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3
  • Sep
  • 2016

台灣沒有屍速列車的原因:韓國是國家隊,台灣是散兵游勇。

作者 談談

2016/09/13 09:49
▲TVBS/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 簡介Alvin / 在大陸做了近十年的流浪台商,對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及觀點。)

電鍋理論的大意是,韓國人即使在自家國產的產品上較差,基於民族情感和教育,他們會先支持民族產業,先讓自身民族強大,然後才能追上外國的企業。看完這段論述後,我只有一個感觸,但容我結尾再說。

●早期韓國片在本土市佔率高的主要原因------電影配額制

 

韓國的電影配額制始於1965年,其規定外國片不能佔本國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本國片放映天數應在60~90天。也就是這樣的保護政策,即使在國片比外片多二倍的情況下,本土片也勉強維持百分之三十多的市場份額,算不上是好的成績。

那原因究竟出在哪?

因為那時並未有電影分級,電影審查偏向於滿足2到99歲能走進電影院的全體受眾,缺乏商業性,又不具話題廣度,簡而言之,就是爛片多,觀眾不買單。

再者,韓國的電影業者為了進口具商業價值的外片,往往會用很少的成本制作國片充數,使得國片的品質更加的沒下限。

這就如同大陸廣電總局對其國內的視頻網站下達了限外令,規定每上二十部陸劇才能上一部外劇,結果就是業者收購大量根本不會有人點擊的不入流陸劇,只為了拱一部可以有上億點閱量的外片上架。

●韓國人真的不要太愛國哦

本土電影不入流時,如果取消了電影配額制,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1988年,韓國取消了對的的配額及種類限制,本土片就像被病毒入侵,一路身殘體弱的走下去。到1993年時,美國片份額己經佔到了80%,本土片份額為不到16%,直接送入加護病房。即使隔年在愛國心的呼籲下,本土片的份額也只微升到20%左右。

當初說好的愛國心呢?說好的民族主義呢?

1997~1999年間,韓國確立文化立國方針,政府頒佈了電影振興法,成立產官學合一的電影振興委員會,廢除審查,設立分級制度,這使得題材和創作空間上有更大的自由,促成韓國電影的多元樣貌,更能滿足觀眾。當然,最重要的,還得投入錢,這點稍後提到。

不可否認,這個時期的韓流娛樂產業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完全歸功於電影配額制對於認真付出心力的韓國文化人種不公允的抹煞。

 

1999年,韓國進一步控管電影配額制,一年上映天數不得少於146天,本土片的市佔份額就幾乎在50%以上,在2006年還創下了近7成的顛峰。

2006年3月,因為加入WTO的原因,韓國不得不向美國妥協,把一年最少上映配額調降為76天,由於延遲效應(電影業有其特殊性,在前一年己規劃好隔年上映行程表,2006的上映電影基本是2005年提前作業的成果),2007~2011韓國本土電影的市佔份就在四成多排徊了,還有一年連四成都沒有。

在當時己是文化輪出大國的韓國,電影業在部份影評人口中己具備好萊塢水準的同時,當初說好的愛國心呢?說好的民族主義呢?

●要就庸俗,要就孤獨-------叔本華

在闡述我的觀點前,我先引用下二位電影人在社群媒的上的觀點,應該能反應目前部份台灣電影人的心聲。

有些電影創作者不見得非常在乎票房多寡,而更希望他們的創作心血能夠起碼被看到。銀幕配額制度,保護本土電影票房的這個目的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夠保障國產電影有先被更多國內觀眾看到的權利和機會。一部電影費盡心力甚至傾家蕩產拍完了,卻動輒被戲院一週內撤下、或象徵性的留個沒人知道的日場。

長期下來,創作者能不沮喪、放棄電影夢想、或投降改拍純商業爛片嗎?觀眾觀影口味之既有結構沒有機會改變、寬闊起來,然後我們回過頭來又拿這樣的結果,稱之為「市場競賽的檢驗」。這跟幾十年來台灣爛電視長期把觀眾弱智化、然後電視台說觀眾只要看這些爛節目,是一樣的邏輯。這對電影創作者與觀眾都不太公平吧?

>>郭力昕/樂觀與悲觀的邏輯是什麼?─回應鄭秉泓〈「銀幕配額」在台灣可行嗎?〉

整個台灣社會異常「渴望財富」,不管是複製電影類型,或是傳媒點擊率。卻忽略了電影本質的「獨特性」。只想賺錢,把獲利目標定得很明確,算過了哪些會賺錢或是有機會賺錢,再從中兜劇本找演員找導演。雖然要靠電影賺錢不是惡事,筆者卻看過更多投資方有著洋洋灑灑的行銷企劃案,或是「你不要告訴我故事,只要告訴我能不能賺錢」,難怪魏德聖導演也曾經好奇地問過:「難道你不想知道故事是什麼嗎?」

>>我們為何拍不出《屍速列車》?

