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研究宥勝農宅孫鵬NVIDIA黑夜奇俠黃仁勳台灣公司 漢堡黃仁勳明牌黃仁勳演講輝達
  • 搜尋:

    2030年 結果共152筆

  • 廢棄鋰電池海嘯來襲 特斯拉前技術長投入百億回收產業

    3C產品得廣泛使用加上電動車的推廣,預計到2030 年,全球對鋰電池的需求將增加10倍。但按照目前的狀況,根本沒有這麼多的材料來跟上市場需求,回收電池有望成為解決困境的方式。估計到2030年,回收鋰電池市場一年將高達181億美元。也讓特斯拉前技術長,一頭栽進相關產業。
    2021/04/19 15:36
  • 20年實現「國產夢」!南韓KF-21獵鷹戰機亮相

    歷經20年,南韓終於實現「國產戰機夢」!南韓首架尖端超音速戰鬥機KF-21,9日正式亮相,也成為全球第8個,自主研發超音速戰鬥機的國家。總統文在寅以南韓空軍象徵『獵鷹』幫戰機命名,KF-21也開啟南韓自主國防「新時代」。不過這架戰機,因為沒有獲得美國「匿蹤技術」技轉,無法完全隱身,只能算是4.5代戰機;但南韓導入四大國產核心技術,強化了KF-21作戰和追蹤能力,加上成本又比F-35還要低,未來量產後外銷,還是相當有競爭力。文在寅就立下目標,要讓南韓在2030年代,躋身全球前7大航空大國之一。
    2021/04/12 19:54
  • 快訊/55校符資格! 長照科系私校可附設住宿機構

    根據衛福部估計,到了2030年,長照型住宿需求人數會達到17.5萬人,還有4.2萬個床數需要布建,行政院院會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讓設有長照相關科系的私立高中以上學校,可以設立住宿式長照機構,符合條件的私校約有五十五所。
    2021/04/02 09:29
  • 強盛美國?基礎建設超落後.拜登撒2.3兆翻新

    美國紐約地鐵興建已經超過100年,隧道破舊不堪,導致誤點嚴重,美國前幾任政府都未撥預算修建。美國基礎建設老舊狀況遍及全國,總統拜登周三公布了他的2.3兆基礎建設計畫,要花超過6千億美金,整修3萬2千條道路和1萬座橋梁;另外,還推出全國電動車計畫,承諾2030年前,將設置50萬個充電站,並將預算投入老年長照。拜登計畫調高公司稅到28%,來籌措這筆龐大的預算;但立刻遭到商會和企業反彈,共和民主兩黨都出現反對的聲音。
    2021/04/01 19:55
  • 插旗歐洲第1座工廠 特斯拉選德國.意義大

    全球電動車的競爭局勢,越來越激烈,繼福特、Volvo等多家知名車廠,宣布全面電動化後,保時捷也宣布要在2030年,把銷售到全球的電動車比例,拉高到80%。而電動化發展,不只我們熟知的這些品牌,包括羅馬尼亞一間車商,第一款電動車,一推出就引發搶購,還有肯亞也宣布,要慢慢往電動化的方向邁進。
    2021/03/23 19:58
  • 世界水資源日 聯合國籲全球「珍惜水」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雖然高達70%的面積是水,但是氣候變遷、人口增加、貧富差距,以及工業所造成的汙染,真正能被利用的水資源其實非常有限。聯合國就指出,全世界目前有約16億人,幾乎是四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在取用乾淨、安全的水源上有困難,甚至估計到了2050年,恐怕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會遇到水資源不足的壓力。為了宣揚環保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聯合國在2015年就制定了目標,希望2030年能讓世界人口不用再擔心沒有水和衛生設備。而且從1993年開始,聯合國大會還制定了「世界水資源日」,呼籲大家節約愛惜這項寶貴的資源。
    2021/03/23 19:56
  • 核能大國轉型!法國2035核電占比 降至50%

    台灣能源政策走向,因藻礁公投掀起討論。核能大國法國因十年前日本福島核災,以及再生能源蓬勃發展,決定把核電占比從七成減少到五成,但原定2025年要達成的目標,因各種現實考量,延後十年到2035;明年則預定將關閉所有燃煤發電廠;再生能源到2030年,要提高到40%。不過全球在減碳風潮下,這十年來沒有減少核電使用量,當初發生核災的日本,未來核能占比也將回復到核災前的兩成。
    2021/03/15 20:00
  • 愛妻被311海嘯捲走 他每周下水尋妻遺體

