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華餐飲集團賴清德民調孫鵬娃娃機造娃娃陳妍希唐治平陳曉姚嘉妮林祖輝google podcast轉移
  • 搜尋:

    蕭應強 結果共3,889筆

  • 1月大嬰確診! 急診擠爆「雨天吹風換尿布、喝奶」

    家中的孩子確診,都讓爸媽心疼!有家長分享,家裡1歲和出生1個月嬰兒都染疫,高燒前還出現手腳發紫、發冷等狀況,其中1個月的女嬰當時送醫,急診擠滿人外頭還下雨,讓孩子邊高燒還吹風換尿布,好在3天後好轉,指揮中心也統計,目前國內最小確診個案就是1個月大嬰。
    2022/06/10 19:56
  • 有片/新冠輕症:猛咳嗽、痰咳不出來 選擇治療方式緩解改善!?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確診人數居高不下,目前全台累積破260萬人染疫,輕症與無症狀占了大多數,有中醫師門診觀察發現,很多輕症者咳嗽,痰咳不出來,就算是痊癒之後,仍會出現明顯的氣虛現象,像是會比較容易累比較容易喘,就是因為肺部受到影響。
    2022/06/09 23:08
  • 罹患這疾病...導致肺纖維化、關節受傷害! 醫:這部位疼痛注意!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造成關節慢性疼痛之外,還會持續破壞關節,漸漸造成關節變形,甚至導致失能,絕對不行忍耐,醫師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以關節為主要的一個表現,一般來說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你如果有一個關節炎的症狀,或者你的關節會感到腫脹,就要立刻就醫治療。
    2022/06/08 22:57
  • 「食神」曾取景 珍寶海鮮舫六月移離香港

    香港地標「珍寶海鮮舫」因疫情停業兩年多,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第三方機構營運,由於海事牌照到期,集團宣佈六月將船隻移離香港。但在撤離時,海鮮舫卻發生沉船事故,幸好無人傷亡或失蹤。
    2022/06/01 18:09
  • 6/1上海解封 民眾狂奔出社區鞭炮慶祝

    上海今天(6/1)解封,不少民眾從凌晨開始倒數計時,並燃放鞭炮慶祝,整體氣氛就就像過年一樣,CNN記者還捕捉到,一處社區拉開柵欄,民眾狂奔上街的景象,然而解封是解封了,但其實還是有封控區數十萬民眾仍舊不能自由出入,健身房等密閉空間暫緩開放。
    2022/06/01 13:27
  • 七一就職前 李家超赴北京會見習李二人

    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昨天在北京接受大陸總理李克強正式任命,並獲得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結果有香港媒體注意到,或許是因為防疫考量,習近平不但座位跟李家超離得很遠,而且全程都沒有脫下口罩。
    2022/05/31 20:41
  • 北市之爭!柯文哲表態不可能挺蔣 曝「黃珊珊不會代表民眾黨」

    年底北市長選戰人選,目前國民黨確定由蔣萬安角逐,今天(5/30)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被問到,什麼時候要宣布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代表民眾黨」參選市長?柯文哲回應「她不會代表民眾黨」。而親民黨籍的黃珊珊本人被問到選戰更說,自己很重感情、喜歡親民黨。
    2022/05/30 21:58
  • 北市召50位「專責醫護」 護師爆:津貼被打折

    北市和平醫院轉型為全院收治確診者的專責防疫醫院,為此還招募50位的護理師投入,但上路不到一個月就有護理師抱怨,說市府承諾的每班「一萬元津貼」,實際上工才發現,會依照護的病患數比例更動,直呼跟說好的不一樣,也喊話市長柯文哲「希望能說到做到」。
    2022/05/30 18:36
  • 爸媽必須知道!不是燒到41度才就醫 注意「孩童8徵兆」

    台灣現在孩童確診,除了急性腦炎,孩要注意像「肌溶解症、哮吼」等情況,兒科感染症理事長邱南昌醫師,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提醒,孩子們如果持續高燒都要注意,不是說一定要到41度才就醫,超過41度通常代表真的很嚴重,也說明,台灣目前腦炎病歿孩童原因。
    2022/05/28 19:51
  • 10歲以下童確診逾17萬例 中重症57例、病歿6例

    兒童們染疫現在是爸媽最擔心的問題,尤其台灣現在因為「華人基因」,孩童重症併發「急性腦炎」比例比日韓和西方國家都高,家長們記得幾點,孩子如果「不吃、不玩」又確診,同時他已經38到39度高燒2至3天了,就要注意,倘若指甲唇色不對勁,務必趕快送醫。
    2022/05/28 14:36
  • 有片/下一個「新冠變種病毒」恐變強? 人類生存之戰攸關這件事

    新冠病毒COVID-19演變至今,由於病毒可能會侵犯全身器官,對心臟、肺和腎臟、肝臟造成持續性傷害,因此染疫後長期影響令人擔憂,事實上新冠病毒一直持續演變,毒性對人類來講或許越來越弱,最後引起的症狀就像感冒一般,而被大家漸漸忽略了。但也有可能某天又進化成更強的變種病毒,到時候人類與病毒又要發動一次戰爭,不過大部分的人會產生抵抗力,降低重症與死亡率!
    2022/05/25 22:49
  • 疫情燒X光需求增 放射師爆「確診還被召回」

