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中獎中耳炎秀泰影城歇業車手咒術迴戰瓦斯火槍蔡阿嘎兒子動刀李亞萍孫安佐陳鑒
  • 搜尋:

    政治風險 結果共94筆

  • 兔年防斷鏈!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美系筆電品牌加速「去中化」

    先前中國大陸因為缺水限電和清零封城導致供應鏈斷鏈,讓產業界開始意識到,生產地過度集中帶來的風險,邁入新的一年,有鑑於中美持續對抗,地緣政治動盪,在在都促使品牌大廠加速分散生產基地。像是全球最大筆電品牌戴爾傳出,今年將加速「去中化」,要求台廠供應鏈持續移出產能、往越南布局,另外惠普、蘋果電腦也有相關規劃,像是蘋果因為就先前封城、嚴重打亂零組件供應,因此未來上游供應鏈「去中化」恐怕勢在必行。
    2023/01/31 23:13
  • 世界經濟論壇登場 商界聚焦地緣政治

    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在瑞士達沃斯登場,在通膨嚴重、經濟不景氣的現在,執行主席施瓦布就指出,經濟、環境、社會和地緣政治危機正同時上演,所以要透過討論,讓全球領袖不會陷入危機心態,而國際情勢緊張,彭博等媒體更點出,今年會議將圍繞著地緣政治風險,包括能源、晶片以及台灣問題,是今年三大討論話題。哈佛甘迺迪學院學者、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17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達沃斯論壇今年參加的重量級領袖不如過去,美、英、法、中、俄等國的領袖都沒有參加,剩下的都是歐洲國家領袖,甚至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是用視訊的方式與會,而過去俄羅斯寡頭商人常砸大錢做的餐會,也因為烏俄戰爭被制裁而消失匿跡。」
    2023/01/17 15:58
  • 受陸軍演拖累!BERI投資風險評估 台跌8名成27年來最差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 2022年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出爐,此次台灣投資環境風險評比排名全球第14名,一口氣下滑8名,更是27年來最差名次。經濟部指出,從該評比的三大指標來看,營運風險指標仍為全球第5,匯兌風險是全球第3,兩者皆為亞洲第1;但政治風險指標,主要受去年中國大陸軍演等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降至全球第42名,使整體投資環境風險較前次評比滑落。
    2023/01/14 15:07
  • 憂地緣政治風險外資大賣 台積電全年股價跌166.5元

    台股今天2022年封關,台積電股價收在448.5元,上漲2.5元。因地緣政治憂慮升高,外資今年來大幅調節台積電逾100萬張,影響台積電今年股價大跌166.5元,跌幅達27%。
    2022/12/30 14:38
  • 金臨天下/iPhone16之後晶片全在美生產?台積3.2.1奈米通搬走

    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積電要在亞利桑那州5奈米廠的旁邊再蓋一座3奈米廠,能夠及時供應蘋果的需求,以及降低成本考量。對此,TVBS 56頻道《金臨天下》邀集專家一同討論台積電設廠與蘋果晶片供需問題。
    2022/11/14 22:50
  • 政治風險升溫!台商供應鏈「去中化+去台化」 台灣前景不妙?

    美國全面防堵中國大陸崛起,要求半導體業落實「去中化」,包括台廠在內,都必須明白交代哪些製程來自對岸,並且要求國際品牌廠評估,將供應鏈撤出中國大陸需要多少時間。除了中美科技戰會加速台商轉移生產基地外,對岸嚴厲的封控措施、不斷增加的薪資和環保成本,也都是台商考慮出走的原因之一,不過台商不僅「去中化」、甚至還有「去台化」現象,由於兩岸政治風險升溫,高達4成的台廠也被要求撤出台灣,避免戰爭爆發時癱瘓供應鏈。
    2022/11/01 23:35
  • 半導體「去台化」?蔡明興:短期心理因素不太可能成真

