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瓦斯火槍女星離婚保險老狐狸林嘉凌癌症保險咖啡信義區全家便利商店趙正平
  • 搜尋:

    米狄亞 結果共812筆

  • 百年風沙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劉文珍作品,「百年風沙」榮獲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音頻類優等獎!濁水溪出海口的「風飛沙」,也就是所謂的「揚塵」,早在康熙36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滿天風沙,揚塵蔽日」;因此,在濁水溪出海口的民眾總說他們生活是「300年呷飯攪沙」。人類如果沒有限度的使用濁水溪或是大自然,急遽變化所發生的災害將由人類自己來承擔。
    2021/10/03 19:05
  • 揭開地底祕密-國道走山十年專題報導

    台視記者陳彥珊、黃鈞豪《揭開地底祕密-國道走山十年專題報導》獲得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長影片類社會價值獎!本專題報導從十年前(2010年)的國道走山談起,除了釐清事故原因,也調查這十年來相關設施的改善及維護,更從這起事件發現,不只是國道公共邊坡,在你我生活周邊的社區邊坡,也可能藏有風險。
    2021/10/03 19:05
  • 福爾摩沙守護者-海洋篇

    採訪團隊籌畫兩年,拍攝歷時五百天,在科學家帶領下,繞行台灣海域,實際下潛,完整紀錄並深度探討氣候變遷與人類過度開發之下,台灣海洋面臨的威脅,更目擊二十餘隻海龜被人類魚網纏繞的生態浩劫。由東森記者團舒夢蘭、陳一松、徐進輝、陳相宇、陳昱翔、吳柏蒼、林東昇製作的「福爾摩沙守護者-海洋篇」榮獲2021年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長影片類首獎!
    2021/10/03 19:05
  • 防疫戰場上的後送車隊

    警察廣播電台臺北分臺記者林夢萍作品,「防疫戰場上的後送車隊」透過採訪多位全副武裝的防疫計程車輛駕駛,讓聽眾認識到在疫情緊繃期間,這群防疫計程車駕駛們默默的努力與付出,並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該作品榮獲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音品類首獎!
    2021/10/03 19:05
  • 體檢營養午餐揭密

    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學校吃了什麼」嗎? 目前營養午餐沒有專法,地方政府各自為政,長期凍漲壓價,好壞落差很大,TVBS記者謝賢熺、林上筠揭露嘉義縣溪口國小清寒學生的低價營養午餐,有可能演變成的食安問題,帶領觀眾看見底層孩童在校飲食的潛藏危機,發人省思,獲頒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短影片類社會價值獎。
    2021/10/03 19:05
  • 垃圾去哪了

    慈濟新聞團隊李佩玲、萬家宏、黃照峰、林妍君、林國新、林文森、鄭青青、謝啟泉製作專題《垃圾去哪了》,探討垃圾回收及再利用的專題,獲頒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長影片類優等獎。根據統計,全球77億人,每年產生2.1億噸的固體廢棄物,這些廢棄物,若夾帶雜物甚至是有毒物,就被稱為洋垃圾。全球出口洋垃圾的國家,分別是德國、日本、美國、法國跟荷蘭,這是行之有年的商業模式,其中中國大陸是最大的買家。
    2021/10/03 19:05
  • 人生最後一哩由他陪伴 送行者的專業化之路

    由國立台灣大學劉潔完成的作品「人生最後一哩由他陪伴 送行者的專業化之路」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優等獎!生命禮儀服務,是每個人在生命最後一刻都會需要的服務,但由於台灣社會文化因素,大多數人在那一刻之前習慣不看、不談、不聽身後事。
    2021/10/03 19:00
  • 奪命樹災:台灣的都市林危機

    2021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融媒體優等獎,由世新大學陳怡岑完成的作品「奪命樹災:台灣的都市林危機」得獎。2020年5月19日晚上,台南北區學校旁的路樹忽然倒塌。路樹波及鄰近汽、機車,造成一名女機車騎士失去寶貴生命。作者整理「樹災事件簿」後,追索與樹木的修剪形狀竟有密切關係,再往下探索法規與執行實況,甚至修剪者的證照問題,最終提出科學化的解方。
    2021/10/03 18:00
  • 城市桃花源:八煙聚落生態復甦之路

    由國立臺灣大學房荷庭、黃立安完成的作品「城市桃花源:八煙聚落生態復甦之路」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優等獎!2016年一處絕世美景「水中央」在網絡上爆紅,然而遊客過多導致對當地生態的破壞,當地村民在5年前決議將部落封村。
    2021/10/03 18:00
  • 大旱來襲、掌水工高齡化 科技節水可行嗎?

