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離開台灣Google復旦大學下面一位撞球館Kissena Park北大覆議案紅茶夏至
  • 搜尋:

    民主國家 結果共383筆

  • 被質疑不支持民主台灣 白宮不評論

    民選的海地總統亞里斯帝德被叛軍下台,最近不少媒體質疑,似乎和美國布希總統過去堅決支持各國發展民主而相互矛盾。星期一在白宮記者會上,記者在問海地民選總統被迫下台的時候,又引述台灣公投的例子問白宮發言人,造成美國頭痛的民主國家,是不是就不支持了。
    2004/03/02 21:13
  • 鮑爾:要辦公投就去辦 美不會支持

    針對台灣的公投問題,美國國務卿鮑爾今天在美國國會備詢時強調,對於台灣的兩個公投題目,美國不會表態支持!但是鮑爾強調,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辦公投,只是他認為,看不出來台灣目前有這個需要。
    2004/02/12 10:10
  • 【李應元專訪】傳統支持者退燒 正常?警訊?

    詹︰「那我們剛才提到了選民的部分,也不得不來談一個問題就是選民結構的改變,2000年那時候的選民結構,跟2004年的選民結構,中間相差了四年,一定會有所改變,特別是在過去曾經有一些是未成年的人,那個時候他沒有投票權,可是這一次呢四年之後,他們已經擁有投票權了,他們會把票投給誰,想必這是各政黨都在極力爭取的對象,我不知道在民進黨內,在這一次的選民結構跟2000年的選民結構當中的落差變化,你們做了什麼樣的評估?然後在這一次過去把票投給陳總統的人,這一次怎麼樣去繼續吸引他把票投給陳總統,而這一次擁有了投票權的這一些人,有可能去拋出任何什麼樣新的議題,去吸引這些新新人類來投票嗎?」 李︰「沒錯,我想像詹小姐妳所講的,整個的這個年輕的選票增加了一百多萬票,甚至一百五十萬票,四年之間,所以這是非常可觀的,那麼在之前大家對於陳水扁總統他從市長的時代所建立的那一種改革的魄力,因為在市政府比較小的一個機器,單純,相對單純,沒有兩岸關係,沒有國際因素,沒有這些很複雜的跨部會的這個因素的時候,可以說是說到做到,所以陳水扁總統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一個讓台北市讓讓人覺得有煥然一新的感覺,所以他那個時候這一種年輕的選票,中間的選票非常的高,雖然在連任的時候不幸,但是呢整個台灣的民眾還是給他一個很公平的對待,選他來當總統。 那麼所以在早期因為經濟不景氣,那個階段前三年,我們非常的辛苦,全世界都不好的時候,難免大家會說阿扁怎麼這樣子,有一點失望我們必須承認,但是最近這些人都回來了,這一些人包括我們剛剛講的所謂的傳統支持者,包括這些年輕的選民,包括這些喜歡認同改革的這些人,都看到陳水扁總統很有規劃的,類似像公民投票這麼困難的事情,類似這種金融改革,國民黨做不到的,一兆的呆帳打掉,然後讓這個整個金融體系能夠透明化,我們避免掉像泰國,像日本這樣的金融危機,也沒有韓國的金融危機,我想這些都讓中間選民慢慢回籠,所以就這個選票的結構來講,初期在兩年前,一年前,的確有一點流失的現象,但現在我們的民調顯示都回來了,慢慢都要回來了,所以我們對這一點是覺得很安慰,我們會繼續來打拼。」 詹︰「所以相信在年輕選票一百多萬票,因為在這個一消一長之間是差很多,一來一往之間可能就是兩百萬票了。」 李︰「對...所以我們也成立了青年軍總部,我們就是禮拜六就成立了,昨天然後我們這個各種水龍頭的俱樂部,會在全國各地來...就是用水龍頭,阿扁是水龍頭,所以是活力的泉源,水的一個泉源,這樣就是阿扁那個水扁那個水字,所以比較俏皮的來和這個年輕的朋友來交朋友。」 詹︰「就是希望能夠爭取這些年輕的選票,那麼除了年輕選票當中,這個選民結構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剛剛提到了,年輕的提到了中間的,還有就是傳統支持者的這個部分,剛才副秘書長談到了就是說,這些人也許初期他們對執政,因為當時有很多的事情必須要去推動,有一點失望,他們現在回來了,但是我記得有一個現象非常的有趣就是在南部,有一些朋友,或者是我們經常在下鄉採訪的時候,我們發現以前很好玩的一個現象是,今天不工作都沒關係,一定要去挺阿扁,以前南部人是這個樣子,我們發現在上一次選戰的時候,可是我們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這一次他們似乎不像過去這麼樣的有熱情,以前是放著工作不要做,家裡小孩就丟著,然後他也要去造勢晚會,要去那邊挺什麼人,挺什麼人,可是這一次我們發現,不太是這個樣子的情況,好像就是說所謂的南部的傳統支持者,他的熱情,這一次並沒有這麼樣的像過去這麼明顯的在外在的一個表現上,這個部分會不會是傳統選民的一個變數呢?」 李︰「我想不會妳如果,大家如果看10月25號,我們從公投催生新憲法25萬人,那個可以很多人在遊覽車上面根本沒有辦法下來,那個擁擠到這個程度,用這樣來證明說南部的選民還是非常的熱情,但是沒有錯,任何一個民主國家,這個所謂這個,隨著越來越多次的選舉之後,他的那個熱情會自動的降低,降溫啦,這是很自然的,我想在藍綠都會有這種現象,這是社會成熟越來越成熟就會這個樣子,(詹︰所以你覺得並不憂心?)但是現在並不會,因為現在事實上我就是以10月25號那個例子來看,大家就可以看得出來,再加上這個民調,也就是南部普遍的相當的好,我想這些都可以證明。
    2003/12/07 16:30
  • 【李應元專訪】大老薦扁菊 閩客配最有利?

