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地震二寶爸台北市科技公司關廠60+張學友女生宿舍小白菜 警方李西河
  • 搜尋:

    體溫 結果共1,303筆

  • 雲林防疫包市價190元 「沒體溫計」民眾批:簡陋

    雲林有民眾投訴,說26日從大陸返台準備過年,防疫期間收到防疫包,裡面非常簡陋,甚至連體溫計都沒有,民眾強調防疫包內容物,跟先前縣長在臉書po的宣傳影片有落差,據了解防疫包內容換算市價,是新台幣190元。
    2021/01/29 13:31
  • 電玩展防疫!禁夜排加實聯制 場內限7千人

    台北電玩展,今天(28日)如期展開,不過面對國內疫情升溫,主辦單位要求,入場除了戴口罩、量體溫外,還要搭配實聯制,今年也首度禁止民眾夜排,場內人數也限縮到7000人。有部份的廠商,也會針對電子設備消毒,以及幫試玩民眾量額溫、二次把關。
    2021/01/28 13:08
  • 台灣是重要研發基地! 無響實驗室規格同總部

    科技大廠Google在台灣本來就有8間辦公室,位在板橋的第9間,整棟16層樓落成啟用,今天開放參觀!除了休息室、按摩室,還有小型診所提供員工使用,實驗室也有比照加州總部的設備,相當高規格。而為了防疫,Google員工也能選擇居家辦公,而每天上班除了要嗶卡、量體溫,還要填寫健康聲明書。
    2021/01/27 13:48
  • 中市草悟廣場防疫升級 加強區域清潔停止試吃

    武肺疫情升溫,台中市政府觀旅局升級草悟廣場-富地市集防疫管制措施,加強公共區域清潔、提供酒精消毒、攤商戴口罩與體溫檢測、減少內用座位區並加裝隔板、停止試吃試用。
    2021/01/27 11:58
  • 快訊/好市多:桃園、高雄禁試吃 全台餐桌椅減半

    疫情升溫,美式連鎖賣場好市多(1/26)宣布,配合防疫政策,桃園和高雄所有分店,從明天起全面禁止試吃,改為口頭介紹,另外全台各店餐飲部桌椅,從明天起全面減半,並在門口架設紅外線量測體溫。
    2021/01/26 20:41
  • 快訊/立院隔離再一例! 林俊憲助理曾赴部桃陪病

    立法院隔離再添一例,這回是立委林俊憲的助理隔離,因為助理的家中長輩於指揮中心公告的回溯期間在部桃住院,而且她也曾到醫院內陪病,因此在24日晚間得知擴大匡列居家隔離對象時,確認自己也必須居家隔離,25日開始請假,目前她身體狀況穩定,每天早晚都會自主量測體溫回報辦公室。
    2021/01/26 18:13
  • 「口罩先戴好」職業賭場落網 警加強防疫

    台南麻豆警分局在23日,破獲廢棄豬圈的非法職業賭場,現場查獲26名賭客,擔心最近疫情,警方防疫不敢馬虎,立即要求現場賭客口罩戴好,回警局時也逐一量體溫、噴酒精消毒,並且訊問時,一張長桌只坐一人,以梅花座方式,加強落實防疫。
    2021/01/25 18:45
  • 迴轉壽司崩塌 餐盤塞車掉落、美乃滋沾褲

    碰上疫情,到旋轉壽司店吃飯,都必須先消毒、量體溫,防疫不敢馬虎,不過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po出吃旋轉壽司的影片,餐盤竟然宛如「天竺鼠車車」塞車,餐盤甚至被擠到桌面上,讓鮭魚片和美乃滋,黏到客人牛仔褲上,疑似是一桌顧客誤把餐盤底座拿起,又硬塞回去,才會發生意外。
    2021/01/25 18:24
  • 南警破獲職業賭場 驚見1/3名賭客「沒戴口罩」

    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台南市警局麻豆分局昨天在一座三合院破獲職業賭場,場內1/3賭客未戴口罩,警方對所有人量體溫及要求戴上口罩,再請來遊覽車載回分局偵訊送辦。
    2021/01/24 15:29
  • 學測生發燒頻傳 屏東考區也增1人入備用試場

    大學學測第2天考試,屏東考區今天下午第3節考自然科時,有1名考生發燒,經量體溫攝氏39度,承辦試務的屏東大學立刻將這名考生安排到備用試場應試,由醫護人員監考。
    2021/01/23 18:31
  • 學測再增2名發燒考生 兩天已啟用7間防疫試場

    學測第二天,大考中心今天表示,針對體溫超過標準的考生,昨天啟用5間防疫試場供發燒考生應試,今天數學科考試時新增2名發燒考生,再增開2間防疫試場,合計啟用7間防疫試場。
    2021/01/23 13:29
  • 學測登場 4考生體溫過高進「防疫考場」應試

    大學學測登場,有考生因為體溫超過38度,校方馬上啟動防疫機制,請考生去防疫考場應試,大考中心統計,一共有4個人體溫過高,被要求進防疫考場。
    2021/01/22 19:33
  • 寒假親子新去處! 白雪公主特展消毒防疫

