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罹癌超級冰冰Show生肖鼠金智媛原子少年胰臟癌原因梁文音統一獅唐治平預言
  • 搜尋:

    用藥 結果共1,355筆

  • 「2時段最危險」寒流凍翻恐誘發心臟病 6招防猝死

    寒流強襲,全台各地低溫都跌破10度,而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造成心肌梗塞機會大增。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並分享護心6招,做好預防保健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遠離猝死威脅。
    2021/01/08 10:10
  • 10年化學農藥減半做得到? 專家:需完善配套、植物醫師輔導

    有機耕作是未來趨勢,農委會喊出10年內農藥用量要減少一半,不過實施三年來,整體用量減少幅度不大,只有在劇毒農藥部分,有減少一半,專家指出,其實農藥減半,要有完善的配套,包括搭配植物醫師的診斷,輔導農民正確用藥,才有可能讓化學農藥慢慢退場。
    2020/12/28 21:58
  • 萊豬9項行政命令 進口豬肉可含萊劑率先准予備查

    政府擬在明年1月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豬,立法院會今天處理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雖然在野黨團提案不予備查,但表決時民進黨團具人數優勢,行政命令仍准予備查,豬肉的萊劑殘值將於明年1月起施行。
    2020/12/24 16:57
  • 旭富大火1員工罹難 明年首季6億訂單全泡湯

    旭富製藥桃園廠區20日發生火警,發言人楊文禎表示,凌晨火勢已獲控制,1名員工不幸罹難,預估明年1季約有6億元訂單受影響已先行取消,內銷市場只占3%,國內用藥影響不大。
    2020/12/21 08:50
  • 服藥後出現 這可怕「症狀」小心「藥物過敏」找上您

    可別輕忽藥物過敏造成的傷害,現在有很多醫師在門診開藥時,都會詢問病人是否有藥物過敏的情況,問題是很多人想了很久認為自己應該沒有,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對藥物其實是會過敏的,醫師提醒如果服用藥物後出現紅疹等不舒適症狀,最好立即停藥,回診就醫!
    2020/12/17 23:17
  • 生達伏糖膜衣錠包裝內有異物 100萬顆急回收

    降血糖用藥又出包,食藥署接獲通報指出,「生達」伏糖膜衣錠500毫克、850毫克藥品包裝內出現疑似纖維的異物,2批共100萬顆將下架回收,若檢驗證實涉偽劣藥最重罰5000萬元。
    2020/12/17 17:56
  • 氣喘用藥有迷思 只用短效吸入劑緩解恐惡化

    入冬是氣喘好發時節,醫師今天提醒,常見患者對用藥有錯誤迷思,如習慣自行購買短效急救吸入劑緩解急性發作,但沒改善發炎,輕忽治療,可能釀成大禍。
    2020/12/15 19:59
  • 香港確診者550人19歲以下 多數不用藥也痊癒

    據報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香港爆發以來,共計7623人染疫,其中550人19歲以下,這些低齡患者大都症狀輕微,通常靠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多半不用藥也可痊癒。
    2020/12/15 11:54
  • 失眠服用「安眠藥」臺灣一年吞9億顆 出現這個副作用小心!

    現代人忙於工作,生活壓力大,甚至衍生出失眠的問題,因此不少人都有服安眠藥習慣,而國人最常用的短效型安眠藥,其中最普遍的史蒂諾斯,少數人傳出吃了之後有可能會出現夢遊的情況,需要病友自己留意,或親友觀察來告知醫師,再加上臺灣一年就用掉9億顆安眠藥,服用人數超過400萬人,全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有正確的睡眠觀念和用藥知識。
    2020/12/08 23:12
  • 健保雲端查詢系統 強化防疫、提升用藥安全

    為了保障病患就醫安全,以及提升醫療品質,健保署從102年起,建置雲端查詢系統,原本只有西藥,今年7月起擴大到中西藥。
    2020/12/04 23:58
  • 快訊/消炎藥恐讓孕婦羊水少害胎兒! 美增「警告周數」

    美國食藥局發出用藥警訊,孕婦吃止痛藥得注意,因為有媽咪在使用阿斯匹靈、布洛芬等非類固醇消炎藥後,發生胎兒有腎臟異常、羊水量低下等不良通報,也把仿單註明懷孕30周避免使用規定下修到20周,至於我國食藥署將於明年初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修改。
    2020/11/29 10:21
  • 命大!男走路「屁股像被頂」 醫一看:卡3cm骨頭

    大陸廣東一名男子近日覺得肛門部位刺痛且有灼熱感,原以為是痔瘡導致,不料擦完痔瘡用藥反而症狀加劇,就醫做詳細檢查後才發現,造成疼痛的原因竟是一根長約3公分的魚骨頭。
    2020/11/17 11:09
  • 夜尿超過兩次以上!研究發現「恐伴隨其它疾病」 死亡率增