    疫情延燒,中央跟地方增設大型篩檢站,也讓採檢量增加,每天接觸中重症患者的放射師,身處高風險狀態,但確診了卻被認為接觸時間不長,不能算因公染疫,還有放射師爆料,人力不足的醫院,居然不管指揮中心規定,召回確診的放射師回來。
    2022/05/25 17:55
  • 注意!突然腰痛別輕忽 醫師:恐罹患「這疾病」

    說到了腰痛,很多民眾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但您知道嗎?腰痛是僅次感冒的常見病痛,臺大醫師楊紹佑表示,單純腰痛有八到九成是肌肉骨頭問題,一到兩成是腎結石或腎臟問題,另外細菌感染或是結石或腫瘤引起腎臟積水導致腎臟發炎。
    2022/05/24 22:57
  • 百萬件防疫險沒核保 金管會通牒「6月底出單」

    全台仍有百萬件防疫險保單,已經收件或繳費,卻還沒有核保,金管會今天下午(5/24)下達最後通牒,要求所有業者必須在6月底前,全部出單,包括富邦產險等業者,也表達願意全力配合,另外防疫險總共26億保費,也已經全部賠光,金管會擔保不會有產險因此賠到破產。
    2022/05/24 22:11
  • 「眼睛上吊、難呼吸」突昏倒 確診女:醫院判中症

    高雄有快篩陽病患在家突然昏倒,眼睛上吊,緊急送急診,二次採檢PCR確診,說醫院判斷是中症,除了給氧氣,也先打點滴和止痛針,當事醫院回應專責都有空床,若屬中症也會安排收治或轉院,其他醫師說如果有肺炎或血氧低於94%,可能就算中症病患。
    2022/05/24 19:19
  • 科技企業、天氣數據結合 創造驚人商機關鍵是它

    有越來越多民眾,出門會留意天氣預報,甚至透過智慧型手機APP來查詢天氣概況!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人類的生活處處跟天氣相關,從早期看天吃飯一直到現在高科技,我們還是會受到天氣影響,所以天氣一直都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有人是講說見面打招呼討論話題裡面,第一名就是天氣,所以天氣有基本上這個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天氣也能發展為商機,怎麼辦到的?帶您來看!
    2022/05/23 23:14
  • 劉德華拍汽車廣告帥翻!文案爆抄襲網紅 官方道歉了

    好久沒露面的香港天王劉德華,日前拍攝汽車廣告,保養得宜,讓粉絲驚嘆,不過他在廣告中唸的文案,卻被踢爆幾乎全是抄襲,業者發聲明致歉,坦承監管不力、審核不嚴。
    2022/05/22 17:31
  • 好巧!警車轉彎被撞駕駛落跑 竟是偷車賊

    新北市日前發生一起車禍意外,警車和轎車,在彎道處發生碰撞,但第一時間,轎車駕駛棄車逃逸,原來他開的車是偷來的,當時員警正在尋找贓車,沒想到這麼一撞,就這麼巧,遇上偷車賊!
    2022/05/21 18:48
  • 為買鹹酥雞!酒駕又逆向 警徒步追車逮人

    為了買消夜,被員警抓到酒駕!台北市警方日前巡邏時,發現一名騎士,騎車搖搖晃晃,甚至還逆向行駛,上前盤查,發現他酒測值高達0.89,騎士坦承,在家喝了酒,想到附近的鹹酥雞攤買宵夜,沒想到卻遇到警察。
    2022/05/21 12:32
  • 北京餐廳「擺攤模式」拚自救! 陸確診數降下令「非必要不出國」

    中國大陸的疫情,從5月開始出現慢慢降溫,目前單日新增已降到2千例以下,不過,北京當局持續嚴加管控,像是餐廳因為不能內用,紛紛變成擺地攤模式,補貼損失,還有官方下令「非必要不出國」。
    2022/05/14 17:58
  • 陸精品智商稅?adidas x Gucci聯名「不防水」傘 賣4.6萬

    中國大陸頂端消費力驚人,最近傳出精品與運動品牌聯名,推出一款「不防水」的傘,要價約4.6萬台幣,陸媒報導,品牌官方回應,這傘是收藏用的,不建議用來擋雨、遮陽。
    2022/05/14 17:57
  • 北韓疫情再+21死 金正恩:建國以來最大災難陸外交部關心

    北韓被Omicron變種病毒攻陷,今(14)天宣布再增加21人死亡,累計達27人病亡,金正恩坦言「國家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動盪。」中國大陸外交部表示,願視北韓的需要,提供幫助,對抗疫情。
    2022/05/14 13:34
  • 哄抬價格大賺疫情財! 上海糧油店獲利500萬

    上海警方查獲幾家封控期間非法營業的店家,一家賣糧油雞蛋的商店,不僅哄抬物價,大賺疫情財,還雇傭黑牌外賣員送貨,近一個月非法獲利500萬台幣。
    2022/05/07 20:21
  • 北京增66例暫停內用 北京火鍋店改賣便當

    北京新增66例,因應疫情而被迫暫停內用的餐廳,紛紛想辦法自救,包括火鍋店改賣便當,增加外送。
    2022/05/07 19:41
  • 5/8港特首選舉 唯一候選人李家超見面會

    香港特首選舉明天(8日)舉行,新任特首要面對一個,歷經2019年反送中運動和港版國安法的動盪後,如何修復被撕裂的社會,以及歷經疫情肆虐,香港經濟如何快速恢復;和中美競合下,與大陸聯通的香港,可否再次成為串連東西方金融中心的角色。
    2022/05/07 13:3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