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瓦斯火槍女星離婚保險老狐狸林嘉凌癌症保險咖啡信義區全家便利商店趙正平
  • 搜尋:

    減碳 結果共1,232筆

  • 全球最乾淨垃圾場在丹麥 兼具滑雪攀岩功能

    丹麥節能減碳深入日常生活,首都哥本哈根出現一座,號稱全世界最乾淨的垃圾處理場。它可以燃燒垃圾,轉化成電力,提供周圍15萬戶人家使用,過程中只會排放水蒸氣和少量二氧化碳,更特別的是它的外觀打造成滑雪坡道及攀岩區,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結合環保發電和休閒觀光的垃圾處理場。
    2022/01/10 15:59
  • 2050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面臨極大挑戰 能源轉型必付出社會成本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趨勢,台灣將首次把「2050淨零碳排」入法,未來也會向排碳大戶收取碳費,但淨零碳排的架構,未來的能源轉型、路徑與可行性,目前都還沒能找出社會最大共識,畫出路徑圖,對於台灣能源轉型,各界也持不同看法。今(10)日邀請到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在2016年開始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但實際面臨非常多的挑戰,當然世界各國在發揚再生能源的前幾年,也都會遇到『社會學習成本』,不管是生態考量或社會考量等都有案例。」周桂田補充「首先面臨到的『生態檢核』,環保署應該已經納入工作啟程中,而風能和光能也在加速進行,但台灣應該要再加速開發其他再生能源,例如:地熱、生質能源、水力等。」
    2022/01/10 15:55
  • 2025綠電占比恐無法達標 朱立倫:政府規劃太樂觀

    立法院預算中心預估,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無法達標。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蔡政府再生能源的規劃過於樂觀,推行扭曲、過度依賴燃氣的能源結構,台灣恐面臨缺電、電價上漲及與減碳違背的三殺局面。
    2022/01/04 17:42
  • 大陸煤化工業拚轉型 環保能源製氫減碳排

    中國大陸力拚減碳,大量使用煤炭的化工企業也得跟著轉型。位於寧夏的能源化工基地,原本每年消耗240萬噸氫氣,進行煤炭加工,光是要製造這些氫氣就會產生高達5600萬噸的二氧化碳,現在當地業者開始改採環保能源,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發電來製造氫氣,大幅降低排碳量。
    2022/01/04 16:40
  • 國民黨:非核家園跳票 台灣缺電、蔡政府欠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4)日在臉書表示,「台灣缺電,民進黨政府欠電。」大家都知道蔡政府對於再生能源的「五三二」規劃(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過於樂觀,對核能使用立場又矛盾,導致台灣能源與發電結構扭曲傾斜,除了讓「點亮台灣」變成「缺電台灣」與「空汙台灣」,更導致台灣無法達到穩定供電、減碳與減排溫室氣體與國際潮流背道而馳。
    2022/01/04 15:44
  • 有片/首度曝光!鴻海電動巴士上路實測 淨零碳排將入台灣法律

    最近眼尖的民眾應該有發現,一台銀色的大型電動巴士,穿梭在台北街頭。它就是鴻海研發的電動巴士ModelT,它將是2050淨零碳排的一大助力。為了達到減碳目標,除了電動車研發,不少企業也有共識,包括自主設置太陽能、雨水回收等等。但這些還是不夠,環保署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把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收取碳費也是修法關鍵。
    2021/12/30 23:12
  • 地球發燒了!極端氣候侵襲全球 未來恐造成巨大損害

    極端氣候造成全球極大損失,包含今年美國暴風雪以及大陸河南洪災都造成大的傷亡。氣象專家表示,減碳的速度還不夠,全球氣溫都在上升,若不能有效遏止,未來致災性的極端氣候將會越來越多,也將會帶給全球非常大的經濟衝擊。
    2021/12/25 21:36
  •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增設減碳條件 經部將採個案審查

