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研究宥勝農宅孫鵬NVIDIA黑夜奇俠黃仁勳台灣公司 漢堡黃仁勳明牌黃仁勳演講輝達
  • 搜尋:

    2030年 結果共152筆

  • 郭拋2030全面電動機車 經濟部:要花1.2兆

    爭取獨立參選2024總統資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拋出環保政見,目標2030年「機車全面電動化」,且由政府負擔所有費用。不過,今天經濟部長王美花就潑了冷水,表示若按照郭台銘意見,那可能得花上1.2兆元的預算。
    2023/09/23 18:23
  • 去中力道升?歐盟:對中國電池依賴似俄能源 須強力防範

    一份給歐盟各國領導人的報告指出,若遲未採取強力措施,到了2030年,歐盟在鋰電池和燃料電池上對中國的依賴,可能將像俄烏戰爭前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一樣深。另外,歐盟的數位設備也同樣極度仰賴外國,這種依賴可能嚴重阻礙歐洲工業和服務業的生產力,並妨礙對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的農業系統現代化。
    2023/09/18 11:58
  • 排碳年近2千萬噸如何淨零? 中鋼宣示2025減7%

    歐盟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課徵碳關稅,台灣則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鎖定溫室氣體年排放2.5萬噸的碳排大戶,將在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這讓不少大戶出現「碳焦慮」。以排放量動輒近兩千萬噸的中鋼為例,以鋼化聯產和大量使用廢鋼等策略,目標要達成2030年減碳25%。另一方面,同樣也是大戶的計程車隊,則提高使用節能減碳車的數量,減少碳排。
    2023/09/17 21:05
  • 9/9~9/10連續假日家樂福從i開始 影響力市集 華山文創中央藝文公園登場

    家樂福食物轉型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來真的!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岌岌可危,遲疑已不是環境惡化的解決辦法, 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聯合國宣布2030年永續發展制定17項核心目標,並細部分析其中169項實踐目標與230項指標,指引全球為永續邁進,家樂福從2018年全面推動ACT FOR FOOD食物轉型計畫,在民以食為天幾乎生活離不開吃的現代,率先從供應源頭倡導改革,消費是不是對等的價值,更值得反思供應生產源對環境及永續的把關,2019年7月家樂福開設了全台第一家影響力概念店Carrefour impact至今已在全台設立7間門市,承諾挺社企、食在地、買永續、品自然、裸得好,家樂福從自身做起:讓商品更永續、讓門市更環保、讓夥伴更幸福、讓顧客更健康,展現企業對社會的責任,深入民眾的生活發揮影響力,至目前為止,家樂福已運作SDGs其中7項核心目標,並持續在永續的道路上以通路領導之姿,拋磚引玉帶領志同道合的產業夥伴發揮影響力。
    2023/09/07 17:00
  • chinese講義?孩聯絡簿「中英混雜」看嘸 家長轟:沒一科學好

    面對近年全球化浪潮,行政院於107年12月通過「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並以2030年為目標,期望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不過有家長與學者對於此政策仍有不少疑慮。日前有家長在論壇上貼出一張孩子在聯絡簿上所寫的內容,只見「中英夾雜」,讓她怒批此政策恐造成「國語不行、英語不行」甚至連「數學等學科」也不行的慘況。
    2023/09/05 14:55
  • 考駕照難度再升級!機車筆試變嚴格、汽車路考增路線

    為洗刷「行人地獄」汙名,交通部自今(2023)年6月30日開始正式實施《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其中包括多項保障行人用路安全的相關規範。此外,昨(17日)交通部也在行政院院會報告「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期望交通事故死亡人數2030年前可以降低30%,並達到「零死亡(Vision Zero)」願景的目標。另考照方面,公路總局表示針對機車考照將增加各種主題、路況也會增加難度,汽車駕照則會新增第三條路考路線,以提升駕駛人的安全。  
    2023/08/18 22:03
  • 擺脫行人地獄!政院目標零死亡 2030前降3成死亡數

    台灣每年約3千人死於交通事故,被稱為行人地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8月20日將走上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還路於民—行人零死亡」行人路權大遊行。行政院會今(17)日通過「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與「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把零死亡願景與階段性的目標納入基本法;並跨部會訂定短中長期「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清楚揭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2030年前降低30%之目標,提出4年400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進行行人交通工程改善。此外,針對「精進汽機車駕駛考驗制度」,未來機車將實施道路訓練及考驗、增加汽車道路考驗路線及項目,以提升駕駛人安全駕駛能力,並且精進駕訓評鑑制度,提升駕訓品質。
    2023/08/17 12:56
  • 飛天通勤2030年能實現?阿聯自駕計程車試行

