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鵬大愛劇狄鶯 孫鵬孫安佐直播狄鶯大麻民眾黨停車格小巨蛋泰國
  • 搜尋:

    糖尿病 結果共1,998筆

  • 血糖機數值落差 糖尿病友「以為正常」不敢吃藥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很重要,新北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日前換了新的血糖機,測出來的數值幾乎都落在標準範圍,讓他不敢吃藥跟打針,就這樣測了半個多月,直到身體不舒服就醫,才發現血糖機數值跟實際落差大,但把儀器送回原廠檢測,廠商回應說沒問題。藥師提醒,民眾如果擔心儀器不精準,可以帶到醫院檢測。
    2023/06/01 21:24
  • 不准兒吃甜「阿嬤偷買冰炫風」 媽怒嗆:吃了像妳一樣得病

    為了孩子健康,許多父母會嚴格控制兒女的飲食,以免過高熱量或糖分影響身體健康,不過若遇到寵孫的爺爺奶奶插手時,家長們恐怕陷入兩難窘境。日前一名網友就分享在麥當勞撞見媽媽和阿嬤為了「給小孩吃冰炫風」而爭吵,雙方都有各自立場,一旁的他也不知該支持哪一邊。
    2023/06/01 05:00
  • 太濃!老翁泡1中藥材當水喝 「血鉀超標」嚴重恐致命

    食物沒有錯,我們應該更輕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才有辦法趨吉避凶!一名老翁患有糖尿病及腎臟病變,近日因血鉀超標緊急被護士CALL回,原來是因為老翁泡「1中藥材」當水喝導致。
    2023/05/31 23:09
  • 夏天必吃!營養師列「芒果6大好處」: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芒果是夏季盛產的水果,台灣芒果品種眾多且各具特色,可以在市場上買到的大約有20種,主要常見品種以土芒果、愛文、金煌及肯特。營養師程涵宇分享芒果的6大營養,並指出芒果熱量並沒有想像中的來得高,一顆中型約350公克的愛文芒果熱量約100大卡,提醒挑完熟的吃,才可以吃到更豐富的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
    2023/05/30 10:04
  • 反覆肚痛吃藥也不好!就醫驚見「巨大潰瘍腫塊」4習慣難察覺

    70歲趙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平時飲食也無忌口,日前因反覆腹痛逾1年至診所就醫,結果服用藥物後病情反覆,還出現劇烈腹痛,糞便潛血也呈陽性,大腸鏡檢查發現巨大潰瘍,合併腸黏膜糜爛,轉診至醫院診治。
    2023/05/26 14:25
  • 食品當神藥賣 陸直播打擦邊球謊稱治百病

    大陸直播亂象,最近許多直播主紛紛把一般的食品當「神藥」來販售,拿著普通食品,然後在直播間,號稱能降血糖,治療糖尿病,講得天花亂墜,購買者還不少,涉及虛假宣傳,由於利潤龐大,就算被檢舉,依舊在直播間叫賣。
    2023/05/25 20:12
  • 燕麥好處多!穩定血糖還助消化 醫示警「3類人」不適合

    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好處多多,不僅可幫助穩定血糖、膽固醇、降低疲憊感,經常久坐的學生或上班族,適量攝取燕麥也能幫助消化。不過,有醫師就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有民眾早餐改吃燕麥後,卻發現血糖值變差,其實有幾類人,應該以其他主食或白飯替代燕麥。
    2023/05/24 07:50
  • 不愛甜食、炸物!體重「降不下來」元凶曝 醫:這些少吃

    近年來許多慢性疾病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權利,臨床上發現4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確實明顯增加。新陳代謝科醫師謝孟璇以一名糖尿病史患者舉例,即使平常不愛吃甜點、炸物,但體重始終降不下來。對此,她透露,食物的「GI值」是箇中關鍵。
    2023/05/21 15:00
  • 小心!長輩「夜間低血糖」不易察覺 出現6症狀要警惕

    普遍來說人們比較關心「高血糖」的問題,但是其實「低血糖」的帶來的影響也很嚴重,是容易被忽略的徵兆,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而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是該正視的健康議題。
    2023/05/19 08:29
  • 洪榮宏愛妻「肝有3公分不明物體」 健檢結果曝:心情洗三溫暖

    金曲歌王洪榮宏出道50週年,推出新輯《你愛聽的彼首歌》,今(18)日他帶著愛妻張瀞云現身發片記者會,不過張瀞云前陣子肝出現有不明物體,且長達3公分,今他表示是良性的肝腫瘤,但夫妻倆健檢報告出爐後,卻都出現血脂、血糖超標的窘況,讓2人直呼心情像洗三溫暖。  
    2023/05/18 16:23
  • 台大醫院前院長過世!遭看護「叫不醒」睡夢中身亡 享壽84歲

    前台大醫院院長戴東原驚傳猝逝,證實昨(16)日在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這一生奉獻醫學,是我國家庭、老人醫學重要推手、年逾80歲走不動仍堅持看診,奪下醫療奉獻獎。
    2023/05/17 16:55
  • 3成民眾患高血壓!他吃4款血壓藥也降不下 醫用這招助緩解

    58歲的李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和第四期腎臟病,雖平時飲食節制,也都按時服藥,但血壓依舊降不下來,每天服用四種血壓藥,還是高達150/98 mmHg,轉介至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評估後,實施「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一個月後血壓已成功降低。
    2023/05/17 16:26
  •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 醫揪「早餐2禍根」靠1茶飲降了

