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森恬CP旅客GooglePodcast飲品特價google podcast轉移麥當勞勒索土石掉落失衡7-ELEVEN
  • 搜尋:

    醫學會 結果共328筆

  • 撐不到1分鐘才算早洩?調查曝低於「這時間」女性就母湯

    性福不容忽視!台灣男性學醫學會今(2)日首度公布早洩疾病認知男女調查,發現早洩位居男性困擾疾病的第3名,醫師指出,早洩是指在性行為過程中,進入伴侶陰道後1分鐘之內就射精,但調查發現47%男性認為1分鐘內算早洩,但卻有37%女性認為5分鐘內都算早洩,男女認知差異大,且女性最在意的是持久度和硬度,也有高達8成5男性憂心自己射精時間太早,無法滿足伴侶。
    2021/11/02 15:33
  • 不熬夜!盡量於11點前就寢 憂鬱與失眠因果關係 關鍵是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為了防堵疫情擴散,除了採取積極接種疫苗政策之外,居家防疫措施也不能輕忽,雖然有些國家鬆綁隔離,但因為疫情發展至今有不少人作息日夜顛倒,有晚睡的習慣,作息混亂情況下、感到壓力大,美國醫學會精神醫學期刊研究指出,改變睡眠,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也有專家指出憂鬱與失眠為因果關係,早醒是憂鬱症程度指標!
    2021/10/30 23:03
  • 壯世代「滾床單」次數太少!專家提8大益處籲「動起來」

    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在2020年10月發布新名詞「壯世代」,指的就是台灣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群人,泛指50歲以上民眾,全台目前約有600萬人。日前就在Podcast頻道「壯聲勢」邀請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談及台灣狀世代平均「滾床單」次數實在太少,只達醫學會建議次數的一半,鼓勵民眾持續保有性生活,其實可以擁有八大好處。
    2021/10/28 17:08
  • 等嘸新冠疫苗第2劑?醫籲接種「流感疫苗」提升保護力

    流感疫苗今(1)日開打,國內首次針對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認知調查,結果發現,民眾明顯「輕流感重新冠」,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黃信彰提醒,流感疫苗主要為預防流感病毒造成的重症、死亡與相關家庭社會負擔;且國外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僅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也可降低新冠肺炎重症和住院率,民眾應視自我狀況選擇高保護力疫苗,及早預約施打,提升自我保護。
    2021/10/02 23:12
  • 台灣整外之父躍國際 台美醫界設立羅慧夫人道獎

    台灣整形外科之父羅慧夫在台奉獻40年,不僅桃李滿天下,更促進台灣醫療發展、致力國際醫療。長庚醫院將和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設立「羅慧夫人道獎」,紀念羅慧夫對醫界的貢獻。
    2021/09/24 16:23
  • 兒童安全椅很重要! Ford呼籲養成正確觀念確保孩童乘車安全

    孩童乘車安全是所有用車家長必需了解的重要用車觀念之一,更重要的是確實執行。近期全台疫情趨緩,通勤與出遊車流漸增,帶著心愛的家人出行時,孩童的乘車安全也需格外留意。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研究,使用汽車安全座椅,可減少71%死亡率,而使用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更提高75%,並可在不幸發生事故時,減低兒童頸部73%的衝擊力,進而降低傷亡。
    2021/09/02 12:10
  • 手術前別亂吃保健食品! 醫:恐增風險應暫停食用

    許多民眾喜歡藉由補充保健食品來照顧自己的身體,但可要小心影響手術進行!腎臟科主治醫師張維文表示「手術前若服用保健食品,恐增加手術風險」。由於某些草藥及保健食品的特殊藥性,會與醫師所開立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甚至影響手術,因此建議術前應先停用。美國麻醉醫學會也曾建議,在開刀手術前的1至2週,應停止服用營養補充品,減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2021/08/25 16:37
  • 萌翻!醫院特製「寶寶面罩」避飛沫醫:僅適合短暫配戴

