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0
  • Mar
  • 2015

放下最難【成為母親之後】我加入了「資深女孩團體」

作者 羽茜

2015/03/10 11:01


▲圖/達志影像

今天天氣很好,我帶著翔翔到公園散步,正確地說,是我跟著他爬上爬下、路線不定的到處探索,表面上看來我們大手牽小手相當愜意,究其內在,我是被一個還沒辦法說明自己目標的小猴子牽著到處亂晃。

因為陽光難得露臉所以公園裡人很多,幾乎都是帶著孩子出門遊玩的媽媽、或者帶著孫兒的祖父母,看著那些跟我年紀差距不會大過十歲的媽媽們,我不由得開始想,在成為母親之前,她們是些甚麼樣的人呢?

是一個精明幹練的女主管、課堂上諄諄善誘的老師、孜孜不倦埋首書堆的研究生、還是典型的業務,足蹬著高跟鞋、開著車,到處去探訪她的客戶?我對別人的職業 知道太少,所作的描述自然流於表面,但是這些個角色形象各異的女子,年齡落在28到40,現在她們看起來都跟我一樣,就是媽媽了。

我們都穿著方便行動的運動鞋、平底鞋、甚至是拖鞋,搭配牛仔褲或休閒服,最常出現的是格子襯衫,髮型嘛…幾乎都是馬尾或隨便在耳下紮成一束,化妝,要不很淡要不就是完全沒有。

很顯然我們不是時尚專家會欣賞的類型,時尚講求的是隨著四季潮流有著不同的變化,今年流行寬褲、去年流行馬靴,髮型跟化妝更強調一個人要走日系或韓風,除了展現出時尚潮流以外,還要展現出個人的個性。

身為媽媽,我們的打扮就說明了一件事,個性,在身為母親的現實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說時尚不只是要你花大把鈔票買名牌服飾,更是要你「活出自 己」、「展現自己個性的獨特之處」,那很顯然我們在成為母親之後,已經半主動半被動地放棄了此一宣稱。在我們人生的伸展台上,孩子成為新的焦點,而我們退 居幕後,心甘情願地為孩子的舞台做一切或大或小的準備。

身為孩子最重要的「幕後工作人員」,我們看起來都這麼像啊!像到我可以在另一個媽媽臉上看到自己,看得出她今天是心情很好的來陪孩子玩,還是其實已經相當疲累但不帶孩子放電又不行,竭力在克制想要望向遠方眼神放空的衝動,機械化地對著亂跑的孩子叮嚀小心安全。

我好像在一個公園的遊樂場上看見了無數的「我」的複製,又好像我其實也是另一個媽媽的複製,可能我們都不屬於自己,而屬於這世界上一半人口也就是女性的某 種複製,我們是某一種物種,這種物種以孩子的歡笑為維繫生存的關鍵,孩子快樂時會同時感到快樂,只是也有些時候,真的太疲倦了沒辦法跟上孩子的腳步。

孩子有用不完的活力,和他們一比較,每個媽媽都覺得自己老了。

但我們又真的是那樣相同嗎?當我看著另外一個媽媽,在長椅上滑著手機,看著兩個五歲和七歲的兒子彼此追逐,她成為媽媽的年資比我長,這一望即知,但是,其 它的呢?在接演母親這個角色之前、在加入我們這個「格子襯衫與牛仔褲」的資深女孩團體之前,她都穿些甚麼,打扮成甚麼樣子,生活裡做些甚麼事情?

這麼一想下去可能性就有無限大了,在目前,這個時代鼓勵著女孩跟男孩一樣,追逐一切職業夢想,建築師、工程師、醫師、法官、警察、教授…找到妳的天賦夢想 並且勇敢追尋,就是沒有特別鼓勵女孩們以相夫教子為唯一職志,每個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都是不一樣的,每個都有想要成為的自己,幾乎找不到一個女孩會說她從 小的夢想是成為全職母親甚至只是母親,母親不在夢想清單上,它不被學校鼓勵、也不被父母鼓勵。

但我們還是成為母親,可能,是在夢想和母職可以並行不悖的天真幻想下,勇敢地成為母親,想像自己是一個可以帶著孩子繼續追夢的新女性,跟祖母不一樣、也跟自己的母親不一樣。

