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08
  • Jun
  • 2016

講到陳水扁,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作者 呂佳穎

2016/06/08 15:30

貪污就該關到死啦!被陷害的啦!這兩種極端的反應,讓我們的社會只要一碰到陳水扁的議題,就會吵成一團,不斷撕裂對方。同情陳水扁的人,是不是就是沒有是非?覺得該特赦他的人,是不是就覺得他什麼都沒有做錯?

好不好奇為什麼有人會幫陳水扁講話,撇開那些鐵桿阿扁們,有些人是基於人道的立場 ; 有些人則是基於人和人之間的情分,因為陳水扁是一個很有溫度的人。

 

我第一次接觸到陳水扁,是1994年的3月。那時他是陳立委,我還在唸世新,是個學生社團的社長,為了名人演講週,我們邀請他來學校演講。那一年,他要參選台北市長,人氣紅不讓,教室滿滿的都是人,走廊上也站滿了人,大家都來爭睹這個政治明星的風采。

老實說,我已經忘記在演講場上,他說了什麼,只記得演講結束時,我拿了個信封,裡頭裝了3千元的講師車馬費,「委員您好,這是一點講師車馬費」,「不用啦,你們社團留著用」。

這位不收車馬費的陳立委,讓我印象超深刻,因為這些車馬費,都是我們這幾個社團幹部去拉廣告換來的,因此遇到不收費的講者,我們總是感動又感謝。

(作者/呂佳穎

之後再跟陳水扁有近一點的接觸,是2002年以後的事了,他是總統,我是剛從社會轉跑政治的記者。我沒有跑府,但是偶而會代班,那時的陳水扁,在出席活動時,總是被一大群人高馬大的隨扈簇擁著,他的個頭雖然小小的,但是卻是最耀眼的那一個,有股就是要帶著國家往前走,你奈我何的神氣。

從陳水扁開始當總統,到扁家陸續傳出弊案,那8年,他的功,是否能夠因過,而完完全全的一筆勾銷,甚至船過水無痕?別忘了,高鐵還在那天天運轉 ; 當你想去蘇澳洗個冷泉,雪隧讓你免去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的吐翻天,多事情和人,都有不同的面向,就看你從什麼面向去看,更重要的是能否持平,客觀的評價,而不受情緒影響。

第二任的總統,是不是都容易瘋狂爆衝,陷入極端,偏好凡事下猛藥,只求短暫一時的民調數字?如果從陳水扁的例子來看,的確是有那麼點這樣的味道,比如說入聯公投,某種程度馬英九的第二任後期也是如此,像是馬習會等等。都容易因為直直落的民調數字,而擁抱各自的基本盤,殊不知這些人因為觀念的根深蒂固,很難跑掉,無奈的是在鞏固自己人的同時,卻喪失了大眾的信任,更讓國家的處境和方向,猶如斷了線的風箏,虛無縹緲。

扁家的弊案陸續爆發時,好強的陳水扁,始終撐著 ; 綠營的民代,和支持者,也就跟著撐著。那股強撐著的氣,一直到陳水扁卸任後在扁辦開記者會承認,他的太太吳淑珍有把錢匯到國外去時,終於崩解,有人哭、有人氣、有人怨、有人說一切都是迫害。

那場記者會我在現場,當陳水扁語調平穩的說出他太太把錢匯到國外去時,一度以為那此起彼落的快門聲,是自己的心跳聲。永遠記得記者會還沒結束時,陪著開記者會的綠營立委,有人眼中含著淚起身先行離去,記者會結束後,和先離開的那位立委通電話,他一直說「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還說事先也不知道總統要說啥,當下心情之震驚,並不亞於一般民眾。那是一種被背叛、傷心、生氣,甚至是覺得被羞辱......等等,混合摻雜而成的複雜情緒。

 