    藝人品冠今天帶著兒女逛白雪公主展,透露因為疫情,這一年反而多了親子時間,寒假開始,主攻親子的展覽開跑,不過國內疫情升溫,防疫不敢馬虎,場內免費換上的白雪公主服,都有消毒,入場前也必須實名制、量體溫和戴口罩。
    2021/01/22 19:06
  • 學測首日!學生備「整包口罩」換 禁陪考遭擋

    大學學測如期舉行,防疫措施也規定,考生一定要戴口罩,也安排單一入口動線,避免量體溫塞車,提早7點半就開放進場,有的學生一次帶一整包口罩,打算考完一科就換一次,不過因為不開放陪考,有家長不知情到了門口被檔,另外大考中心統計,今天有7名考生使用隔離考場應試。
    2021/01/22 12:51
  • 學測配合防疫不開放陪考 考生須戴口罩配合量溫

    今天是學測首日考試,考科為英文、國文(選擇題)、社會;為配合防疫,考生進入各考分區時,應出示入場識別證及應試有效證件正本,並戴口罩、配合量體溫。
    2021/01/22 08:51
  • 學測1/22登場!國內疫情升溫 桃園考生:帶酒精

    大學學測明天(22日)登場,不過全台都有機會下雨,建議考生帶傘出門,另外受到疫情升溫影響,大考中心也規定,每位考生必須戴口罩、量體溫之外,家長也不能陪同,部份考場也設置單一通道,控管進出學生。
    2021/01/21 19:42
  • 大學學測22日登場 21日下午開放看考場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22日、23日舉行,將有12萬多名考生上陣,21日下午2時到4時開放看考場,進入各分區(學校)都須量體溫、戴口罩。
    2021/01/20 10:51
  • 疫情持續擴大 大甲鎮瀾宮宣布「取消除夕搶頭香」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持續擴大,為降低染疫風險,大甲鎮瀾宮今(20)日宣布將停辦除夕搶頭香活動。此外,從今日起進廟實施單一出入口管制,請民眾務必配戴口罩、配合量測體溫與消毒,若有發燒或身體不適的情況,請在家休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2021/01/20 10:42
  • 感冒伴隨「5字症狀」 醫聽完竟笑回:收驚就會好

    許多民眾一察覺不適,隨即會前往診所或醫院,希望能夠盡快找出病症,近日一名女網友透露,先前去診所看感冒,主訴「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鼻塞」,而且有「全身輕飄飄」的感覺,醫師聽聞後替她量體溫,確認沒有發燒後竟幽默表示「妳去收驚就會好」,這句話也笑翻不少人。
    2021/01/19 20:27
  • 洗發熱衣有四禁 熱水、重搓、漂白、烘乾

    天氣冷,發熱衣大受歡迎,不過如過清洗錯誤,破壞機能材質,可就沒了鎖住體溫這種「發熱」效果,漂白水,柔軟精,熱水,用力搓揉通通不行,也不能烘乾,洗錯一次,效果就降了七成。
    2021/01/17 19:12
  • 寒流襲台機車族防寒護心 車速放慢頭頸四肢要保暖

    天氣急凍,國健署今天提醒,長者、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防寒,機車族也是高風險群,強風會讓體溫流失,騎車應放慢速度,穿防濕、防風外套,且注意頭頸部及四肢保暖。
    2021/01/11 16:25
  • 7度寒風狂吹!阿姨被留戶外量體溫 她心疼:都縮角落了

    這兩天寒流來襲,全台氣溫急凍,部分地區甚至出現10度以下的低溫,讓人手腳冰冷十分難受。有女子就曬出照片指出,昨日到台中泰安休息區時,發現一名有年紀的阿姨被派到戶外去幫民眾量體溫,當時溫度僅7度,阿姨被冷風吹到縮在角落,讓她看了非常心疼,趕緊買了1杯熱奶茶給對方暖身,同時也痛斥「不清楚裡面員工為什麼要這麼做!」
    2021/01/09 22:50
  • 羽絨衣怎穿? 內搭「薄衣」比「毛衣」更保暖

    天氣好冷好冷,很多民眾都會穿上羽絨衣來抗寒,但羽絨衣到底該怎麼穿才保暖?有日本名醫建議,內搭衣物要穿越薄才會越保暖,我們也實際測試,發現穿毛衣加發熱衣再套上羽絨衣,溫度僅有24.9度,和只穿發熱衣和羽絨衣相比,整整差了五度,業者說明,因為羽絨衣靠的是體溫加熱,並不是穿越多就越保暖。
    2021/01/09 14:07
  • 看五月天演唱「發燒39度」 粉絲問怎辦挨轟

    五月天跨年演唱會,有自主健康管理者偷偷溜進場觀看,結果隔天就有網友在PTT上PO出體溫計照片,說自己高燒達39度,很疑惑不知道該不該打1922,而這名網友也秀出自己在搖滾區的座位照片,引起熱議;對此桃園市衛生局表示,自主健康管理者不等於確診者,民眾出現症狀,應盡速就醫,戴好口罩,避免再去人多的地方。
    2021/01/01 22:05
  • 五月天開唱首日贈逾2萬份口罩 師妹白安先登場

    五月天今晚在桃園國際棒球場開唱,配合防疫,觀眾入場須量體溫及實名制登記,須全程戴口罩。五月天師妹白安今晚率先登場炒熱氣氛,身穿3件發熱衣外也在腰間貼滿暖暖包抗低溫。
    2020/12/31 22:5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