此有一派專家覺得「不用打」,但馬偕醫院兒科主任認為,兒童的劑量相對少,副作用會好一點,否則雖然是輕症多,但也得有讓孩子「確診」的心理準備,建議至少,打1劑。
    2022/04/29 19:01
  • 是佩佩豬!醫師戴卡通面具採檢 童更安定

    醫師戴卡通面具幫小朋友採檢,讓小朋友更加安定!花蓮慈濟醫院兒科團隊,因為觀察到小孩在採檢時,容易掙扎亂動導致受傷,因此讓醫師都戴佩佩豬或其他卡通的面具,讓孩子轉移注意力,不再動來動去,採檢更加順利,醫療團隊平常已經很辛苦,還為了孩子著想,家長說真的好暖心。
    2022/04/29 18:28
  • 不是轉幾圈就好!醫揭「家用快篩4眉角」:最好看到黏液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光是昨(28)日單日確診已破萬人,隨著確診數上升,民眾也開始搶購快篩試劑自行檢測。然而,不少確診個案都曾發生快篩陰性、PCR陽性的狀況。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分享快篩使用的小眉角,更指出太早篩、太晚篩,都不對。
    2022/04/29 13:36
  • 兒童新冠疫苗廠牌怎選?兒科醫師3原因籲別挑:至少打1劑

    台灣ACIP通過讓6~11歲兒童可接種莫德納新冠疫苗,同樣輝瑞BNT兒童疫苗也可用於5~11歲兒童,許多家長仍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兒童打疫苗? 要不要選擇疫苗廠牌?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建議,應該至少先打一劑,形成保護力。原因有三,首先,施打疫苗是在預防重症,其次,根據國外數據統計,打第一劑的副作用比第二劑相對低。第三,未施打疫苗孩童一旦確診併發重症,無論是呼吸衰竭或或更嚴重的多重器官衰竭,恐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
    2022/04/29 12:09
  • 「佩佩豬爸爸」幫你篩!花蓮慈院兒科團隊超暖 家長讚爆

    隨著本土疫情不斷爆發,也燒到幼兒園、國小等兒童,讓幼小的孩子也需要進行採檢。花蓮慈濟醫院日前承辦社區快篩站,就有醫師戴起「佩佩豬爸爸」面具,希望能減緩孩童在快篩時的緊張感、放鬆心情,畫面一出也讓家長大讚,感謝團隊的用心。
    2022/04/29 07:39
  • 一早收「25則異常訊息」!醫曝前線狀況:與病毒共存了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蔓延,連續近2週單日新增破千例,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也在臉書發文表示,今(27)日一早就收到25個異常簡訊,代表又新增25位兒童染疫,直言「不會太驚訝,就是這樣,與病毒共存了」,同時呼籲國人不必恐慌,否則只會癱瘓急診醫療量能。
    2022/04/27 12:01
  • 沒寫完別想走!日本「趕稿」咖啡廳 專治拖延症

    日本有許多特色的咖啡廳,而這一間是專門為了有「趕稿」需求的人打造,入店第一件事就是訂定目標,店長會親自盯進度,沒有寫完就不能離開,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而過去雕塑藝術作品需要花費多年不等的時間,現在最短只要幾天就能完成,靠的是義大利研發的一台機器人,儘管引發雕刻工匠被取代的爭議,卻為產業注入無限的可能;而針對兒科牙醫的培訓也有新發明,一起來看看。
    2022/04/26 20:00
  • 家長注意!兒童居隔備用藥「小心2款」 過量恐中毒休克

    國內疫情爆發,許多家長相當擔心無法打疫苗的兒童族群,居家隔離比例也大幅增加,因此不少人開始替孩子備藥,不過小兒科醫師「阿包醫師」則提醒,居家隔離期間,咳嗽藥水要小心服用,其中一款萬一過量,恐中毒導致休克。
    2022/04/25 17:17
  • 本土疫情延燒 兒童防疫成關注焦點!小兒科醫生這樣說......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今(22日)新增3766例本土病例,日前台灣出現首例兒童重症病歿個案,兒童防疫成為大眾關注焦點,而確診兒童若實施居家照護時應準備的藥物種類,也引發家長關心。小兒科醫師林應然今(22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孩童染疫後大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不過一旦演變成重症,病情將會加速惡化,家長們可以藉由觀察孩童的活動力及精神來判斷是否應該即時送醫;至於居家照護的輕症患者,只需準備症狀治療的藥物即可,雖然有家長詢問是否需要準備氧氣瓶,但其實氧氣瓶配備多,小孩不見得願意乖乖配合,若發生缺氧的狀況,最好還是立即送醫。」 另外,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通過6至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不少家長陷入兩難,擔憂孩童無法承受嚴重副作用。林應然認為「若小孩本身有心肺相關疾病或是免疫力較差,家長還是讓小孩施打較好,以降低重症機率,但若孩子平時很健康,的確可以多加考慮,也可向醫生尋求意見。」
    2022/04/22 16:24
  • 大浪來了要抓緊!醫示警「1族群」防備:這一波很難躲過

