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中食品大廠破產狄鶯寶林茶室死因甩肉地震IG死因出爐食品大廠倒閉林美貞Melody
  • 搜尋:

    氣候變遷 結果共2,256筆

  • 聖嬰現象將回歸 2023恐破全球高溫紀錄

    氣候科學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和預計聖嬰現象(El Nino)將回歸,地球可能會在2023年或2024年突破全球平均溫度的最高紀錄。
    2023/04/22 06:20
  • 為期三天年會 跨域整合溝通尋地球永續解方

    為地球永續尋求解方,連續三天,《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在台北登場,今年主題為「突破創新。加速行動」,總共6場主題專場,聚焦12大議題生態系,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也與會,並表示將盡速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為環境盡份心力。
    2023/04/21 23:59
  • 營建成本飆升.ESG減碳設計 房價難回頭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面臨多重壓力,不僅通膨持續上揚,勞動力短缺也加劇了施工難度,再加上土地供應不足、ESG減碳設計要求提高等因素 也使得營建成本在這三年來大幅增加。2023年行政院已經拍板「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議,修正草案已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預計最快2024年開始收取碳費,首波徵收對象包含287家排碳大戶,鋼鐵、水泥、石化、半導體產業都在列,因此專家預測這將進一步,推高房屋的建造和維護成本。
    2023/04/21 22:00
  • 碳權交易所將設立 環保署:優先處理國外交易

    氣候變遷因應法2月上路,針對「碳額度交易」的推動,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表示,跟金管會在談,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成立,幫助廠商怎麼跟國外交易,這部分會優先處理。
    2023/04/21 17:46
  • 南韓農業技術輸出東南亞 掀起「草莓韓流」

    南韓農業科技不斷提升,過去在春天才能品嚐到的南韓草莓,現在在溫室全年都能栽種,甜度和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現在更將技術輸出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韓媒形容,南韓草莓在海外受歡迎的程度,堪稱「草莓韓流」,來看TVBS新聞合作夥伴-YonhapnewsTV的報導。
    2023/04/21 15:06
  • 暖化「解凍格陵蘭」 難檔千年高溫氣候變遷衝擊

    今年格陵蘭偵測到上千年以來的最高溫,2021年一向不會下雨的格陵蘭,甚至出現罕見的大雨。全球暖化在北極也造成極端的天候狀況,為了呈現暖化現況,解凍格陵蘭紀錄片由ESG企業歐萊德,邀請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基金會共同倡議拍攝。採訪團隊走訪當地11個鄉鎮,發現因為氣候變化,格陵蘭儘管有更多水利、漁業以及農牧資源,但當地民眾依舊積極在國際上積極呼籲減碳,減少極端氣候的衝擊。
    2023/04/18 13:57
  • 德國全面停用核電 G7加速淘汰化石燃料

    德國核能發電走入歷史,15日最後三座核電廠正式停止營運,反核人士歡呼慶祝,但也有民眾認為,在綠能過渡期全面廢核,停止使用相比化石燃料排放量更少的核電,是不明智的決定,將加劇氣候變遷。至於七大工業國集團G7則同意加快再生能源發展,快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2023/04/17 19:19
  • 暖化助攻打擊! 最新研究:MLB每年多敲50支全壘打

    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遷會讓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巨砲打擊能力更強大,MLB每年因此多了50發全壘打。
    2023/04/09 10:54
  • 2050年難達淨零目標 李遠哲嘆領導團隊沒遠見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今天表示,當前致力於全球均溫上升控制在攝氏1.5度及淨零排放是不理想的世界,要做更大改變、減少碳排;呼籲選舉投給真正為人類將來著想且願意採取行動的人。
    2023/04/07 15:48
  • 春雨不給力!3月累計雨量及日數 本世紀以來最少

    氣候變遷,中央氣象局回顧3月台灣氣候,入初春暖意增、迎春雨,平均氣溫暖涼相間,超過氣候值0.6度。平均累積雨量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6少,其中台南站3月僅降雨跡,累積雨量為該站歷年同期最少;降雨方面,11個平地站3月平均累積雨量及降雨日數皆創本世紀以來最少。
    2023/04/07 14:47
  • 暖化棲地擴?赤蠵龜「佔領」西地中海海灘

    赤蠵龜廣泛分布全球,台灣也能看見牠們的蹤影,主要產卵地包含美國佛州、維德角、莫三比克、西澳洲等溫暖海域,也會出現在希臘;不過近幾年科學家卻發現,有越來越多海龜在西地中海的海灘築巢和產卵,認為可能是暖化導致牠們棲地正在擴張。
    2023/04/06 19:33
  • 春暖如初夏!首爾櫻花早開早落 專家憂衝擊生態

    氣候太溫暖,讓南韓春天花季大幅提前,首爾櫻花3月25日就開了,是有紀錄以來「第四早」,但汝矣島櫻花慶典今天(4日)才剛開幕,卻已經有櫻花開始凋謝了!有別以往的還有,南韓人今年踏春賞櫻,除了輕薄的春裝,還穿起夏季「短袖」外出,難道「氣候變遷」讓南韓的春天消失了嗎?南韓專家對此很擔憂,因為櫻花早開早落,可能會讓授粉昆蟲無法適應,長此以往,恐怕會衝擊當地生態。
    2023/04/04 20:00
  • 因罷課一炮而紅 環保少女通貝里晉升為「博士」

