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2
  • Mar
  • 2018

花蓮震災過後近兩個月,一些必須說出口的真心話...

作者 換日線

2018/03/22 10:43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作者/《換日線》暮凝Dada/任性的旅人:是個夢想家,夢想開著小艇環遊世界。但現在還是個窮光蛋,有空只好接接翻譯稿、寫寫文章、畫畫圖賺取稿費,只做想做的事,進入社會前想任性的活著。 )

 

 

作者前言:身為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從來台灣唸書、到居住生活,我一直很愛這片土地,和居住於其上善良的人們。

 

因此在今年 2 月,台灣發生花蓮大地震的嚴重災情時,與之後好一段時間,我心中其實有很多話想要說,仍選擇沈默。因為我不願讓自己的發言,成為模糊當時救災第一、幫助受災朋友們焦點的「雜音」。

 

但一個多月過去,隨著事件的討論熱度逐漸消去,眼看許多嚴重的問題還是一如往昔、更似乎毫無改善的跡象。

 

我因此決定還是在這個時候,分享一些個人的真實經驗與看法,很希望能有更多人、尤其領導著台灣的政府官員們,能真正了解到「預防」兩個字的重要性。

 

●這不是我遇到的第一次地震,但第一次遇到有人先去打開門......

 

記得第一次遇到台灣的地震,我人在體育館,和大家一起在地下一樓的榻榻米上訓練西洋劍。

 

 

為了怕影響晚間的訓練,我經常先不吃晚餐,那時很明顯的地板開始搖晃,幾片榻榻米甚至因此掀起。一瞬間我還以為是自己飢餓造成頭暈幻視,結果當然不可能——大家都開始喊著說地震了。

 

但訓練完全沒有停止。

 

後來我問,為什麼你們都不跑,甚至還相視一笑?大家又一笑:「沒那麼嚴重啦!這裡是台北欸!」

 

因為這裡是台北,這裡是台灣行政、經濟的中心,所以這裡很安全?我不知道,但至少在台灣生活的4年來,我大概被周遭朋友們感染,還真的一度這樣相信著。

 

而我在台灣的學校,唯二知道的「地震自救守則」就是:一、躲到桌子底下,至少有東西被地震震下來時,你不會被砸到;二、躲在樑柱附近,那是房子最穩固的地方。

 

 

花蓮強震時,房東的第一個動作,則是一路衝到樓下去打開大門。我一臉錯愕,覺得他太誇張了。我的室友說:「他這樣,是為了預防門被震歪,打不開、出不去。」居然還有這個道理,我竟從來沒聽過?

 

「你們(馬來西亞)沒地震,所以你不知道這個常識,也算合理。」

 

我可能真的沒有關於地震的「常識」,但是當時震得如此厲害,眼看著房東卻完全不顧從自己房間、房子到樓下大門那一長段路程中,可能瞬間砸落的無數物品,以毫無掩蔽的姿態在晃動中前行。

 

這樣真的不危險嗎?還是偉大的他,寧可不顧自己的安危,也要保障住戶們能夠逃跑的機會?

 

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無論是地震頻仍的日本、美國或紐西蘭等國家的官方防災機關,都主張地震發生時應立刻找掩蔽——縱使真的門框變形打不開,人因此受困屋內,也不會立即有生命安全的疑慮。

 

 

●「防災演練」的缺乏

 

地震過後我不禁想,台灣的地震如此頻密,但為何在這裡唸書、生活四年,我能透過學校教育、官方宣導和社區訓練等方式,得到的防災避震知識卻是如此之少?