    本土疫情嚴峻,已經連續8日破千,今(22)日更新增3766例確診,小兒科醫師張博揚也示警「專責病房已漸漸額滿」,接下來醫療量能的排擠效應將浮現,喊話未打滿2劑的成人準備好血氧機,直言「這一波可能很難躲過」。
    2022/04/22 15:41
  • 桃園小姊妹確診傳出被要求返家 衛生局:該院無兒科重症醫院 

    日前在新北市一名2歲的男童因染疫逝世,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在全台各地有許多地方恐怕缺乏兒童病房,在桃園市有一對年齡分別為13歲和11歲的姐妹花,傳出因為醫院沒有病房而被要求返家,里長向在地議員求助,所幸轉介至林口長庚醫院治療,桃園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兩姊妹在醫院照顧下,健康狀況已經逐漸恢復。對此,聖保祿醫院也澄清表示,當時姊妹在本院緊急救治, 因當時病房已滿, 才聯絡轉至長庚兒科專門治療。
    2022/04/22 13:03
  • 指揮中心拍板「確診童送醫原則」 6症狀可自行就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因應國內出現首例確診COVID-19兒童死亡個案,昨(20)日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召開會議,訂定COVID-19兒童確診病例居家照護警訊表徵與緊急送醫條件。
    2022/04/21 14:13
  • 全天收治確診急重症幼童 桃園3大醫院設夜間窗口

    本土疫情升溫,桃園市今(20)日新增387例確診個案,對於近期家長關心的幼兒急重症情形,市府規劃24小時醫療需求,桃園將分為3大區域,由長庚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等3家醫院,擔任夜間專科兒科醫院窗口,提供確診幼童於非上班時間的醫療協助。
    2022/04/20 16:35
  • 搶救6天「敗血症、腦幹腦炎」 中和2歲童病逝

    新北中和家長指控延誤就醫,導致重症的兩歲男童週二不治。指揮中心表示,目前研判就是新冠病毒引發敗血症和腦幹腦炎是主要死因,而男童曾發現抽搐症狀,兒科醫生就提醒這是轉重症的表現,另外,Omicron在幾個國家研究有發現,抽搐發生率高!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更指,亞洲似乎比較容易發生「猛爆性腦炎」。
    2022/04/19 18:36
  • 二歲男童確診死亡 侯友宜哽咽自責「很不捨」

    染疫的兩歲男童,今天凌晨過世,新北市長侯友宜哽咽表示自己聽到消息的時候非常難過,明天中央也將召開小兒科專家會議,針對兒童的就醫指引重新擬定方向。侯友宜也說,中央有些規定真的該調整,希望藉由這起事件,找出更好的解決方式,不希望再次發生憾事。
    2022/04/19 13:36
  • 兒童打莫德納引反彈 醫嘆「很熟悉」:打不到才是好疫苗

    衛福部食藥署於17日通過了莫德納半劑量「兒童疫苗」用於6至11歲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然而,不少家長卻對此感到反彈,尤其是美國12歲以下兒童僅核准BNT一種疫苗,質疑接種後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對此,小兒科醫師張博揚則感嘆「有沒有很熟悉?」,並指出歷史一再重演,因為家長們會認為「買不到、打不到的疫苗才是好疫苗」,其他的大家都不要。
    2022/04/19 09:15
  • 不只新冠!2歲童重症疑合併感染 院方投抗病毒藥治療

    2歲重症男童,住院第五天,病況持續引發關注!除了雙和醫院全力救治,台大兒科醫師,也到醫院會診,經過判斷,懷疑男童除了新冠病毒,也有合併其他病毒感染,目前已經採檢,正在等待報告出爐,另外,抗病毒藥物雖然在臨床上有疑慮,但考量男童病況嚴重,已經和家長達成共識,投藥治療!
    2022/04/18 13:18
  • 兒童染Omicron 爆「這恐怖症狀」!台現首例醫示警

    台灣近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兒童重症病例,新北市一名2歲男童確診後出現發燒、抽搐到昏迷,後續送醫插管治療,昨(17)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請台大醫院兒科醫師一起會診,大家都很努力救治。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昨發文指出,「抽搐」恐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家長們特別注意。
    2022/04/18 08:1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