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櫻花妹新聞挖挖哇老人不雅片李李仁交往性慾 星座命理師減重抽籤
  • 搜尋:

    病毒量 結果共252筆

  • 連環爆!內湖「鄰近3賣場」有確診足跡 憂家樂福案「病毒量高」

    內湖賣場確診足跡連環爆,15日公布有確診者到過內湖好市多和IKEA,停業三天後都在今天(18日)重新營業,一早好市多有不少民眾來採買,IKEA則是中午開業。除此之外,同在附近的家樂福內湖店也有染疫足跡,明天(19日)才復工,但這名確診者Ct值只有16.8,病毒量相對比較高,令人比較擔憂。
    2021/07/18 14:32
  • 確診男採檢未達標遭延長隔離 情緒不穩諮商後在醫院輕生

    本土疫情趨緩,今(10)日新增31人確診,還有6例死亡,不過死亡個案中有1位只有30多歲,因為其他原因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這名個案原本病況穩定,但是病毒量無法達到解隔離的標準,後來情緒不穩定不幸輕生。
    2021/07/10 15:48
  • Delta變種病毒可傳染期長達18天 入境3篩可把關

    Delta變異株肆虐,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張淑媛今天表示,Delta變異株可傳染期長達18天,感染後病毒量較高,入境後3度採檢可把關,故指揮中心專家決議暫不延長檢疫天數。
    2021/07/06 14:44
  • 環南市場41確診多無症狀 29人病毒量偏高

    台北市環南市場41人確診新冠肺炎,指揮中心初步掌握,多數個案都無症狀,但其中29人Ct值低於30,代表病毒量偏高,傳染力也較強,將持續調查,盼儘速釐清感染源。
    2021/07/02 15:30
  • 美:打mRNA疫苗後染疫病毒量低四成 台灣現「莫德納」搶打潮

    台灣昨天開打莫德納疫苗,今天多個縣市也將陸續施打,而根據最新研究發現,接種mRNA疫苗後確診的患者體內病毒量明顯較未接種者少,病程也較短,詳細結果上月30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2021/07/02 06:30
  • 東京大解放!澀谷人潮增5成.連8天確診增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因過度操勞,累倒送醫;醫生下令知事必須繼續休養數日,以確保完全恢復。而東京在沒有知事坐鎮之下,迎來解除緊急狀態後的第一個週末,各地人潮都明顯增加,有條件開放飲酒,也吸引許多人外出放鬆;這也導致東京確診數連續8天較上週成長,增加率超過100%。而宮城縣仙台市與大學合作,固定分析下水道汙水的病毒量,發現水質陽性率比實際確診提早一週反應,希望以此即早掌握疫情走向。
    2021/06/28 19:49
  • 流鼻水要注意!Delta症狀「2痛1水」專家曝判別法

    印度Delta病毒株入侵屏東,截至昨(27)日已證實8人感染印度變異株。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直言,Delta病毒量高,傳染力是最早發現於英國的Alpha病毒的1.6倍,傳播力更強,主要出現「兩痛一水」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及流鼻水,此外他也建議4種人需要做基因定序防範。
    2021/06/28 09:44
  • 快訊/機場司機染疫 澳雪梨等4區26日起封城一週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25日新增22例本土確診,當局宣布包括雪梨在內等四個行政區,從當地26日凌晨零點起將再度強硬封城一週。這波疫情是從一位機場接送司機開始,他疑似接觸外國機組員後確診,目前造成至少65人確診,當地一座汙水處理廠,也發現了病毒量。
    2021/06/25 14:08
  • 快訊/北市牙醫確診! 篩檢146人又增2助理染疫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6/24)證實,台北市松山區一名牙醫師,打完疫苗後出現症狀,雖然快篩陰性,但PCR陽性確診,共匡列隔離146人,後續又驗出2名牙科助理確診,可能染疫初期及末期因病毒量較少,快篩容易陰性。
    2021/06/24 18:59
  • 「免疫增強劑」降低病毒量 12種維生素一次看

    COVID-19疫情時間,全世界研究人員及醫療專家都在努力開發針對COVID-19病患臨床有效的療法,例如藝人賈永婕發起募捐的高流量氧氣鼻導管,這項治療對COVID-19中重度的病人很重要。除此之外,最近也有研究證據表明,營養補充劑可能有助於降低COVID-19患者的病毒載量和住院率。
    2021/06/21 15:52
  • 快訊/從台灣飛澳門 59歲男驗出Delta變種病毒

    澳門官方今天又公佈一例,由台灣輸入的確診病例這名59歲台灣籍男子,是6月17日搭機抵達澳門,初步檢測,他是感染了印度流行的Delta變異病毒。澳門也公佈初步疫調結果:這名病患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在越南工作,15日在台灣的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但入境後核酸檢測呈陽性,由於病毒量低,初步判斷應該是在越南感染。檢測呈陽性,由於病毒量低,初步判斷應該是在越南感染。
    2021/06/19 18:28
  • 快訊/2處汙水測新冠病毒 疑經懸浮微粒、灰塵掉落

    國內近期在2處汙水測到新冠病毒,目前正在分區檢測確認區域中,專家指出,目前社區流行英國變異株Alpha,病毒量較高,汙水含病毒算正常,可能透過空氣懸浮微粒、灰塵等途徑掉落、沖到汙水中,但提醒當病例下降且大量打疫苗後,如果仍在水中測到病毒,就代表可能尚有隱藏個案。
    2021/06/16 09:27
  • 快訊/污水道監測病毒 陳時中:已2處測到病毒量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6/15)證實,國內已經有2處污水下水道,監測到新冠肺炎病毒,目前檢出病毒的是大出水口,可以有助找出社區潛在確診者,甚至無症狀感染者。
    2021/06/15 18:58
  • 新冠病毒恐藏汙水!陳時中證實「台灣有2處」驗到病毒量