    政院今天通過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延長3年、實施至民國113年底,並新增廠商達成節能減碳條件;經濟部表示,綠能適用門檻沒有通案標準,依據產業別、企業規模與投資金額等彈性審查。
    2021/12/23 15:11
  • 政院拍板!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延長3年 估吸9千億資金

    行政院今(23日)拍板「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其方案將延續至113年,並鎖定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逐步落實減碳排之業者,預計帶動投資達9000億元。
    2021/12/23 11:54
  • 台灣成烤番薯?報告:2060年台灣冬天天數變成0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是迫在眉睫,對台灣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加劇,根據台版的氣變遷報告中,以暖化最厲害的情況來看,到了21世紀末的時候,夏季可能增長來到7個月,就算碳排有減少,也可能達到5個月,而冬季天數則變成零,不只熱傷害會變嚴重,對我們的食衣住行都會有很大衝擊。
    2021/12/17 22:53
  • 麥當勞帶頭減碳 英國開設首間「淨零門市」

    速食業龍頭麥當勞跟上全球減碳風潮,在英國開設了第一間"淨零門市,使用太陽能和風力自給供電,餐廳內的桌椅以回收材質製作,得來速車道也是用回收輪胎鋪成的,為了達到淨零目標,麥當勞的菜單也有大變革,目前正在試行的植物肉素食漢堡,從明年1月開始就會正式在全英國門市販售。
    2021/12/16 11:39
  • 速食龍頭首間「零碳門市」! 環保建材.提供人造肉漢堡

    節能減碳可以從我們每天吃進口中的食物做起。全球速食龍頭在英國打造第一家零碳門市,裝潢建材通通都是回收材質,靠太陽能供電,而且裡面菜單上還提供人造植物肉漢堡;美國加州政府從明年1月起,強制民眾進行廚餘回收,已降低甲烷生成;中國大陸成都,有新創公司與商家合作,推出賣不完的食物「驚喜包」,以折扣價促銷,消費者省荷包、業者省開銷成本,還能救地球,皆大歡喜!
    2021/12/15 19:59
  • 拯救荷包兼減碳!餐廳、超市即期食品便宜賣

    全球糧食價格飛漲,不少家庭實在吃不消,但全球各地超市每年丟棄高達1.33億噸的食物,為了減少浪費,加拿大的新創業者跟超市合作,用戶透過APP下單,購買即期的肉類蔬果,價錢最多可以打五折,丹麥業者也利用APP,提供用戶以便宜的價格,把餐廳沒賣出去的餐點打包帶走。
    2021/12/13 16:01
  • 木造建築更環保 日本挑戰首座純木大樓

    全球大多數先進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明確,尤其歐盟進度超前,常見企業間要求整體產業鍊必須達成一定的綠色目標。綠能腳步大幅落後的日本努力跟上,近來就興起木造潮流;不論是車站、大樓或公共設施,都能見到大量木造建築。橫濱更在興建全日本首座純木造大樓,碳排量比使用鋼筋少了3千噸,相當是1600人一年的排放量。
    2021/12/08 19:55
  • 未來能源大國「產氫不產油」 台灣氫氣發電挑戰多