    交通工具不斷革新,不管是無人駕駛,還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近年來都有不少企業投入研發。德國一間新創在西班牙測試「飛天計程車」,不只能遠端駕駛,還能耐極端高溫,目前已接到包括中國、義大利和瑞士的訂單;有專家預測,最快2030年,全球空中計程車載客服務就能普及。而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首次放行自駕車上路,目前在首都阿布達比,民眾已經能透過手機APP,叫到無人駕駛的計程車。至於,全地形車(ATV)也不斷進化,突破過往4輪限制,芬蘭有業者開發出18個輪子的原型機,能在基本上各類地形上平穩行駛。
    2023/07/19 19:55
  • 日企董事會「陽盛陰衰」 新令:增加女董比例

    日本男尊女卑觀念根深柢固,雖然近年積極推動性平,進度仍然緩慢。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調查,日本主要大型企業女性董事佔比落後歐美國家許多,僅贏過南韓與中國。有些企業股東甚至不滿缺乏女董事,而對現任人選投下反對票。日本政府因此下令,主要上市企業增加女董事人數,目標2030年,女董事比例需超過30%。
    2023/06/07 19:52
  • 拼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政院編634億助燃油車汰換

    為加速推動客運車輛電動化,交通部今(1日)在行政院會報告「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2024至2030年)」,計畫總經費高達643億元,將於明年起投入協助客運業者將燃油公車汰換為電動公車,預計2030年達到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並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繼續前進。
    2023/06/01 14:01
  • 批2030雙語政策不切實際!柯:隨便講沒用 學者:星國經驗不能複製貼上

    批評賴清德「2030雙語政策」不可能,柯文哲認為應該有更長期的規劃,酸「隨便講講沒有用」,更點名新加坡花了28年。學者同意這個論點,指出新加坡當年推雙語政策,貫徹得很徹底,將英語列為主要語言、母語為輔助語言,對於台灣來說確實不是能複製貼上。
    2023/05/28 19:37
  • 劫車.偷零件頻傳 美車主用AirTag找回愛車

    燃油費用上漲,持續衝擊美國的運輸業,就連送貨司機缺人的問題,也還沒解決,根據美國卡車運輸協會,2030年,全美貨運業將出現16萬名司機的缺口,相關業者加緊培訓儲備運將。反觀偷車的竊賊迅速增加,以華盛頓特區來說,把整台車劫走的案件,比去年多了一成;而在加州和麻州,則不斷傳出特定的汽車零件失竊,不少車主還連續被偷了兩次!
    2023/04/17 19:50
  • 不能把一切都給別人!德國防部長拒絕再軍援烏克蘭

    俄烏戰爭開打超過1年,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指出「不能把一切都給別人」,在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後,德軍無法在2030年前填補現有的軍備缺口,所以拒絕再軍援烏克蘭。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德國一直以來都是採取『非常務實』的態度,雖然在烏俄戰爭開打後,德國總理蕭茲在第一時間強調,德國會在很快時間內強化軍事準備,且提出德國在歷史轉折點上,必須要增加軍費,所以要在未來幾年內把軍費提升至少1000億美元,不過從去年到現在整整一年的時間,德國直到近兩個月之前,才正式通過第一筆增加預算,當中大部分又是用來採購過去已經編列過、甚至提案過的新軍事設備,也就是說,德國對於軍事上的準備說得很大聲,但實際上做得還是比較少。」
    2023/04/03 15:28
  • 高雄人苦等15年!國7拚119年完工 小港車流惡夢將告終

    經過15年的推動,高雄民眾盼望多時的國道7號,行政院於2023年3月23日正式核定全額補助經費1,357億元,預計2025年動工、2030年全線通車,在這期間將會分標施工,並且分階段通車。藉由第4條南北向高速公路的興建,高雄市政府表示,將可舒緩國道1號、國道10號及台88線瓶頸路段車流。
    2023/03/28 22:40
  • 25年僅1位新生兒!日本偏鄉少子化 岸田文雄喊2030年解決

    提到高齡少子化,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日本!因為日本已經連續13年,人口呈現負成長,而且去年的新生兒,更首度降到80萬人以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說,如果無法在2030年前解決少子化問題,日本的人口問題將面臨「不可逆」的局面。解決人口危機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2023/03/25 23:04
  • 兩岸若開戰! 美國眾議員:烏俄戰爭將相形失色

    解放軍攻臺時程,最常被引述的是前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所說的2027年。只是最近戴維森被問到所謂的「戴維森時程」時,他反而不再提2027,而是提醒從現在到2030年以前,解放軍都有可能犯臺。美國國會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更直言,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試圖影響臺灣總統大選,如果沒能成功,就會改為封鎖和入侵臺灣,而且規模之大,會讓烏俄戰爭顯得小巫見大巫。
    2023/03/24 18:54
  • 教育不能省 侯友宜:新北4年砸8億投資技職