    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優等獎由國立政治大學的吳冠伶、林昕璿、陳嘉怡以及徐嘉璟獲得!報導指出,3月下旬,台灣水情吃緊,創下20年來最大停灌面積。事實上,農民已非首次面臨缺水挑戰,嘉南一帶經常可見年邁的「掌水工」穿梭農田,協調有限的灌溉用水,肩負農業節水的重任。但隨著掌水工高齡化,他們漸難完成繁重的工作。為此,政府進行「精進灌溉節水管理技術計畫」,期望減輕掌水工負擔、增進節水效率。然而計畫對土地規劃具有嚴格要求,且設備成本高昂,計畫雖對節省農業用水具有正面效果,但要達到全面推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21/10/03 18:00
  • 勞與牢

    由靜宜大學徐詠倪、楊廷進完成的作品「勞與牢」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片類社會價值獎! 以30分鐘長的新聞專題呈現外籍移工在台灣面對的法律權益問題、思鄉心境,認真探討勞工、雇主、仲介間的失衡關係,並呈現民間組織如何關注發聲。
    2021/10/03 18:00
  • 從印尼到台灣 Universal Volunteer淨灘不分你我

    由國立台灣大學許齡文、劉宜庭、楊令瑜、謝佩玲完成的作品「從印尼到台灣 Universal Volunteer淨灘不分你我」獲選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短影片類優等獎!
    2021/10/03 18:00
  • 思而後生

    由世新大學林庭瑄、林依臻、黃庭芳、洪詠嫺、邱鈺庭、吳俊德完成的作品「思而後生」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社會價值獎! 近年來「人工流產」的議題爭議不斷,不僅牽扯到生命的去留,也攸關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爭取。節目從不同角度切入議題爭議點,提升大眾對於議題了解程度,提供閱聽眾討論思辨的方向。讓聽眾能了解不同面向的思維與想法,進而進行思辨,提升社會議題討論進程。
    2021/10/03 18:00
  • 憶存南山——跨不過的都市化高牆

    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優等獎由世新大學的王君盈、陳韋彤、呂佳蓉、曾以馨獲得。該作品探討全台不少百年公墓陸續面臨拆遷命運。近年台南市政府為活化土地與促進都市發展,著手重劃已有四百年歷史的南山公墓 ,然而,該墓地具備文化、歷史及生態價值,因此開發計畫遭民間文資團體強烈反對。如何在都市發展與歷史保存中取得共識,是目前重整南山公墓時需面對的課題。
    2021/10/03 18:00
  • 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食魚教育永續發展

    由世新大學林芸寬、詹宜庭完成的作品「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食魚教育永續發展」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短影片類優等獎!海洋魚類資源枯竭,已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困境。除了環境破壞、過度捕撈之外,人們對於海洋文化的不了解,也是造成魚類資源瀕危的因素之一。有一群人,透過食魚教育,從產地到餐桌,帶領人們了解魚背後的故事,喚醒對於大海的情感,共同守護這片蔚藍的海洋。
    2021/10/03 18:00
  • 永無島之外的快樂

    由國立政治大學阮珮慈完成的作品「永無島之外的快樂」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音頻類優等獎!報導指出,國發會預估2025年,台灣將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彼得潘有永無島,沒有世外桃源的我們,面對成為照顧者的壓力,還有老化的恐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感到幸福?該作品是作者在政大之聲的節目失落事件簿之一,希望能讓聽者深入了解台灣的老化議題,後段訪談到新活藝術執行長康思云,一起來了解如何讓照護者與長者的除了生理健康以外,也能獲得心理健康。
    2021/10/03 18:00
  • 明天就離家出走—與都市原住民對話展

    由國立中正大學曾彼得、楊高潔、徐孟真、林宜潔、王妙禎、孫佳瑜、林馨美、張永騰、陳庭榆完成的作品「明天就離家出走—與都市原住民對話展」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融媒體類首獎!!對於沒辦法長居在原鄉的孩子的負面標籤,製作團隊進行為期一年的行動,含括紀錄短片、部落地圖、歌謠紀錄以及人物專訪,為困於這樣身分認同的孩子及朋友們發聲。
    2021/10/03 18:00
  • 澎湖章魚,以特有種之名

    第五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平面類優等獎由國立政治大學阮珮慈獲得。該作品《澎湖章魚,以特有種之名》是她修習新聞系課程的期末作品,因緣際會在澎湖科技大學林寶安教授的幫助下,認識許多受訪者,採集到豐富珍貴的資訊和見解。
    2021/10/03 18:00
  • 蟲返山林