    疫情期間,長庚醫院設計了貼心的寶寶面罩,給出生不滿3個月的嬰兒配戴,避免飛沫接觸,不僅兼顧防疫,也讓小嬰兒整個萌度再加分。另外也有孕婦好奇,如果施打了第一劑AZ疫苗才懷孕,第二劑疫苗可以混打莫德納疫苗嗎?對此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洪泰和建議,不要混打。
    2021/07/26 18:19
  • 男性睪酮固過低有危險!醫師曝感染新冠這風險恐增

    男性睪固酮太低,染疫後有風險?根據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本身有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男性長者,若睪固酮濃度較低,感染COVID-19引起的免疫風暴和死亡風險較高。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醫師提醒,有更年期症狀的男性長者,可就醫評估補充睪固酮,學理上有助降低染疫後的死亡風險。
    2021/07/16 13:05
  • 微解封外出安全?2關鍵藏風險 專家揭「最危險地方」

    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但部分限制措施鬆綁「微解封」。對此,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分析,微解封仍有風險民眾仍要自律,並點出最危險的地方,提醒民眾當心。
    2021/07/09 09:31
  • 憂陸科興疫苗效力 土耳其醫學會籲追加其他疫苗

    研究發現,中國科興疫苗接種者體內抗體水準於施打第2劑3個月內就會降低。土耳其醫學會呼籲首波接種的醫療工作者和65歲以上公民追加「可有效抗Delta變異株的疫苗」。
    2021/06/30 09:42
  • 預後不佳易惡化!三陰性乳癌成女性殺手 名醫曝治療關鍵

    乳癌是女性重大的健康殺手,且因不同類型的腫瘤,治療選項和預後反應各有差異。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陳訓徹指出,乳癌的「分類」對預後好壞影響重大。基本上,乳癌可分成管腔A、管腔B、HER2過度表現、三陰性乳癌等四大類。其中,三陰性乳癌5年平均存活率為18%,在不同分子型態裡面,三陰性乳癌轉移病人預後往往最不理想。
    2021/06/25 12:18
  • 迎接孕婦接種潮!如何選疫苗 醫師解答「5大疑惑」

    指揮中心開放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且可自選廠牌,但許多孕婦仍不清楚疫苗是否安全、哪個時期打、該打哪種疫苗才好。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彙整孕婦最關心的5大問題,由醫師解答。
    2021/06/23 22:47
  • 醫解「孕婦打疫苗」6大QA 接種完現11症狀快就醫

    250萬劑來自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後,政府也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且讓孕婦有AZ和莫德納兩種疫苗選擇。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整理出6大孕婦最關心的問題,供準媽媽們參考,建議滿13周後再打,若打完疫苗後出現11大危險症狀應立即就醫。
    2021/06/23 15:08
  • 莫德納開打!配7.5萬劑、一半保留給第二劑

    首批15萬劑莫德納疫苗完成檢驗封緘,已經陸續配送給全台各大專責醫院,最快9日第一類1、2級前線醫護就可以接種,據統計,目前仍有3成約7萬多高風險醫護未接種,7.5萬劑分配給這類醫護綽綽有餘,但不少專家醫師都還是建議,應禮讓孕婦、免疫疾病相關及有血栓病史人先打。但風濕病醫學會強調,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接種AZ會導致病情惡化,雖然還有風險但打疫苗仍利大於弊。
    2021/06/09 12:58
  • 別有尿意就往廁所跑 醫曝保養膀胱「4要1不要」守則

    待在家裡的你,有沒有發現喝水、上廁所的次數也跟著變多了呢?小編要溫馨提醒你,一有尿意就直往廁所解放,這個小小的舉動,事實上對「膀胱」不是很好,很有可能會使膀胱變小,連頻尿困擾也跟著找上門!而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謝卿宏醫師就提到,想要保養膀胱,就要記得「4要1不要」原則!
    2021/06/09 11:07
  • 懷孕32週牙醫「自我防護」打AZ疫苗 副作用僅低燒、痠痛

