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海戰爭台灣大哥大地震保險充公武器狄鶯瓦斯火槍宜蘭新神鬼先知郭智輝
  • 搜尋:

    日據 結果共315筆

  • 外交部狀況多 傳台北賓館圓窗犯沖

    外交部近來風波連連,傳出是和外交部對面的「台北賓館」犯沖,原來台北賓館整修過後,今年10月初,恢復日據時代的一對圓窗,在風水學上,煞到外交部,不過外交部強調,外交工作不相信風水堪輿之說。
    2004/10/20 19:31
  • 避路沖 添吉利?總統府藏「鬼臉」!

    高齡將近90歲的總統府建築,最近經過美白工程之後,以新面貌迎接國慶,但是您知道嗎?在美麗外表的背後,這處古蹟其實有著許多奇妙的傳說,例如塔樓部分從空中拍攝竟然出現一個大鬼臉!而整個建築造型據說跟日據時代很流行的「翹鬍子仁丹」有關係,來聽聽文史工作者的研究發現。
    2004/10/08 16:43
  • 改良式自行車 外型炫兼顧舒適感

    騎著單車奔馳在鄉間小路上是都市人最愜意的休閒活動,自行車發展至今已經朝向休閒漢娛樂的功能,但早在日據時代卻是小販謀生的工具,台中縣兩馬觀光季,就特地設置自行車藝術博覽會,裡頭陳列數十種新舊的自行車,讓你一次看個夠。
    2004/10/07 19:48
  • 保險箱塵封百年 不藏珠寶藏校旗

    桃園縣蘆竹鄉的外社國小在校園儲藏室找到一個從日據時代留下來的保險箱,校方找來鎖匠撬開,裡面裝的可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日據時代的一面校旗。
    2004/09/23 15:35
  • 捷運爭地 樂生療養院盼列古蹟

    台北縣新莊市樂生療養院的院址,一大部分被列為新莊捷運線的捷運機房,引起許多文史工作者的關注,大聲疾呼將這個從日據時代就成立的樂生療養院列為古蹟,不過對於住了50年病友而言,老房子拆遷有不捨,但對新居有更多期待。
    2004/09/19 11:52
  • 上警「茶」局別驚! 泡茶純聊天也行

    警察局一向給人十分嚴肅的感覺,不過台東的關山分局,利用日據時代留下來的辦公室,改裝成茶藝館,讓民眾到分局洽公、做筆錄,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2004/08/22 13:27
  • 驚豔! 台東鹿野龍田村 蝴蝶漫天飛

    昔日曾是原住民的傳統獵場,後來又是日據時代的殖民村,台東縣鹿野鄉的龍田村,一直是個擁有神秘鄉土傳說的村落。物換星移,在一群退休老師的努力下,龍田村有了全新的生命,一個蝴蝶新樂園,悄悄地在龍田誕生了。
    2004/07/31 11:07
  • 超級任務 日據地址老郵差忠實送達

    雲林縣台西郵局最近收到一封由日本寄來的信件,信件上收件人的姓名雖然沒錯,但是地址卻是日據時代的台灣台南洲虎尾郡海口庄,通常查無地址,郵差都會將信件退回,不過負責這封信件的郵差丁滄源,四處明查暗訪,花了2天時間,將這封信件轉交到收信人兒子的手中。
    2004/07/13 17:35
  • 〈獨家〉 獨家深入紅香部落 災民受困忠實紀錄

    TVBS新聞團隊克服萬難抵達仁愛鄉的紅香部落之後,發現這裡有3百多名村民仰賴空投物資。土石流摧毀了道路橋樑、淹沒了農田,並衝進了民宅,日據時代就開發的紅香溫泉也被滾滾洪流覆蓋,當地唯一有電源的地方是紅香派出所,成了大家吃飯、為手機電池充電的地方。
    2004/07/07 18:00
  • 台鐵無價之寶 日據時代御用車廂亮相

    日據時代提供給皇太子及政要顯貴的御用車廂,今天首度亮相,車廂內部裝潢非常講究,隨處可見精緻的雕花以及彩繪,更特別的是,全部是以木頭來打造。
    2004/06/07 13:29
  • 山老鼠橫行 盜木電鋸加裝滅音器

    山老鼠盜伐檜木,竟然異想天開的在電鋸裝上自製的滅音器,以為這樣就可以逃過警方查緝。而且他們專砍日據時代被日本人留下來做水土保持用的檜木頭,為了錢,完全不顧森林水土保持的重要。
    2004/06/06 17:59
  • 台灣第一首流行歌 跳舞時代說青春

    日據時期的台灣歷史給人的印象是反抗強權的悲情以及和日本人合作的權貴士紳,但事實上,在這些刻板印象之外,台灣的日治時期有過建設起飛、思潮奔放的年代,最近一部公開放映的紀錄片就記載著這樣的黃金時代,故事從塵封已久,相當珍貴的一首歌曲說起。
    2004/05/25 19:18
  • 杜正勝向黃榮村陳情! 農民抗日入史實

    日據時代台灣民眾抗日的英勇事蹟,大家有印象只有霧社事件,今天下午有一群歷史學者,他們來到教育部前抗議,希望教育部能把台灣農民抗日的史實也列入教科書裡,連署書中還包括新任教育部長杜正勝,形成新部長向卸任部長陳情的尷尬場面。
    2004/05/17 19:05
  • 【一步一腳印】深植故鄉情 重振哈瑪星