 

我想起剛來到台灣第一年時,家人來台拜訪。當時也遇到地震,我卻自以為是地學著同學們,淡定地說:「這沒什麼。」——當時我對地震知識一無所知,卻能如此若無其事。

 

這一切,在親身經歷花蓮震災之後回想起來,忽然變得很不可思議——我不知道,自己當時這樣盲目的樂觀和「自信」,到底是從何而來。

 

我想起在回台前,到美國交換的那段日子——短短一個月內,我和全班同學共同經歷了3次的火災、防震演習與強制教育。

 

我不敢說這樣的演習,在真正毀滅性的大災難來時會有什麼幫助,但我看到了他們認真對待防災工作、防災教育的態度。

 

寒冷的冬天,當演習警鈴響起,大家一起往外衝,人群疏散還要計時,若未達標準,還要再訓練——但現場沒有任何人抱怨,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演習」,而「演習」,表示這有可能真實發生。

 

●建築公共安全的「奇異邏輯」

 

連續兩天的地震之後,我的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地震的新聞,包括:美國AT&T連續三天免費美台電話聯絡、地震預測家的準確度、花蓮地震的救災狀況、物資捐贈、住宿提供⋯⋯等等。

 

而在接下來各國人士(包括日本首相)的善心幫助與祈福、質疑地震預測的準確度等新聞或評論,被最多人瘋傳的同時,我注意到的卻是相對較少人關注的新聞——

 

花蓮倒塌大樓的共通點:因為建物改建,造成「軟腳」,防震係數不足加上位處震央附近,造成倒塌悲劇。

 

念地政系時,我學到了一件驚人的事實:在台北市,84年度(1995年)以前就存在的舊有違建,被得列入「緩拆」或「免拆」。(註一)

 

我覺得這個規定極為不可思議——畢竟台灣是有頻仍天災的島國啊,違建的判斷和執法依準,不是應該考量其對安全性的影響,和對公共區域的侵占與否嗎?

 

1995年前蓋好的違建,至今還是存在著啊!還是住著活生生的人啊!還是會對公共安全形成影響啊!——這件事情,豈有「因為是過去的違法行為」,就可以「緩執法」、「免執法」的道理?

 

●執法不嚴、業者無良,各種公安漏洞形成危機

 

之所以會再提起「違建」,是因為爬梳報導後發現,根據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花蓮辦事處長陳水生表示,這次花蓮倒塌的四棟大樓的共同點是軟腳建物,低樓層柱子多、牆體少。

 

而同樣「軟腳建築」的例子,在台北也不少——在台北市,很多高樓建築的一樓大廳、二樓,原先申請建照時是規劃為「停車場」、「公共區域」。

 

但隨後卻透過建築師、業主申請「用途變更」,並獲審核通過後,直接改成「休閒中心」等公設或商家。

 

我的同學家,就住在這樣的大樓,他說「衛生局」經常會定期來檢查——我驚訝的是,為什麼建築用途的改變,來檢查的竟是衛生局,而不是建築相關的單位,判定低層是否穩固?

 

而這次強震中,受災最嚴重的雲門翠堤大樓,該大樓的建商——北歌建設公司負責人劉英麟經查涉嫌嚴重偷工減料、並且非法監造工程,已經遭到起訴並收押。

 

無良業者為利罔顧人命,自然責無旁貸,但新聞中更讓我震驚的是,犯嫌竟能「找來沒有土木技師執造的營造廠施工,全程跳過設計師及土木技師監督......」

 

難道,發給執照的相關單位,都不用再對實際施工狀況進行任何查核?牽涉如此多住戶的建案,總是要等到不幸發生後,才來由司法單位事後從頭開始釐清、追究責任?

 

此外,根據媒體報導,該大樓住戶「爆料」指出,二樓的民宿業者,擅自將該樓結構進行更動,整整八戶全數打通,很可能是造成倒塌的原因之一。

 

而在後續的追蹤報導更新,該民宿負責人(今已被限制出境交保候傳)出面表示:「買下(該樓層)時就沒有隔間,且申請也有照規定。」

 

但再仔細思考,買下時如果就「沒隔間」,那是怎麼「按規定申請」?——若結構更動危及住戶、住客安全,是更改結構的人要負責,還是「讓申請通過」的人要負責?

 

在台灣,不少大樓的商家用戶,為了自己生意的便利將牆面打通。一開始覺得這樣只要沒動到(建築法規規範的)結構,應該沒什麼。

 

直到地震後仔細查了相關資料才知道,大樓的整體「抗震係數」,是會受到每一層樓的更動,相互影響的——特別是低樓層的用戶。

 

但舉凡相關更動樓層內隔間的設計,在現行法規與實務下,卻只有大樓管委會才能對住戶提出要求與約束,甚至要用其他名目例如「影響逃生動線」或有「消防設備、公安的疑慮」,其他住戶才能夠向公權力申訴,這樣不是很可笑嗎?