    您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入睡後反覆出現頻尿的情況,要注意了可能是夜尿問題,也有機率伴隨有其它潛在內科疾病問題,像是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神經內科等相關問題,就有男子反覆出現夜晚頻尿,一開始以為只是單純攝護腺肥大,不以為意,就醫服用藥物後,雖然狀況有稍微改善,但症狀時好時壞,檢查後,發現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指數異常。
    2020/11/03 23:10
  • 年輕女包圍探望8旬翁 醫揭桃花旺秘密見「神龍」嚇傻

    有些男性為了加強下半身能力,會使用合法用藥或藉由手術來提升。腎臟科醫師洪永祥透露,一名80多歲的老翁病患病房圍繞許多年輕女子,直到替對方放導尿管後,才了解桃花旺的秘訣。
    2020/10/31 21:09
  • 豬腎殘留容許值不同 衛福部:申請新增貨號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天表示,針對動物用藥新增貨號,不大可行,,不過,因為目前豬腎的安全容許量跟其他部位不同,有申請新增貨號,一開始開放時會每批檢驗。
    2020/10/28 12:50
  • 新發「癌症」人數增加!癌用藥負擔重 癌友盼放寬給付標準

    衛生福利部最新一次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其實癌症用藥負擔沉重,有超過六成癌友認為保障不足。
    2020/10/27 22:53
  • 美FDA首批准! 瑞德西韋成唯一新冠用藥

    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超過4175萬,當中美國死亡數字回升,歐洲則是飽受二波疫情所苦。美國FDA週四批准瑞德西韋,作為肺炎的治療用藥,成了美國第一款獲准的藥物。藥廠吉利德不只股價上漲,現在也力拚要在10月底,滿足全球各國的訂單。
    2020/10/23 20:49
  • 28歲女音樂老師 偷百貨「雜貨、服飾」遭起訴

    北市一名黎姓女音樂老師,六月份在北市文山區百貨,偷取日系平價服飾和生活雜貨商品,女子假藉試穿衣服,夾帶商品進去後撕毀標籤,再放進自己包包內,一共偷走20多項商品,市價共一萬六千多元,店家報警提告,女子稱是精神狀況不佳、服用藥物後才會犯案。
    2020/10/21 15:09
  • WHO對瑞德西韋療效失望 醫:可見疫苗重要性

    媒體報導,世衛組織對瑞德西韋治療武漢肺炎療效失望。醫師李秉穎今天說,此藥作用為抑制病毒繁殖,越輕症用藥效果越好,但也僅能減少約5%死亡率,顯示發展疫苗比藥物更重要。
    2020/10/16 15:58
  • 悚!Makiyo突癲癇倒地 竟是停藥惹的禍

    資深藝人羅霈穎8月初被發現陳屍家中,經採集心臟血液化驗後,發現她體內含有多種藥物成分,疑似用藥不慎猝逝。幫忙打理後事的36歲日籍女星Makiyo(川島茉樹代),近日受訪時驚曝自己因為睡眠障礙服藥18年,有天因為藥沒了、自己也想戒掉,卻無預警癲癇發作倒地。
    2020/10/16 12:51
  • 立委質疑肉品「標產地不標萊劑」 陳時中跳針避答

    朝野立委關心政府可標示基改食品,為何不能標示肉品或加工品含萊克多巴胺。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萊劑是動物用藥殘留,與基改概念不同,且動物用藥很多,只標示萊劑有歧視味道,但可鼓勵廠商標示萊劑。
    2020/10/15 13:32
  • 立院明聯席審查萊豬行政命令 民眾黨促撤回2公告

    萊豬大戰將進入深水區,立法院5個聯席委員會明天起將陸續審查進口含萊劑美豬等9項行政命令。民眾黨團指出,將提出決議案,要求衛福部撤回涉及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和動物用藥殘留標準2項公告。
    2020/10/13 17:08
  • 華府運作受衝擊 川普染疫當個人秀!

    川普確診造成疫情在白宮內部延燒,儘管川普團隊粉飾太平,但對整個華府運作的影響也陸續顯現。尤其外界質疑白宮方面淡化川普病情,也憂心川普用藥造成的副作用,會重演西班牙流感流行期間,時任總統威爾森因為染病的後遺症,精神狀況出現問題,造成外交以及國政上的誤判。
    2020/10/11 21:00
  • 我感覺很強壯! 川普受訪自稱8小時沒服藥

    美國總統川普似乎迫不及待,想回歸選戰模式。他露臉接受美國福斯新聞台專訪,說自己現在感覺很強壯,已經8個小時沒有用藥。不過川普也坦言,先前染病時,確實不是很有活力,沒有美國總統該有的樣子。
    2020/10/10 20:42
  • 快訊/NDMA風波延燒! 「正和」糖尿病藥自主下架

    又有藥品回收!糖尿病用藥「正和」驅糖樂持續錠基於致癌物NDMA風險考量,決定暫停於國內供應、銷售,其效期內的172批、約4300萬顆藥將全數下架回收,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須於10/23前回收完畢,否則最高可罰新台幣500萬元。
    2020/10/07 13: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