    台灣今(15)日新增132例本土病例,連續3天本土確診數降到1字頭,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鬆口「好現象」。不過,社區仍可能潛藏新冠病毒,國外也早已採用汙水系統監測。至於台灣是否也有採用?時中證實,台灣一直都有做汙水監測,目前也在2處汙水中找到病毒量,還再找尋是哪個區域。
    2021/06/15 15:50
  • 快訊/北市聯醫仁愛院區2確診 1症狀輕、病毒量高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經院方證實,一名癌症患者和他的先生確診,兩人Ct值都很低、傳播力高;初步研判,這名患者是去做放射治療時,可能接觸到門診病人進出,在此時遭到感染,目前緊急匡列可能接觸對象,初步採檢都是陰性。
    2021/06/13 10:47
  • 聯醫仁愛院區病患、陪病者確診!1人病毒量高、症狀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仁愛院區又爆出傳出院內確診,院方證實,仁愛院區有2人確診,為婦產科病房的病人和她的丈夫,2人Ct值相當低,也就是病毒量傳播力高,然且丈夫症狀還很輕微,是院內進行陪病者採檢才揪出來。
    2021/06/13 09:44
  • 防離島淪陷 旅客需填健康聲明、有症狀快篩 專家憂:恐有潛伏期

    台灣本土疫情還在延燒,為了保護離島居民的安全,現在要飛往離島得先填寫健康聲明書,以及有出現疑似症狀要在現場做完快篩才能放行,不過,專家也點出,在感染初期,很多人都是無症狀以及病毒量低,可能會無法檢測出來,這也可能會造成在機場檢驗的一個防堵危機。
    2021/06/08 22:57
  • 陰轉陽案例達4成! 醫師籲快篩陰性「別亂跑」靜待PCR出爐

    藝人陳零九確診前快篩陰性,直到PCR出爐才轉陽性,不只是他,從新北員警到彰化水果商都有相同情形,醫師表示這叫偽陰性,可能是潛伏期時,病毒量低,或剛接觸確診者,目前偽陰性的症狀,高達四成,醫師呼籲,即使快篩陰性也不能亂跑。
    2021/06/06 19:07
  • 快篩陰性不代表未染疫?新冠肺炎檢測3方式一次看

    隨著台灣疫情升溫,許多民眾擔憂自己可能染疫,前往快篩,半小時內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染疫。但快篩陰性者可不要高興的太早,有可能是病毒量太低檢驗不到,也就是偽陰性;而快篩陽性者則必須進一步等到PCR檢測結果出來,才能確認是否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多次重申,快篩陰性者不代表未染疫,還是得落實防疫。
    2021/06/06 15:55
  • 用漱口水多漱口可防疫、避免重症? 醫師:僅可幫助「降低傳染」

    歐洲最新研究指出,讓新冠肺炎患者漱口,可降低病毒量,有醫生就鼓勵民眾多漱口,養成「防疫習慣」,但其實光「漱口」並不能「預防感染」或是「避免重症」,只能「降低傳染率」,不想得COVID-19,最重要的還是「個人清潔」以及「防疫距離」要做好。
    2021/06/06 12:52
  • 有片/禍從口入!口罩難擋變種病毒!?美CDC:三招改造

    台灣社區感染爆發,有英國病毒專家指出,由於變種病毒感染者的病毒量更高,口罩縫隙有可能成為破口,其實美國CDC上個月也更新了口罩使用指南,教民眾DIY,簡單幾個步驟提升一般醫用口罩的防護力。至於外傳四個小時就要把口罩換新,專家也說明,按出入場所與個人使用情況而定,但目前國內口罩量多,只要吃飯拿下來乾脆就換掉。
    2021/05/27 23:06
  • 打疫苗仍染疫!台安醫院2護師確診 雙北第14家中招 

    本土疫情嚴峻越燒越旺,而且還燒盡重要的醫療院所!台安醫院證實有2位病房護理師染疫,其中1位護理師是家人先確診後也出現症狀,另1位則是沒有症狀而有打疫苗,雖然確診但Ct值較高,病毒量低。
    2021/05/27 10:30
  • 病床告急!指揮中心改標準 病患Ct值大於30就能解隔離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爆發,儘管指揮中心強調醫療量能充足,但是陽性個案非常多,除了開始使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收容無症狀或是輕症患者,指揮中心也研擬再放寬解隔離標準,只要距離發病日超過10天,採檢Ct值大於30(病毒量低)就可以解除隔離身分。
    2021/05/19 15:38
  • 美CDC教4步驟戴好口罩 增加密合度降低感染風險

    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近來網路上流傳一則訊息「這次CT值都只有十幾二十幾,感染者病毒量都很大。口罩沒密閉很容易得,大家戴口罩,大部份是上漏氣或旁漏氣,這樣很危險。」並附上一支影片,宣稱「這是去年護理師公會推薦的口罩折法,請大家把口罩折好密閉。」
    2021/05/18 15:48
  • 小心!病毒易附「接觸物」 欄杆、把手搭車避碰

    英國變種病毒的病毒量高,接觸面都可能殘留,專家提醒欄杆或把手,都要避免觸碰,有基金會更整理「防護包」,像是搭大眾運輸,盡量間隔坐,隨身攜帶酒精,也少碰車內設施,如果自駕避開尖峰時間,搭公車要開窗通風,另外在辦公室少搭密閉空間的電梯,尤其保持距離,避免講話。
    2021/05/16 19: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