    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提到氣候變遷或環保議題,一定少不了通貝里(Greta Thunberg)的身影,打從2019年那場多國串連罷課,以及那句「你怎麼敢!」(How Dare you!)的激烈發言,讓她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全球最知名的環保少女。《路透》(Reuters)報導,現年20歲的通貝里,近日獲得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神學院贈與榮譽博士學位,從罷課小孩跨級晉升成為博士。
    2023/04/04 10:59
  • 升溫失速!瑞士婦女告政府抗暖不力侵人權

    全球升溫失控,澳洲通過新法,要求國內最大汙染者減少碳排放,或者支付碳信用;英國也公布新能源政策,並且把國家電網改建成「T型電塔」,推動低碳能源。而在瑞士上千名退休婦女,控告政府抗暖不力,侵害她們的人權,現在歐洲人權法院正在審理此案,判決結果有可能促使歐洲各國加快減碳腳步。
    2023/03/31 19:30
  • 歷史性勝利!UN決議:國際法庭可規定各國氣候義務

    加拿大降下罕見雷暴雪;歐洲乾旱嚴重,義大利和西班牙都發生森林大火;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共和國也天災不斷,前後遭遇兩個熱帶氣旋,至今仍有3千多人無法返家。全球極端氣候日趨嚴峻,聯合國大會週三通過一項歷史性決議,要求世界最高法院,也就是國際法庭,釐清各國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應有義務,更好保護各國免受氣候相關的危害。
    2023/03/30 20:00
  • 史前巨獸無緣見 取長毛象DNA做「肉丸」成功!

    長毛象早在4千年前滅絕,不過近期澳洲新創卻成功在實驗室,用它的基因培育出一顆巨大的「長毛象肉丸」,週二在荷蘭首次亮相;據說聞起來像鱷魚肉,不過目前沒有人實際嚐過,也並不適合食用,製作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推廣「培育肉」,支持者認為是一種不僅對動物和環境都更友善的肉類選擇。
    2023/03/29 20:00
  • 燃油車一線生機!德義奧促歐盟放行「電子燃料」

    歐盟計畫在2035年,全面淘汰內燃引擎,但卻在最後投票環節遭到德國帶頭反對施壓,現在可能放行使用所謂「電子燃料」的燃油新車。電子燃料使用再生能源,從水中分解出氫,再與大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結合,來製造燃料,宣稱可達成碳中和;不過目前這種技術還很新,也沒有被大規模生產;環保人士也批評生產方式太耗能,成本高,應該被保留用於難脫碳產業,像是航空業。
    2023/03/24 20:00
  • 「台美貿易倡議」正式啟動談判 我應積極尋求簽署機會

    「安全、公平、成長」三者並重,對台灣來說,是重要的經濟課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已正式啟動談判,雖然目前並未納入關稅減讓等市場開放內涵,更多的則是法規管制與數位貿易等治理議題,但仍符合台灣之所需。
    2023/03/24 10:00
  • 穩定地緣政治關鍵!印度有望成第三大經濟體 專家籲台協助

    【台灣銀行家】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位處重要性日益崛起的印太地區中心,可以成為穩定日益脆弱的地緣政治關係的要角。
    2023/03/23 16:31
  • 氣候定時炸彈倒數!法國湖景變荒地 西班牙水庫乾裂

    聯合國IPCC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公布這九年來氣候科學報告精華摘要,警告氣候定時炸彈正在倒數,重申氣候變遷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呼籲富國加快腳步,走向淨零排放;同時也向地球上每個人喊話,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騎自行車、步行,多吃蔬果、少吃高碳肉類飲食,都有助地球控制升溫。美國華府氣候人士則發起剪卡運動,希望藉此向大型銀行施壓,不要再把錢貸給化石燃料相關企業。
    2023/03/22 19:28
  • 動物園垃圾桶竟撿到珍稀小白虎 獸醫搶救曝「殘忍內幕」

    許多野生動物因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瀕臨絕種,猖獗的動物交易更讓牠們面臨生存危機;日前希臘雅典(Athens)一家動物園的清潔工撿到一隻白虎(white tiger)寶寶,發現牠被棄置在垃圾桶內奄奄一息,儘管獸醫團隊緊急救治,目前仍未知是否能存活,據信應該是野生動物交易的受害者。
    2023/03/19 12:51
  • 「殭屍病毒」來了! 醫示警大家小心:人類從未遇過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氣溫上升,現代人類從未遇到過的古老病毒,恐怕會被喚醒,浮現在地球。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發文提醒,「殭屍病毒」來了,大家都要小心,並曝光國外相關研究。
    2023/03/19 10:40
  • 視察馬鞍壩! 盧秀燕:建議「水情燈號藍轉綠」提前預警

    氣候變遷,導致降雨變得不穩定,國內南部水情持續吃緊,台中市長盧秀燕,18日一早跟行政院長、經濟部長等人,到馬鞍壩視察大甲溪。
    2023/03/18 18:02
  • 水情吃緊全球抗旱 陳建仁:鑿井、伏流水奏效

    行政院長陳建仁視察台中大甲溪水情,氣候變遷,各國面臨抗旱問題,他說前瞻計畫的鑿井取水和取用伏流水計畫奏效。水情之外,還有電價要漲,經濟部強調,700度以下家庭用戶,和1500度以下的店家,不受影響,但店家用電超過1500度,就得漲3%。
    2023/03/18 13:03
  • 《TVBS國際+談全球》巴赫姆特該守嗎?美烏不同調 未來設廠增「氣候成本」

    烏東的巴赫姆特戰況膠著,烏克蘭堅持要守住,說如果放棄那俄羅斯去頓內次克其他城市會變得輕而易舉。但美國國防部卻有不同看法,雙方對戰事分歧似乎越來越大。
    2023/03/15 18:4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