    兩岸局勢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近日出現「半導體去台化」討論,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今天直言「基本上不太可能」,畢竟若要分散晶片採購,現在沒有別人有能力生產。
    2022/10/28 18:05
  • WSJ:台積電考慮日本擴產 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台積電正考慮在日本擴充產能,這將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尋求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的行動。
    2022/10/20 14:37
  • 股匯齊跌!新台幣失守32大關 續創近6年新低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衝擊市場信心,不只台股下挫,新台幣匯率今天正式失守32元整數大關,收盤收在32.022元,貶值2.8分,創下近6年新低紀錄,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15.005億美元。
    2022/10/19 23:02
  • 台積電扯後腿跌破400元 台股開低震盪「失守萬三」

    俄羅斯總統普欽威脅動用核武保護兼併烏克蘭4州,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雖然美股齊揚,但費城半導體指數偏弱,台積電跌破400元,台股開低震盪收在最低點12976.76點,萬三整數關卡失守。
    2022/10/19 14:44
  • 馬斯克提「終結俄烏戰爭」計畫前 傳曾與普欽直接通話

    美國政治風險顧問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布雷默(Ian Bremmer)表示,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3日在推特提出終結俄烏戰爭的和平計畫前,曾與俄羅斯總統蒲亭直接通話。
    2022/10/12 08:09
  • 台股重挫近500點!失守13300 台積電下跌30元

    受政策緊縮及地緣政治風險雙夾殺,美國股市收盤延續上週末跌勢,4大指數都下挫;台股連帶受影響,雙十國慶連假過後,今(11)日早盤落在13394點,下跌308點,後跌幅更一度擴大至逾500點,失守13300關卡。
    2022/10/11 09:13
  • 政策緊縮行情差!美股收盤下挫 道瓊跌93點

    由於政策緊縮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前景讓投資人情緒承受壓力,美國股市今天收盤延續上週末跌勢,4大指數都下挫。
    2022/10/11 08:13
  • 共軍「海空封鎖」天然氣不足! 恐釀斷氣缺電危機

    共軍的環台軍演,讓台灣未來斷氣缺電問題再次浮上檯面。由於我國長期仰賴國外船運進口液化天然氣,現在因地緣政治風險,恐怕讓供應鏈中斷。能源專家就直言,2025年後天然氣將占整體發電一半,而現在台灣天然氣可以周轉的天數遠低於國際,全年平均只有13天,夏天安全存量甚至不到8天,隨著台海危機升高,能源供給令人堪憂。
    2022/08/06 23:16
  • 工總發布白皮書提「台灣五大風險」 籲重啟兩岸對話

    全國工業總會(工總)今天公布「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提出台灣當前必須特別留意「產業失衡」、「能源挑戰」、「人口危機」、「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變化」、「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五大風險的發展走向。在兩岸關係方面,工總理事長苗豐強表示,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不含香港)出口總額近2500億美元,貿易順差達1700億美元,呼籲重啟兩岸對話,「工總一直把政治撇開,用對國家最好的做法,一定要保持跟對岸良好的溝通平台」。
    2022/08/01 11:23
  • 西班牙半導體園區開張 歐盟砸550億助晶片自產

    疫情兩年多後,烏俄戰爭又開打,全球從能源到糧食的供應鏈都大受影響,歐盟在年初宣布要在供應鏈上走出自己的路,大動作之一是投下超過550億美元在歐洲晶片法案計畫上,希望8年內將歐洲自產晶片的全球市佔率,從現有的9%提升到20%。西班牙政府希望爭取到歐盟補貼,已投資建設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園區,美國英特爾也投資在歐洲興建晶圓廠。分析師認為,歐洲仍需要美國與台日韓的技術幫助,但台灣面臨中共武力犯台的陰影,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影響與歐盟合作的商機。
    2022/05/25 19:54
  • 烏克蘭危機恐牽動油價飆升 中油:油氣穩定供應

