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復旦大學餐飲龍頭倒閉報案夏至覆議案學生領錢英士路歌手Google播客訃告
  • 搜尋:

    紐西蘭 結果共2,093筆

  • 再遭大陸禁輸入 陳吉仲:「鳳梨都可克服,石斑更沒問題」

    中國大陸昨(10)日宣布,自6月13日起禁止台灣石斑魚輸入,理由是多次從台灣輸入的石斑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還檢出土黴素超標。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1日)回應,針對中國又再次不依國際規範針對兩岸農漁畜產品,我方近日會把這些科學根據透過兩岸動植物檢疫管道提供給對方,希望他們儘速回應科學根據,如果沒有我方不排除到WTO申訴。他也強調,我們已啟動所有內銷,與外銷新興市場包括 美國、紐西蘭、歐盟、日本等市場,以及凍存加工等。
    2022/06/11 10:40
  • 遏阻碳排! 紐西蘭農民2025年起須付「牛羊打嗝費」

    紐西蘭政府今天公布一項為農業碳排定價的計畫草案,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由於牛羊打嗝會產生大量甲烷氣體,是紐西蘭碳排最大來源之一。
    2022/06/08 15:09
  • 觀點/中美澳紐在太平洋島嶼的競爭

    中國近來頻頻在太平洋島嶼有動作,不但在2019年與索羅門以及吉里巴斯建交造成兩國與台灣斷交,四月份也跟所羅門簽了一個安全協議,內容雖然到現在都還沒正式公開,但引起了美國和澳洲的恐慌,害怕所羅門答應讓中國在其島嶼上設立軍事基地,將改變太平洋的軍事平衡。
    2022/06/05 13:33
  • 不是北北基!專家:4縣市疫情恐續升 致死率下降時間點曝

    國內疫情持續處在高原期,究竟何時會往下走?公衛學者陳秀熙依據與台灣疫情趨勢接近的紐西蘭疫情曲線推估,本土疫情會在未來1、2週會往下降,但台中、高雄、彰化及台東等4縣市疫情是否還會上升,仍有待觀察。此外,全台染疫年齡層也曝光,以18至29歲染疫率最高。
    2022/06/02 13:04
  • 時隔8年 紐西蘭總理訪白宮 共抗北京挖南太牆角

    在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競爭持續加劇的情況下,北京當局派出外長王毅親自訪問南太平洋島國,還在斐濟召開第二次「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外長會」;這場會議與去年10月中國首創外長會,時間只隔了7個月,明顯看到北京施展渾身解數,要挖南太牆角。南太平洋另一個重要國家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周二親赴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這是隔了8年之後,再一次在白宮展開的「美紐元首會面」,雙方更對北京試圖改變南太戰略格局表達高度關切,這讓北京的挖牆腳拉朋友動作,恐怕將遭遇更多阻力。
    2022/06/01 20:00
  • 拜登會紐西蘭總理阿爾登 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在白宮會晤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兩人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我們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2022/06/01 15:03
  • 家長怒!80分鐘無作為.德州21慘死 步槍大會照辦

    美國德州校園槍擊案持續發酵,現在家長高分貝質疑,警方為什麼沒有積極介入,搶時間進入校園阻止槍手;從槍手在校外持槍被附近居民目擊通報,到最後被擊斃,中間近一個半小時,家長甚至都趕到校園外,但警方遲遲沒動作;警方也一改之前說法,表示槍手在進到教室前,都沒有遇到校警,未經任何阻攔。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原定週五起的年會,照樣在德州盛大舉辦,不少主張槍枝管制的團體,到時都將到場抗議。
    2022/05/27 20:00
  • 紐西蘭總理將於31日會晤拜登 談印太競爭和貿易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 Jacinda Ardern )今(27)日表示,將於31日前往白宮會見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討論關於印太地區日漸加劇的競爭態勢、區域貿易和美國在該地區的角色。
    2022/05/27 13:08
  • 本土+81852「僅新北破萬」中、桃病例數大於台北

