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30
  • Nov
  • -0001

OK「戰南北」是台灣專利?想不到「真正行家」其實是這個國家…

作者 換日線

-0001/11/30 00:00
▲圖片來源/轉自換日線

(作者/《換日線》何則文/香蕉夢想家:我叫小樹,大學讀歷史,後來改行念國際行銷。現在應該在世界某個角落當某科技集團外派小廢物螺絲釘,大概在東南亞,從商但是沒忘記身為一個文化人的風骨?不過還是就讓我默默當個低調的帥哥吧!)

 

 

最近網路上又開始討論起了台灣南北的差異「高雄公車不急煞」、「台北便當超級貴」,這種話題好像永遠不退燒。

 

台灣這個可愛的小小島,從南到北也不過400公里,就有這樣豐富的多樣性。「戰南北」根本是大家聊天必備話題。

 

然而出了台灣,我才發現原來「南北差異」不只是台灣專屬,已經可以說是普世價值(?),每個地方,南北這個話題都能聊個三天三夜。

 

在我出發前往越南前,老家裡70多歲的老姑姑其實一開始還不知道越南早就統一,為了我的前途,特別到菜市場幫我打聽那邊的情況。

 

她遇到了一個來自北越的媽媽在菜市場擺攤。「你家小孩要去胡志明?那裏不好啦!我跟你說,南越女人也沒北方漂亮,而且都很小心眼的,娶老婆還是娶北越好,賢慧又愛家。」

 

 

老姑姑在電話那頭轉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有點哭笑不得,想說那媽媽應該是開玩笑的。

 

我錯了。

 

在這個南北超過1600公里的狹長國越南,南北差異真的是個很重要的必修課。

 

語言是其一。

 

「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們其實在講中國話,我常常聽不懂。」

 

 

小玲是公司的工讀妹妹,土生土長的西貢人,她這樣描述河內腔。「但中越人講的話就更難了,是完全聽不懂」,她示範了各地同一句話的念法,南北還是發音腔調不同,中部已經是連用詞都不一樣了。

 

從口音到用語,越南各地的差異真的很大,連越南人自己常常都會產生誤會。一個同事告訴我,因為很多詞彙用法不同,她收到mail以後很多時候還要特地打一通電話問河內辦公室,詢問這封信確切的意思是什麼。

 

腔調這件事情電視上也有差異,總部在胡志明的電視台,播放的戲劇或播報的新聞都是用西貢腔,聽說到今天,海外的越僑電視台,仍以西貢腔為標準。

 

●越戰結束40年,「南北」情結依舊在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成伯伯,他是個老師,我在范武老公園遠遠看到這位伯伯,向我走過來,坐在我旁邊,我跟他點頭打招呼,他跟我聊幾句才發現我是個越文很破的外國人,剛好他英文不錯,讓我們溝通不會有障礙。

 

他的父親是前南越的飛行員,母親曾在美軍從事過行政職。越戰結束後父母就避居到湄公河一帶,他自己在西貢教書。

 

 

我們在咖啡店門口,坐著小凳子面對車水馬龍亂聊,我隨口問到政治兩個字,他神秘兮兮地湊上我耳朵偷偷跟我說:「我討厭共產黨,更討厭北方人。」

 

越戰結束了40年,但那場戰爭留下的影響持續到今天。

 

「北方人?我跟你說,他們講話都不算話,西貢人覺得怎樣直接告訴你,河內的不一樣,他心理明明覺得不好,還微笑點頭跟你說OK,這樣不是騙人嗎?不值得相信。」一個姐姐這樣跟我說。

 

這讓我想到以前在學文化差異(Culture Awareness)這堂課的時候,老師講過語言表達上兩種民族特性,高語境(High Context)與低語境(Low Context)。

 

高語境的溝通更要注意所謂言外之意,一般來說日本人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意思很含蓄的表達出來,常常要透過當時時空場合的各種蛛絲馬跡來拼湊真正意思。

 

低語境則相反,美國人是代表,說開心就是真開心,有不滿一定講出來,大家就事論事。

 

但這不是絕對值,而是一個光譜,像台灣人,相對於大陸人可能就比較高語境,比較委婉,但跟日本人比,台灣人又是大辣辣的豪放哥們了。

 

根據我以前偷偷學的一些越南歷史,我在猜想(純粹是個人猜想,沒有任何學理依據,若讀者朋友中有這方面的專家非常歡迎指正補充)。

 

可能是因為南方過去本來就是西方文化進入的首要地,吸收了許多來自法、美的文化,而傳統的北方則身受東亞文化的儒家薰陶。當然,曾經捲入冷戰而分裂也是個原因。

 

這點從街道就可以感覺出來,西貢的街道五光十射,充滿了西方殖民建築,還有各種前衛感十足的商店街道,就像一個巴黎時裝伸展台上的模特兒;但河內就像個充滿人文底蘊,穿著傳統服飾的東方古典美少女。

 

比起西貢,河內的文廟、古蹟等等建築讓她更有東方味。

 

想做個比喻,可是拿台北跟高雄比對西貢跟河內好像不恰當,如果是上海跟北京,或許比較能對應吧。

 

千年歷史的政治文化古都,對上廣泛接受西方新鮮事物的經濟重心,河內跟西貢就是這樣的矛盾關係,卻誰也離不開誰。

 

●實際走訪河內之後,我發現...

 

當然,不是所有南方人都討厭北方。

 

「我不喜歡西貢,這裡太擠人太多,壓力很大,大家都像老鼠一樣拼命跑拼命工作。河內就很愜意,很輕鬆而且充滿文化感,我很想搬過去住。」阿德是小我3歲,在餐廳工作已經當到外場經理了,他,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西貢人。

 

第一次到越南,就是在胡志明市落地,學生時代最後的兩個月就在這裡實習,接觸的都是西貢在地人,也聽了很多有關所謂「北方人」的有趣傳聞。

 

實習結束後,開始展開我一路北上的冒險。

 

跑遍了越南大江南北,最後一站,讓我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河內來了。

 

結果,到了河內,完全感覺不到之前聽說地各種故事。後來問才發現,很多告訴我河內怎樣的西貢朋友們,其實也沒去過河內。

 

在這個步調沒有胡志明市那樣緊湊的文化之都,連便利商店都沒有西貢那麼好找,但是卻也有一種不同的典雅美感,短短幾天,也讓我喜歡上這裡。

 

我來這裡找河內辦公室的同事,他曾經來西貢支援過幾週,對我很好的大哥哥,總是不厭其煩地堅持幫我練習說越語,比手畫腳也要我學會。這次,他騎著機車帶我穿梭在河內的巷子裡。

 

「文,有機會再來喔!」我們道別之後,我忍不住想,其實,居住於南北的越南人們,彼此之間的差異也許並不如想像中大。

 

對我來說,不管是溫柔婉約的河內,還是活潑熱情的西貢,都各自有各自的美,雖有矛盾衝突,卻又不可缺少彼此。

 

一個「南北」的話題,讓我更認識這片土地,也因為更認識她,就更加喜歡她了。

 

下次到一個新土地,也問問當地朋友:「你對雲那一端的人,有什麼看法?」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展開吧。

 

《關聯閱讀》

 

這是胡志明市,還是首爾?──在越南外派,遇見韓國記憶

 

西貢織品店的小插曲──從店員印象認識自己

更新時間:2018/03/12 10:5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換日線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150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