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深藍壓力周杰倫離婚新北市美國胰臟癌死亡率龍天翔Hooters統一獅店面
  • 搜尋:

    萬一 結果共2,240筆

  • 「你在大聲什麼啦!」2機車行倒閉 陳平偉驚人近況曝光

    網路紅人「陳平偉」,過去因一起機車修理糾紛案,跳針式大喊「你在大聲什麼啦!」讓他紅極一時;據了解,該事件過後,他的2間機車行都已倒閉,並已改名為「陳昭州」。有網友近日在網路上PO出他看起來相當紳士的照片,發現陳平偉似乎已經轉職二手中古車買賣商,引起討論。
    2022/07/05 23:04
  • 失火了?在家燒金紙竄煙 鄰居:不是第一次

    自家燒金紙飄濃煙,鄰居好困擾!新北市消防隊昨天(29)獲報,鶯歌一棟住宅大樓飄出黑煙,趕到現場才發現,原來是4樓住戶在家燒紙錢,疑似在家中供俸神明,濃煙飄散不去,附近居民表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萬一釀成火災,恐怕就會觸犯公共危險罪。
    2022/06/30 13:31
  • 阻共艦! 美海軍專家建議「大陸沿岸布水雷」

    對付大陸日漸擴張的軍力,有美國海軍智庫專家撰文建議,萬一台海若爆發戰爭,在黃海和珠江周邊港口佈設水雷,可以促使解放軍上談判桌。不過,也有軍事專家認為,就算先不談,怎麼把水雷布設到大陸沿岸,光是能不能符合國際法,都要打上問號。
    2022/06/28 20:57
  • 怎都是積水!沙坑變泥巴坑 家長憂孩童安全

    最近大雨不斷,結果公園內沙坑,竟變成泥巴坑!新北板橋浮州公園,設有沙坑給小孩玩耍,但最近午後對流旺盛,沙坑就積水變成泥巴坑,雖然小朋友還是玩得很開心,但家長卻是看法兩極,就怕年紀小的小孩,萬一跌倒,恐怕會因此嗆傷,而新北高工處表示,因為沙坑使用比較細緻的沙,排水比較慢,已經請廠商檢查沙坑排水系統。
    2022/06/27 15:35
  • 告別磨腳痛!「超狂7招」不咬腳 日常小物輕鬆軟化鞋子

    買了一雙愛鞋,試穿的時候明明很合,結果每次穿出去都磨到破皮,可是要不穿又覺得好可惜,你是不是常常會陷入這樣的煩惱呢?可別硬著頭皮穿,覺得「愛水不怕咬腳痛」,不僅可能造成嚴重的發炎,還會留下難看黯沉的疤痕!這一篇就要來教你,萬一買到不合腳的鞋要如何穿得舒服再也不磨腳!
    2022/06/27 13:20
  • 哪出錯?確診5天收嘸證明 狂打1922、醫院、衛生局

    一名吳小姐說,自己的女兒確診過了5天,卻還是收不到確診簡訊,健保快易通上也找不到資料,就怕萬一隔離日期得重複計算,小朋友、爸媽請假都會很麻煩,對此桃園衛生局表示,民眾不用擔心,診所上傳的時候都會以採檢日期為主,衛生局也說,在回報SOP改進後,不太會發生這種情況,有可能的情況是,診所確實上傳了,但是在系統轉換上沒有成功。
    2022/06/25 18:33
  • 腳臭恐是襪子洗錯!5重點輕鬆解決 脫鞋不再怕尷尬

    氣候進入又濕又熱的夏季,在外沒走幾步路就開始流汗,除了擔心身上的體味飄出,萬一需要到脫鞋子的場合,可就更讓人尷尬不已了!除了本身悶在鞋子裡的腳汗,或者下雨天弄濕襪子造成的潮濕以外,你有沒有發現明明襪子剛穿沒多久,還是會飄散出些許的臭味呢?也許問題並不是你的腳臭,而是清洗襪子的方式錯了!
    2022/06/22 20:00
  • 疑惡作劇!趁凌晨沒人 男騎士開槍射貓