    台灣疫情處高原期,26日本土病例數維持8萬多,特別的是台中市新增9944人,一口氣超越桃園和台北市,成為全國第二。有專家以紐西蘭香港等地數據,推估台灣疫情走向1至2個月會下降,對此,陳時中表示,台灣可能會再長一些,因為我國模型不像香港、紐西蘭陡峭,另外針對死亡數突破新高,是否已突破死亡率「千分之一」的目標,陳時中則坦言這兩天確實已經超過,是個警訊。
    2022/05/26 20:09
  • 美中印太較勁 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島國 翁履中:解除未爆彈關鍵在於澳洲動作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今(26)日出訪7個南太平洋島國及東帝汶,而第一站就是索羅門群島,不僅讓人想到,索羅門群島近期與大陸簽署的安全協議,讓澳洲、美國、日本和紐西蘭都相當反對,擔心會破壞區域安保,甚至讓大陸在太平洋取得軍事立足點,引發外界擔憂。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布建,大致上的架構是完成的,甚至可以說已經敲響對大陸的戰鼓,所以北京當局也必須採取行動做出反制,故在美國總統拜登訪問完亞洲之後,王毅立刻出訪南太平洋國家,藉由北京跟南太平洋國家之間的連結,讓澳洲或亞太地區國家知道,雖然架構已經完成但威脅仍在,至於要如何解除這個未爆彈,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澳洲』接下來要怎麼做。」
    2022/05/26 16:07
  • 《費爾的旅程》紀錄片紐西蘭父入阿里山尋子 聽鄒族友這席話放下

    紀錄片《費爾的旅程》拍下一位紐西蘭爸爸費爾,1998年來台尋找登山失蹤的兒子,當時全台動員協助他進阿里山尋人,但始終沒有找到兒子屍骨,但當地鄒族人的一路陪伴,累積深厚情感,費爾也聽取族人的話,兒子將化成一座森林,走出喪子之痛。現在紀錄片即將上映,也勾起大家這段回憶。
    2022/05/25 15:17
  • 有片/學者:6月中旬結束大流行 台大醫估「這時候」才可能正常生活

    本土疫情天天好幾萬人確診,再加上社區中的黑數,這波大流行到底何時會結束,民眾都很關心,有公衛學者認為台灣疫情走向,很像紐西蘭的流行曲線,推估大流行可能在6月中旬會走過適應期,變成地方性流感,不過感染科醫生認為還早。
    2022/05/24 22:55
  • 《費爾的旅程》紐西蘭父來台尋遇難子 入阿里山聞鄒族友人解謎

    一名紐西蘭父親費爾,自1998年來台尋找兒子盧本,跟隨兒子腳步踏上台灣土地、看見台灣不同景色,該故事被拍成紀錄片《費爾的旅程》,而雖然費爾最後並沒有找到孩子的屍骨,但是他接受了鄒族摯友武勝山告訴他的話,「孩子掉進的洞裡,鳥兒叼的種子掉下後,孩子化成了樹,接著又有更多的鳥來吃果實並落下種子,盧本化為了一座森林」。 
    2022/05/24 17:20
  • 本土+79441「處高原期」 莊人祥:疫情7月才降

    台灣疫情低於前一天的8萬,本土個案為79441例,連續3天下降,外界認為是否疫情已經過了高峰期,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還要觀察,但坦言目前確實就在高原期。至於,何時這波疫情何時趨緩,有專家預測若循著紐西蘭模式,可能在6月底就會下降,對此,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至少需要等到7月底,才會下降。
    2022/05/22 19:29
  • 「五眼聯盟」到齊 加拿大宣布5G網路禁用華為

    加拿大與澳洲、美國、英國、紐西蘭,共組情報共享網絡「五眼聯盟」,原本加拿大是五國之中,唯一一個還沒禁止或限制,在5G網路使用華為設備的國家。
    2022/05/20 13:40
  • 宅神驚爆「Taiwan Can Help」登紐報!網怒:臉丟到國外

    全台疫情炸裂,今(19)日再暴增9033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然而值此之際,昨(18)日「宅神」朱學恒驚爆居然在《紐西蘭先驅報》(New Zealand Herald)上看到「Taiwan Can Help」的平行世界廣告,掀起網友熱議。
    2022/05/19 21:05
  • 拚疫後回流!捷克「全球最長吊橋」紐西蘭7/31國門全開

    根據一份最新預測,歐洲旅遊業,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全面復甦,主要是因為亞洲、甚至美國遊客的人數,還沒有回到疫情前水準,目前則是靠歐洲人玩歐洲的「疫後回流」,像是歐洲歌唱大賽進入總決賽,吸引各國粉絲前來力挺;捷克則全新啟用一條全球最長吊橋,同樣吸引大批人潮;至於法國巴黎,除了飯店業者又重新周末客滿、復甦有感,因為不少歐洲遊客開始進行,停擺兩年的旅遊計畫!
    2022/05/16 19:59
  • 驚見兩條線 紐西蘭總理快篩陽、症狀輕微將隔離7天