    詹:「剛才談到了客家籍的選票,我們不得不來問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就是這兩天也正在讓大家熱烈討論的,有關於民進黨的副手問題,當然或許我們看到媒體都是講說扁呂配呼之欲出了,但是還是有大老們在做最後一搏,用的是這樣子的一個字眼,那這個所謂的最後一搏,搏誰呢?這張王牌正是一個客家籍的人士,就是客委會的主委葉菊蘭,那我想說針對這個部分,雖然敏感,但是還是請副秘書長在公佈人選之前,給我們透露一下,有關於在整個副手的評估的部分,包括我們剛剛談到很重要的在客家籍的部分,這是不是一個選項呢?」 李:「我想客家的選票就是包括了陳水扁總統,也是客家的血統,都是從福建詔安來的,所以我們葉主委一直強調陳總統本身就是客家人,陳總統替客家人做了很多的事情,所以陳總統做任何的一個決定他都會全力以赴,所以這一點因為這是我們民進黨的這個黨綱規定,就是總統候選人產生之後才由他來提名這個副總統大概,這個大家民主國家都是這樣尊重這個正的總統候選人所以這一點11號很快了嘛,所以再二三天。」
    2003/12/07 16:00
  • 【台灣放送】政府媒體界線在哪?林佳龍說明