    明天是311強震十周年,日本宮城縣一名男子,他的妻子十年前被海嘯捲走,他特地去考了潛水執照,每一周都下水,想要尋找妻子遺體,另外專家警告,2030到2040年,南海海槽恐怕會有更大規模強震發生。
    2021/03/10 20:09
  • 「到2030都不缺電」跳票 她揭蔡政府不敢說的真相

    中油三接興建與藻礁保育議題持續延燒,經濟部長王美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多次對外強調,若三接計畫終止,恐造成北部用電吃緊。但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昨(5)日在臉書不滿指出,總統蔡英文2019年明明宣稱台灣不缺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說「到2030年都不缺電」,為何才過了2年,民進黨的說法就大轉彎呢,怒批「蔡政府不敢誠實說出口,真正缺電的原因是『政績跳票』」。
    2021/03/06 17:03
  • 福特宣告未來.就是電動車!2030前實現

    儘管疫情繼續在全球肆虐,各大車廠都在極力開發電動車,展開轉型,尤其是歐洲,因為歐盟計畫在2050年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光是這星期就有兩間大廠,宣布了新計畫,包括英國老牌車廠「捷豹路虎」,預計在2025年完全電動化;另外美國福特汽車,也表示要在2030年,讓在歐洲販售的新車款,實現全電動化!
    2021/02/18 19:50
  • 「楚門世界」有療效?歐美「仿真」失智養生村

    截至2030年,全世界老年失智症患者將達到7,600萬人,估計到2025年,光是美國,就將為老年失智症病人支付1.2兆美元。失智老人照護成為家庭與社會的重擔,法國與荷蘭都由政府公部門補助,興建特殊的失智症養老社區,社區內有各式商店、機構、公共場所,但所有人員都受過醫護訓練,老人們可如常生活,自己做各種選擇,不怕迷路、外出危險或無人照顧。美國則有非營利機構提供更便宜的選擇──不必住宿的日間托老中心,搭景造出1950年代的美國小鎮,讓老人們感到熟悉安全,情緒與身體都變好了。
    2021/02/10 19:55
  • 桃機第3跑道交通部盼延至2030年 政院駁

    原定2025年完工的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現在可能出現變數?上周工程會主委,也是政委的吳澤成舉行的跨部會議上,交通部及桃機公司以用地取得進度為由盼能恢復至2030年完工,但當場是被吳澤成拒絕,而現在政院的態度,也被外界聯想是否跟閣揆保衛戰有關,因為有消息傳出交通部長林佳龍想更上層樓,不過政院發言人否認這項傳聞,強調該案還在政委層級,跟院長無關!
    2020/08/25 20:35
  • 蔡總統:放眼2030 台灣觀光產值上兆

    交通部觀光局今天舉行「Tourism 2030 全國觀光政策發展會議」,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放眼2030年,有信心台灣成為國際旅遊重鎮,創造新台幣上兆元的產值。
    2019/12/16 11:53
  • 大陸「AI戰」傾國之力 超日趕美急起直追

    全球正進入了AI戰國時代,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定下了「AI計劃」,目標在2030年,包括人工智慧核心產業以及相關市場規模,總計要超過11兆人民幣。而在政府帶動之下,大陸科技產業形成了「金字塔」供應市場,也產生新的工作,改變農村經濟型態,比方說,為了讓AI學習,最上游的研發商需要大量的數據,因此出現專門製作資料庫的中小企業,這股科技需求甚至進入了農村,成為鄉村婦人們的收入來源。
    2019/07/16 19:52
  • 最年輕影帝! 日10歲童星哭戲催淚獲獎

    根據衛服部統計,台灣失智人口有26萬,佔總人口7%,日本也推測在2030年,罹患失智症的老年人會成長到830萬人,一樣也是佔全國人口7%,也因此有不少和失智症有關的日本電影,即將在台灣上映。其中一位年僅10歲的日本童星,因為哭戲演得太催淚,獲得米蘭國際電影節最年輕的影帝。
    2019/06/11 19:46
  • 荷蘭擬頒「限客令」 仿西義收遊客稅.關景點