    新北一名36歲吳姓男子,昨天(6/19)凌晨趁著四下無人,拿玩具槍攻擊路邊貓咪,而他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犯案,附近志工早就記下他的車牌跟長相,就怕再有動物受害,掌握證據後立刻報警處理,而警方也依法開罰,只是這回拿的是玩具槍,萬一未來拿真槍隨意射擊,恐怕會釀成悲劇。
    2022/06/20 15:18
  • 想出國!趁價格暴漲前先訂房 AsiaYo曝「這2月訂單最多」

    台灣緩步走向和病毒共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新的入境「3+4」政策讓民眾有了快要解禁的感覺,旅遊訂房平台AsiaYo表示,確實有旅客開始訂國外的房間,尤其現在9月、12月最為熱門,許多消費者打著趁房價尚未暴漲前預訂,萬一真的出不去還可以免費取消的如意算盤。
    2022/06/16 12:10
  • 一直都錯了!剩飯別冰冷藏 專家揭「放這裡才對」網驚呆

    白米是亞洲人的傳統主食,甚至有些人一定要餐餐吃到飯才滿足,不過有時候萬一煮太多,你知道該怎麼保存嗎?對此日本專家分享,民眾習慣把剩飯冰進冰箱冷藏,但其實「放在這」才是正確的保存方法,文章曝光後掀起熱議,讓許多人直呼「放錯好多年!」
    2022/06/14 15:21
  • 屢勸不聽! 回收物、紙箱堆滿樓梯間 住戶憂:火災怎跑

    高雄果貿社區,有住戶在家門前,堆放了大量紙箱和回收物,幾乎把樓梯間占滿了。鄰居說,住在這的是一名老爺爺,靠資源回收維生,怎麼勸都勸不聽,只能改善一陣子,還有住戶擔心,萬一火災發生,會影響到逃生動線。
    2022/06/09 19:37
  • 小餐廳憂「補助下不來」 經部:有執行就核銷

    餐飲行銷補助再加碼30億,不過就有小餐廳擔心,行銷方案核准通過了,但得先自己付一筆錢做行銷,萬一之後錢沒有下來,豈不是做白工,對此,經濟部表示,只要申請通過,後續有確實執行,做多少領多少;另外有連鎖手搖飲業者透露,沒有座位區的分店被退件,真的好無奈。
    2022/06/02 18:20
  • 美點頭增援「多管火箭」 烏證實:魚叉飛彈已到手

    烏克蘭多次向美國,公開要求提供「多管火箭系統」,美國現在終於點頭答應。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這種多管火箭,射程將近300公里,萬一被烏克蘭拿來,打到俄羅斯境內,恐怕會擴大戰爭。烏克蘭國防部長也特別在奧德薩港,公布西方增援的武器,強調靠這些軍武,可以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
    2022/05/30 22:07
  • 口齒不清恐是腦損傷?專家示警「6大徵兆」快送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有磕磕碰碰,或是跌倒受傷的狀況,一般上休息一時半會兒就好。但這種情況若是發生在頭部,就不能掉以輕心。當頭部受到外力撞擊時,若症狀嚴重,必須立刻求醫,切忌耽擱。萬一傷到頭腦,後果堪憂。
    2022/05/27 09:43
  • 3歲孫燒到迷糊!嬤送醫被趕回急求救 他霸氣1句被讚爆

    國內確診狂飆,為降低醫療量能,中央宣布輕症者採居家照護,但萬一兒童開始發燒,必須盡速就醫。對此基隆一名阿嬤昨(25)日晚間發文,孫子發高燒「整個人都迷糊」,但因為同時還要照顧80多歲的老母親,無法抽身,讓她相當著急,結果就有網友現身,熱心留下電話,並霸氣暖喊1句話,引起熱議。
    2022/05/26 17:06
  • 北市提早放暑假?國小升國中課程難銜接

    台北市學校,除了國三跟高三,都停課到這週五,但因為疫情還沒有趨緩,北市府還在考慮要不要延長。只是萬一提早放暑假,或是接下來都改用遠距教學,恐怕會導致課程銜接困難,有國中教務主任就指出,國小升國中的階段影響最大,老師也需要重新備課。
    2022/05/25 14:49
  • 逼女友穿洋裝「1次給1千」 男遭拒嗆分手:我有的是錢