    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朱彥銘完成的作品「蟲返山林」獲選第五屆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片類首獎!!! 拍攝團隊跟隨三位昆蟲採集人,一再走訪山林溪流之間。除了感受採集者的熱情外,也了解環境毫無保留的給了人類源源不絕的資源。期待閱聽眾以尊重的心對待土地,並欣賞這些與我們共生共舞的美麗生物。本片以多處臺灣美景,建構出一個詩意的尋蟲之旅。
    2021/10/03 18:00
  • 國際影星張震登《看板人物》笑稱《沙丘》是科幻宮鬥劇

    首度參與好萊塢電影,在《沙丘》當中飾演尤因醫生的國際影星張震,受邀上由方念華主持的《TVBS看板人物》。電影在疫情中開出好成績,也讓更多人看到張震的演技,看過電影的方念華就地變粉絲追問張震:「花多少時間做演出前的準備?」張震回答:「從接到導演的email之後,先開始讀原著,然後看劇本,由於劇本是全英文,我還特別找母語是英語的朋友來幫我一起讀劇本、過台詞,前後花了半年的時間。」張震還笑說:「《沙丘》根本是一部科幻宮鬥劇!」
    2021/10/01 15:00
  • 主持人首踏金鐘獎 沈玉琳穿搭以彭于晏為範例

    TVBS 歡樂台42台《11點熱吵店》主持人荒謬大師沈玉琳及瘋瘋貴婦Melody的反差組合深受粉絲喜愛,兩位主持人節目上的發言也成位網路熱門討論話題。合作一年多,兩人的好默契被相中,受邀擔任第56屆金鐘獎的頒獎嘉賓,對兩位主持而言,都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遭。沈玉琳說以為《11點熱吵店》節目會先入圍,沒想到是自己先以頒獎人的身分登上金鐘舞台:「沒關係,這代表《11點熱吵店》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只要在這行創造出自己的價值,還是有機會當頒獎人,聽起來是個勵志的故事。」
    2021/09/30 16:00
  • 科技力看得見!TVBS 獲「2021數位轉型鼎革獎」肯定

    由「哈佛商業評論」主辦的第一屆「數位轉型鼎革獎」今(29日)舉行頒獎典禮,TVBS兩大IP品牌節目《女人我最大》、《食尚玩家》成功串聯線上線下,建構IP生態圈獲得評審青睞,從205個報名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在「商業模式轉型獎-中型企業組」獲得楷模獎殊榮
    2021/09/30 10:29
  • 金曲歌后曹雅雯 發片前比賽連百大都沒進

    TVBS歡樂台《#T-POP我們聽大的!!》每集以音樂回顧2020年樂壇年度大事,本周以「選秀出身歌手」為主題,邀請到不同世代的選秀歌手,分別有《星光大道》出身的林育羣、林芯儀、《明日之星》的曹雅雯、以及《五燈獎》的蔡小虎。剛獲得金曲獎的曹雅雯透露《明日之星》並不是她第一個參加的歌唱比賽,過去餐與《星光大道》因為太緊張,在百人海選就被刷掉。
    2021/09/26 16:00
  • 從得獎者變主持人 TVBS主播秦綾謙:「就像和永續報導獎一起成長」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連續第五年舉辦,今年邀請TVBS主播秦綾謙擔綱頒獎典禮主持人,有趣的是,秦綾謙曾經是參賽者,並且獲得第二屆專業組影片類長版的首獎,時隔三年,同樣的場合,卻有不同的身份,秦綾謙直呼:「感覺像是跟著這個獎項一起成長!」秦綾謙表示,原本第一屆就要參加,但由於當時還在進行採訪,所以沒趕上報名,之後改參賽第二屆並且順利拿獎,現在更要挑戰主持棒!秦綾謙笑說:「之前是坐在台下,等待公布有沒有得獎的緊張,到這次我則是要在台上宣布得獎的同事同業好友們,該我幫他們緊張了!不過不變的是,我的內心一樣充滿期待!因為這是關心環境生態的新聞工作者,最盛大的一個聚會!」
    2021/09/25 15:22
  • 跑錯科,看錯診 鄭凱云家人也遭殃 眼睛劇痛竟是為這樁

    台灣民眾掛錯科、看錯醫生的情況屢見不顯,加上大醫院分科有越來越細的趨勢,讓民眾掛號選擇科別的難度大為提升,然而一旦掛錯科,就可能導致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的時機。主持《健康2.0》十多年,鄭凱云訪問過上千位中、西醫師及營養師,累積豐富的健康知識,自然成為同事或朋友諮詢「看哪科」的熱門對象,她苦笑說:「我身邊跑錯科,看錯診的樣本數真的很多!」《健康2.0》APP新增「看哪科」功能,不但會針對使用者的症狀建議就診科別,還會找出附近可就診的診所,一條龍的實用功能讓鄭凱云大推:「對有就診選擇障礙的人來說,應該是一大利器。」
    2021/09/22 17: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