    每年超過1800萬人次的遊客湧入荷蘭,估計到2030年,全年甚至可能超過2400萬,這對於一個人口只有1700萬的國家來說,是相當大的負擔。就拿現在正值鬱金香花季來說,賞花自拍時,不少為了上傳IG的年輕人,一腳踏進花田裡,踩壞了花農的心血,每年因為這樣而造成的損失,都在十萬歐元左右。荷蘭當局打算祭出多項措施,限制遊客數量。像是,仿效西班牙和義大利徵收遊客稅,同時也考慮,再關閉部分的景點。
    2019/05/08 20:06
  • 無法手術救命 台2030年面臨缺血危機

    失能的人口結構,會讓你習慣的生活一一崩解!台灣推測在2030年,可能要面臨嚴重血荒,因為捐的人少,加上高齡患者用血量大,供需失衡下,手術就沒血可用,如果發生重大災害,後果難以想像。人口減少老化,稅收、社福支出也會讓年輕人負擔更加沉重。
    2019/04/20 22:50
  • 非洲不安2總統下台 埃及修憲延長塞西任期

    埃及國營媒體報導,埃及國會今天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憲法修正案,讓將領出身的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持續掌權到2030年,不過仍需在公投獲得支持才能生效。
    2019/04/17 12:58
  • 星宇啟動新布局 2030年擬擁50架飛機

    星宇航空今天下午將與空中巴士簽約,購買17架A350XWB飛機,完成第一階段規劃。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受訪證實,即將展開第二階段布局,預計到2030年,機隊可達50架飛機。
    2019/03/19 13:11
  • 南韓氫車.電池產業飆 拚2030全球市佔第一

    去年南韓半導體產業衰退,文在寅政府有危機意識,開始將重心轉往新科技,也就是氫動力,宣布2030年,要在氫動力車和氫燃料電池,拿下全球市佔第一,並在2040年讓氫動力車,累積生產量達620萬台,預計可創造43兆韓元經濟效益,同時創造43萬個工作機會。然而礙於法規,基礎建設加氫站以及相關科技的發展受到限制,文在寅已經承諾,將協助排除一切阻力,傾舉國之力發展,制霸這個未來的能源趨勢。
    2019/01/18 20:09
  • 天然淨水器!紐約市讓3千萬牡蠣重返港岸

    美國紐約市在200年前,沿岸有20萬英畝的牡蠣礁,港口的牡蠣堆得像山一樣高;不過後來牡蠣被消耗殆盡,加上港汙染嚴重,牡蠣礁逐漸消失。少了這群貝類生物,也為紐約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2012年的超級颶風珊迪來襲,少了牡蠣礁阻擋,巨浪導致沿岸地區災情慘重。此外,牡蠣還有強大淨水功能,可以清除紐約港的汙染。2014年紐約發起了恢復牡蠣礁計畫,回收紐約70家餐廳的牡蠣殼,然後植入養殖小牡蠣,再丟回大海;預計到了2030年,就能恢復10億顆牡蠣的生態。這項計畫實施了5年,放入了3千萬顆牡蠣,已經讓紐約港的水質獲得大幅度改善。
    2019/01/17 20:04
  • 快訊/政院推「雙語國家」政策! 設2030年為目標

    行政院剛剛宣布,為落實「雙語國家」政策,已請教育部儘速鬆綁相關法規,並於3個月內送立法院審議,另外正副首長亦應強化英語溝通能力,以利於第一時間透過國際媒體發布重要訊息,希望能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雙語國家!
    2018/12/06 11:41
  • 糖尿病患人數攀升 2030年4千萬病患恐無胰島素可打

    新研究預估,由於罹患糖尿病的人數持續攀升,胰島素將無法滿足需求,到了2030年,恐有4000萬名糖尿病患者無胰島素可施打。
    2018/11/24 12:45
  • 活剝象皮做「血念珠」 緬甸象2030年恐滅絕

    活剝大象皮、用含血的大象脂肪做成血念珠!在網路上成為熱銷商品,卻讓緬甸亞洲象盜獵更加嚴重,野外象群面臨嚴重威脅,恐怕2030年,緬甸的亞洲象就會全部消失。
    2018/10/14 17:18
  • 人類只剩12年!聯合國:2030年是「升溫大限」

    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8日發表最新報告,工業革命以來讓地球升溫攝氏1度,若照目前情況,最快將在2030年突破攝氏1.5度的「升溫大限」,屆時將發生各種氣候災難,換句話說,人類恐怕只剩12年可以努力,而這已經不是個人努力可以逆轉,必須以國家為單位做起,才有機會免於災難。
    2018/10/09 18:1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