    情侶之間感情若是要長久,一定要雙方彼此磨合,萬一沒弄好就會走到分手這一步。最近有一名女網友發文透露,她和男友在前幾天分手了,但原因竟然是為了「穿洋裝」,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網友們熱議。  
    2022/05/25 05:10
  • 澳返台夫妻篩陰就解隔 1歲半孩卻須PCR

    現在從國外入境,只要居檢10天後快篩陰就能解隔,但未滿2歲的幼童還是得去醫院PCR才算數。新北一對從澳洲返台的夫妻就遇到這樣的窘境,夫妻倆明明是陰性,卻要陪孩子待在充滿病毒的急診室,周遭都是快篩陽的民眾,本來沒生病的,萬一被傳染該怎麼辦。
    2022/05/20 19:44
  • 0+7上班員工控客運要求自備7天快篩 轟不合理

    0+7方案上路,有外出需求得提供48小時內的快篩證明,不過有民眾不滿,客運公司要求員工,7天都要快篩陰才能上班,而且要自備快篩試劑,質疑根本就是把疫情壓力,加注在員工身上,萬一同住家人陸續確診,0+7就得無限延長,而對此,勞動部表示,企業若要求員工快篩,相關費用應該由公司負擔。
    2022/05/17 19:20
  • 快篩陽Ct值<「這數字」小心 醫:3行為恐逃不過重症

    本土疫情單日確診人數仍不斷攀升,快篩需求量也高,醫師指出,災難型的疫情要做的就是減災工作,而「快篩」是最基層的救災工具。而根據美國研究,Ct值<25者,萬一住院會有高重症插管,甚至高死亡的機率。
    2022/05/12 22:04
  • 居隔改回10+7?李秉穎澄清:看「這條件」才考慮加嚴

    國內疫情升溫,昨(11)日確診突破五萬人,台大兒醫感染科醫生李秉穎昨日接受民進黨中常會邀請進行新冠病毒防疫專案報告,會後受訪表示,當疫情達到高峰如果醫療崩盤,可以考慮把3+4改回10+7。對此,李秉穎今(12)日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電話連線訪談時澄清,講的是「萬一醫院組織真的崩盤,才考慮加嚴防疫規定,但現在還沒有崩盤,也不一定是要改回10+7,也可以是5+7或7+7」。
    2022/05/12 09:35
  • 防疫政策變化太快!民眾憂請領變複雜 產險業者理賠壓力增大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攀升,隨著隔離人數增加,光是統計到5月9日,理賠金額已經達到10.8億,政府的防疫政策幾乎是一日三變,包括居隔天數、確診評斷等等,民眾也擔心萬一將法定傳染病從第五類降到第四類,會不會請領不到,但專家強調,任何的契約協定,仍是要以當時的時空背景來認定,不能隨意更改。
    2022/05/11 23:11
  • 外帶、外食降染疫風險!營養師點名1種人:當心有致命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越來越多人選擇外帶,就怕染疫成為確診者,必須居家隔離、居家照護。營養師黃千芮提供3個外帶、外食小技巧,避免外食不乾淨,造成食物中毒;萬一需要就醫,也可能增加染疫風險。
    2022/05/11 23:05
  • 脫線「中藥當水喝」腎衰竭!醫警告1成分:吃多恐終身洗腎

    國寶級藝人脫線(陳炳楠)9日永別世人,享耆壽90歲。事實上,脫線原本身體硬朗,2018年因聽信好友送的「養生水」,把中藥當水喝,沒想到後來因此腎衰竭,一度昏迷送醫搶救,雖然撿回一命,但這2年常進出醫院;對此有醫師指出,吃中藥時應避開1成分,萬一長期服用,恐終身洗腎。
    2022/05/10 12:30
  • 剩菜這樣放超NG!避免食物中毒 營養師授保存5原則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人都有機會染疫,居家防疫期間,食物保存不當也可能食物中毒;萬一需要就醫,可能增加染疫風險。營養師提醒,居家食物留意5動作,才不會讓免疫扣分。
    2022/05/09 23:3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