我們以為母職跟其他職業可以兼顧,會比較辛苦但可以兼顧,只要我們把孩子的照顧聰明的分配出去,可能是孩子的祖父母、保母、托嬰中心,我們就能像原本一 樣,在自己選擇的跑道上繼續賣力奔跑。直到孩子出生我們才發現,這種規劃其實並不容易,社會好像不鼓勵女孩們夢想成為母親,但還是(默默地)認為女孩們 「應該」要成為母親,沒有人教導我們怎麼兼顧,沒有太多的支援,但是對女性應該如何扮演好母職的要求,比起上一代可能只會多而不會少。

以前的女性可以和其他的女性同輩或長輩分擔,孩子可以在一個大家庭裡,在眾多眼睛注視下成長,現在的小家庭主義早早瓦解了「家族」這件事,於是一個孩子的誕生和養育,不是一個大家庭的任務,而是一夫一妻,就他們兩個人的事。

而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丈夫從小看到的,是孩子永遠在女性的手上長大,不管是外婆、奶奶、保母或母親,於是在他想像中男人永遠只要偶爾協助,孩子的成長,主要責任永遠不是在他。

但他忽略了現在的女性,他的妻子,並不是在一個大家庭裡長大,也不是在主張女人唯一的使命就是持家育兒的傳統社會中長大,她跟他一樣渴望著在職場自由伸展,挑戰自己能力的極限,直到,孩子誕生後第一個挑戰的是她體力和健康的極限。

很多老公都說受夠了老婆抱怨帶小孩很累,但在「帶小孩好累好累」的抱怨底下,可能隱藏的是「轉職適應不良」的事實,她可能可以接受趕案子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累,而沒辦法接受在無法安撫好孩子的哭鬧時,那半小時的哭聲讓她感受的挫敗和無助。

而在這樣新挑戰紛沓而來時,原本的夢想,還能繼續嗎?原本的打扮,適合一個OL、老師、醫師、業務、或者單純就是適合一個美女…在懷抱著一個隨時討奶、要 吃要喝要換尿布的嬰兒時,還適合嗎?我有一個朋友原本想出國念博士,在丈夫的支持、婆家也不反對的情況下或許可以做個遠距夫妻,但在孩子出生之後,這條通 往海外的學業路還能繼續嗎?

回到我自己,我的興趣是寫作和閱讀,職業,是還算可以在家工作的文字工作者,卻也是在孩子一歲多後才漸漸找到一點點寫作和接案的時間,那一點點外快完全稱 不上收入,如果說原本的我,興趣和工作曾經佔滿整個生活,而且我一直以此界定我是怎麼樣的人,現在我的興趣與工作,在生活中占據的大概只剩下一個角落、一 幅拼圖中的一小片,其餘的主要部分,全部都被母親的工作填滿了。

我已經算幸運的了,當我想像那些興趣與工作都在家庭之外的女性,在她們成為母親之後,如果沒有足夠的母愛幫助她們面對轉換生涯跑道的失落,她們該怎麼辦? 當她們想著自己只差一步就可以拿到海外留學的獎學金、想到自己原本一個月有三週都在外出差、想到自己原本最想當的是環遊世界的背包客、到偏鄉服務的志工或 無國界醫生,她們能不能適應跟孩子緊密相連、除了孩子能去的地方其它都不能去的生活?

在這個鼓勵自由追夢的時代,逐夢不難,難的,是放下。

成為母親之後我開始體會到,被丟進一個大染缸染上同樣色彩、也被其它人看成同一個物種,是甚麼感覺。

母親的世界裡有母親才懂的幸福,有過去學校和家長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的,人生除了物質名利以外的另一種報酬,我也是在成為母親之後才深刻體會,除了自我實現以外,人生還有另一種與之相反的價值。

只是我偶爾還是會想起,當我在公園裡,感覺自己是「格子襯衫與牛仔褲」資深女孩團體的一員時,會想起在成為母親之前,我們都有著自己的色彩,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們曾經和男人一樣,只以自己為主角。

現在都退居幕後了啊。

-------------------------------------------------------------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digireply@tvbs.com.tw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羽茜

  •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任編輯、英日文譯者,熱愛寫作,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著有散文集《成為母親之後》/時報出版。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