    哈瑪星文化協會理事張來喜︰「小朋友你住的地方在哪裡?我們住的這裡叫什麼。」小朋友︰「哈瑪星。」哈瑪星文化協會理事張來喜︰「好棒。」 哈瑪星!小朋友的回答,讓這位張叔叔很滿意,他是安親班負責人,也是哈瑪星文化協會的成員,這天學生們戶外教學,隊伍魚貫穿過哈瑪星市街。詹怡宜︰「阿嬤好。」小朋友︰「阿姨好,阿姨好。」 孩子們熟悉的哈瑪星,位在高雄市鼓山區南部,日據時代附近有濱海鐵路,濱海線日文叫HAMASEN,HAMASEN唸久了,中文乾脆翻成哈瑪星,靠港口的哈瑪星,離西子灣中山大學不遠,跟旗津遙遙相對,是個依山傍海的老社區。 孩子口中的張叔叔,常利用安親班空檔,這麼解說哈瑪星的故事。哈瑪星文化協會理事張來喜︰「最早的高雄市政府也是在哈瑪星,最早的警察總局也是在哈瑪星,郵便總局也是在哈瑪星,最早的魚市場也是在哈瑪星…。」 還有高雄的第一座火車站,早期也在哈瑪星,這些都是哈瑪星文化協會,整理出來的檔案,連同這裡長大的名人,像棒球明星洪一中、林易增的照片,都是協會的重要史料,希望外界因此認識哈瑪星,這個曾經風光過社區。哈瑪星文化協會理事張來喜︰「以前擁擠到什麼程度,等於是比如說,渡輪喔,開到中間停下來,你就可以從這邊,踏在漁船上面,到對岸哨船頭,哨船頭也是可以藉這樣過來。」 港邊的哈瑪星曾經是高雄市最早開發的區塊,這座停車場當年可是人聲鼎沸的魚市場,幾十年過去了,隨著市中心的轉移,新港口的開發,看著遠處高樓越蓋越多,越蓋越高,哈瑪星則漸漸沒落。
    2004/05/09 15:06
  • 名人官邸為鄰 豪宅進駐巷弄

    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悄悄搶進台北市官邸林立的中正區,原因是這裡治安好,而且不少有錢大戶很低調,喜歡享受巷弄裡才具有的寧靜感,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中正區從日據時代開始,就是各部會的官舍所在,據說風水較好。
    2004/05/01 19:07
  • 地下蝙蝠洞 女童導覽 挑戰膽量

    屏東縣枋寮鄉有一處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地下坑道,最近變成欣賞野生蝙蝠的新景點!陰暗的洞穴裡,上千隻的蝙蝠來來去去,有趣的是,導覽員是名才9歲的小女孩,自認大膽的民眾,不妨前往挑戰自己的勇氣。
    2004/04/17 11:07
  • 銅牆鐵壁 廢棄堡壘 牆厚1.5公尺

    桃園縣蘆竹鄉有一間佔地100坪的磚造平房,其中有40坪全都是厚度高達1.5公尺的牆壁,原來這是當時日據時代空軍的發報堡壘,到底長什麼樣子,帶您瞧一瞧。
    2004/04/08 19:18
  • 蒐藏千餘黨外雜誌 見證台灣民主

    彰化縣文化局長陳慶芳,閱讀收集國民黨嚴禁的黨外雜誌,從日據時代的台灣民報到發行量10萬份的美麗島30年來,他珍藏了1千多本各種反對運動雜誌,對照當年國民黨的查禁行動,陳慶芳說私底下偷偷看這些雜誌,比馬殺雞還舒服。
    2004/04/03 12:56
  • 公地放領停擺 民眾憤「查封」政府

    上百位民眾今天到行政院中部辦公室舉旗抗議,他們要求政府,儘速恢復辦理公地放領,歸還日據時代收歸國有的土地,他們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只會清查別人黨產,欠人民的家產,政府應該趕快還。
    2004/03/12 17:57
  • 【一步一腳印】新「黑豆」傳奇 古坑咖啡栽出名

    很多人知道雲林古坑生產咖啡,其實,台灣種咖啡的歷史早在日據時代就開始。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我們找到日據時代最早種咖啡的黃老先生,以及後來堅持在古坑經營咖啡的年輕一輩張來恩,這兩個人串起台灣咖啡發展史。
    2004/02/27 19:31
  • 風中緋櫻霧社事件 呈現日據下的原住民

    以知名歷史「霧社事件」為故事背景的戲劇「風中緋櫻-霧社事件」這天舉行試片。
    2004/02/06 22:02
  • 歷史創舉 日歌手首度在韓演唱

    由於日據時期的傷痛,韓國政府長期禁止日本流行文化在韓國播放,但是最近這個情況有了改變。韓國青少年哈日,龐大的群眾基礎讓日本流行文化敲開南韓緊閉的大門。
    2004/02/04 18:49
  • 荒廢車站新生命 台東鐵道藝術村

    台東舊火車站從營運到廢站,歷經了81年的歷史,保有了相當完整日據時代的樸素風貌,甚至還有美軍機關槍掃射過的痕跡,台東文化局特地改建為鐵道藝術村,給予火車站一個新的生命,更讓民眾有一個新的休閒場所。
    2004/01/26 09:56
  • 公墓變住宅 人鬼同居幾十年

    你能想像住在墳墓堆裡,是什麼樣的情形嗎?高雄市三多商圈旁,有一處日據時代的公墓,地面上還有二十幾座墳墓沒有遷移,違建戶就跟這些先人同居。有的墳墓在門前、有的在廚房,甚至連床底下也有。
    2003/11/21 12:01
  • 私娼寮比鄰而居 民眾同情不見怪

    苗栗市大同里有一處分子進出複雜的地方,當地人都說,這是私娼接客的據點,這處私娼寮從日據時代就存在了,附近居民不但同情這些出賣靈肉的鄰居,甚至一街之隔的高商學生對私娼接客的傳聞,也都見怪不怪。
    2003/10/23 20:0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