    新北市政府推動教育白皮書出爐,新北市長侯友宜宣布,四年內將投入8億元,翻倍投資技職學校,目標要在2030年,每所國中小都有雙語教師和雙語課程,在地就學率未來達到八成,還要力拚新北公幼增加一百班、公幼比例增為4成。
    2023/03/22 21:11
  • 鍾沛君列「4保證」超酸? 羅智強祝福:不覺得被酸到

    距離2024立委選舉剩下不到一年,各政黨如何佈局人選備受關注,國民黨內各方角力浮出檯面。國民黨北市議員鍾沛君、國民黨北市前議員羅智強均有意參選北市大安區立委,鍾13日在臉書發出「四大承諾」,包括「保證2028年,2032年不參選總統;2026年,2030年不參選台北市長」、「保證不會全國行腳」等,因羅均做過前述事件,被認為在酸羅智強,引發討論,有民眾留言「句句插在羅智強身上」、「太酸了扣分」。對此,羅智強今(15)日下午親回,「並不覺得被酸到」。
    2023/02/15 16:58
  • 藍黨內互打!搶選大安區立委 她「句句插在羅智強身上」

    距離2024立委選舉剩下不到一年,各政黨如何佈局人選備受關注,國民黨內出現世代交替、互打的狀況,各方角力浮出檯面。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國民黨台北市前議員羅智強均有意參選台北市大安區立委,鍾13日在臉書發出「四大承諾」,包括「保證2028年,2032年不參選總統;2026年,2030年不參選台北市長」、「保證不會全國行腳」等,因羅均做過前述事情,引發討論,有民眾留言「句句插在羅智強身上」、「希望良性競爭、太酸了扣分」、「戰鬥力越來越強」。
    2023/02/15 12:26
  • 動物氣候難民增多!禍首人類 吃素減排碳

    人類究竟能不能及時挽救自己造成的地球暖化?以色列第一家實現碳中和的涼鞋工廠,做到了全都使用潔淨能源和零排碳。少吃肉減少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甲烷,這個想法也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市場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素食市場規模將達到363億美元。動物不應因人類的私利而受害,除了減少葷食與捕獵,環保與保育的當務之急,還包括維持棲地環境,與減少塑膠垃圾。
    2023/01/19 19:59
  • 里程碑!電動車全球市占破1成 去年銷量780萬台

    當去年全球新車銷售總量出現微幅下降的同時,純電動車的銷售卻逆勢成長,不但比前一年大幅增加68%,更以780萬輛,首次攻下全球新車市佔率的1成。這比國際能源署早前認為,電動車要2030年才能拿下10%市場份額的預測,要提早了8年。而電動車賣得最好的,莫過於中國與歐洲市場,各自拿下19%與11%的份額。至於美國的電動車銷量,雖然比前一年翻了一倍,但在當地市占率僅6%,仍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2023/01/18 19:57
  • 邊境將開放!中國大陸經濟報復反彈 2030年GDP超越美國?

    中國大陸防疫完全鬆綁了,外資看好今年GDP成長率可望回溫至5%以上,投資大師羅傑斯更是持續押寶,預期中國大陸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國家。不過英國《經濟學人》論調相反,認為中國大陸疫情惡化、可能阻礙復甦,另外美國發動的科技戰、危機四伏的房地產市場,加上逐年減少的人口紅利,可能都讓中國大陸無法超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2023/01/06 23:19
  • 生物多樣性重大里程碑!凍存精卵守護大堡礁

    聯合國在加拿大的生物多樣性峰會(COP15)19日閉幕,全球超過190國正式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達成扭轉威脅世界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環境破壞的一項歷史性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目標是到達2030年,將全球三成的海洋和陸地納入保護。全球生物生存岌岌可危,澳洲大堡礁今年開始使用一種新技術,除了冷凍保存珊瑚精卵外,還可以凍存幼蟲,有助於保護大堡礁的未來。
    2022/12/20 19:55
  • 吳怡農喊2030松機遷建 游淑慧怒揭政見抄襲這4人

    民進黨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喊出目標2030年「松山機場遷移」,並規劃未來213公頃全區保留作為公園,引發討論,但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出,吳怡農松山機場遷建的政見其實是抄襲2002年李應元、2006年謝長廷、2016年黃珊珊、2018年姚文智等4人的政見,這20年來,每次這個政見被提出來時,都是民進黨執政卻都沒去做,「吳怡農在這次補選,居然還敢抄襲這個政見,不用功到極點」。
    2022/12/10 17:03
  • 吳怡農喊松山機場遷建 王鴻薇酸:太多人選後不聞不問

    民進黨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吳怡農喊出目標2030年「松山機場遷移」,並規劃未來213公頃全區保留作為公園。對此,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今(9)日受訪時開砲,批說太多政治人物在選舉高談闊論、選後不聞不問,讓松山機場遷建變假議題、空話,「為何蔡政府執政6年多,不管是交通部、國防部都沒提過相關遷建計畫?」
    2022/12/09 12: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