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8
  • Feb
  • 2016

放手讓孩子去飛,過年才能真團圓

作者 羽茜

2016/02/18 11:14

﹝(作者/羽茜)過年返家團圓,光有被討厭的勇氣是不夠的。

從過年前一個月開始,網路上就充滿著各種「如何應對親友」的錦囊妙計,各種關於已婚、已生、未婚、未生、就業、無業、考生等不同狀況的人,返鄉過年時可能會遇到的「十大討人厭問句」,當然還有女婿媳婦們每年都要上演的哀怨戲碼,總之脫離了童年,過年就不再那麼讓人期待,反到像是一年一度由長輩親友主持的「總驗收」,關於你符不符合家族的期待、能否滿足每個家人對你的需求,血淋淋又赤裸裸的,說明在華人社會裡,一家團圓的景象背後,是「家族」、是「輩份」、「習俗」的束縛和要求。

 

過去一年書店最受歡迎的一本書,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大概在過年前成為人手一本、抱著回婆家或娘家的護身法寶吧!雖然沒有任何根據,但我就是這樣想著。

網路上流行的言論是「一皮天下無難事」,面對自己爸媽「怎麼還不結婚」、「結婚怎麼還不快生」的種種提醒,可以裝的痞痞的、一邊看電視一邊說「再說啦」,賴皮一下就過了。而媳婦的名言是「一黑天下無難事」,面對公婆對於媳婦該如何的種種要求,只要不怕成為眾人眼中的逆媳,不想作的堅持不做,好像也能免去小媳婦委屈求全的滿腹怨氣,但是做到這些事情,好像只是做到”表面上”的「被討厭的勇氣」,就是「管你怎麼想,我要做我自己」,卻不能讓人真的感覺到心情平靜或舒適。

過年時我在想這件事情,到底有多少人,在過年的時候感受到長輩的期待如排山倒海而來,雖然自認為備足了被討厭的勇氣,卻在過完年假,終於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或單身小窩時,感到大大地鬆一口氣?

鬆口氣之後又是反覆的療傷過程,長輩,尤其是自己的爸媽,對自己現狀的各種提醒或質疑,這觸及到的不只是自尊,更多的可能還有情感上的挫折,我們的人生選擇可以被人討厭、不被認同,但當對象是我們最親愛的父母家人時,好像就很難擺脫「被否定=不被愛」的神奇公式,父母也像是握緊了某種「愛的小手」,當他們批評兒女的選擇時,不像是批評電視劇或新聞中一個他們反對的人,而是帶著情感的勒索,「妳不這麼做,就是讓爸媽失望、讓爸媽傷心」,或者是「爸媽不是要念你,是擔心你,是為你好」,於是自己的人生選擇,就突然跟父母的人生是否圓滿掛上勾了。 

我們能以著被討厭的勇氣去堅持自己,卻很難承受讓自己所愛的人傷心或失望,無論再怎麼嘴硬,過年後總忍不住重新思索「自己是否真的是對的」。

我總是在這段時間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是華人的事實,在華人社會裡,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人生的沿伸,孩子的失敗就是父母的失敗,不管現在的社會何等多元,關於幸福、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定義的權利,對父母來說,這種道裡總是只適用於「別人的孩子」。

講個自己的經歷吧,我的母親,看到別人的女兒放棄高薪從事理想的事業,總是一再強調「她好酷」、「好棒」,但我選擇做全職母親為自己的孩子付出,卻總是受到她「妳應該還是要有工作、最好像公務員一樣穩定的工作」「錢賺得少,老公會看不起妳」等質疑,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出於像她一樣的高成就女性會說的話﹝我的母親雖然賺的錢不多,因為工作性質和能力,她的社會地位和聲望都是很高的,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女權運動,但光是看她的生活,絕對不會認為她是重男輕女的傳統女性﹞。

我總覺得過年是考驗,考驗自己一年看的各種心理勵志書籍,那些讓人深受感動和啟發的作品,究竟是真的看進去了還是只是留於表面,而今年過年我又再次感受到光有被討厭的勇氣真的不夠,因為對我們來說,家人,尤其是父母,是我們家的所在,被他們討厭或否定,傷害的不只是自尊,還會喚起不被接納、不被愛、彷彿無家可歸的深層恐懼。

 

文化對人的影響之深啊。在我們的文化裡,父母把孩子對他們的順從,和「愛」綁在一起,如果孩子不符期待,「我不要管妳了!隨便你!到時候怎樣我不管」(離題一下,這些話我從小就很常聽,每次我都充滿恐懼和憤怒),等等地負面用語,暗示著父母也覺得被孩子背棄、所以可以將孩子逐出家門的態度。

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這樣的文化才有可能轉變,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已經成年的孩子),面對他們不同的人生選擇,能夠放下成見,充滿父母對孩子的祝福?

和「我愛你,所以願你自由」這句話相比,華人的父母有點像是「我愛你,所以怨你自由」,因為孩子不受控制、不走父母期待的道路,就表示他們不是成功的父母。然而只有當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自由,真心地祝福時,過年才能不再只是表面上的一家團圓,而是真正的心靈休息啊。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羽茜

  •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編輯、英日文譯者,熱愛寫作,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著有散文集《成為母親之後》/時報出版。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