    邱顯辰(以下簡稱邱):「台灣島台灣人從早拚到晚,台灣心台灣情等您來放送,各位鄉親父老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台灣放送的主持人台灣阿辰邱顯辰,最近我們在政壇一個新的話題就是說,這個有關政府還是政黨跟媒體的關係究竟是如何,最近有一個名詞叫做置入性行銷,置入性行銷其實是在廣告廣告界的一個名詞,就是說我們這個廣告用節目來做包裝,還是說用新聞來做包裝,大家可能不覺得說它是廣告,這樣不知不覺當中就接收到它一些要做廣告的一些訊息,這是置入性行銷的意思,政府以這個理念出發去做一些廣告,放在那個新聞的方式,還是放在戲劇,還是放在一些節目裡面,這是最近引起的討論,其實最近就是因為民進黨的立委羅文嘉,他特別去點出國民黨去買節目的,看是節目,結果是廣告,所以引起大家的爭議,所以我們今天很高興是邀請到政府的發言人,他平時是很少這種政論性的節目,他頂多是接受訪問,他今天很完整的時間我們來聽他怎麼說,說政府對這個問題底意見是如何,他就是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林先生,很歡迎。」 林家龍(以下簡稱林):「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邱:「因為我們今天要討論這個媒體跟政府的問題,所以我們今天的投票電話投票題目是跟這個有關係,就是說,你認為說政黨還是政府,不管因為現在有國民黨的角色,還是說行政院政府的角色都有受到討論,所以我們的題目是做…好像是把它合併來談,政黨還是政府去買這個時段買電視還是廣播的節目來做廣告,你覺得你的看法是如何?你覺得它是很正當還是覺得說你認為說應該要禁止,這是最近引起的討論,所以說一開始,佳龍,其實佳龍跟我是以前的大學同學,現在他身居要職,有這麼好的發展,其實我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他可以來上我的節目,你覺得說政黨跟…政治力跟媒體之間,現在大家在討論說,其實更深層的問題就是說,到底政治跟媒體當中的這個界線是如何來分別?有人說這是不是楚河漢界,就是界線很分明,不能飛象過河,到底你覺得政治力跟媒體的關係應該是怎麼樣比較正常?」 林:「媒體是我們說的第四權啦,所以它是本身要監督政府,但是呢它也是可以傳播政府的一些理念讓老百姓知道,所以媒體是…算是政府跟人民之間一個很重要的管道,互相有不一樣的功能,過去政府是控制媒體,甚至政黨也在控制媒體,但是我們台灣民主化之後,我們現在政府是跟媒體是一種…其實是一種合作跟分工的關係,就這個…我們來說政府它有需要運用媒體把我們政府的政策跟理念傳播出去,過去是因為威權時代不必用錢用控制的,就是所有的媒體我們過去三台大家都知道,是控制在政府手中,但是我們現在那麼多台,你說要去登廣告,還是說要把一個政策跟法令傳播出去,你要用錢,因為人家是商業的競爭,它的頻道都很需要經營費用,所以就這點來說我們也是要適應這個民主化的時代,就是說我們政府要編預算,透過公開跟公平的一個程序,來把我們政府的政策宣布出去。 我舉例來說,譬如說我們很多像這個SARS的防治,愛滋病的防治,家庭暴力的防治,這我們要去找媒體談,媒體不一定會報導,因為媒體它要報導一些時事比較有關係的,我們透過譬如說我們說的那個"鳥來伯跟十三姨",還是透過于美人的節目,它就去談這些東西,它的效果比我們政府在講還有用,人民是有我們所講的知的權利,所以政府在做什麼是有責任把這些東西跟老百姓報告。」 邱:「佳龍,其實這個政府要做文宣政府去宣傳它的政策是很正當,我看每個國家都…尤其是民主國家都是要做的事情,現在大家比較爭議的是說,這種廣告用節目來做包裝,大家看到的,我是覺得我是在看節目,不過我可能不知不覺去接受到一些訊息,所以說這訊息是…就像政策文宣,我想大家都覺得那是很正當,不過這個訊息有沒有可能變成政治的訊息,我意思是說政府在宣傳SARS,要教大家SARS如何預防,如何來防治,那是很正當的,不過會不會談到SARS最後講一句說,阿扁政府做得不錯哦,有可能傳達政治訊息,這是在野黨大家比較關切的。」 林:「其實老百姓有他判斷的能力,你說SARS談著談著談到說你要支持阿扁,也不會那麼明確,政府如果做得好,本來就是執政黨它就是它要代表政策的成財啊,它本身如果政策失誤,它也是有責任政策成功,它有功勞啊,我們譬如說最近那個高雄的水,過去國民黨三十年解決不好,我們阿扁政府把它解決之後,你說我們經濟部去宣傳這個水,順便說明我們的政策,我覺得這很正當啊,因為老百姓他會判斷嘛。
    2003/12/05 15:49
  • 談扁副手 吳淑珍:不知蘇蔡呂游葉