    為了達到淨零碳排目標,現在全球都在積極投入氫能源應用研發,台灣自然也不能缺席。根據國內研究報告指出,其實半導體、煉鋼及石化產業的製程中,都會產生工業餘氫,如果能全部回收、作為發電燃料再利用,效益將相當可觀。不過發展氫能源的困難在於,台灣目前沒有能力自行生產氫氣,必須從國外進口,但是儲存跟運送的難度比天然氣還要高,因此發展前景恐怕困難重重。
    2021/12/07 22:56
  • 樹木固碳救地球!碳權交易達減碳目標 「種樹生碳權」創造三贏局面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天災不斷,減碳、要達到碳中和也成為各國頭痛卻一定要做到的目標,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和節能減碳的趨勢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就正在推動「種樹生碳權」的觀念。今(6)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幫我們更深入了解「種樹生碳權」,柳婉郁表示,「推動『種樹生碳權』有三大好處,第一、台灣企業可以把減碳資金留在台灣森林,讓企業達到碳中和,第二、種樹的農民可以獲得碳權收入,增加種樹的誘因,第三、讓台灣的環境變得更好,此舉是個能達到三贏局面的辦法,因為自從COP26結束後,世界各國的企業紛紛訂定出自己的碳中和目標,例如Facebook、Google跟Apple等都喊出自己的目標,更要求供應鏈的每家企業都必須遵循,做到碳中和,導致各大企業正面臨減碳壓力,除了要自行減碳外,也開始購買森林碳權。」
    2021/12/06 15:21
  • 投資三大方案1.5兆提前達標 經部月底前拍板延長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提前達標,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說,國際因素加速台商回流、促使供應鏈更形完整等,都是廠商踴躍申請的原因,將進行跨部會討論,月底前確定方案加碼及延長的細節。
    2021/12/03 12:01
  • 投資三大方案加碼延長 經長:未來廠商須提減碳計畫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確定加碼及延長,不過將要求廠商未來申請時,要詳述如何做到節能減碳,相關細節會再進行跨部會討論,盡快定案。
    2021/12/01 11:33
  • 黃士修點名新北是公投「破口」 馬英九:侯友宜一向尊重民意

    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傳出近日在藍營內部群組點名,這場公投「新北市是最大破口,侯友宜會讓全線潰堤」。對此,前總統馬英九今(28)日受訪表示,核四公投可幫助我們減碳,不但符合民意也符合世界趨勢,而侯友宜一向尊重民意,民意是希望減碳。
    2021/11/28 18:09
  • 三接外推方案 詹順貴:藻礁與減碳最大化兼顧

    中選會今天舉行四大公投第3場意見發表會,第20案三接遷離公投反方發言人詹順貴說,外推方案不只是環保、經濟的拔河,也是綜合對藻礁生態系、減碳、遠離核廢料的最大化兼顧。
    2021/11/24 16:29
  • 環保減碳食材麵包果 夏威夷人奉為「生命之樹」

    台灣的花東地區夏天盛產麵包果,獨特口感成為當地特產,麵包果在夏威夷被稱作生命之樹,其實它非常環保,很適合做為永續農業的作物。夏威夷當地有專家全力推廣種植麵包樹,還吸引美國知名戶外用品廠牌合作,用麵包果粉末做成餅乾,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種永續食材。
    2021/11/23 16:45
  • 全台最「綠」城市在哪?排名結果出爐 「這都」奪第1

    現代人講求節能減碳、環保愛地球,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各縣市獲得「全台低碳永續家園」認證的案件中,其中「新北市」獲得銅級與銀級成果認證的有142件,成為全台邁向低碳永續城市的優等生;桃園市與台北市則位居第2、3名;至於「台南市」雖然只有排名第7,但是擁有16建銀級認證,是活得最多銀級認證的城市。
    2021/11/22 15:59
  • 太陽能板底下養魚種稻 大陸減排也想拚經濟

    中國大陸出現缺電危機,加上喊出2030之後開始減排的口號,再生能源發電的綠色商機正夯,現在大陸各地不斷推廣農電或是漁電共生的模式,在太陽能板下方養魚、種稻。既不影響農漁業生產,又能增加太陽能發電面積,減碳的同時也能夠拚經濟。
    2021/11/19 11:26
  • ABC直擊碳排大國印度 人民生活在空汙中

    印度有七成能源來自於煤炭,成為僅次於中國大陸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汙染國,今年的格拉斯哥COP26大會,印度總理莫迪終於宣布,印度將在207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TVBS新聞合作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記者,最近特地前往印度深入採訪,看看這個碳排大國如何實現減碳承諾。
    2021/11/18 14:07
  • 三接遷離公投意見發表會 反方:減碳進程大受阻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天舉行三接遷離公民投票案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趙家緯說,如果沒有三接,可能增加100億度燃煤發電,等同增加450萬噸碳排,將讓減碳進程大幅受阻。
    2021/11/18 13:2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