    根據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辦公室發布的聲明,阿爾登在13日晚間出現輕微症狀,並於14日上午快篩陽。她將進入為期一週的居家隔離,無法出席國會並宣布兩項備受關注的政策。
    2022/05/14 10:15
  • 光良20年前「青澀模樣」出土 升格叔輩被姪子要加密貨幣

    光良近來因疫情經營Podcast節目《光說瘋良話》,除了聊音樂和生活瑣事外,自認是「數位科技宅」的他,打算分享研究NFT及虛擬貨幣的心得,光良學IT出身,透露早在2年前就跟上加密貨幣風潮,而在紐西蘭定居的大姪子就讀經濟相關科系,叔姪倆的話題也時常與此相關,他笑說:「有幾次過年包紅包,我還特別問他們你們要領法幣,還是加密貨幣?他們都回我『加密貨幣』!」希望未來能在音樂領域運動這樣新技術。
    2022/05/13 15:02
  • 澳洲紐西蘭Omicron亞變種入侵 疫情恐升溫

    COVID-19變異株Omicron的3個亞變種BA.2.12.1、BA.4和BA.5已開始在澳洲傳播,而紐西蘭也出現BA.5。目前紐、澳兩國COVID-19感染率在全球分居第一和第二。
    2022/05/09 05:27
  • 出門不再需要綠色護照 歐洲鬆綁迎旅遊旺季

    疫情肆虐全球2年,許多國家都鬆綁防疫規定,朝"與病毒共存"邁進,紐西蘭2日對6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在內開放邊境,而義大利、希臘也放鬆部分限制,不再需要使用綠色護照。而亞洲地區,南韓雖然解除戶外口罩令,但不少人出門還是會戴口罩。
    2022/05/03 16:02
  • 時隔2年紐西蘭重開國門!台灣也在免簽名單 旅客淚灑機場

    紐西蘭自2020年3月關閉邊境,時隔2年多,如今(5月2日)起外國旅客可入境紐西蘭,早上6點一過,第一批旅客降落奧克蘭機場,分隔許久的家人們早按耐不住激動之情,一見面就淚灑航站、相互擁抱,畫面相當溫馨。如今紐西蘭疫情趨緩,來自免簽名單中的60多國家旅客允許入境,台灣也在免簽名單中,能入境停留長達90天。
    2022/05/02 14:05
  • 紐西蘭警在Spotify有專屬清單 道路駕駛更舒心

    音樂會影響人們的心情,而先前更有研究顯示聽不同的音樂會造成電動車續航里程上的差異,這是因為音樂形態的不同將會影響駕駛風格,就像是你聽著古典樂會讓你的呼吸更加平靜,但如果是激動的派對歌曲,你可能就會進入亢奮狀態。而對於某些需要在車輛當中工作的人來說,若是聽到不同的歌曲可能會對於安全性有不同的影響,現在在紐西蘭的警察有專用的播放列表,這一切就是因為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幫助駕駛在路上擁有更安全的環境。
    2022/05/01 16:06
  • 軟性封城有效?醫曝港韓星紐都用過這招:一封曲線就下來了

    全台昨(27)日再暴增8822例本土新冠肺炎個案,指揮官陳時中預估今(28)日單日就會破萬,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倘醫療量能無法控制,必要的話將「軟性封城」,比照去年(2021)6月三級警戒方法,餐廳停止內用,儘量採遠距上班上課等。對此,醫師沈政男指出韓國、香港、新加坡與紐西蘭過去3、4個月都曾管制內用,認為雙北倘進行軟性封城,「馬上曲線也會折彎下來!」
    2022/04/28 07:34
  • 紐西蘭防疫經驗「放輕救重」醫療量能夠 醫:有放寬本錢

    紐西蘭從強制管控到如今放寬鬆綁,能夠成功控制疫情,除了民眾疫苗接種的普及之外,在防疫政策上,他們也採取了放輕救重,維持醫療量能的穩定性,另外,在面對Omicron來襲大規模的確診者,也用快篩取代原來的PCR檢測,另外對隔離規範也有清楚簡單的規範,我們台灣能不能也採用這種防疫作為控制疫情,帶您一塊來看。
    2022/04/27 23:1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