    新冠肺炎疫苗因為人體試驗時沒有懷孕的受試者,因此剛開始時不建議懷孕者接種,但國內包括婦產科醫學會和周產期醫學都呼籲孕婦接種,降低重症風險!TVBS就連絡上一位在南部執業的女牙醫,她目前懷孕32週,在考量工作風險、自我保護、經過婦產科醫師評估後,接種AZ疫苗,目前只有低燒和些微痠痛等不良反應,相當順利。
    2021/06/04 18:13
  • 國內頻爆群聚感染 醫「社區都是破口」:不打疫苗難結束

    苗栗京元電子發生員工群聚感染事件,目前已造成45人確診、51人快篩陽性,對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移工確實是防疫大破口,但國內疫情多點爆發,到處都在傳播,直言「整個社區都是小破口」。
    2021/06/04 13:23
  • 多國開放孕婦接種疫苗! 國內醫界:利大於弊

    國內包括婦產科醫學會和周產期醫學會都表示,建議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降低重症發生率!事實上,疫苗在臨床試驗階段沒有懷孕的受試者,因此剛開始的安全性並不明確,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家開放孕婦接種,學會強調目前有超過3萬人接種,並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流產或其他併發症的風險,倒是建議在疫苗有選擇性的狀況下,優先選擇mRNA疫苗。
    2021/06/03 18:55
  • 孕婦打新冠肺炎疫苗防重症 寶寶可望也獲抗體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許多孕婦對於該不該打疫苗仍有疑慮。台灣周產期醫學會今天發表聲明,強調孕婦打疫苗不僅不會增加風險,甚至可望讓寶寶也有抗體,並建議優先考慮mRNA疫苗。
    2021/06/03 11:52
  • 熱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 號召同行支援快篩守社區防線

    台灣疫情嚴峻,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基層耳鼻喉科醫學會,就自主發起支援快篩採檢的任務,以自身專業親自投入防疫前線,希望協助防堵社區漏洞。發起活動的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下一階段的疫苗施打工作,基層醫師也已經準備好了,只等政府一聲令下,就能立刻上工。
    2021/06/01 23:15
  • 孕產婦優先接種mRNA疫苗? 指揮中心:列入討論

    首批15萬劑mRNA製造技術的莫德納疫苗5月28日抵台,力拚6月11日前完成檢驗封緘。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產婦優先接種mRNA疫苗,指揮中心今天說,會列討論。
    2021/06/01 16:45
  • 防居家檢疫「快樂缺氧」猝死 中央購1.5萬血氧儀發放

    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不少死者在等待PCR篩檢出爐之前,隔離在住家或是防疫旅館,結果疑似「快樂缺氧」不幸猝死,疫情指揮中心今(30)指出,已經採購1萬5千個指尖血氧儀,預計6月2號送到各個衛生局裡面,分配居家隔離的病人。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指出,雙北地區已經部分開始施用;另外也在5月31號開始,結合急診醫學會協助下成立的急診醫師線上遠距檢傷的平台,也已經跟新北市開始合作試辦,對於居家檢疫者需要諮詢都可以透過這個平台。
    2021/05/30 14:34
  • 國藥疫苗發布三期試驗 兩款保護力均超七成

    大陸國藥集團旗下兩款,分別在北京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滅活疫苗,26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試驗時間是去年中到12月底,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巴林進行,共4萬多人參與,受試者全部18歲以上,平均年齡約36歲;結果顯示,國藥兩款疫苗保護力分別為78.1%和72.8%。而近期大陸廣州接連通報本土疫情,當地市民打疫苗的意願強烈,接種點天天爆滿。
    2021/05/27 19:56
  • 醫療量能緊繃!名醫曝現況 醫生告訴患者這兩個壞消息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尤其雙北地區每日確診人數都在百位上下,醫療量能承受極大的負擔,部分醫院病床數已不堪負荷,許多輕症患者只能在家休養等待衛生局通知,重症時才能進到醫院裡做進一步治療。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委員蘇一峰醫師就在臉書上PO出目前醫院的現況,指出目前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
    2021/05/25 10:2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