    烏克蘭危機升溫,中油表示,油價受期約保障,且原油供應來源達30餘國,可有效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表示,油價設有平穩機制,如果觸及每公升新台幣32.5元,中油將吸收一半漲幅,穩定油價。
    2022/02/23 18:36
  • 俄烏情勢緊張 「地緣政治」衝擊全球市場 2022通膨關鍵三要點

    全球能源危機,國際油價節節攀升,但隨著俄烏局勢一觸即發,國際原油恐怕將漲到一桶120美金,甚至是150美金,到時國內油價也會跟著飆漲,讓消費者吃不消。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1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除了股票市場下跌、石油價格狂飆,還有美國的『消費者心理指數』,創2011年來新低,黃金價格也上漲到每盎司1840美元,這代表大眾已有『居高思危的避險心裡』,而隨著今年通貨膨脹的陰影越來越大,『大宗商品』成了最好的投資產品,另外,『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會造成區域化發展裡,各國對於出口的限制可能會一波接著一波,更重要的是,在去年COP26之後,氣候變遷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能源轉型』也會在今年發生。」
    2022/02/15 16:18
  • 歐盟將公布晶片法案 目標2030全球市占率倍增

    歐洲聯盟將在下週公布「歐洲晶片法案」,目標至2030年歐洲晶片全球市占率倍增,確保歐洲半導體供應自主化,並避免半導體集中亞洲地區生產造成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
    2022/02/06 20:27
  • 今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 「中國清零」的失敗列第一

    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集團(Eurasia Group)在昨(3)日公布了2022年的「世界十大風險」預測,其中第一名是中國大陸的「新冠清零」,由於它很可能失敗,還造成供應鏈混亂影響到世界經濟,因此被認為是今年全球的最大風險。
    2022/01/04 16:05
  • 車用晶片荒短期難解 SEMI:供貨吃緊延續到明年

    全球半導體供應吃緊,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指出,晶圓廠產能吃緊狀況將會延續,尤其是8吋晶圓廠,車用晶片供應限制狀況將延續到明年,材料和零組件短缺可能影響半導體成長;地緣政治風險也可能導致供應鏈裂解。
    2021/08/24 13:25
  • 疫苗怎買蔡英文、陳時中立場一致! 與原廠談避政治風險

    採購疫苗狀況陳時中保持原有態度要跟原廠購買,指的就是沒信心透過大陸,他坦言因為看不到藥證跟施打狀況,更直說「正式的文件拿來再說啦」,與總統立場一致,蔡英文對於疫苗發表言論,同樣說了購買必須由中央統籌,直接與原廠洽談也是為了避免法律與政治的雙重風險。
    2021/05/26 19:31
  • 拜登怎麼救?「分裂的美國」 列全球10大風險首位

    拜登上台,即將就要面對一個「分裂的美國」,因為自川普執政以來,國內對立情緒持續高漲,疫情與經濟更讓情況加劇。知名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更將「兩極化的美國」列為2021全球十大風險的首位,排名甚至超過「疫情」和「美中角力」。
    2021/01/20 22:57
  • 憂國安法牽連 外商銀行積極審查港客戶政治風險

    外媒報導,全球財富管理公司正在審查其香港客戶是否與民運活動有關聯,以免自己成為港區國安法的打擊目標。審查範圍最早可回溯至2014占中運動前,並包括客戶的親朋好友在網上的言論。
    2020/07/20 15:01
  • 台難以取代港金融地位?徐弘庭:政治風險過高!

    中國大陸正在推「港版國安法」,外界擔憂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不保,那麼台灣是否有可能取而代之?對此,台北市議員徐弘庭接受《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難度很高」,因為台灣在全球的金融穩定度排名持續下滑,這主要來自於台灣政治的不確定性風險,此外也有資產安全與外匯管制方面的問題。
    2020/05/26 18:2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