    總統夫人吳淑珍在德國訪問的最後一天,特別和隨行的媒體茶敘,被問到誰最適合當陳總統的競選副手,吳淑珍說她只知道自由業,不知道現在熱門的五位人選「蘇蔡呂游葉」。 總統夫人吳淑珍:「我知道自由業,不知道蘇蔡呂游葉,陳水扁他自己都還沒被民進黨提名,你們不要那麼急,台灣人就是太急了,我給總統只是建議而已,我給他建議,他也不一定全部接受啊,對不對?所以你們不要對我太大期望,給我太大壓力,讓我可以輕鬆一下,我已經很瘦了,謝謝。」 記者:「如果沒再找呂副總統,會不會有後遺症?」總統夫人吳淑珍:「你想呢?什麼叫做後遺症?動亂,你說動亂嗎?我們台灣是民主國家,大概不會有動亂!黨有黨的機制,不至於吧!」
    2003/07/19 06:43
  • 吳淑珍抵德國柏林 受高規格接待

    經歷了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總統夫人吳淑珍抵達德國柏林,並且受到了德國高規格接待,她在參觀柏林圍牆遺址時,看到有人在牆上寫著「阿扁必勝」四個字;吳淑珍說,很高興有人這麼支持總統,還說希望有一天,陳總統能以總統的身分,來看柏林圍牆。 駐德代表胡為真:「夫人好!歡迎妳到德國。」總統夫人吳淑珍:「我希望我們跟德國的關係,能夠比以前更好,讓德國人能夠更了解,台灣人民的進步跟發展。」記者:「有沒有跟總統通上電話?」總統夫人吳淑珍:「有,我跟他報平安。」記者:「總統有沒有說什麼?」總統夫人吳淑珍:「沒有,他希望我這次不要再生病了。」記者:「夫人現在身體感覺怎麼樣?」總統夫人吳淑珍:「很好,中午大使夫人炒了牛肉河粉,我吃的很飽。」總統夫人吳淑珍:「我想每一個人的支持者,都會表達他的心意,我想當然我很高興,有這麼支持阿扁的人。」記者:「會不會希望總統有一天,也可以來看這四個字?」總統夫人吳淑珍:「當然,我希望他以總統身分來。」總統夫人吳淑珍:「我想這是印證民主,永遠站在勝利這一方。」記者:「就跟台灣與中國大陸一樣?」總統夫人吳淑珍:「對,我想老百姓,最後會選擇民主國家。」
    2003/07/17 07:12
  • 香港移交六年 經濟起伏失業率高

    1997香港移交大陸,到今年歷時六年,外界對香港經濟自由金融發達的印象,已經有了變化,香港社會經歷SARS風暴,更有待重新振作。而陸委會分析香港一國兩制這六年當中,不管新聞自由或是行政司法獨立,評價都不高。 移交大陸六年,香港還是不是外界印象中的香港?從香港人曾經引以為傲的金融經濟看起,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重創外資支撐的香港經濟後,近兩年稍有起色,2001年經濟成長率0.6%,2002年經濟成長率2.3%,雖不像過去亮眼,但已經爬升。 不過失業率還居高不下,香港前年失業率5.1%,去年7.3%,失業人口不減反增,加上公務部門的財政赤字,也是眾所皆知令特區政府頭痛的問題,令外界關切,這會不會拖累香港經濟發展的腳步。 而香港媒體源自英國輿論自由的風氣,目前來看,質和量沒有重大變化,不過陸委會指出,有些個案是風向球,例如呂副總統探視監所,巧遇接受勒戒的香港藝人蘇永康,而有香港電台想要電話訪問呂副總統,但特區政府卻批評,電台屬政府部門應該依照官方程序申請,而引發外界質疑新聞自由受到干預。 另外備受爭議的基本法第23條,也產生香港能否獨立立法的疑慮,因為這項諮詢文件,是對於叛亂顛覆、分裂國家、竊取國家機密等活動,可依此立法,又稱國家安全條例,一般民主國家也有相關法令,但香港民意代表沒有普選,監督機制不健全,因此港府推動立法的背後,外界解讀北京是推手,直到現在,反基本法23條仍是香港各界爭議的焦點。 而SARS更摧殘香港的國際形象,也讓香港社會籠罩不安的陰霾,香港民眾的情緒,反應在對特首董建華的民望,下台的呼聲時有耳聞。 直到香港從WHO感染區除名,並和大陸簽署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這項協定包括貨物進入大陸零關稅,和部分產業進入大陸降低經營和資產比率,以及部分貿易的便利化,香港民眾期待這項協定能誘發外商投資香港,藉機轉進大陸,而這是否能創造這份效果,還有待觀察。
    2003/07/01 06: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