    62歲阿嬤最近全身搔癢不適,還出現心悸、視力模糊等,嚇得阿嬤以為生了大病,趕緊就醫,結果醫師一測阿嬤血糖值高達474,「隨時可能昏迷」。所幸阿嬤靠著一道降血糖方,1週後血糖降到145。醫師表示,造成阿嬤血糖飆高有兩大禍首。
    2023/05/16 17:32
  • 零卡飲料、零食可減重?WHO: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為了控制糖分、熱量的攝取,許多人會選擇不含卡路里的人工甜味劑來代替糖,許多食品廠商也開始使用這種代糖,推出了零卡飲料、零卡果凍等。然而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非糖甜味劑(non-sugar sweeteners,即NSS)並不能幫助控制體重,還可能會增加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2023/05/16 14:08
  • 不只蛋魚肉!「這些豆類」也有蛋白質 可改善便秘、控制膽固醇

    除了但豆肉類之外,你知道豆類裡面也有蛋白質嗎?除了蛋白質之外,還分成了澱粉及油脂類,如果你在減肥、控制膽固醇,或是有糖尿病的話,針對想改善的不同方面選擇豆類是很好的營養攝取方式。
    2023/05/16 05:10
  • 不只提神!喝拿鐵抗發炎效果佳 「1壞習慣」恐增乳癌風險

    喝咖啡對許多人來說,是日常不可或缺的習慣,但你知道嗎?喝錯咖啡可能會增加壞膽固醇,甚至造成乳癌、糖尿病風險。營養師林逸昕表示,喝咖啡加奶精朋友注意了,奶精含有許多反式脂肪酸,長期對身體健康會有不好的影響,另外,也分享拿鐵的抗發炎效果優於黑咖啡的原因。
    2023/05/15 22:33
  • 尿尿都是泡!每天吃「1類食物」慘罹糖尿病 醫嘆:失控了

    現代人工作繁忙,外食居多,很容易吃下過多糖分及油脂、造成營養不均衡,無形之中也讓健康出問題。家醫科醫師黃彗倫就分享了一則案例,一名台商因「尿液出現泡泡」找上他,經檢驗發現他罹患糖尿病,且糖化血色素及蛋白尿指數嚴重超標。直到追究原因,才發現竟是他「太常吃澱粉」釀禍。
    2023/05/15 21:51
  • 腿太細不一定健康!罹病風險較腿粗高2倍 「腰圍」是觀察指標

    現代人講究身體線條與健康,「腿粗」給人的印象往往不太健康,但其實,研究顯示,腿細的人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的比率是腿粗的人的2倍。
    2023/05/15 12:11
  • 26歲男星不菸酒!竟肺癌晚期 醫嘆「1日常習慣」比抽菸恐怖

    26歲男藝人不吸菸、愛運動,竟然是肺癌末期!台灣吸菸人口驟降6成,但是國人肺癌人口卻從3000人變1萬5千人,增加4倍!醫師提醒,空污、煮飯油煙的懸浮微粒可能導致肺癌或肺發炎。據醫學研究指出,懸浮微粒引起全身發炎,不只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也會引起骨質流失、憂鬱症和失智風險升高!中醫師吳明珠教「拍肺經」增加抗病能力!
    2023/05/14 15:07
  • 忽視高血壓2年!壯年男險「腦中風」上身 醫示警4危險因子

    根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但有近3成的民眾不知道高血壓已經悄悄上身,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發生,是「健康沉默殺手」之一。有位年紀58歲的男子,由於工作忙碌,即使檢查出有高血壓問題也毫不在意,2年後因疲累就醫,赫然發現腦血管狹窄,醫生警告,若再不控制高血壓,接下來腦中風的機率不小。
    2023/05/14 05:45
  • 一咳嗽就漏尿!48歲女患「這病」 醫曝5類人易好發

    婦女在更年期階段常面臨許多困擾,而尿失禁隨著年紀增長幾乎是不可逆的,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趙梓辰表示,曾有一位患者只要咳嗽就會漏尿,經過診斷是「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趙梓辰表示,「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多事骨盆肌群支持、尿道括約肌的退化萎縮所引起的,好發於患有糖尿病、肥胖、抽菸、曾有生產經驗及曾接受婦科手術的女性,可以透過藥物和行為治療改善。
    2023/05/13 09:58
  • 不是手搖飲!男每天吃1類食物 「血糖失控」慘釀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逐年攀升,全國約有200多萬人罹患糖尿病,多年來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奪走近萬人寶貴性命,平均每小時就有1.2人死於糖尿病,台灣更是亞洲地區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國家。一名在大陸工作的台商,由於尿液裡總出現很多泡泡,返台檢查後糖化血紅素跟蛋白尿都超標,醫生細問之下才知道,問題就出在日常的飲食習慣。
    2023/05/13 05:21
  • 糖尿病患年增2.5萬人 醫建議糖友快打4大疫苗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是亞洲之最,每年新增患者數已超過新生兒出生人口,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是傳染病高風險族群,糖友應積極接種流感、帶狀疱疹、COVID-19及肺炎鏈球菌等疫苗。
    2023/05/11 17:09
  • 慟!67歲男星出國拍電影「睡夢中辭世」 真正死因曝光

    美國男星雷李歐塔(Raymond Liotta)主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黑幫電影《四海好傢伙》走紅,不料,卻在2022年5月26日在睡夢中辭世,享壽67歲,而他當時正好在進行新電影《Dangerous Waters》拍攝,消息震驚外界,如今他逝世1年後,真正死因也曝光了。
    2023/05/10 11:20
  • 不是抽菸熬夜!「1日常習慣」增死亡風險 醫警告:運動也沒用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久坐不動對健康非常大的危害!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安欣瑜表示,久坐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甚至比吸菸更嚴重,建議民眾最好每小時站起來稍微走動,就能改善健康狀態。
    2023/05/08 22:1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