 

傾斜的雲門翠堤大樓。圖/維基百科

 

●「溫馨祈福」之外,重點仍不該因此被抹去

 

天災無情,台灣政府已經很努力救災,台灣人情更真的很溫暖,在災難發生的這個時候,大家也都說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救災先,別再以酸民之姿敲鍵盤,而不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重點仍不應該因此被抹去:

 

當我們看到「安倍首相揮毫為台祈福、小英總統日文答謝」之類的新聞,而感到溫馨、感恩時,請千萬別忘了,同樣有無數人在疑惑,為什麼作為先進國家的台灣,在發生地震時,建物倒塌頻率卻總是如此之高?

 

再分享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我記得自己以前最喜歡台北市政府的一點,是「市長信箱」,我曾經將自己拍攝的民宿改建照片寄到該信箱,請市府處理這個「將緊急逃生梯,做為民宿主要通路」的商家——

 

畢竟我是學公共政策的,對於政府處理民眾檢舉的誠意與效率,還是有一定的期待與信心。

 

但過了一個多月後,我收到的回覆居然是:「這棟建築並沒有登記商業用途,希望你能提供住宿證明。」

 

當時居住於這家民宿內的,是我的外國朋友。我去探望他時發現建築改建大有問題才拍照檢舉,但民宿是現金交易,也並沒有給予我的外國朋友任何收據。

 

因此這件事情,到最後就是不了了之。

 

我覺得非常無奈:即使「沒有作為商業用途」,一個市中心的窄小巷弄裡,一棟原先五層樓,卻被民宿業者加蓋成六層,同時只有一個逃生梯做為主要出入口的老舊公寓,政府接到檢舉、還有照片為證,不也應該主動採取些行動嗎?

 

●怎麼會變成只要檢舉人「提供住宿證明」以「證實其商業用途」呢?

 

講出這個案例,並非針對台北市府或承辦人員個人——

 

我相信在台灣無數的地方,整個龐大的官僚體系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總是會有(少數)主動盡責的公務員,也會有(多數)抱持「一切依法、與我無關、沒出事就沒關係」這種心態在做事的人。

 

否則,怎麼會每次總等到災難發生之後,一咎責起來,才發現這麼多「當時都沒有問題」、「相關文件合乎規定」的事情,最後卻釀成了重大的慘劇?

 

●別讓「人禍」造成更多悲劇

 

我相信台灣這個社會,就是因為有不同的聲音才顯得美好,也才能造成那麼豐富的多元性:有「帶風向」的人、有「跟風」的人,但也有實事求是的人、和拋磚引玉的人——他們都在努力使台灣更往前邁進,成為更美好的地方。

 

震災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當傷痛逐漸散去,現在的我們,是打算繼續和人筆戰「善款捐給誰才合理」、「地震時衝去開門到底正確不正確」、「到底要不要準備救濟包」?是打算繼續坐在電腦前面,沈浸於「日台友好」的溫馨當中?

 

還是就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拿起手機、相機,不怕「擋人財路」,拍下這些有問題的改建、違建,並且要求有關單位必須認真處理、給予回應?

 

還是就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用輿論與民意監督,迫使各級政府公務體系,更重視建築安全相關法規的修訂、查核與執行,以及防災演練的落實,和正確知識的傳遞?

 

「天災」或許沒有辦法預防,但我們仍絕對可以一起努力,避免那因「人禍」而更加嚴重的災情。

 

註一:資料來源,內政部官網——

 

「(四)因部分縣市政府 將老舊違建列為暫緩拆除之列,以台北市為例,目前的頂樓違建,幾乎是「即報即拆」,但如果是 84 年以前即存在的老舊違建,則是列入緩拆或免拆,這些建築因而被稱為合法違建或萬年違建。

更新時間:2018/03/22 10:43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