▲圖/非當事畫面/達志影像/美聯社/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那個晚上,一定有很多人失眠。我不斷問自己,當年那個不收3000塊錢講師車馬費的陳水扁到哪去了?然後覺得好丟臉,因為我們怎麼會選出一個這樣的總統。當時的台灣社會氣氛,不是只對扁不滿,而是把所有的不滿情緒投射到民進黨,和泛綠的所有團體上。

有位獨派大老說「阮一世人ㄟ打拚,攏乎伊弄卡去了了啊…」、「伊ㄟ8年,咱ㄟ一世人啊…」,這些話透露出當下很多人對本土政權失去信心,甚至害怕影響那時好不容易慢慢成長的台灣認同。因此每次只要有長輩看到扁的新聞,就關掉默默流淚,然後碎念說「阿扁是被陷害的啦」,我總是回以「拜託有點是非」好嗎?

我這樣的情緒一直延續到2010年的4月左右,一位政治圈的朋友,問那時短暫休息,準備要去新公司上班的我,要不要一起去台北看守所看扁,我同意了(那時算是無業的我,非採訪純探視,北所同意面會)。

那天我們沒有辦特見,而是隔著玻璃,用電話,和扁聊天。那時的扁還沒被關到生病,也沒手抖,需要尿袋 ; 他的聲音一樣有朝氣,分析起政情一樣有條有理,但是若隱若現的手銬卻刺痛著我。

面會快要結束時,扁說「妳之後去新公司上班,祝順利」,這話已經讓我夠傻了。我們起身道再見時,扁也起身了,他把雙手貼在玻璃窗上,我們也把手貼上去,我們就這樣隔著玻璃握手,扁還跟我們說加油、加油...。

那兩句加油,應該是用喊的,因為那時已經掛上電話,我卻還能聽到加油聲,我回了句「總統,謝謝」,聲音之小,小到應該只有我自己聽得見,而他的溫度,隔著玻璃,直透我的手心。

▲圖/非當事畫面/達志影像/美聯社/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回程時,我和那位政治圈的友人,兩人坐在車後座,一言不發的各自望著窗外,咀嚼著各自複雜的心情。怎麼會是一個被關在裡頭的人,跟自由之身的我們,先開口說加油?他是比我們勇敢的,他是比我們堅強的,在說出這聲加油前,他必須自己在那有著便斗的小房間裡,對自己做多少的心理建設?就是從那一刻起,我開始覺得陳水扁的功過,必須分開看,不能全部混為一談,這樣不僅不公平,也容易流為情緒化。

有這些弊案的陳水扁,如果沒選上總統,如果也不是民進黨人,只是一般的政治人物,人們對他的待遇,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會不會都好一些些?這些如果,真的是大哉問,因為牽扯到台灣內部很敏感的政治問題和認同問題,絕非單純的司法判決而已。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更該學著持平地一碼歸一碼的去看陳水扁的功過,該罵的罵 ; 該肯定的肯定,而這也是讓自己的情緒有出口,讓社會,讓藍綠有和解的機會。

至於陳水扁本身,看著他手持拐杖坐高鐵的身影,儘管髮型依舊、臉型依舊,這個陳水扁還是以前的那個陳水扁嗎?很多人對他的政治動能,是有疑慮的,為了自己的尊嚴和往後的平靜,陳水扁和他的兒子陳致中,都必須謹慎低調。

終究扁對人的溫暖,絕對彌補不了他在操守上、和在政治上犯的錯,政治結局上的寒冰,是他必須承受的重,他必須接受,阿扁們也必須接受。儘管冷和熱之間的這兩個阿扁,是如此的天差地遠,奉勸扁,和他身邊的人,就好好的跟政治說再見吧!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7 15:5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呂佳穎

我想念我的麥克風。拿著它做訪問、趕稿、做帶,何其有趣,何其豐富!如今,陪著孩子丈夫來到美國,和家鄉保持距離,觀察時手上的麥克風變成了鍋鏟,卻發現對台灣更熱愛也更期待。老手記者,新手煮婦,諸公敬請指教!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