 ▲TVBS/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對於二位電影人的觀點,其實反應的就是『理想很豐满,現實很骨感』。一個不在意票房只想作品被更多人看到的想法,如何能說服別人投資?你想作品想法被看見,放上影音社群媒體完全可以實現,為什麼一定要上院線呢?

如果你希望能夠通過票房補貼你的心血成本,那你就得尊重市場,尊重觀眾,尊重投資者對利潤的追求。對投資者而言,你可能只是尋求資金協助的眾多創作者之一,如果投資者在投資每一部作品時都把『情懷』放在第一位,再多的激情也會因為敵不過燒錢的速度而被磨滅。

根據今年三月的媒體報導,韓國映畫振興委員會委員長金世勳提出實施藝術影的配額制,因為小資本藝術電影和獨立製片電影仍然難以在戲院上映。由此可見,韓國電影也都是以商業為主要考量,台灣並不是特殊而獨特的存在。

好萊塢的劇本不論是什麼類型,都是由一個團隊完成的。主筆者完成後,仍會由電影公司的其它編劇助理加入流行話題,或配合市場加入新的元素。說的好聽點就是尊重觀眾,本質上,就是正格的把票房當做一件很嚴肅的要件在看待。台灣的電影人如果不重視電影庸俗的商業性,那也可以選擇如李安導演十年磨一劍的孤獨,同樣令人尊敬。

沒有完整產業鏈,無法整合資源碎片,是台灣拍不出屍速列車的原因。

韓國確立文化立國開始,不同於台灣口號多於政策,審查資格阻礙多於下放資源,是『動用國本』的在做。初期,韓國政府整合了資本、人才、產業和政策扶持等多種資源。

韓國成府成立了規模幾十億台幣的電影基金,對於獨立的制片公司提供為期三年的低利率銀行貸款。因為這樣的政策,加上資本的運作,韓國扶持出了上市級的娛樂司,完全採好萊塢的商業運作模式。

如果你有好的劇本或創作,這些娛樂公司會願意給時間,正常的運作方式是前期開發成本佔總預算的5%,時間限定三年,成功率不低於80%(我也不知道這要怎估算,反正就是一個可量化的機制)。反觀台灣呢?電影人單打獨鬥,為了拍一部電影可以弄到房子抵押,傾家蕩產。

韓國大約5千萬人,是台灣的一倍多一點,只靠本土市場無法支持更優質的電影投入。因此,不只是電影,整個娛樂產業上的戰略佈局不只侷限於本國市場。他們在做出自己味道產品的同時,會針對亞洲的其它各國進行市場調查,在整個企劃的規劃階段,就己經把其它各國的受眾納入考量範疇,以期實現文化輪出。

而電影人材的育成更是有一套系統化的模式,先不說投入資金讓電影學校的學生以能在院線上映為前提的實戰拍攝就,光看周子瑜是經過怎樣的育成才能出道就能略窺一二。你不但要有自己的個人特色,還得在可獲利的商業模式中找到平衡點。反觀台灣呢?

 

台灣不缺人才,不缺資金,不缺好的創作,不缺好的創意行銷,不缺可投入的資本。但台灣的資源散落在各地地方,沒有一個好的體系或政策去整合這些資源碎片,更重要的是,台灣沒有如韓國這種『動用國本』的決心。

用一句話總結;韓國是國家隊,台灣是散兵游勇。

●訴諸於情感的銷售是弱者的表現

當一位業務員向你推銷時和你說,看在我們都是某某大學的學友,你就買了吧。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我的產品沒有其它競爭對手的好,沒法用產品優勢說服你,所以我只能和你博感情。而訴諸情感的後果,就是只會讓弱者更弱。

看看東芝夏普這些被收購的日本企業,可以反思下活在日本人愛用國貨保護的舒適圈下,讓他們失去了讓自己更上一層的動力。如果韓國電影的成功只歸納為愛國心,我們怎麼解釋他們在海外的成功,包括和他們是世仇的日本?如果是民族主義讓他們的企業可以先強大再提供優質的產品,我們如何解釋只要一開放外片的進口配額,本土片的市佔率就馬上被侵蝕呢?

根本的答案,就是產品本身。90年代及以前,因為沒有好的制度及配套,韓國拍不出好的電影,所以當觀眾有更好的選擇時,本土的市佔份額就崩盤了。在建立完善的制度後,韓國電影本身己具有和好萊塢叫板的水準。韓國在2007~2012在本身電影有一定水準以後,在開放外片份額增加的情況下,沖擊就不若90年代那麼明顯了。

而在整隨著整個產業鏈愈來愈成熟,能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商品後,韓國電影在2012除了一如即往的在海外國家揚眉吐氣,更能在本土達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同樣價格下,如果產品相仿,我可以支持本土,如果差距很大,我為什麼要為你的弱買單呢?

遺憾的是,在如同韓國下這麼大的決心要把電影這件事做好前,排除了偶爾露出像海角七號的這樣的小概率事件,台灣是拍不出屍速列車這樣的電影的。

 ▲TVBS/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來信投稿、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9/13 10:56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談談

  • 談她的愛、他的心;談我的友誼、妳的唯一。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